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

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属于打孔设备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之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层电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移动板向下移动时会推动承载板向下移动从而使钻头与河堤表面接触进而对河堤进行打孔处理,通过此种方式不需要人工发力将钻头钻入河堤内,从而可以避免将孔打歪的问题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8342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吴凤阳;

    申请/专利号CN202222386401.8

  • 发明设计人 吴凤阳;

    申请日2022-09-05

  • 分类号E21B15/04(2006.01);E21B7/04(2006.01);E21B21/015(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数字代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53;

  • 代理人韩兵

  • 地址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共青团路34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2: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

背景技术

河堤在修复完成后有些地区会为了增加河堤的美观性便会在河堤边安装上彩灯和照明灯,在安装彩灯和照明灯时大都需要安装排线管,通过排线管对连接线进行保护,而在安装排线管时需要利用到打孔设备对河堤进行开孔,然后再通过连接件将排线管与河堤连接在一起,但是,目前的打孔设备大都是电钻,电钻在打孔时需要施工人员推动电钻使钻头向河堤内部移动,而通过人工发力推动电钻难以保证钻头的稳定性打出的孔存在歪斜的问题,而且在钻孔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之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层电机,且所述下层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安装有防尘管,所述防尘管具有伸缩功能;

两个所述螺纹柱之间还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承载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套设在螺纹柱上,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安装有传动组件,通过转动组件可带动螺纹套转动,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层电机,所述上层电机与传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为橡胶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对称贯穿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螺纹柱通过连接孔穿过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位于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套与螺纹柱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防尘管通过螺纹管与承载板螺纹连接,所述防尘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柱上均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防护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防护环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杆可对防尘管进行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条齿轮,所述螺纹套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链条齿轮,所述第一链条齿轮和第二链条齿轮之间通过连接链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移动板向下移动时会推动承载板向下移动从而使钻头与河堤表面接触进而对河堤进行打孔处理,通过此种方式不需要人工发力将钻头钻入河堤内,从而可以避免将孔打歪的问题发生。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移动板和承载板向下移动时承载板会推动防尘管收缩,而钻头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和碎屑都会被防尘管阻挡,通过此种方式可避免打孔作业时工作人员吸入大量的尘埃,通过也可避免打孔时碎屑乱飞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的拆分图。

图3为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中移动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固定架;2、控制盒;3、螺纹柱;4、承载板;5、连接套;6、上层电机;7、移动板;8、连接板;9、防尘管;10、螺纹管;11、防护环;12、套管;13、连接杆;14、防护壳;15、防护块;600、下层电机;700、动力齿轮;701、大齿轮;702、第一链条齿轮;703、第二链条齿轮;704、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河道堤防用打孔布管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盒2,控制盒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主板,固定架1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螺纹柱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15,防护块15为橡胶块,两个螺纹柱3之间活动连接有承载板4,承载板4的上端对称贯穿设有两个连接孔,螺纹柱3通过连接孔穿过承载板4,承载板4上位于连接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套5,且连接套5与螺纹柱3滑动连接,连接套5为不修钢管,承载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层电机600,下层电机600的输出轴贯穿承载板4,且下层电机60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钻头,承载板4的下端安装有防尘管9,防尘管9具有伸缩功能,防尘管9为波纹管,防尘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0,防尘管9通过螺纹管10与承载板4螺纹连接,防尘管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环11,通过防护环11可对防尘管9进行保护,避免防尘管9直接与打孔面接触造成磨损,螺纹柱3上均套设有套管12,套管12与防护环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连接,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和防护环11转动连接,通过连接杆13可对防尘管9进行支撑;

两个螺纹柱3之间还安装有移动板7,移动板7位于承载板4的上方,移动板7与承载板4之间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移动板7的上端对称转动连接有螺纹套704,螺纹套704套设在螺纹柱3上,移动板7的上端安装有传动组件,通过转动组件可带动螺纹套704转动,移动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层电机6,上层电机6与传动组件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动力齿轮700,动力齿轮700与上层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齿轮700的两侧均啮合有大齿轮701,大齿轮70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链条齿轮702,螺纹套704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链条齿轮703,第一链条齿轮702和第二链条齿轮703之间通过连接链条连接,移动板7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开启上层电机6和下层电机600,上层电机6开启会带动动力齿轮700转动,动力齿轮700转动时会带动大齿轮701转动,大齿轮701转动时会通过连接链条带动螺纹套704转动,螺纹套704转动时会带动移动板7沿着螺纹柱3向下移动,下层电机600转动时会带动钻头转动,移动板7向下移动时会推动承载板4向下移动从而使钻头与河堤表面接触进而对河堤进行打孔处理,通过此种方式不需要人工发力将钻头钻入河堤内,从而可以避免将孔打歪的问题发生;

移动板7和承载板4向下移动时承载板4会推动防尘管9收缩,而钻头打孔时产生的灰尘和碎屑都会被防尘管9阻挡,通过此种方式可避免打孔作业时工作人员吸入大量的尘埃,通过也可避免打孔时碎屑乱飞的问题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