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

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用于将人造板夹持牢固的框架,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柔性网。该夹具可以有效防止钢球飞溅,保护试验操作者的安全,同时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需要进行抗冲击性能测试,测试原理为:用规定质量、规定直径的钢球冲击试件表面,确定试件表面是否出现裂纹和大于规定直径的压痕。由于钢球是在一定的高度(一般为2.4米)落下对人造板进行冲击,冲击后钢球会在人造板的反作用力下再次弹起,飞到测试区域以外的钢球会撞击到其他仪器,甚至试验操作者的人身造成危害,现有技术中采用在钢球上栓系细绳的方式约束刚球,这种方式有时会使钢球在细绳的牵引力下回弹,对人造板进行二次冲击,甚至会在二次冲击的时候落到人造板的同一个落球点,这样就会造成试验所得的裂纹和压痕失去参考价值,只能重新进行测试。如何设计一种防止人造板被钢球二次冲击的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该夹具可以有效防止钢球飞溅,保护试验操作者的安全,同时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用于将人造板夹持牢固的框架,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柔性网。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四个角点均安装一个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用柔性网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网的网眼小于钢球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柔性网为尼龙网或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螺钉,所述螺钉向上贯穿框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螺钉位于框架以上的部分配合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母为蝶形螺母。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中空的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周围设置柔性的尼龙网或钢丝网,钢球冲击人造板反弹出去后撞击到网上,利用网的柔性变形吸收一部分钢球动能,减缓钢球速度,钢球停留在网内,即使会二次回弹,回弹的动能也远小于初次回弹的动能,对人造板的冲击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影响测试判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中,1、支撑柱,2、柔性网,3、框架,4、螺钉,5、螺母,6、人造板试样,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如图1-3所示的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抗冲击性能测试夹具,该夹具包括底座7,底座外形尺寸为330mm×330 mm,该底座的上表面中心部分设置有10mm深的凹槽,凹槽尺寸为200 mm×200 mm,人造板试样的外形尺寸小于底座尺寸但大于凹槽的尺寸,人造板试样厚度为10mm,将人造板试样6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然后用矩形框架3压紧,矩形框架的中心设置矩形孔,矩形孔的尺寸与凹槽尺寸相同,矩形框架的外形尺寸与底座外形尺寸相同。在底座的上表面在凹槽以外的部分设置有多个螺钉4,矩形框架3设置有多个通孔,框架3覆盖在人造板试样6上表面后螺钉4贯穿框架上的通孔,然后用螺母5紧固,为操作方便,此处的螺母选用蝶形螺母,无需借助工具即可拧紧,拆装方便快捷,节省试样装夹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在底座7的四个角点均安装一个支撑柱1,相邻支撑柱之间用柔性网2连接,柔性网的网眼小于钢球的直径,可以防止钢球从网眼中蹿出,伤害到试验人员。该柔性网为尼龙网或钢丝网,铁丝网或尼龙网均有一定的形变特性,在钢球撞击上之后可以利用形变吸收掉一部分钢球动能,减小钢球的运行速度,即使会发生钢球二次回弹,回弹的动能也远小于初次回弹的动能,由于动能减小,钢球对人造板早晨的二次冲击就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影响测试判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