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

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安装有圆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圆环、第一毛刷棒、限位盖、第二条毛刷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清洗,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环形填料套接在第一毛刷棒外侧表面,然后在套接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之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毛刷棒对环形填料的外侧表面进行清理,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圆环旋转,从而在圆环的旋转下,使第一毛刷棒对环形填料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通过第一毛刷棒和第二毛刷棒的作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环形填料的清洗效率,便于后期的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9028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20329018.6

  • 申请日2022-02-17

  • 分类号C02F3/10(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张超

  •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118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7: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水资源消耗越来越大,废水排放量也骤增,因此提高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率对于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生活污水在净化时,会用到生物膜环形填料对污水进行处理,但环形填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处理和清洗,便于后续的继续使用,但现有的环形填料在清洗时,较为简单,导致清洗不彻底,影响后期的使用。

我们为此,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顶部表面竖直安装有第一毛刷棒,所述第一毛刷棒顶部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毛刷棒顶部设置有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与第一毛刷棒螺旋连接,所述圆环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表面贯穿装置本体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贯穿装置本体顶部表面竖直安装有第二毛刷棒。

优选的,所述圆环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通过紧固件贯穿固定孔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盖顶部表面设置有旋转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刷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毛刷棒等距离环绕竖直安装在圆环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表面下方贯通设置有排污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底端设置有支腿,且支腿等距离安装在装置本体底端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环、第一毛刷棒、限位盖、第二条毛刷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清洗,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环形填料套接在第一毛刷棒外侧表面,然后在套接完成后,再通过限位盖进行限位,避免在清洗时出现掉落的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之后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毛刷棒对环形填料的外侧表面进行清理,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圆环旋转,从而在圆环的旋转下,使第一毛刷棒对环形填料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通过第一毛刷棒和第二毛刷棒的作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环形填料的清洗效率,便于后期的使用,其次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便于通过紧固件使圆环与连接杆的固定,从而可以使圆环移出装置本体外侧,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整理,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第一毛刷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限位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圆环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装置本体;2、控制面板;3、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毛刷棒;5、第一固定块;6、连接杆;7、第二驱动电机;8、支腿;9、排污口;10、限位盖;11、第一毛刷棒;12、圆环;13、外螺纹;14、旋转杆;15、第二固定块;1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请参照图1-4,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膜环形填料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安装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顶部表面竖直安装有第一毛刷棒11,所述第一毛刷棒11顶部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第一毛刷棒11顶部设置有限位盖10,所述限位盖10与第一毛刷棒11螺旋连接,所述圆环12底端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一端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表面贯穿装置本体1底端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7,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通过传动轴贯穿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竖直安装有第二毛刷棒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圆环12、第一毛刷棒11、限位盖10、第二条毛刷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清洗,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环形填料套接在第一毛刷棒11外侧表面,然后在套接完成后,再通过限位盖10进行限位,避免在清洗时出现掉落的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7,之后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第二毛刷棒4对环形填料的外侧表面进行清理,第二驱动电机7带动圆环12旋转,从而在圆环12的旋转下,使第一毛刷棒11对环形填料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第一毛刷棒11和第二毛刷棒4的作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环形填料的清洗效率,便于后期的使用。

具体的,所述圆环12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5,所述连接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所述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15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6,所述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15通过紧固件贯穿固定孔16进行固定。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15的配合使用,便于通过紧固件使圆环12与连接杆6的固定,从而可以使圆环12移出装置本体1外侧,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整理,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具体的,所述限位盖10顶部表面设置有旋转杆14。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旋转杆14,便于对限位盖10的旋转。

具体的,所述第一毛刷棒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毛刷棒11等距离环绕竖直安装在圆环12顶部表面。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毛刷棒11,便于提高对环形填料的清洗量。

具体的,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下方贯通设置有排污口9。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排污口9,便于对污水的排出。

具体的,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设置有支腿8,且支腿8等距离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端四个拐角处,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便于对装置本体1内部的用电元件进行控制,控制面板2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圆环12、第一毛刷棒11、限位盖10、第二条毛刷棒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清洗,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把环形填料套接在第一毛刷棒11外侧表面,然后在套接完成后,再通过限位盖10进行限位,避免在清洗时出现掉落的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7,之后第一驱动电机3带动第二毛刷棒4对环形填料的外侧表面进行清理,第二驱动电机7带动圆环12旋转,从而在圆环12的旋转下,使第一毛刷棒11对环形填料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通过第一毛刷棒11和第二毛刷棒4的作用,便于对环形填料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环形填料的清洗效率,便于后期的使用,其次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15的配合使用,便于通过紧固件使圆环12与连接杆6的固定,从而可以使圆环12移出装置本体1外侧,便于对环形填料的整理,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