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化标定装置及自动化标定系统

自动化标定装置及自动化标定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化标定装置及自动化标定系统,其中,所述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探测器托盘,该探测器托盘具有安装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空间;气动组件,该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探测器托盘,并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用于连通烟箱的烟箱连通管路;对接管路,该对接管路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烟箱连通管路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烟箱相连通。本申请的自动化标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减少人力操作,提高测试及标定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7909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646195.3

  • 申请日2022-06-29

  • 分类号G01N33/00(2006.01);G08B29/12(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雷志刚

  • 地址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东桥路28号C幢3楼A区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3: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标定装置及自动化标定系统。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形势,城市化管理逐步在向智慧消防城市化管理转型,对于火灾突发情况的处理不仅仅需要报警,还需要知道报警时的当前烟雾浓度值。这对于极早期火灾报警探测器的要求就更严格了,需要在出厂检验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标定。目前所知的标定方式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进行标定,操作繁琐,效率低,需要调整烟箱浓度,还需要插拔管路,记录参数并且写入机器。这种标定方式有以下问题:(1)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探测器的精度变差;(2)工作量大且人工操作时难免会吸入烟雾颗粒,对人体有损害;(3)拆卸难度大,不够灵活便捷。

现有技术设计有一些烟雾探测器标定装置,然而,这些烟雾探测器标定装置无法对极早期烟雾探测器的浓度进行准确标定,自动化不够完全,还存在很多人工参与的动作,效率依然低下,没考虑烟雾颗粒对人体的损害。由此可见,现有的技术很难满足对早期烟雾探测器的浓度进行准确标定的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对此,本申请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标定装置,能够减少人力操作,提高测试及标定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

探测器托盘,该探测器托盘具有安装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空间;

气动组件,该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探测器托盘,并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用于连通烟箱的烟箱连通管路;

对接管路,该对接管路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烟箱连通管路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烟箱相连通。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设置,使探测器托盘、气动组件和用于连通烟箱的对接管路彼此合理组装连接,便于控制装置在生产线上控制烟箱通过气动组件向火灾报警探测器输入恒定浓度的烟雾,有利于实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高自动化及批量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测试及标定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组件还包括环形管路,该环形管路设置于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烟箱连通管路之间,该环形管路包括:

第一环形管路,该第一环形管路由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向所述烟箱连通管路逆时针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烟箱连通管路相连通;

第二环形管路,该第二环形管路由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向所述烟箱连通管路顺时针延伸,并分别与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烟箱连通管路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烟雾通过环形管路输入至火灾报警探测器中,能够对由烟箱流出的烟雾进行缓冲、降温,最终均匀且安全地输送至火灾报警探测器中。这在一方面确保了流入火灾报警探测器中的烟雾浓度均匀标准;在另一方面,极大的保护了火灾报警探测器,防止火灾报警探测器在标定中受到损害,确保了产品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环形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在所述第二环形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环形管路上设置电磁阀,能够便于控制装置控制气动组件的通断,以实现自动且准确的输送恒定浓度值得烟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包括:

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该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管路相连通;

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该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使探测器连通管路具有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并使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组装,简化了气动组件的元件结构,便于对气动组件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探测器连通管路和环形管路分别进行批量生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包括至少两根所述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所述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内部设置有阻隔件,以阻断靠近所述第一环形管路的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和靠近所述第二环形管路的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

可以理解的是,使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内部设置有阻隔件,以使两侧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彼此不能通过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连通,能够使通入气动组件的烟雾分别由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流至两侧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时,不会相互冲击导致烟雾堆积,均匀且稳定地输送至火灾报警探测器中,保证了标定工作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组件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探测器托盘上,所述支撑架包括:

若干根支撑杆,该支撑杆固定于所述探测器托盘上;

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另一侧设置有开口向上的U型架,所述气动组件能够设置于所述U型架上并通过连通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以固定于所述探测器托盘。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使支撑架包括若干根支撑杆,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本申请使支撑架具有U型架,并使气动组件设置于U型架上且通过连通火灾报警探测器固定于托盘,无需在支撑架与气动组件之间再设连接装置,节约材料且拆装简单便捷,避免了由周向固定气动组件可能带来的损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探测器托盘上设置有定位件,该定位件与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相匹配并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连接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探测器托盘上设置用于定位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定位件,能够便于在探测器托盘上正确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而在定位件上设置连接结构,能够便于固定火灾报警探测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化标定装置还包括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在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内部设置有探测腔,所述探测器连通管路与所述探测腔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使自动化标定装置具有彼此匹配的气动组件和火灾报警探测器,专用性强,保证了测试和标定工作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外侧设置有识别码。

可以理解的是,在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外侧设置识别码,能够便于设备获取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参数信息,利于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

此外,本申请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标定系统,包括:

机床,该机床具有传送带;

如上所述的自动化标定装置,该自动化标定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

检测台,该检测台设置有用于检测火灾报警探测器的检测装置和用于扫描所述识别码的扫描器;

所述烟箱,该烟箱与所述对接管路相连通;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所述机床、自动化标定装置、烟箱和检测台电连接。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可以对生产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测试,实现大批量生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同步对出厂产品进行标定,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可以便于管理火灾报警探测器设备,可以通过记录所查询的设备参数以便于设备的管理,不至于出现混乱,大大提高火灾报警探测器的性能。本申请采用全自动化测试与标定,减少了烟雾对于人体吸入的损害,提高了测试预标定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检测器,该红外检测器设置于所述检测台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使检测装置选择为红外检测器,检测效果好且便于放置,放置于检测台的底部很好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自动化标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自动化标定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后视图;

图5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仰视图;

图7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8为图1中自动化标定装置的右视图;

图9为自动化标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探测器托盘;2、气动组件;21、探测器连通管路;211、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2、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2、烟箱连通管路;23、环形管路;201、第一电磁阀;202、第二电磁阀;3、对接管路;4、支撑架;41、支撑杆;42、支撑平台;421、U型架;5、火灾报警探测器;6、定位件;701、机床;702、检测台;703、烟箱;7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标定吸气式火灾报警探测器的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探测器托盘1、气动组件2和对接管路3。其中,在探测器托盘1上安装气动组件2,同时,探测器托盘1上还具有安装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空间。气动组件2包括探测器连通管路21,以用于连通安装在探测器托盘1上的火灾报警探测器5;气动组件2还包括烟箱连通管路22,以用于连通烟箱703。对接管路3便于将烟箱703组装至气动组件2上,该对接管路3的一端可拆卸地与烟箱连通管路22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烟箱703相连通。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设置,使探测器托盘1、气动组件2和用于连通烟箱703的对接管路3彼此合理组装连接,便于控制装置在生产线上控制烟箱703通过气动组件2向火灾报警探测器5输入恒定浓度的烟雾。具体地,多个火灾报警探测器5容易地安装于多个探测器托盘1上,即可由输送带进行输送并能够批量进行自动化标定工序。由此可见,这有利于实现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高自动化及批量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烟雾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测试及标定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

气动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探测器连通管路21和烟箱连通管路22之间的环形管路23,该环形管路23包括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具体地,第一环形管路由探测器连通管路21向烟箱连通管路22逆时针延伸,并分别与探测器连通管路21和烟箱连通管路22相连通;第二环形管路由探测器连通管路21向烟箱连通管路22顺时针延伸,并分别与探测器连通管路21和烟箱连通管路22相连通。如此设置,烟雾通过环形管路23输入至火灾报警探测器5中,能够对由烟箱流出的烟雾进行缓冲、降温,最终均匀且安全地输送至火灾报警探测器5中。这在一方面确保了流入火灾报警探测器5中的烟雾浓度均匀标准;在另一方面,极大的保护了火灾报警探测器5,防止火灾报警探测器5在标定中受到损害,确保了产品性能。

在第一环形管路上进一步可以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1,在第二环形管路上进一步可以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02。电磁阀一方面可以做快速操作,这些阀门可以非常快速地打开和关闭;另一方面,电磁阀可靠性高,便于对流体流量进行自动控制;此外,电磁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阀门设计紧凑且压降有限。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上设置电磁阀,能够便于控制装置控制气动组件2的通断,以实现自动且准确的输送恒定浓度值得烟雾。

探测器连通管路21包括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和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相连通,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的一端与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相连通,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的另一端与火灾报警探测器5相连通。本申请使探测器连通管路21具有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和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并使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组装,简化了气动组件2的元件结构,便于对气动组件2进行拆装,同时便于对探测器连通管路21和环形管路23分别进行批量生产。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结构,探测器连通管路21应包括至少两根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在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内部设置有阻隔件,以阻断靠近第一环形管路的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和靠近第二环形管路的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本申请使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内部设置有阻隔件,用于使位于两侧的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彼此不能通过第一探测器连通管路211连通。如此设置,能够使通入气动组件2的烟雾分别由第一环形管路和第二环形管路流至两侧第二探测器连通管路212时,不会相互冲击导致烟雾堆积,最后均匀且稳定地输送至火灾报警探测器5中,保证了标定工作的可靠性。

气动组件2进一步可以通过支撑架4安装于探测器托盘1上,支撑架4可以包括若干根支撑杆41以及固定于支撑杆41上的支撑平台42。具体地,多根支撑杆41固定于探测器托盘1上,支撑平台42固定于多根支撑杆41的顶部,在支撑平台42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U型架421,气动组件2能够设置于U型架421上并通过连通火灾报警探测器5以固定于探测器托盘1。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使支撑架4包括若干根支撑杆41,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本申请使支撑架4具有U型架,并使气动组件2设置于U型架421上且通过连通火灾报警探测器5固定于探测器托盘1,无需在支撑架4与气动组件2之间再设连接装置,节约材料且拆装简单便捷,避免了由周向固定气动组件2可能带来的损害。

为了准确且方便的安装火灾报警探测器5,快速地与气动组件2对接,在探测器托盘1上用于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空间内还可以设置有定位件6。该定位件6可以是定位板,定位板可以具有多个并与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外轮廓相匹配,以能够便于在探测器托盘1上正确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5。进一步地,定位件6上可以设置用于固定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优选为连接螺孔,如此设置能够便于固定火灾报警探测器5。

优选地,自动化标定装置包括上述的火灾报警探测器5,在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内部设置有探测腔,探测器连通管路21与探测腔相连通。如此设置,使自动化标定装置具有彼此匹配的气动组件2和火灾报警探测器5,专用性强,保证了测试和标定工作的可靠性。特别地,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外侧还可以设置有识别码,这能够便于设备获取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参数信息,利于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识别码可以选择为二维码和条形码,二维码和条形码运用很广泛,能够扫描此类识别码的设备较为普遍,方便进行配置。

此外,参阅图9所示,本申请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标定吸气式火灾报警探测器的自动化标定系统,该系统由机床701、上述的自动化标定装置、检测台702、烟箱703和控制单元704组成。机床701为高度自动化机床并具有传送带,上述的自动化标定装置能够放置于传送带上并由传送带输送至检测台702。检测台702设置有用于检测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红外检测器和用于扫描识别码的扫描器,其中,红外检测器的检测效果好且便于放置,放置于检测台702的底部很好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在装置位于检测台702进行标定工序时,烟箱703能够通过对接管路3与气动组件2相连通,而控制单元704与机床701、自动化标定装置、检测台702和烟箱703电连接,以完成自动化测试和标定工作。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可以对生产的设备进行自动化测试,实现大批量生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同步对出厂产品进行标定,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本申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还可以便于管理火灾报警探测器5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单元704(PC计算机)记录所查询的设备参数以便于设备的管理,不至于出现混乱,大大提高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性能。本申请采用全自动化测试与标定,节约成本,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带来的人为因素的误差,可以提高探测器的准确性,操作更加简单灵活。本申请减少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吸入烟雾颗粒所造成的的身体损害,提高了测试预标定的安全性。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对自动化标定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描述:

当需要进行测试和标定工作时,只需要将火灾报警探测器5正确摆放在探测器托盘1上,机床701通过传送带将探测器托盘1传送到检测台702。检测台702通过红外检测器检测到火灾报警探测器5,扫描器自动扫描火灾报警探测器5上的识别码,通过控制单元704(PC计算机)读取设备信息,并对火灾报警探测器5进行自动化测试。测试完毕后控制单元下发指令,使烟箱703通过对接管路3连通至气动组件2以向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探测腔输入烟雾。待一切准备完毕,烟箱703开启,保持烟箱703恒定烟雾浓度值,通过控制单元704下发指令,打开第一电磁阀201和第二电磁阀202,使得烟箱703的恒定浓度烟雾被探测腔吸收,火灾报警探测器5反馈标定值,将标定参数写入设备内部,实现对火灾报警探测器5的全自动化测试与标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