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

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包括塔身,塔身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管,安装管的一侧设置有滑轮座,滑轮座的一面内壁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一面设置有转杆,滑轮座的一侧铰接有翻转板,翻转板上设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防磨垫圈,转杆的伸出端穿出防磨垫圈。通过转动摇把,带动第二丝杠从第二丝套内旋出,同时带动转杆从防磨垫圈内抽出,然后将锁扣打开,将翻转板向前翻转,将滑轮座露出缺口,然后将钢丝绳从缺口处放入滑轮座内,然后将翻转板向后翻转,将转杆的一端插入防磨垫圈内,完成对钢丝绳与滑轮的安装配合,无需对滑轮座进行拆装,有利于提高内爬塔机内部部件的吊装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2119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庞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74591.4

  • 发明设计人 徐鹏;高银海;

    申请日2022-08-29

  • 分类号B66C23/62(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开发区南区金川路西、文昌路南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8: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臂式内爬塔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

背景技术

动臂式内爬塔机在爬升时需要将自身内爬钢梁及内爬附件转运吊装至更高楼层,动臂式内爬塔机通过起重臂俯仰来实现变幅,最大仰角85度,塔身周围存在4-8米的吊钩盲区,无法实现独立吊装。自身内爬钢梁及内爬附件就安装在此区域内,且内爬部件要求吊装精度较高。如何独立安全、快捷的吊装内爬部件成为施工难点。

如公告号为CN20606923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倒梁装置,在内爬塔机上转台上面固定有套筒,套筒内穿有抽拉杆,抽拉杆内端连接手拉葫芦,手拉葫芦另一端连接在上转台上面的耳板上;抽拉杆外端有螺栓连接的滑轮支架,在滑轮支架内设置有滑轮。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上述专利文件中只是通过滑轮组件的导向作用可以缩小主吊钢丝绳到塔身之间的水平距离,通过扩展动臂塔机的吊装范围,从而缩小吊装盲区,但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滑轮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操作较为不便,从而影响内爬塔机内部部件的吊装效率。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起重臂,所述起重臂的底端转动连接在塔身顶部,所述起重臂的顶端悬吊有钢丝绳,所述塔身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轴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套,所述第一丝套穿出安装管的一端设置有滑轮座;

滑轮座的一面内壁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面设置有转杆,所述滑轮座的一面内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丝套,所述第二丝套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滑轮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端与第二丝杠的伸出端连接;

滑轮座的一侧铰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滑轮座的顶端通过锁扣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防磨垫圈,所述转杆的伸出端穿出防磨垫圈;

塔身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支撑缸,所述液压支撑缸的伸缩端与安装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塔身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站人平台,所述站人平台的两面通过支撑架与塔身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站在站人平台上,通过将塔身顶部的电动葫芦上的钢索将吊钩吊起靠近塔身顶部,然后通过逆时针转动摇把,带动第二丝杠从第二丝套内旋出,同时带动转杆从防磨垫圈内抽出,然后将锁扣打开,将翻转板向前翻转,将滑轮座露出缺口,然后将钢丝绳从缺口处放入滑轮座内,然后将翻转板向后翻转,将转杆的一端插入防磨垫圈内,然后使用锁扣将翻转板和滑轮座固定,接着通过顺时针转动摇把,带动第二丝杠旋入第二丝套内,完成对钢丝绳与滑轮的安装配合,无需对滑轮座进行拆装,有利于提高内爬塔机内部部件的吊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的正向和反向开关,带动第一丝杠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套在第一丝杠上水平移动,带动滑轮座和吊钩水平移动,可将吊钩在距离塔机中心线.米~米范围内快速调整,配合电动葫芦对内爬组件进行吊运,所有部件倒运完成后,电动葫芦将吊钩升至转台下部,通过逆时针转动摇把,带动转杆从防磨垫圈内抽出,然后将锁扣打开,将翻转板向前翻转,将滑轮座露出缺口,通过电动葫芦牵引,将钢丝绳从滑轮座内取出后,控制电动葫芦下降吊钩后,解除电动葫芦钢索与吊钩的连接,最后通过变幅、回转,调节塔身垂直度后,即可将内爬附件及内爬钢梁进行吊装、转运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塔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梁装置的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倒梁装置的主视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轮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塔身;2、安装座;3、安装管;4、电机;5、第一丝杠;6、第一丝套;7、滑轮座;8、滑轮;9、转杆;10、第二丝套;11、第二丝杠;12、摇把;13、翻转板;14、穿孔;15、防磨垫圈;16、起重臂;17、钢丝绳;18、液压支撑缸;19、站人平台;2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动臂式内爬塔机的便捷拼装倒梁,包括塔身1,塔身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起重臂16,起重臂16的底端转动连接在塔身1顶部,起重臂16的顶端悬吊有钢丝绳17,钢丝绳17的伸出端连接有吊钩,塔身1的顶部还安装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收卷有钢索;

塔身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管3,塔身1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液压支撑缸18,液压支撑缸18的伸缩端与安装管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管3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转子轴键连接有第一丝杠5,第一丝杠5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套6,第一丝套6穿出安装管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轮座7;

滑轮座7的后面内壁的右侧转动设置有滑轮8,滑轮8的轴心处键连接有转杆9,滑轮座7的后面内壁的左侧焊接有第二丝套10,第二丝套10内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11,滑轮座7的左侧转动设置有摇把12,摇把12的插入滑轮座7的一端与第二丝杠11的伸出端键连接;

滑轮座7的右侧铰接有翻转板13,翻转板13与滑轮座7的顶端通过锁扣固定连接,翻转板13上设有穿孔14,穿孔14内过盈插设有防磨垫圈15,防磨垫圈15为耐磨塑胶材质,转杆9的伸出端穿出防磨垫圈15。

塔身1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站人平台19,站人平台19的前后两面通过支撑架20与塔身1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人员站在站人平台19上,通过将塔身顶部的电动葫芦上的钢索将吊钩吊起靠近塔身顶部,然后通过逆时针转动摇把12,带动第二丝杠11从第二丝套10内旋出,同时带动转杆9从防磨垫圈15内抽出,然后将锁扣打开,将翻转板13向前翻转,将滑轮座7露出缺口,然后将钢丝绳17从缺口处放入滑轮座7内,然后将翻转板13向后翻转,将转杆9的一端插入防磨垫圈15内,然后使用锁扣将翻转板13和滑轮座7固定,接着通过顺时针转动摇把12,带动第二丝杠11旋入第二丝套10内,完成对钢丝绳17与滑轮8的安装配合,无需对滑轮座7进行拆装,有利于提高内爬塔机内部部件的吊装效率;

通过启动电机4的正向和反向开关,带动第一丝杠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套6在第一丝杠5上水平移动,带动滑轮座7和吊钩水平移动,可将吊钩在距离塔机中心线1.8米~3米范围内快速调整,配合电动葫芦对内爬组件进行吊运,所有部件倒运完成后,电动葫芦将吊钩升至转台下部,通过逆时针转动摇把12,带动转杆9从防磨垫圈15内抽出,然后将锁扣打开,将翻转板13向前翻转,将滑轮座7露出缺口,通过电动葫芦牵引,将钢丝绳17从滑轮座7内取出后,控制电动葫芦下降吊钩后,解除电动葫芦钢索与吊钩的连接,最后通过变幅、回转,调节塔身垂直度后,即可将内爬附件及内爬钢梁进行吊装、转运及安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