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

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包括绝缘操作绳、主体以及下拉挂钩,主体的底端设有悬挂槽,主体的一端设有导向部,主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主体上设有定位绝缘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当下拉挂钩脱出连接部时,绝缘操作绳始终固定在下拉挂钩上,因此绝缘操作绳的一端能随下拉挂钩而下降至地面,此时,作用人员能通过绝缘操作绳作为电动升降装置的攀爬绳而进出电场,因此消除了目前无人机结合电动升降装置进出电场方法采用的抛绳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从而消除现有抛绳方式而导致绝缘绳磨损、脏污的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输电线路得到迅速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网运行稳定性要求高,常需等电位作业进行消缺或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然而,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由于杆塔结构、相间距离不足、传统作业工法存在的技术局限性以及等电位作业的安全性要求等情况,使等电位作业面临诸多难题。

通常,带电作业相关规程、导则规定:110kV输电线路带电修补导线等作业时常采用等电位结合软梯法,下图为作业人员正在挂设软梯。地面电工控制软梯尾端和后备保护绳,等电位电工攀登软梯进出电场进行作业,实践经验表明,软梯法作业十分费时费力,对作业人员体能及技能水平要求极高,作业人员由地面攀爬软梯进入电场,在正式开始作业前已耗费大量体力和时间,高空安全风险较大,作业效率较低,同时,当缺陷位于档中时,还需要由地面人员拉动牵引绳移动软梯至缺陷位置,会与导线发生摩擦,而规程规定,禁止发生摩擦;如今,随着无人机等新型装备的应用,进出电场方式迎来新的发展。利用无人机将绝缘绳抛过导线,完成挂设,再使用电动升降装置从地面到达作业位置,然而,现有无人机结合电动升降装置进出电场方法采用抛绳方式,对于地理环境复杂及双回或多回线路,易出现绝缘绳磨损、脏污,影响作业安全,只适用于超特高压单回线路及同塔多回最下层导线。同时,回收绳索时直接抽绳回收,在复杂线路环境下,易缠绕至其他导线上,存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能消除现有抛绳方式而导致绝缘绳磨损、脏污的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包括绝缘操作绳、用于敷设绝缘操作绳的主体,以及用于连接绝缘操作绳的下拉挂钩,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悬挂槽,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有与下拉挂钩相连的连接部,且所述下拉挂钩活动连接在连接部上,所述下拉挂钩在绝缘操作绳的拉力作用下而限位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下拉挂钩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而脱出所述连接部,所述主体上设有定位绝缘绳,所述主体上设有防止绝缘操作绳脱出的限位钉。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悬挂块和与定位绝缘绳相连的定位插销,所述悬挂槽设置在悬挂块上,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悬挂块的一端,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悬挂块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插销穿过悬挂块后通过螺母锁紧。

优选的,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导向块,所述第一夹板的顶端和第二夹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悬挂块上,所述第一夹板的底端和第二夹板的底端均设有一段向外延伸的导向圆弧,且两段导向圆弧的末端之间设有使其相互贴合的销钉;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三夹板、第四夹板和设置在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之间的连接块,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均设置在悬挂块上,所述下拉挂钩设置在连接块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有T型孔,所述下拉挂钩的一端设有插销,所述插销活动连接在T型孔内,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伸入T型孔内的玻珠螺丝,当插销受拉力向下作用时所述玻珠螺丝收缩在连接块内。

优选的,所述下拉挂钩的一端设有固定插销的安装孔,所述下拉挂钩的中部设有固定绝缘操作绳的连接孔,所述下拉挂钩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导向斜边。

优选的,所述悬挂块、连接块和导向块均为尼龙垫块,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均为环氧树脂板,且所述环氧树脂板的宽度不大于尼龙垫块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尼龙垫块上设有两个导向凹槽,所述尼龙垫块、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上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所述限位钉设置在凸起上,且所述限位钉上设有绝缘套。

优选的,所述定位插销上设有与定位绝缘绳相连的圆环,且圆环与定位插销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位插销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定位插销为方形定位插销,且所述定位插销上设有圆弧倒角,所述定位插销的边长为12~16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悬挂槽将主体悬挂在导线上,由于主体上设有绝缘操作绳,而且主体上设有防止绝缘操作绳脱出的限位钉,因此,绝缘操作绳能随主体同步悬挂在导线上,不会受到主体挂设的影响,由于绝缘操作绳的一端与下拉挂钩相连,因此,挂设时下拉挂钩始终受到绝缘操作绳的拉力作业,下拉挂钩无法脱离主体,而当下拉挂钩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能快速的脱出所述连接部,当下拉挂钩脱出连接部时,绝缘操作绳始终固定在下拉挂钩上,因此绝缘操作绳的一端能随下拉挂钩而下降至地面,此时,作用人员能通过绝缘操作绳作为电动升降装置的攀爬绳而进出电场,因此消除了目前无人机结合电动升降装置进出电场方法采用的抛绳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使其适用于地理环境复杂地区及同塔双回或多回线路复杂线路,能够进入传统带电作业进出电场方法受限无法或较难进入的紧凑型杆塔等特殊杆塔线路位置,从而消除现有抛绳方式而导致绝缘绳磨损、脏污的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能,其次,通过主体上连接的定位绝缘绳与导线杆塔相连,使挂设后的主体固定在导线上,防止了作业时主体在导线上的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能,最后,在主体一端设置导向部,通过导向部在主体挂设时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位功能,提高了主体的挂设效率,连接部的设置,能提高下拉挂钩与主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下拉挂钩的固定质量,而且能保证整个主体的对称性,从而能保证起吊过程中主体的平衡性,便于控制整个主体的转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拉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悬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高空悬吊组件悬挂在下拉挂钩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拉挂钩脱离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作业人员进出电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10绝缘操作绳、11悬挂槽、12定位绝缘绳、13悬挂块、14定位插销、15螺母、16圆环、17固定孔、18圆弧倒角、2下拉挂钩、21插销、22安装孔、23连接孔、24凹槽、25导向斜边、3导向部、31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33导向块、34导向圆弧、35销钉、4连接部、41第三夹板、42第四夹板、43连接块、44T型孔、45玻珠螺丝、5导向凹槽、6凸起、60限位钉、61绝缘套、7无人机、71起吊挂钩、72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3脱钩器、74连接绝缘绳、75第二高空悬吊组件、76下拉绝缘绳、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进出单导线、双分裂导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本实施例以单导线为例,包括绝缘操作绳10、用于敷设绝缘操作绳10的主体1,以及用于连接绝缘操作绳10的下拉挂钩2,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开口向下的悬挂槽11,所述主体1的一端设有导向部3,所述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下拉挂钩2相连的连接部4,且所述下拉挂钩2活动连接在连接部4上,所述下拉挂钩2在绝缘操作绳10的拉力作用下而限位在所述连接部4上,所述下拉挂钩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而脱出所述连接部4,所述主体1上设有定位绝缘绳12,所述主体上设有防止绝缘操作绳脱出的限位钉60。

通过悬挂槽11将主体1悬挂在导线上,由于主体上设有绝缘操作绳,而且主体上设有防止绝缘操作绳脱出的限位钉,因此,绝缘操作绳能随主体同步悬挂在导线上,不会受到主体挂设的影响,由于绝缘操作绳10的一端与下拉挂钩2相连,因此,挂设时下拉挂钩2始终受到绝缘操作绳10的拉力作业,下拉挂钩2无法脱离主体1,而当下拉挂钩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能快速的脱出所述连接部4,当下拉挂钩2脱出连接部4时,绝缘操作绳10始终固定在下拉挂钩2上,因此绝缘操作绳10的一端能随下拉挂钩2而下降至地面,此时,作用人员能通过绝缘操作绳10作为电动升降装置的攀爬绳而进出电场,因此消除了目前无人机7结合电动升降装置进出电场方法采用的抛绳法存在的缺陷和局限,使其适用于地理环境复杂地区及同塔双回或多回线路复杂线路,能够进入传统带电作业进出电场方法受限无法或较难进入的紧凑型杆塔等特殊杆塔线路位置,从而消除现有抛绳方式而导致绝缘绳磨损、脏污的问题,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能,其次,通过主体1上连接的定位绝缘绳12与导线杆塔相连,使挂设后的主体1固定在导线上,防止了作业时主体1在导线上的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能,最后,在主体1一端设置导向部3,通过导向部3在主体1挂设时起到一定的导向和限位功能,提高了主体1的挂设效率,连接部4的设置,能提高下拉挂钩2与主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下拉挂钩2的固定质量,而且能保证整个主体1的对称性,从而能保证起吊过程中主体1的平衡性,便于控制整个主体1的转向。

所述主体1包括悬挂块13和与定位绝缘绳12相连的定位插销14,所述悬挂槽11设置在悬挂块13上,所述导向部3设置在悬挂块13的一端,所述连接部4设置在悬挂块13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插销14穿过悬挂块13后通过螺母15锁紧,通过螺母15实现定位插销14锁紧在悬挂块13上,能防止定位绝缘绳12拉住时定位插销14的脱出,提高定位绝缘绳12的固定质量。

所述导向部3包括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和设置在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之间的导向块33,所述第一夹板31的顶端和第二夹板3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悬挂块13上,所述第一夹板31的底端和第二夹板32的底端均设有一段向外延伸的导向圆弧34,且两段导向圆弧34的末端之间设有使其相互贴合的销钉35;所述连接部4包括第三夹板41、第四夹板42和设置在第三夹板41和第四夹板42之间的连接块43,所述第三夹板41和第四夹板42均设置在悬挂块13上,所述下拉挂钩2设置在连接块43上。

所述连接块43上设有T型孔44,所述下拉挂钩2的一端设有插销21,所述插销21活动连接在T型孔44内,且所述连接块43上设有伸入T型孔44内的玻珠螺丝45,当插销21受拉力向下作用时所述玻珠螺丝45收缩在连接块43内,玻珠螺丝45的设置,能方便卡住下拉挂钩2,避免下拉挂钩2意外脱出,玻珠螺丝45为现有技术,玻珠螺丝45的结构本实施例不做详细说明,当下拉挂钩2受到向下的拉力时能使玻珠螺丝45收缩在连接块43内,从而方便下拉挂钩2脱离连接部4,T型孔44和插销21能保证下拉挂钩2的活动的直线度,所述下拉挂钩2的一端设有固定插销21的安装孔22,所述下拉挂钩2的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绝缘绳的连接孔23,所述下拉挂钩2的另一端设有凹槽24,所述凹槽24的一端设有导向斜边25,能使绝缘操作绳10固定时不受连接块43的干涉,提高了绝缘操作绳10的固定质量,凹槽24的设置,能悬挂高空悬吊组件,方便向下拉挂钩2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保证下拉挂钩2脱离连接部4。

所述悬挂块13、连接块43和导向块33均为尼龙垫块,所述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第三夹板41和第四夹板42均为环氧树脂板,且所述环氧树脂板的宽度不大于尼龙垫块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的尼龙垫块的宽度为A,环氧树脂板的宽度为B,其中,1mm≤A-B≤3mm,能有效的减轻整个辅助装置的重量,其次,将环氧树脂板的宽度不大于尼龙垫块的宽度,因此,能使辅助装置与导线接触时,能有效的防止夹板与导线接触,保证完全由尼龙垫块受力,所述尼龙垫块上设有两个导向凹槽5,导线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与绝缘操作绳10相匹配,所述尼龙垫块、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第三夹板41和第四夹板42上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凸起6,所述限位钉60设置在凸起6上,且所述限位钉60上设有绝缘套61,导向凹槽5的设置,能实现绝缘操作绳10与主体的固定质量,其次,将限位钉60设置在凸起上,能增大绝缘操作绳固定时的接触面积,绝缘套61的设置,能防止绝缘操作绳10的磨损,提高绝缘操作绳10的质量,另外,为了防止绝缘操作绳10的卡顿,可在尼龙垫块上设置倒角,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钉60为铝合金限位钉。

所述定位插销14上设有与定位绝缘绳12相连的圆环16,且圆环16与定位插销1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定位插销14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17,圆环16能提高定位绝缘绳12与定位插销14的接触面积,提高定位绝缘绳12的固定质量,而且,圆环16能方便定位插销14固定在悬挂块13上,其次,将圆环16与定位插销14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能简化圆环16与定位插销14之间的安装工艺,提高整个定位插销14的连接强度,固定孔17的设置,可通过固定孔17与高空悬吊组件相连,简化整个辅助装置与高空悬吊组件的连接结构,保证起吊过程中能良好的控制整个辅助装置的转向,所述定位插销14为方形定位插销14,且所述定位插销14上设有圆弧倒角18,所述定位插销14的边长为12~16mm,防止定位插销14在悬挂块13中发生转动,提高定位插销14的固定质量。

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为辅助装置进出电场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无人机7、起吊挂钩71、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2和辅助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采用大疆M600六旋翼无人机,载重量为6kg,辅助装置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采用进出单导地线及地线电场的辅助装置,所述无人机7上设有两个脱钩器73,且两个脱钩器73关于竖直轴线对称的设置在无人机7上,两个脱钩器之间间隔越大,无人机提供的扭矩越大,控制转向的效果越好,所述脱钩器73上设有与起吊挂钩71相连的连接绝缘绳74,在无人机上设置与连接绝缘绳的脱钩器,当无人机在空中失控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立即打开脱钩器,使连接绝缘绳脱出,随即稳住飞机,避免进一步意外发生,而且脱钩器设置有两个,可以控制吊装装置的转向,且设置成对称设置在无人机上,能保持无人机重心的平衡,整个吊装过程无需人员登杆作业,降低高空作业风险,减员增效明显,也可适用在水塘或复杂地形地区,拓展了高空作业的适用场景,所述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2设置在起吊挂钩71和主体1之间,所述定位绝缘绳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主体1上,所述定位绝缘绳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杆塔上,所述绝缘操作绳10的一端依次绕过导向部3、主体1和连接部4后与下拉挂钩2相连,所述绝缘操作绳10的另一端延伸至地面,所述下拉挂钩2在绝缘操作绳10的作用下而限位在连接部4上,所述下拉挂钩2上悬挂有第二高空悬吊组件75,所述第二高空悬吊组件上设有拉动下拉挂钩2脱出连接部4的下拉绝缘绳76,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高空悬吊组件和第二高空悬吊组件均采用圆环结构,且所述圆环的直径D为20cm~60cm,小于20cm时,受到空中风力舞动及无人机定位摆动的影响,起吊挂钩难以进入高空悬吊组件,大于60cm时,高空悬吊组件对装置重心影响过大,且无人机转动时更易使高空悬吊组件弯曲,难以控制装置,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根绝缘操作绳10的一端分别绕过主体后固定在下拉挂钩2上,并将下拉挂钩2安装在主体1上且拉紧绝缘操作绳10使下拉挂钩2不脱出,最后将定位绝缘绳12的一端以及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2固定在主体上;

步骤二:将步骤一安装后的主体通过起吊挂钩71和连接绝缘绳74安装在无人机7的脱钩器73上;

步骤三:将步骤二安装后的无人机7进行起飞操作,地面操作人员通过辅助的无人机7或摄像机确定作业位置、无人机7的飞行状态及装置的空中姿态,并引导无人机7飞行至导线8的相应位置,将主体对准挂设位置,贴近导线使导向部3贴合导线,向下移动主体,导线落入主体内,完成挂设,无人机7向下调整位置使起吊挂钩71脱出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2,无人机7返回地面,作业人员拉紧定位绝缘绳12,并将其绑在横担塔材上,完成固定;

步骤四:将系有下拉绝缘绳76的第二高空悬吊组件75悬挂步骤三返回的无人机7的起吊挂钩71上,并将安装后的无人机7进行起飞操作,使第二高空悬吊组件75挂设在下拉挂钩2上,无人机7调整位置使起吊挂钩71脱出第二高空悬吊组件75后无人机7返回地面;

步骤五:地面作业人员拉动下拉绝缘绳76使下拉挂钩2向下受力而脱出主体,下拉挂钩2带动两根绝缘操作绳10下拉,其中:一根绝缘操作绳10用于后备保护用,另一根绝缘操作绳10作为电动升降装置的攀爬绳;

步骤六:作业人员通过电动升降装置进出电场,完成作业,返回地面;

步骤七:将绝缘操作绳10穿过回收套环后通过无人机7吊起,地面作业人员通过拉动绝缘操作绳10将回收套环卡接在主体1上;

步骤八:无人机7下挂系有下拉绝缘绳76的起吊挂钩71起飞,地面作业人员手拉下拉绝缘绳76进行控制,将起吊挂钩71挂入装置第一高空悬吊组件72内,解开定位绝缘绳12后无人机7吊起主体1而返回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