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

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包括光伏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与光伏板配合使用。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底座、固定块、定位机构和按动装置的配合使用,滑块与底座的配合使用能够带动光伏板移动,定位机构通过固定块使滑块与底座固定,按动装置可以使定位机构从底座的内部移出,具备可快速调节角度的优点,该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解决了现有安装分布式光伏板时往往是固定的,在需要调节都是通过拆除螺栓重新安装,这就导致需要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快速的进行调节角度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4161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23148246.8

  • 发明设计人 戴成伟;郭鹏;韩广;

    申请日2021-12-15

  • 分类号H02S20/30(2014.01);

  • 代理机构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李青

  • 地址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30号院3号楼2层A-1725房间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6: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4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伏是指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光伏板,现有的分布式光伏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在调节角度方面较为麻烦,安装分布式光伏板时往往是固定的,在需要调节都是通过拆除螺栓重新安装,这就导致需要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快速的进行调节角度,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安装分布式光伏板时往往是固定的,在需要调节都是通过拆除螺栓重新安装,这就导致需要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快速的进行调节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具备可快速调节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安装分布式光伏板时往往是固定的,在需要调节都是通过拆除螺栓重新安装,这就导致需要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快速的进行调节角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包括光伏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均与光伏板配合使用,所述滑块与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活动槽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按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右侧与底座的内部配合使用,所述定位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侧与活动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按动装置包括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部与活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前侧活动连接有L形块,所述L形块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与配合孔的内部紧密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的内部,多个定位槽的内部均与定位块的右侧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活动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块的底部紧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底座、固定块、定位机构和按动装置的配合使用,滑块与底座的配合使用能够带动光伏板移动,定位机构通过固定块使滑块与底座固定,按动装置可以使定位机构从底座的内部移出,具备可快速调节角度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从固定块的内部移动至底座的内部,从而使移动后的滑块与底座实现固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动装置,能够使定位机构从底座的内部移出,从而实现滑块带动第一支撑杆的移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滑块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并固定,实现对光伏板调节角度。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对定位块的移动进行限位,定位块只能左右方向移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槽,滑槽的使用,使滑块的移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细化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前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光伏板;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底座;6、固定块;7、活动槽;8、定位机构;801、定位块;802、复位弹簧;803、配合孔;9、按动装置;901、凸块;902、L形块;903、连接柱;10、定位槽;11、限位块;12、滑槽;1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包括光伏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和滑块13,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和第三支撑杆4均与光伏板1配合使用,滑块13与第一支撑杆2活动连接,滑块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底座5,底座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7,活动槽7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8,活动槽7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按动装置9。

参考图5,定位机构8包括定位块801,定位块801的表面与活动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定位块801的右侧与底座5的内部配合使用,定位块8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02,复位弹簧802的左侧与活动槽7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定位块801的内部开设有配合孔80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8,能够从固定块6的内部移动至底座5的内部,从而使移动后的滑块13与底座5实现固定。

参考图5,按动装置9包括凸块901,凸块901的底部与活动槽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凸块90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L形块902,L形块902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03,连接柱903的表面与配合孔803的内部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按动装置9,能够使定位机构8从底座5的内部移出,从而实现滑块13带动第一支撑杆2的移动。

参考图3和图5,底座5内部左侧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5的内部,多个定位槽10的内部均与定位块801的右侧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定位槽10,多个定位槽10与定位块801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滑块13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并固定,实现对光伏板1调节角度。

参考图5,定位块8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活动槽7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11,能够对定位块801的移动进行限位,定位块801只能左右方向移动。

参考图3和图4,底座5内部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与滑块13的底部紧密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槽12,滑槽12的使用,使滑块13的移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人力按动L形块902向下移动,L形块902会通过凸块901进行旋转,L形块902的旋转会带动连接柱903移动,连接柱903的移动会通过配合孔803使定位块801向左移动,使定位块801从定位槽10的内部移出,从而让滑块13向后移动,滑块13的移动会带动第一支撑杆2移动,使第一支撑板带动光伏板1移动,再使前侧滑块13带动第三支撑杆4向前移动,实现对光伏板1调节角度,定位块801的移动会使复位弹簧802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L形块902后,复位弹簧802会给予定位块801一个相同的力,使定位块801回弹至定位槽10的内部,实现滑块13与底座5的固定,使移动后的光伏板1固定,定位块801的移动会使L形块902回到原位。

综上所述:该分布式光伏户用可调节光伏板角度装置,通过设置光伏板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底座5、固定块6、活动槽7、定位机构8、定位块801、复位弹簧802、配合孔803、按动装置9、凸块901、L形块902、连接柱903、定位槽10、限位块11、滑槽12和滑块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安装分布式光伏板时往往是固定的,在需要调节都是通过拆除螺栓重新安装,这就导致需要调节角度的过程中就会过于耗费时间,不能够快速的进行调节角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