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

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包括:绝缘电缆,伞裙护套,耐张线夹,热缩管,6套冷缩终端头,2个悬垂线夹;其中绝缘电缆包括:导体,半导体层,绝缘层,导体外侧包裹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侧包裹绝缘层,伞裙护套套于绝缘电缆外部,伞裙护套两端与绝缘电缆两端使用冷缩终端头连接;绝缘电缆靠近耐张线夹两端裸露导体部分与耐张线夹进行液压,绝缘电缆导体的标称截面积大于被改造线路原导线导体截面积的10%;靠近悬垂线夹两侧的冷缩终端头起始安装位置距离悬垂线夹小于等于20cm。该绝缘引流线适用于采用双引流串绝缘子的绝缘引流线,绝缘性能好,耐腐蚀性优良,使用寿命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

背景技术

连接耐张塔两侧导线耐张线夹的导电装置叫架空输电线路引流线,也称跳线。引流线正常工作需要让带电的导线与杆塔导电部分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鸟类活动区域扩大,鸟类活动频次增加,鸟害导致的引流线绝缘事故时有发生。并且,近几年极端大风天气时有发生,导致引流线风偏放电故障,输电线路鸟害跳闸和风偏闪络故障的发生直接影响到了电能质量和用电的可靠性。

目前针对鸟害故障已有的防治措施包括:防鸟刺、防鸟挡板、防鸟粪绝缘子等阻隔长串鸟粪下落的装置。现有的防鸟措施虽减少了鸟粪导致的导线与横担间闪络、绝缘子表面闪络故障,但是因鸟类栖息点往杆塔外侧移动而导致的地线与跳线间的闪络还会发生,部分耐张或转角塔杆塔水平面与导线走向不平行,跳线横担无法与导线走向平行,一侧跳线横担偏高,与地线距离较近,空气间隙减小,鸟粪排便易引起线路单相接地,导致线路跳闸。造成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跳线角钢及该段引流线未用绝缘护套包覆,成为了防鸟害盲点,进而引发鸟粪闪络。目前10kV架空输电线路已经采用架空绝缘电缆进行了绝缘化改造,减低了树、竹和其他异物导致的接地故障,提高了架空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对于11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线路长、绝缘强度要求高,不宜进行全线绝缘化改造,但可针对线路的薄弱环节如引流线处进行局部的绝缘化改造,提高绝缘性能,减低鸟害故障的发生。

一些运行环境恶劣的输电线路,如强风区或者其他比较多变的天气区域中,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在运行时会受到大风的影响,从而左右摆动,会导致导线与杆塔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减小,如果当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增大时,可能会造成绝缘击穿,从而导致线路对周边物体或者杆塔放电的情况。随着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的不断增加,输电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越来越大,加上导线的长度要求也越来越大,所以输电线路发生风偏放电的故障越来越频繁。

为了减少鸟粪闪络和风偏闪络,需要对引流线进行适用于双引流串绝缘化的设计改造。对原引流线进行绝缘化改造后引流线表面会包覆一层绝缘层,在进行绝缘包覆的改造之后,引流线的自身重量也有所增加,不仅进行了绝缘化改造,而且防风偏效果也间接提升。

在实际输电线路中,部分转角塔因转角角度和尺寸原因,需要两个绝缘引流串,因此采用现有的架空绝缘电缆设计一种适用于110kV、220kV的输电线路的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以提高引流线与地线或铁塔的绝缘水平,减低鸟粪闪络和风偏闪络概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针对上述110kV、220kV引流线防鸟害闪络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基于对架空绝缘电缆进行改造,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引流串的输电线路的绝缘引流线,该绝缘配置能有效避免因鸟粪闪络导致的接地故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包括:绝缘电缆,伞裙护套,耐张线夹,悬垂线夹,复合绝缘子,2个悬垂线夹;

其中绝缘电缆包括:导体,半导体层和绝缘层,导体外侧包裹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侧包裹绝缘层。

绝缘电缆靠近耐张线夹两端导体部分与耐张线夹进行液压,绝缘电缆与耐张线夹接触部位使用密封胶密封;

绝缘电缆与耐张线夹压接部分套入热缩管密封;

悬垂线夹一端连接绝缘电缆,悬垂线夹另一端连接复合绝缘子;

优选地,靠近悬垂线夹6两侧的冷缩终端头5起始安装位置距离悬垂线夹6小于等于20cm。

优选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层。

优选地,冷缩终端头横截面积大于导体横截面积。

优选地,热缩管的厚度为4mm。

优选地,当绝缘引流线为110kV输电线路绝缘引流线,绝缘层厚度大于3mm。伞裙护套的长度大于40cm。

当绝缘引流线为220kV输电线路绝缘引流线,绝缘层厚度大于6mm。伞裙护套的长度大于80cm。

优选地,伞裙护套靠近耐张线夹一端的冷缩终端头安装位置距离耐张线夹长度大于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实用新型与常规引流线相比,对地线、铁塔绝缘性能好,能有效降低鸟粪、风偏和异物等情况下发生闪络故障。

(2)本实用新型绝缘层中的半导体层能均化引流线周围的电场、避免绝缘层表面发生局部放电,能够较好地改善引流线周围电场分布,有效解决了局部电压过高的问题,避免了局部产生陡峭的电压梯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引流线构造简单,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长度进行灵活选取,并且便于制备与安装。

(4)本实用新型导线中部的伞裙一方面可以均化绝缘材料与金属接触时发生的电场畸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绝缘层表面的爬电距离,防止绝缘层表面积污时沿绝缘表面发生闪络。

(5)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缆终端头对架空绝缘电缆进行绝缘包覆伞裙的改造,电缆终端头其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6)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架空绝缘电缆进行110kV和220kV的引流线进行绝缘化改造,不改变原有架空线路结构,只需要对原有的引流线卸下,将绝缘引流线安装好即可,实施方便。

(7)该绝缘引流线改造方法简单改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实施,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绝缘电缆制备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图2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绝缘电缆,1-1-导体,1-2-半导体层,1-3-绝缘层,2-伞裙护套,3-耐张线夹,4-热缩管,5-冷缩终端头,6-悬垂线夹,7-复合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绝缘电缆制得的适用于双引流串的绝缘引流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绝缘电缆1,伞裙护套2,耐张线夹3,悬垂线夹6,复合绝缘子7,2个悬垂线夹6。

其中绝缘电缆1包括:导体101,半导体层102,绝缘层103,导体101外侧包裹半导体层102,半导体层102外侧包裹绝缘层103;

伞裙护套2套于绝缘电缆1外部,伞裙护套2两端与绝缘电缆1两端使用冷缩终端头5连接;

绝缘电缆1靠近耐张线夹3两端导体101部分与耐张线夹3进行液压,绝缘电缆1与耐张线夹3接触部位使用密封胶密封;

绝缘电缆1与耐张线夹3压接部分套入热缩管4密封;

悬垂线夹6一端连接绝缘电缆1,悬垂线夹6另一端连接复合绝缘子7;

本实施例优选地,

靠近悬垂线夹6两侧的冷缩终端头5起始安装位置距离悬垂线夹6小于等于20cm。

实施例优选地,绝缘层103为XLPE(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cable,交联聚乙烯)层。

冷缩终端头5横截面积大于导体101横截面积。

热缩管的厚度为4mm。

当绝缘引流线为110kV输电线路绝缘引流线,绝缘层103厚度大于3mm。伞裙护套2的长度大于40cm。

当绝缘引流线为220kV输电线路绝缘引流线,绝缘层103厚度大于6mm。伞裙护套2的长度大于80cm。

伞裙护套2靠近耐张线夹3一端的冷缩终端头5安装位置距离耐张线夹3长度大于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实用新型与常规引流线相比,对地线、铁塔绝缘性能好,能有效降低鸟粪、风偏和异物等情况下发生闪络故障。

(2)本实用新型绝缘层中的半导体层能均化引流线周围的电场、避免绝缘层表面发生局部放电,能够较好地改善引流线周围电场分布,有效解决了局部电压过高的问题,避免了局部产生陡峭的电压梯度。

(3)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引流线构造简单,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长度进行灵活选取,并且便于制备与安装。

(4)本实用新型导线中部的伞裙一方面可以均化绝缘材料与金属接触时发生的电场畸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绝缘层表面的爬电距离,防止绝缘层表面积污时沿绝缘表面发生闪络。

(5)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缆终端头对架空绝缘电缆进行绝缘包覆伞裙的改造,电缆终端头其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6)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架空绝缘电缆进行110kV和220kV的引流线进行绝缘化改造,不改变原有架空线路结构,只需要对原有的引流线卸下,将绝缘引流线安装好即可,实施方便。

(7)该绝缘引流线改造方法简单改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实施,经济效益良好。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精神,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