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

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涉及河道防渗技术领域,包括河堤本体,所述河堤本体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所述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顶壁固定有耐晒防渗篷布,所述河堤本体顶部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河堤本体开设的第一活动槽内腔穿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一侧的外壁固定镶嵌有防渗土工布。本申请在河堤本体和挡板的作用下对蓄水进行围挡,在耐晒防渗篷布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以及防渗土工布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致密结构作用下,方便提高防渗性能,减少河道内蓄水的渗漏,在护栏的作用下防止行人意外掉落到河堤本体的内腔中,造成溺水事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3389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河川建设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982822.0

  • 发明设计人 徐思诗;沈林峰;鲁杰;

    申请日2022-07-29

  • 分类号E02B3/06(2006.01);E02B3/16(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金鑫大厦2201室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4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防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的不断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地球上淡水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如何保护淡水资源变得十分重要,随着土地荒漠化的不断加剧,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河道治理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方式。

防止河道内的蓄水渗漏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城市中,地下天然水系欠缺,河道内的水一旦大量渗漏则无法自动补充,很容易造成城市河道内的蓄水水位急剧下降,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合于城市河道内使用的河道堤防防渗结构来解决蓄水渗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城市河道内蓄水大量渗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包括河堤本体,所述河堤本体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所述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顶壁固定有耐晒防渗篷布,所述河堤本体顶部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河堤本体开设的第一活动槽内腔穿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一侧的外壁固定镶嵌有防渗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河堤本体和挡板的作用下对蓄水进行围挡,在耐晒防渗篷布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以及防渗土工布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致密结构作用下,方便提高防渗性能,减少河道内蓄水的渗漏。

可选的,所述河堤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河堤本体内部开设的两组第二活动槽内腔底部位置均固定有气缸,两组所述气缸竖向输出端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推板,两组所述推板分别与挡板的两侧外壁底部位置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气缸可以带动推板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挡板同步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蓄水的深度。

可选的,所述挡板底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开设的限位槽内腔穿设有与第一活动槽内腔底壁相固定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活动槽和限位杆可以限制挡板的移动轨迹,避免挡板意外晃动。

可选的,所述挡板远离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靠近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挡板的第一锁止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河堤本体的第二锁止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锁止组件和第二锁止组件将支撑组件分别与挡板和河堤本体连接固定,从而可以辅助支撑挡板。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设置在挡板的一侧,所述外管内腔两侧螺纹穿设有贯穿外管的内杆,所述外管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组所述内杆远离外管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河堤本体的顶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挡板的外壁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旋拧外管可以调节外管和内杆相互重合的尺寸,进而可以调节该支撑组件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设在第二连接片上,所述挡板靠近第二螺栓一侧侧壁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第二螺栓螺纹匹配的第二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旋拧第二螺栓使其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或者彼此分离,从而可以拆卸或者组装支撑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在第一连接片上,所述河堤本体顶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螺纹匹配的第一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旋拧第一螺栓使其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或者彼此分离,从而可以拆卸或者组装支撑组件。

可选的,所述河堤本体顶壁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有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护栏所组成的围挡结构,可以尽量避免行人意外掉落到河道内,提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启动两组气缸伸长并通过推板带动挡板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在河堤本体和挡板的作用下对蓄水进行围挡,在耐晒防渗篷布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以及防渗土工布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致密结构作用下,方便提高防渗性能,减少河道内蓄水的渗漏;

2.先后旋拧内杆从而调节两组内杆与外管重合的尺寸,接着将内杆和外管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并使得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与河堤本体和挡板相互贴合,然后旋拧第一螺栓使其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旋拧第二螺栓使其与第二螺孔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利用第一连接片、内杆、外管和第二连接片辅助支撑挡板,提高挡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限位杆、挡板和防渗土工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栏;2、限位杆;3、第一活动槽;4、河堤本体;5、耐晒防渗篷布;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7、气缸;8、推板;9、第二活动槽;10、限位槽;11、挡板;12、外管;13、内杆;14、第一连接片;15、第一螺栓;16、第一螺孔;17、第二螺栓;18、第二连接片;19、第二螺孔;20、防渗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河道堤防防渗结构,包括河堤本体4,河堤本体4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的顶壁固定有耐晒防渗篷布5,河堤本体4顶部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河堤本体4开设的第一活动槽3内腔穿设有挡板11,挡板11沿竖直方向与河堤本体4滑动连接,挡板11靠近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一侧的外壁固定镶嵌有防渗土工布20。河堤本体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活动槽9,河堤本体4内部开设的两组第二活动槽9内腔底部位置均固定有气缸7,两组气缸7竖向输出端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推板8,两组推板8分别与挡板11的两侧外壁底部位置相固定。

启动两组气缸7伸长带动推板8在第二活动槽9的内腔中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在两组推板8的作用下带动挡板11在第一活动槽3的内腔中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在河堤本体4和挡板11的作用下对蓄水进行围挡,在耐晒防渗篷布5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以及防渗土工布20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致密结构作用下,方便提高防渗性能,减少河道内蓄水的渗漏。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河堤本体4顶壁远离挡板11的一端固定有护栏1,护栏1采用不锈钢管件彼此焊接而成,不易生锈,使用寿命较长。在护栏1的作用下防止行人意外掉落到河堤本体4的内腔中。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挡板11底壁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10,挡板11开设的限位槽10内腔穿设有与第一活动槽3内腔底壁相固定的限位杆2,限位杆2和限位槽10均设置有多组。挡板11上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杆2在限位槽10的内腔中相对移动,从而利用限位杆2和限位槽10限制挡板11的移动轨迹。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挡板11远离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挡板11的第一锁止组件,第一锁止组件设置在靠近挡板11的一端,支撑组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河堤本体4的第二锁止组件,第二锁止组件设置在远离挡板11的一端。支撑组件包括外管12,外管12设置在挡板11的一侧,外管12内腔两侧分别螺纹穿设有贯穿外管12的内杆13,外管12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组内杆13远离外管12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片14和第二连接片18,第一连接片14、第二连接片18与内杆13的连接处能够弯折形变,第一连接片14与河堤本体4的顶壁相互接触,第二连接片18与挡板11的外壁相互接触。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和4,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二螺栓17,第二螺栓17穿设在第二连接片18上,挡板11靠近第二螺栓17一侧侧壁的顶部位置开设有与第二螺栓17螺纹匹配的第二螺孔19。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一螺栓15,第一螺栓15穿设在第一连接片14上,河堤本体4顶壁开设有与第一螺栓15螺纹匹配的第一螺孔16。

当挡板11伸出河堤本体4时,先后旋拧内杆13从而调节两组内杆13与外管12重合的尺寸,接着将内杆13和外管12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并使得第一连接片14和第二连接片18分别与河堤本体4和挡板11相互贴合,然后旋拧第一螺栓15使其与第一螺孔16螺纹连接,旋拧第二螺栓17使其与第二螺孔19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利用第一连接片14、内杆13、外管12和第二连接片18辅助支撑挡板11,提高挡板11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河道堤防防渗结构时,启动两组气缸7伸长带动推板8在第二活动槽9的内腔中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在两组推板8的作用下带动挡板11在第一活动槽3的内腔中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在河堤本体4和挡板11的作用下对蓄水进行围挡,在耐晒防渗篷布5和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6以及防渗土工布20的作用下利用其自身的致密结构作用下,方便提高防渗性能,减少河道内蓄水的渗漏,挡板11上下移动时带动限位杆2在限位槽10的内腔中相对移动,从而利用限位杆2和限位槽10限制挡板11的移动轨迹。

当挡板11伸出河堤本体4时,先后旋拧内杆13从而调节两组内杆13与外管12重合的尺寸,接着将内杆13和外管12移动至适当位置处并使得第一连接片14和第二连接片18分别与河堤本体4和挡板11相互贴合,然后旋拧第一螺栓15使其与第一螺孔16螺纹连接,旋拧第二螺栓17使其与第二螺孔19之间螺纹连接,从而利用第一连接片14、内杆13、外管12和第二连接片18辅助支撑挡板11,提高挡板11的稳定性,在护栏1的作用下防止行人意外掉落到河堤本体4的内腔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