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

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油泵领域,尤其是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针对现有的当机油泵泵体上出油口的出油方向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反,会使转子带入高压腔的油高压冲击出油通道内的油,在出油通道内会形成涡流,从而使泵的容积效率下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油泵主体,且机油泵主体上设有泵壳,泵壳的内部设有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且高压油腔的内部密封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左侧内部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均为中空设置,本实用新型较之常规的机油泵泵体,高压油腔内的油进入出油通道之前经过连通管进行缓冲,出油通道内部的冲击力小,出油通道内不会产生涡流,提升机油泵主体的容积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6699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049134.7

  • 发明设计人 魏水源;

    申请日2021-12-07

  • 分类号F04C2/12(2006.01);F04C15/00(2006.01);F01M1/02(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邱欢欢

  • 地址 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城丹阳湖北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3: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

背景技术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机油泵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

当机油泵泵体上出油口的出油方向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反,会使转子带入高压腔的油高压冲击出油通道内的油,在出油通道内会形成涡流,从而使泵的容积效率下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机油泵泵体上出油口的出油方向与转子转动方向相反,会使转子带入高压腔的油高压冲击出油通道内的油,在出油通道内会形成涡流,从而使泵的容积效率下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包括机油泵主体,且机油泵主体上设有泵壳,泵壳的内部设有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且高压油腔的内部密封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左侧内部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均为中空设置,且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密封铰接有阻隔板,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密封滑动安装有驱动柱,两个驱动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下柄,两个下柄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和两个阻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两个驱动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的内部,且两个驱动柱的后侧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和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提高传动的稳定性,两个缓冲块的顶部均活动安装有上柄,所述上柄的前端和与其相对应的驱动柱的后侧活动连接,两个缓冲块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后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缓冲块进行限位,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柱,两个限位柱分别位于缓冲弹簧的左侧和右侧,且两个限位柱的前端均贯穿与其相对应的缓冲块的后侧并均延伸至缓冲块的前侧,两个限位柱均和缓冲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实际有具备完整的通路,所述机油泵主体上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且进油通道的内部和低压油腔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和出油通道的内部密封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使机油在机油泵主体内移动,所述泵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子,且转子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转子呈纵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机油泵主体和连通管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机油泵主体工作时,机油经进油通道进入低压油腔的内部,在两个转子的作用下,低压油腔内的机油会进入高压油腔的内部,在高压油腔的机油进入出油通道之前首先进入连通管的内部,机油会作用两个阻隔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进行弧线运动,经由设置的两个下柄,可以驱动两个驱动柱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进行横移,再经由设置的两个上柄,可以作用两个缓冲块向后侧进行移动,两个缓冲块可以作用两个缓冲弹簧发生形变,对进入出油通道内的机油进行压力缓冲,较之常规的机油泵泵体,高压油腔内的油进入出油通道之前经过连通管进行缓冲,出油通道内部的冲击力小,出油通道内不会产生涡流,提升了机油泵主体的容积效率;

为了解决缓冲块的位置稳定性不佳的问题,通过在固定块的后侧内壁上设置的两个限位柱,能够稳定的对缓冲块进行限位,不会出现缓冲块位置偏移的状况;

为了解决连通管内部的机油会渗入固定块内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驱动柱和固定块的密封滑动连接关系,连通管内的机油不会进入固定块的内部,缓冲过程不会损耗机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的连通管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的缓冲块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油泵主体、2进油通道、3出油通道、4低压油腔、5高压油腔、6转子、7连通管、8固定块、9阻隔板、10下柄、11驱动柱、12上柄、13限位柱、14缓冲块、1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能提高容积效率的机油泵泵体,包括机油泵主体1,机油泵主体1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且机油泵主体1上设有泵壳,泵壳的内部设有低压油腔4和高压油腔5,低压油腔4和高压油腔5与泵壳都是一体化设置的,且高压油腔5的内部密封连通有连通管7,连通管7前后设置的,连通管7的前端和高压油腔5的内部密封相连通,连通管7的左侧内部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两个固定块8左右设置,两个固定块8均为中空设置,且两个固定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密封铰接有阻隔板9,阻隔板9转动后和固定块8的铰接处也是密封的,两个固定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密封滑动安装有驱动柱11,两个驱动柱11呈左右横向设置,两个驱动柱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下柄10,两个下柄10呈八字形设置,两个下柄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和两个阻隔板9相互远离的一侧活动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提升联动性,为了便于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两个驱动柱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并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8的内部,当阻隔板9运动后,可以带动驱动柱11进行运动,且两个驱动柱11的后侧均活动安装有缓冲块14,缓冲块14只能够进行前后滑动,缓冲块14和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8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为了提高传动的稳定性,两个缓冲块14的顶部均活动安装有上柄12,两个上柄12呈倒八字形设置,上柄12的前端和与其相对应的驱动柱11的后侧活动连接,进一步提升联动性,两个缓冲块14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5,缓冲弹簧15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影响机油输送的同时减小冲击力,进而提升机油泵主体1的容积效率,且缓冲弹簧15的后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固定块8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为了便于对缓冲块14进行限位,固定块8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两个限位柱13,同一个固定块8内部的限位柱13左右设置,两个限位柱13分别位于缓冲弹簧15的左侧和右侧,且两个限位柱13的前端均贯穿与其相对应的缓冲块14的后侧并均延伸至缓冲块14的前侧,两个限位柱13均和缓冲块14滑动连接,这样可以稳定的对缓冲块14进行限位。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际有具备完整的通路,机油泵主体1上设有进油通道2和出油通道3,进油通道2是用来进油的,出油通道3是用来输油的,且进油通道2的内部和低压油腔4的内部密封相连通,连通管7的内部和出油通道3的内部密封相连通,为了便于使机油在机油泵主体1内移动,泵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子6,转子6转动后可以使机油移动,机油泵主体1的工作过程是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且转子6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转子6呈纵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机油泵主体1工作时,机油经进油通道2进入低压油腔4的内部,在两个转子的作用下,低压油腔4内的机油会进入高压油腔5的内部,在高压油腔5的机油进入出油通道3之前首先进入连通管7的内部,机油会作用两个阻隔板9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进行弧线运动,经由设置的两个下柄10,可以驱动两个驱动柱11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进行横移,再经由设置的两个上柄12,可以作用两个缓冲块14向后侧进行移动,两个缓冲块14可以作用两个缓冲弹簧15发生形变,对进入出油通道3内的机油进行压力缓冲,较之常规的机油泵泵体,高压油腔内的油进入出油通道3之前经过连通管7进行缓冲,出油通道3内部的冲击力小,出油通道3内不会产生涡流,提升了机油泵主体的容积效率。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