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

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前端开设出气口,所述壳体远端开设进气口,所述壳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冷却芯体,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冷却芯体互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前端开设出气口,在壳体远端开设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互相连通,中空结构壳体间设置冷却芯体,冷却芯体采用双流程结构,在保证换热性能的前提下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安装和使用,节约能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6461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方盛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37101.1

  • 发明设计人 丁云龙;吴亚红;

    申请日2022-06-09

  • 分类号F28D21/00(2006.01);F28F21/08(2006.01);

  • 代理机构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肖晨

  • 地址 21409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五号桥工业园区常康路30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每天要排放大量的高热量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汽车排气所含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通常采用汽水换热器进行换热,然而传统的汽水换热器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有的车载气水换热器体积太大,安装不便且对汽车负荷大,影响汽车安全性,而且使用能耗较大;

(二)现有的车载气水换热器换热介质采用单向流程换热效率低,内部结构易出现析氢现象,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前端开设出气口,所述壳体远端开设进气口,中空结构壳体间设置冷却芯体,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冷却芯体互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壳部后端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前端开设出气口,所述第一壳部侧设置冷却芯体,所述第二壳部远端开设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部一侧在近端设置进液口,在远端设置出液口,在中端设置挡板与所述冷却芯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沿第一壳部长度方向的中端横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沿第一壳部宽度方向的中端竖向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冷却芯体包括至少两块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之间与盖板平行设置的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若干翅片,相邻每一层的所述翅片交错设置,所述翅片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两侧设置封条,一部分所述翅片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翅片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所述翅片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包括第一翅片以及与所述第一翅片处于相邻层第二翅片,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互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具有法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前端开设出气口,在壳体远端开设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互相连通,中空结构壳体间设置冷却芯体,冷却芯体采用双流程结构,在保证换热性能的前提下产品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安装和使用,节约能耗。

(二)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芯体采用双流程结构,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第一腔室并通过冷却芯体上半部分的第二翅片进入第三腔室,再通过冷却芯体下半部分的第二翅片进入第二腔室,从出液口流出,来回两次与热空气进行换热,增大了冷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三)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和翅片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换热效率高且不会出现析氢现象,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中冷却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中冷却液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轴测图。

附图中标记:

1、壳体;11、第一壳部;111、出气口;1111、第一法兰面;112、挡板;113、第一腔室;114、第二腔室;115、第三腔室;12、第二壳部;121、进气口;1211、第二法兰面;2、冷却芯体;21、盖板;22、翅片;221、第一翅片;222、第二翅片;23、隔板;24、封条;31、进液口;32、出液口;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限定术语“远端”、“近端”、“前端”、“后端”,以图1为例,图1中壳体1的进气方向为前端,壳体1的出气方向为远端,壳体1的上部为近端,壳体1的背部为后端。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6,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前端开设出气口111,所述壳体1远端开设进气口121,中空结构壳体1间设置冷却芯体2,所述出气口111与所述进气口121通过所述冷却芯体2互相连通。

下面首先描述所述壳体1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继续参考图1、图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部11以及连接在第一壳部11后端的第二壳部12,所述第一壳部11前端开设出气口111,所述第一壳部11和第二壳部12均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壳部11侧设置冷却芯体2用于流通冷却液,所述第二壳部12远端开设进气口121。所述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11与汽车发热部件连接,用于流通热空气。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和图5,所述第一壳部11的一侧在近端设置进液口31,在远端设置出液口32,在中端设置挡板112与所述冷却芯体2连接。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挡板112沿第一壳部11长度方向的中端横向设置,所述第一壳部11的中空结构与冷却芯体2以及挡板112隔成供冷却液流通的第一腔室113、第二腔室114、第三腔室115。所述进液口31和所述出液口32中冷却液流向可以调换。

请参考图2和图3,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111前端具有第一法兰面1111,所述进气口121远端具有第二法兰面1211,采用法兰面连接能够保证与汽车发热部件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第一翅片221和第二翅片222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质轻且导热性好,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出气口111近端还设置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与进气阀(图中未示出)连接,用于控制军、民两用车载复合换热器的气流量。

下面描述所述冷却芯体2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考图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冷却芯体2包括分别设置在冷却芯体2近端和远端的至少两块盖板21,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21之间与盖板21平行设置的若干隔板23,所述隔板23与所述盖板21之间设置若干翅片22,相邻每一层的所述翅片22交错设置,所述翅片22沿介质流动方向的两侧设置封条24,一部分所述翅片22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21和所述出气口111连通,另一部分所述翅片22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31和所述出液口32连通。

请继续参考图6,具体的,所述翅片22包括第一翅片221和与第一翅片221处于相邻层的第二翅片222,所述第一翅片221和所述第二翅片222互相垂直设置,更具体的,所述第一翅片221和所述第二翅片222内部介质流通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翅片221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21和所述出气口111连通。上半部分所述第二翅片222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1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腔室115连通;下半部分所述第二翅片222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1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腔室115连通。所述第一翅片221用于流通热空气,所述第二翅片222用于流通冷却液,第一翅片221和第二翅片222之间通过隔板23隔开,使两种介质不相接触。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考图5和图6,热空气从进气口121通入并通过冷却芯体2的第一翅片221,将热量传导给第一翅片221以及盖板21、隔板23、封条24,并传导给第二翅片222;同时,冷却液从进液口31进入第一腔室113并通过冷却芯体2上半部分的第二翅片222进入第三腔室115,再通过冷却芯体2下半部分的第二翅片222进入第二腔室114,从出液口32流出,途中冷却液将盖板21、隔板23、封条24、第二翅片222上的热量带走,冷却后的空气从出气口111通出。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大部分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挡板112沿第一壳部11宽度方向的中端竖向设置。具体的,所述挡板112将第一壳部11一侧的中空结构隔成前端的第一腔室113和后端的第二腔室11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