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

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叶轮再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心泵叶轮激光扫描评估的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器和与激光扫描器通过电线连接的激光扫描头,还包括:检测输送带,所述检测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检测输送带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输送带和激光扫描头的设置,实现了叶轮的输送式扫描,通过可移动的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的设置,以便于不同的叶轮的自动的分类输送的效果,与现有的人工扫描的方式相比,叶轮扫描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3227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帕沃机电(大连)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065181.9

  • 发明设计人 夏勇;夏元胜;

    申请日2022-08-08

  • 分类号G02B26/10(2006.01);B65G47/2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刘艳梅

  • 地址 116699 辽宁省大连市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保税区海富路9-1号4893室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7: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叶轮再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激光三维扫描仪应用越来越广泛,3D激光三维扫描仪包括扫描仪本体和便携的移动式扫描头。3D激光三维扫描仪可以根据扫描的实际形状还原CAD模具,可以用来零件磨损及损坏的三维检测,还可以进行尺寸检测,可以动态测量,非常便捷。

离心泵的叶轮在回收时,也需要通过3D激光三维扫描仪对叶轮的尺寸、磨损和结构进行扫描,以对叶轮进行再制造的可能性评估。现有的叶轮3D激光三维扫描仪的工作大多通过人工完成,通过人工手持扫描头对叶轮进行检测,但是这样对于批量的待处理的叶轮的评估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所以现提出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通过设置一种输送式的离心泵叶轮激光扫描装置,还可以实现扫描后的分类输送,来替换人工扫描的工作,提高叶轮激光扫描评估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心泵叶轮激光扫描评估的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器和与激光扫描器通过电线连接的激光扫描头,还包括:

检测输送带,所述检测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检测输送带安装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激光扫描头安装在侧板上,激光扫描头位于检测输送带的正上方;

端盒,所述端盒设置有两个,两个端盒分别位于检测输送带的尾部,两个端盒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转动辊,且两个转动辊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端盒外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辊转动的马达;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同轴心活动安装在转动辊内部,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往复螺纹,且对应的两个第一螺杆的延伸端贯穿至另一端盒内,两个第一螺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端盒外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的马达;

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所述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分别包设在两个转动辊外侧,转动辊转动,以驱动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所述第一螺杆转动,以驱动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沿转动辊轴心线方向直线限位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与端盒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辊的一端为开口端,以用于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螺杆通过轴承套与转动辊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转动辊闭口端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上开设有平行与轴心线的滑槽,所述第一螺杆上通过螺母套安装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外壁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环槽,且环槽的截面呈T型结构,环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贯穿滑槽的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外套设有套管,所述滑块的支撑杆顶端与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外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齿槽,所述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齿槽啮合传动的卡齿。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方安装有两组端板,两侧端板之间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激光扫描头的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与固定架竖直弹性滑动,所述激光扫描头的顶部安装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顶部开设有V形槽,且V型槽内限位滑动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顶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通过螺母套与第二螺杆安装,所述端板的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的马达。

优选的,所述检测输送带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定位台组件,所述定位台组件由两个定位板组成,两个定位板分别通过方向块与检测输送带安装,两个定位板之间形成圆形定位区。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检测输送带和激光扫描头的设置,实现了叶轮的输送式扫描,通过可移动的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的设置,以便于不同的叶轮的自动的分类输送的效果,与现有的人工扫描的方式相比,叶轮扫描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限位盒、限位球和V型槽的设置,以使得激光扫描头做左右的转动,以便于对检测输送带上的叶轮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且通过叶轮放置在每个定位台组件的定位区内,从而实现叶轮稳定的定位扫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离心泵叶轮激光扫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扫描头安装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检测输送带、回收输送带和再处理输送带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回收输送带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检测输送带;2、定位台组件;3、侧板;4、固定架;5、激光扫描头;6、限位盒;7、端板;8、活动杆;9、第二螺杆;10、限位球;11、端盒;12、转动辊;13、滑槽;14、第一螺杆;15、回收输送带;16、再处理输送带;17、移动套;18、滑块;19、套管;20、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离心泵叶轮再制造可能性评估用激光扫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器和与激光扫描器通过电线连接的激光扫描头5,还包括:

检测输送带1,检测输送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3,检测输送带1安装在两个侧板3之间,激光扫描头5安装在侧板3上,激光扫描头5位于检测输送带1的正上方;

端盒11,端盒11设置有两个,两个端盒11分别位于检测输送带1的尾部,两个端盒11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转动辊12,且两个转动辊1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端盒11外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辊12转动的马达;

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同轴心活动安装在转动辊12内部,第一螺杆14上设有往复螺纹,且对应的两个第一螺杆14的延伸端贯穿至另一端盒11内,两个第一螺杆14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端盒11外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14转动的马达;

回收输送带15和再处理输送带16,回收输送带15和再处理输送带16分别包设在两个转动辊12外侧,转动辊12转动,以驱动回收输送带15和再处理输送带16,第一螺杆14转动,以驱动回收输送带15和再处理输送带16沿转动辊12轴心线方向直线限位移动;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本装置还包括激光扫描仪控制器,通过将待处理的叶轮依次放置在检测输送带1上,叶轮在输送的过程中顶部的激光扫描头5对叶轮进行激光扫描评估,当评估结果出来后,激光扫描仪控制器检测的叶轮如果不适合再制造,则第一螺杆14转动,直至再处理输送带16位于检测输送带1的延伸端,当叶轮从检测输送带1上移动至再处理输送带16上之后,第一螺杆14再次转动,以使得再处理输送带16移动至检测输送带1的后侧,转动辊12转动,以使得叶轮从再处理输送带16上输送出;当叶轮检测的结果可以再制造时,同理第一螺杆14转动,控制回收输送带15移动至检测输送带1的延伸端,当叶轮从检测输送带1上移动至回收输送带15上之后,第一螺杆14再次转动,以使得回收输送带15移动至检测输送带1的前侧,转动辊12转动,以使得叶轮从回收输送带15上输送出,从而实现叶轮的便捷自动的检测分类输送,与现有的人工扫描的方式相比,叶轮扫描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转动辊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套与端盒11活动连接,转动辊12的一端为开口端,以用于第一螺杆14贯穿,第一螺杆14通过轴承套与转动辊12内壁活动连接,第一螺杆1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转动辊12闭口端内壁活动连接,具体的,第一螺杆14和转动辊12活动配合。

进一步,转动辊12上开设有平行与轴心线的滑槽13,第一螺杆14上通过螺母套安装有移动套17,移动套17的外壁开设有呈环形结构的环槽,且环槽的截面呈T型结构,环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8,滑块18与贯穿滑槽13的支撑杆连接,转动辊12外套设有套管19,滑块18的支撑杆顶端与套管19内壁固定连接,套管19的外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齿槽20,回收输送带15和再处理输送带16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齿槽20啮合传动的卡齿,具体的,转动辊12转动时,套管19转动,使得滑块18在环槽内环形滑动,当第一螺杆14转动时,移动套17在第一螺杆14上直线移动,以使得套管19带动回收输送带15或者再处理输送带16直线移动。

进一步,侧板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下方安装有两组端板7,两侧端板7之间安装有第二螺杆9,激光扫描头5的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活动杆8的顶部与固定架4竖直弹性滑动,激光扫描头5的顶部安装有限位盒6,限位盒6的顶部开设有V形槽,且V型槽内限位滑动有限位球10,限位球10的顶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通过螺母套与第二螺杆9安装,端板7的外侧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9转动的马达,具体的,通过控制第二螺杆9转动,使得限位球10沿V型槽滑动,当限位球10滑动到V型槽的两端时,分别控制激光扫描头5的端部,一端向下,另一端在上,以使得激光扫描头5做左右的转动,以便于对检测输送带1上的叶轮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进一步,检测输送带1上等距安装有多个定位台组件2,定位台组件2由两个定位板组成,两个定位板分别通过方向块与检测输送带1安装,两个定位板之间形成圆形定位区,具体的,通过叶轮放置在每个定位台组件2的定位区内,从而实现叶轮稳定的定位扫描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