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属于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解决了瓦斯输送系统的冷却水排放的问题;包括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和废水收集回用系统,将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中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和预处理系统脱出的冷凝水排水利用回收水罐统一收集,然后通过回收水泵送至抽采泵站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水池,作为补充水,减少了瓦斯冷凝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9501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32448.9

  • 申请日2022-08-24

  • 分类号B01D36/04(2006.01);

  • 代理机构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孟肖阳;冷锦超

  •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5: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属于瓦斯发电的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浓度瓦斯发电厂使用的煤矿瓦斯甲烷浓度通常在爆炸范围5%~16%内,易发生爆炸,低浓度瓦斯抽采及输送工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进入瓦斯发电机组前需要进行预处理,脱除大部分水,但是目前的技术中低浓度瓦斯中脱除的水分通常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硬件结构的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和废水收集回用系统,所述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水环真空泵,所述水环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井下煤矿瓦斯,所述水环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瓦斯输送管道连接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所述水环真空泵的循环水通过管道流入冷却塔中,冷却塔底部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水环真空泵的进水管,循环水池与水环真空泵的进水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所述瓦斯输送管道上设置有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所述水封阻火泄爆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自动补水阀组,所述水封阻火泄爆装置的出水口连接自动排水阀组,自动排水阀组将排出水流入至集水槽中;

所述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包括多组瓦斯发电机组的预处理排水系统,所述预处理排水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降温脱水装置、回热装置、过滤器、自动排水器,从瓦斯输送管道输送的瓦斯分别通过多个支管输送至多个瓦斯发电机组中,每个支管中输送的瓦斯依次通过旋风分离器、降温脱水装置、回热装置、过滤器进入瓦斯发电机组,旋风分离器、降温脱水装置、回热装置、过滤器分别通过预处理排水支管连接自动排水器;

所述废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回收水罐,所述回收水罐内设置有回收水泵,循环水池通过回收水管与回收水泵相连,集水槽通过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总管与回收水罐相连,多个自动排水器分别通过预处理排水干管连接预处理排水总管,预处理排水总管连接至回收水罐。

所述自动补水阀组包括设置有电磁阀的自动补水管路和设置有手动阀的手动补水管路,自动补水管路与手动补水管路并接。

所述自动排水阀组包括设置有电磁阀的自动排水管路和设置有手动阀的手动排水管路、排污管,自动排水管路、手动排水管路、排污管的一端均接入集水槽,另一端连接水封阻火泄爆装置。

所述回收水罐上连接有呼吸管。

所述回收水罐上还设置有检查孔。

所述回收水罐上还设置有液位计。

所述回收水管上设置有滤水器。

所述水封阻火泄爆装置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将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中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和预处理系统脱出的冷凝水排水利用回收水罐统一收集,然后通过回收水泵送至抽采泵站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水池,作为补充水,解决了瓦斯输送系统的冷却水排放问题,减少了瓦斯冷凝水直接排放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2为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3为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4为废水收集回用系统、11为水环真空泵、12为循环水泵、13为循环水池、14为冷却塔、21为水封阻火泄爆装置、22为自动补水阀组、23为自动排水阀组、24为集水槽、31为旋风分离器、32为降温脱水装置、33为回热装置、34为过滤器、35为自动排水器、36为预处理排水支管、37为预处理排水干管、41为回收水罐、42为回收水泵、43为滤水器、44为回收水管、45为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总管、46为预处理排水总管、47为呼吸管、48为检查孔、49为液位计、221为自动补水管路、222为手动补水管路、231为自动排水管路、232为手动排水管路、233为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瓦斯发电瓦斯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由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1、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2、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3和废水收集回用系统4组成;水封阻火泄爆装置21通过电磁阀自动排出超出标准液位的水,进入集水槽24收集后,自流至回收水罐41储存;瓦斯预处理系统旋风分离器31、降温脱水装置32、回热装置33和过滤器34排出的冷凝水各自通过独立设置的排水支管排至自动排水器35,防止各排水支管串气,从自动排水器35出来的排水干管汇入预处理排水总管46,送至回收水罐41;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总管45和预处理排水总管46在回收水罐41内均伸入罐底,起到二级水封的作用。回收水罐41设置有液位计49、呼吸管47和检查孔48,内置回收水泵42,通过液位计49信号实现高、低液位自动启停,将收集的水通过回收水管44送至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1的循环水池13,作为补充水,实现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1、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2、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3和废水收集回用系统4。所述水环真空泵循环冷却水系统1由水环真空泵11、循环水泵12、循环水池13和冷却塔14组成,将水环真空泵11的热量利用循环冷却水通过冷却塔14散掉,同时会蒸发部分水分,需要连续补水,因此设置有补水管。所述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2由水封阻火泄爆装置21、自动补水阀组22、自动排水阀组23和集水槽24组成,水封阻火泄爆装置21设置有液位传感器获取液位信号,自动补水阀组22和自动排水阀组23根据液位信号高低实现自动补排水,同时设置手动排水,在自动阀故障时使用;自动排水阀组23排出的水通过集水槽24收集后,经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排水总管45排入回收水罐41。所述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3包括旋风分离器31、降温脱水装置32、回热装置33和过滤器34的排水,先经各自的预处理排水支管36单独排至自动排水器35,以防串气,再通过预处理排水干管37汇入排水总管,送至回收水罐41。所述废水收集回用系统4由回收水罐41、回收水泵42、滤水器43和回收水管44组成,回收水罐41用于收集水封阻火泄爆装置自动补排水系统2和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3送来的瓦斯管路系统冷凝水,通过回收水泵42加压后,经滤水器43后,通过回收水管44送至循环水池13作为补充水,实现废水回收利用;回收水泵42根据回收水罐41设置的液位计49信号自动启停;回收水罐41同时设置由检查孔48和呼吸管47,检查孔48用于回收水罐41的检修,呼吸管47排出回收水罐41中残存的瓦斯气体,避免瓦斯积聚造成爆炸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水封阻火泄爆装置采用现有的双筒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瓦斯预处理排水系统中使用的旋风分离器、降温脱水装置、回热装置、过滤器、自动排水器均为电厂中使用的现有器件,在此对其结构不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相互间连接方式以及,由上述技术特征带来的常规使用方法、可预期技术效果,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专利、期刊论文、技术手册、技术词典、教科书中已公开内容,或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