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极地考察无人船

极地考察无人船

摘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极地考察无人船,其包括船体、浮力组件及驱动组件,船体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浮力组件包括浮筒及防护壳,浮筒环绕设置于环形凹槽内,防护壳包覆于浮筒远离船体的外侧壁上,防护壳包括加热层、加强层及防护层,加热层、加强层及防护层之间分别设置有胶粘层以共同形成防护壳,驱动组件包括电源装置及驱动桨,驱动桨固定设置于船体下方的尾部,电源装置固定设置于船体内,且电源装置分别与驱动桨及加热层电性连接。如此,防护壳被冻结时,通过加热层能够进行加热解冻,从而能够适应于低温结冰环境,而设置的加强层,则能够增强对浮筒的防护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碰撞损坏。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无人船艇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0517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2192744.0

  • 申请日2022-08-19

  • 分类号B63B35/00(2006.01);B63B43/14(2006.01);B63B43/18(2006.01);B63H21/17(2006.01);B63B17/00(2006.01);B32B27/36(2006.01);B32B27/06(2006.01);B32B33/00(2006.01);B32B27/28(2006.01);B32B27/08(2006.01);H05B3/20(2006.01);

  • 代理机构珠海中知耕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1;

  • 代理人何承鑫

  • 地址 400000 重庆市巴南区先锋路6号重庆无人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5: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地考察无人船。

背景技术

地球的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

无人船凭借其可远程操控、小巧灵活、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应用于极地考察中,然而,由于极地气温低,与地球其他纬度的水系环境差别大,导致目前的无人船在极地考察时容易因温度降低而被冻结,或者在航行时容易与水下冰块相撞,导致无人船存在被撞穿损坏的风险。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中的能够有效避免被低温冻结,而且有效提高其防撞性能的极地考察无人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被低温冻结的,且防撞性能高的极地考察无人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地考察无人船,包括:

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

浮力组件,所述浮力组件包括浮筒及防护壳,所述浮筒环绕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防护壳包覆于所述浮筒远离所述船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防护壳包括加热层、加强层及防护层,所述加热层、所述加强层及所述防护层之间分别设置有胶粘层以共同形成所述防护壳;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源装置及驱动桨,所述驱动桨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下方的尾部,所述电源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船体内,且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桨及所述加热层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壳紧密贴合设置于所述浮筒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包括若干第一金属线及若干第二金属线,各所述第一金属线与各所述第二金属线依次交错编织以形成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加热层远离所述加强层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均为导热硅胶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为凯夫拉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软质硅胶结构。

优选地,所述浮筒为橡胶结构。

优选地,所述船体上方的尾部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船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提拉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极地考察无人船,包括船体、浮力组件及驱动组件,船体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浮力组件包括浮筒及防护壳,浮筒环绕设置于环形凹槽内,防护壳包覆于浮筒远离船体的外侧壁上,防护壳包括加热层、加强层及防护层,加热层、加强层及防护层之间分别设置有胶粘层以共同形成防护壳,驱动组件包括电源装置及驱动桨,驱动桨固定设置于船体下方的尾部,电源装置固定设置于船体内,且电源装置分别与驱动桨及加热层电性连接。如此,防护壳被冻结时,通过加热层能够进行加热解冻,从而能够适应于低温结冰环境,而设置的加强层,则能够增强对浮筒的防护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极地考察无人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防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极地考察无人船10,包括船体100、浮力组件200及驱动组件300,船体100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10,浮力组件200包括浮筒210及防护壳220,浮筒210环绕设置于环形凹槽110内,防护壳220包覆于浮筒210远离船体100的外侧壁上,防护壳220包括加热层221、加强层222及防护层223,加热层221、加强层222及防护层223之间分别设置有胶粘层以共同形成防护壳220,驱动组件300包括电源装置310及驱动桨320,驱动桨320固定设置于船体100下方的尾部,电源装置310固定设置于船体100内,且电源装置310分别与驱动桨320及加热层221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浮力组件200及驱动组件300均安装在船体100上,其中浮力组件200安装在船体100的外周上,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船体100前行。具体地,在船体100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开设有环形结构的环形凹槽110,其中环形凹槽110环绕船体100的两侧及前端设置,如此,浮筒210沿着安装在环形凹槽110内时,浮筒210相当于环绕安装在船体100的两侧及前端。防护壳220包覆安装在浮筒210的外侧壁上。防护壳220包括依次层叠固定的加热层221、加强层222及防护层223,其中加热层221固定设置在浮筒210的外侧壁上,加强层222设置在加热层221的外侧壁上,防护层223设置在加强层222的外侧壁上。加热层221、加强层222及防护层223通过胶粘层进行黏接固定。驱动桨320安装在船体100的下方,且靠近尾部的位置上。电源装置310固定安装在船体100内,且电源装置310通过导线与驱动桨320及加热层221实现电性连接。例如,驱动桨320为螺旋桨结构。如此,通过将浮筒210设置为环绕包覆船体100的两侧及前端的结构,并且在浮筒210的外侧壁上包覆设置防护壳220,其中防护壳220中通过设置的加热层221能够产生热量,如此,防护壳220被冻结时,通过加热层221能够进行加热解冻,从而能够适应于低温结冰环境。而设置的加强层222,则能够增强对浮筒210的防护效果,能够有效避免碰撞损坏。

优选地,防护壳220紧密贴合设置于浮筒210的外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壳220可以采用胶黏剂固定安装在浮筒210的外侧壁上,或者防护壳220可以采用螺栓等固定在船体100上,只需确保防护壳220与浮筒210之间为紧密贴合的结构即可。

请参阅图3,优选地,加热层221包括若干第一金属线221a及若干第二金属线221b,各第一金属线221a与各第二金属线221b依次交错编织以形成网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层221为网状结构,由多个第一金属线221a与多个第二金属线221b相互交织编造而成。其中各第一金属线221a与各第二金属线221b的结构相一致。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线221a及第二金属线221b的外侧壁上均涂布有绝缘漆,如此,各第一金属线221a与各第二金属线221b相互交织时,能够避免二者发生短路。其中第一金属线221a与第二金属线221b分别与电源装置310的正、负极相连接。使得形成的加热层221能够通电发热。

请参阅图4,优选地,加热层221与加强层22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24,加热层221远离加强层222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5。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加热层221进行绝缘保护作用,在加热层22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绝缘层224及第二绝缘层225。第一绝缘层224与第二绝缘层225的结构等同。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224与第二绝缘层225均为导热硅胶结构,如此,能够使得加热层221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好地传递至加强层222、防护层223及船体100的外侧壁上,同时能够有效对加热层221进行绝缘作用。

优选地,加强层222为凯夫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凯夫拉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材料,其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其强度为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但密度仅为钢铁的五分之一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通过将加强层222设置为凯夫拉结构,能够有效增强防护壳220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提高对浮筒210的防护作用,有效提高其防撞性能。

优选地,防护层223为软质硅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层223为设置在加强层222最外侧的结构,如此,当极地考察无人船10与异物撞击时,防护层223为直接撞击层结构。将防护层223设置为软质硅胶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力,从而能够具有一定程度的缓冲性能。特别是极地考察无人船10与其他船只相碰时,能够避免将其他船只撞坏。

优选地,浮筒210为橡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将浮筒210设置为中空的橡胶结构,能够确保极地考察无人船10具有足够的浮力。

请参阅图1,优选地,船体100上方的尾部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400。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架400为中空管结构。通过在船体100上安装支撑架400,能够在支撑架400上安装其他设备以对极地考察无人船10进行性能扩展。例如在支撑架400上可以安装雷达,信号收发设备,摄像头装置等。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架400可以焊接固定在船体100上,或者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使得支撑架400能够可拆卸。

请参阅图1,优选地,船体100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提拉手环50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极地考察无人船10进行搬运转移,因此在船体100的两侧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提拉手环500。一实施方式中,提拉手环500设置有多个,例如,在船体100的每一侧壁上均间隔安装有3个提拉手环50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