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

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减压器,所述减压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所述减压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腔体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端部的活塞头与所述套筒紧密接触,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上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套筒前端设置减压孔,所述减压孔与短管连通,所述短管前端与止血包抵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临床上使用的经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需要人工操作以及止血器价格高昂,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9320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彭晓红;吴兵;

    申请/专利号CN202221266710.5

  • 发明设计人 彭晓红;吴兵;

    申请日2022-05-24

  • 分类号A61B17/12(2006.01);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晨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9;

  • 代理人朱永林

  • 地址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32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7: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效方式,现如今临床PCI常用的操作路径除了桡动脉路径外,还有股动脉路径,且桡动脉路径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具有微创、安全、无体位限制、成功率高等优点,术后止血是桡动脉穿刺术后的关键,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采用常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气囊压迫器或者螺旋动脉压迫器止血等方法止血。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经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器均需要人工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给临床医生造成很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临床上使用的经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需要人工操作以及止血器价格高昂,人力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减压器,所述减压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所述减压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腔体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端部的活塞头与所述套筒紧密接触,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上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套筒前端设置减压孔,所述减压孔与短管连通,所述短管前端与止血包抵接。

所述止血装置还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与电机串联,所述第一继电器由计时器控制。

所述止血装置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报警器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由计时器控制。

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设置在支撑架内部。

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支撑架的外表面。

所述支撑架的架体上设置多个通孔便于接线。

所述电机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支撑架的架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减压器与电机配合的方式,减压器设置在支撑架顶部;减压器包括套筒,套筒内部腔体内设置活塞,活塞端部的活塞头与所述套筒紧密接触,活塞的活塞杆上设置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套筒前端设置减压孔,所述减压孔与短管连接,所述短管前端与止血包抵接的方式,快速便捷的解决了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计时器与第一继电器配合从而控制电机启停的方式,实现对桡动脉PCI的术后进行止血,可以设定每隔2小时可自动减压一次,制作简单,可靠性高,极大的节约了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计时器控制第二继电器继而控制报警器通电、断电,通过提示音的方式,提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进行减压,患者与医护人员可关注术区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可加压止血,可以保证术后止血的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符号说明:

1.支撑架、2.减压器、3.计时器、4.报警器、5.电机、6.套筒、7.活塞头、8.活塞杆、9.电源、11.活塞、12.第一继电器、13.第二继电器、14.减压孔、15.短管、16.电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装置,所述止血装置包括减压器2,所述减压器2设置在支撑架1顶部;所述减压器2包括套筒6,所述套筒6内部腔体内设置活塞11,所述活塞11端部的活塞头7与所述套筒6紧密接触,所述活塞11的活塞杆8上设置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机与倒顺开关连接,电机以正反转切换的方式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所述套筒6前端设置减压孔14,所述减压孔14与短管15连通,所述短管15前端与止血包抵接。所述止血装置还包括第一继电器12,所述第一继电器12与电机5串联,所述第一继电器12由计时器3控制。所述止血装置还包括第二继电器13,所述第二继电器12与报警器4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12由计时器3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12、第二继电器13设置在支撑架1内部,节约了空间且方便移动。所述计时器3设置在支撑架1的外表面,便于设定时间,操作简便。所述支撑架1的架体上设置多个通孔便于接线。所述电机5与电源9连接,所述电源9设置在支撑架1的架体内部,节约了空间且方便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为电池。所述减压孔为在套筒前壁上开的通孔,减压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套筒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为桶式上、下端封闭的中空结构,减压器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外侧,活塞安装在减压器腔体中并可沿着腔体内壁滑动,活塞头与套筒紧密接触,活塞杆尾部带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报警器安装在固定框内部,计时器安装在支撑架的架体壁上,其操作部分露出支撑架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计时器设定时间后,手动调整减压器中的活塞到初始位置,减压器的短管连接至止血包开始止血,即在患者术后人工调整止血压力至正常压力。闭合电路开关,随后设置计时器,计时器可以控制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调整压力。通过计时器控制继电器接通,继而控制电机的启停,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通过带动齿条带动活塞在减压器中移动2cm泄压,同时报警器发出蜂鸣,提示患者关注是否有出血现象,如果出现出血现象,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如果无异常,在下一个调整周期内仍重复上述动作,最终完成止血过程中的减压操作。

现有技术中桡动脉PCI的术后止血存在需要人工定时减压以及购买的止血器价格高昂,成本高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工定时减压给临床医生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一旦出现由于忘记给患者减压,就会导致桡动脉闭塞。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压器与电机配合,辅以继电器实现了一定时间内自动减压的目的。在保证患者在及时减压的同时,减少医生的工作量,为了今后术后止血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不仅限以上解释说明,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思路范围内,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加以简单地替换或改变,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