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复方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炒黄芩10~15份,鹿含草10~20份,天麻15~30份,泽泻10~20份,白蒺藜15~20份,炒白芍15~30份,桑椹子15~30份,荷叶10~20份,桑叶10~20份,苍术10~20份。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可以减轻患者肥胖程度、改善血脂代谢,并且能明显改善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头痛、头如裹、急躁易怒、面赤、口苦、肢体困重等临床症状,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疗效肯定,并且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1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311019062.2

  • 申请日2023-08-11

  • 分类号A61K36/8988(2006.01);A61K36/539(2006.01);A61K36/71(2006.01);A61K36/65(2006.01);A61P3/04(2006.01);A61P9/1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知艺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37;

  • 代理人孙一方

  • 地址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路十字街100号

  • 入库时间 2024-04-18 19:44: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88 专利申请号:2023110190622 申请日:2023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是全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挑战,据统计,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二者可合并存在。临床上暂未区分两者先后,统称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与血压程度独立相关,不仅增加了血压控制的难度,而且增加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其因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临床肥胖相关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从控制肥胖和降低血压两个方面进行,然而药物的选择尚存在以下难点:β受体阻滞剂影响糖代谢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长期使用利尿剂则引起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联用减肥药和降压药加大了药物副作用的可能,且患者的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并且,患者即使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达标,但仍可能存在头晕、肢体乏力等不适。

而中医药治疗多靶点、多药效的协同作用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肥胖相关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眩晕、肥胖、头痛”等诸多疾病相关。肥胖相关高血压病位主要在肝脾,申请人提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火湿热,伤阴助阳,冲逆上扰的病机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意,提出“以味统方,酸苦平肝”的治则治法辨治思想,在以此思想为指导下的谴方用药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疗效颇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肥胖相关高血压的临床防治难点,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有治疗作用,具有酸苦平肝,清肝泻火,养肝柔肝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炒黄芩10~15份,鹿含草10~20份,天麻15~30份,泽泻10~20份,白蒺藜15~20份,炒白芍15~30份,桑椹子15~30份,荷叶10~20份,桑叶10~20份,苍术10~20份。

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炒黄芩10份,鹿含草10份,天麻15份,泽泻10份,白蒺藜15份,炒白芍15份,桑椹子15份,荷叶10份,桑叶10份,苍术10份。

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炒黄芩15份,鹿含草15份,天麻20份,泽泻15份,白蒺藜15份,炒白芍15份,桑椹子15份,荷叶15份,桑叶15份,苍术15份。

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炒黄芩15份,鹿含草20份,天麻30份,泽泻20份,白蒺藜20份,炒白芍30份,桑椹子30份,荷叶20份,桑叶20份,苍术20份。

一种如上述的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炒黄芩、鹿含草、天麻、泽泻、白蒺藜、炒白芍、桑椹子、荷叶、桑叶、苍术饮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体积浓度为85%乙醇进行醇沉处理,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并80℃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6,得浸膏。

优选的,所述浸膏根据使用需要制备成膏剂、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滴丸剂型的药物。

本发明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针对肥胖相关高血压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火湿热,伤阴助阳,冲逆上扰的基本病机,确立“以味统方,酸苦平肝”,清肝泻火,养肝柔肝的治则治法。方中以黄芩之苦配白芍之酸为君药,黄芩之苦清肝泻火、燥湿清热,白芍之酸敛阴柔肝养肝,亦有平抑肝阳之功。鹿含草甘苦微温,善入肝、肾二经,为降压之经验要药;辅以白蒺藜助芩之苦而平肝降逆;桑葚子助芍之酸;辛味之苍术于清泄中卫护中阳,且又借宣开湿邪之机,达热于外,无助湿留热之弊,苦辛合用,能降能通,平衡阴阳,调畅气机,而无冲逆之变,共为臣药。佐以天麻平肝熄风、清肝降压;泽泻、荷叶利水渗湿泄热,使湿热之邪从下焦而出;桑叶、菊花,轻清疏散,清肝平肝明目。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养肝柔肝之功,使肝火、肝阳各归其部,湿热得泄,阴阳调和,病证自除。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在减轻肥胖程度、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能明显改善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头痛、头如裹、急躁易怒、面赤、口苦、肢体困重等临床症状,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疗效肯定,并且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炒黄芩10份,鹿含草10份,天麻15份,泽泻10份,白蒺藜15份,炒白芍15份,桑椹子15份,荷叶10份,桑叶10份,苍术10份。

(2)将步骤(1)中的中药饮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滤液;加入体积浓度为85%乙醇进行醇沉处理,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并80℃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6,得浸膏。

所得浸膏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膏剂、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滴丸剂型的药物。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炒黄芩15份,鹿含草15份,天麻20份,泽泻15份,白蒺藜15份,炒白芍15份,桑椹子15份,荷叶15份,桑叶15份,苍术15份。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一中的制备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炒黄芩15份,鹿含草20份,天麻30份,泽泻20份,白蒺藜20份,炒白芍30份,桑椹子30份,荷叶20份,桑叶20份,苍术20份。

效果例一

(1)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2月间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肥胖相关高血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医诊断标准: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诊断标准参照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并结合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文献报道制定。主症:①眩晕,②头痛,③急躁易怒,④头如裹。次症:①面赤,②脘胁胀痛,③口苦,④肢体困重,⑤大便溏而不爽。舌脉:舌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濡数等。

纳入标准

①符合ORH西医诊断;②符合西医1级或2级高血压的诊断;③符合中医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④年龄18~80周岁,性别不限;⑤入组前2周内未使用过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的中药。

排除标准

①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有生育要求者;②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及服用麻黄碱等药物引起的高血压;③确诊为继发性肥胖,如库欣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性肥胖等及服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引起的肥胖;④对本次药物成分过敏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⑤合并有心、脑、肝、肾等严重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原发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⑥依从性差,无法按规定用药或治疗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⑦肿瘤患者,或合并有精神病,或法律上的残疾患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贝尼地平片(山东华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63),8mg·d

中药组:给予实施例一的中药复方水煎剂,水煎至100ml,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两组用药疗程均为8周。基础方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锻炼、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饮食:控能平衡膳食。饮食应清淡少盐,避免夜宵、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运动锻炼:保证每天30~60min的有氧运动,以步行为主,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快走、慢跑等。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戒烟,限酒,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等。

(3)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血压情况

诊室血压:患者静息休息至少10分钟,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右臂部血压3次,选用3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进行记录,以便后期统计分析。居家监测血压:患者每日根据所提供的血压监测记录单居家测量血压,测量前需静息休息至少10分钟,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右臂部血压,如实记录于发放的血压监测记录表中,复诊时带回,由医师记录数值。

②肥胖代谢指标

人体测量学指标: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C)、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③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采用积分法,主症根据症状的无、轻、中、重分别记分0、2、4、6,次症根据症状的无、轻、中、重分别记分0、1、2、3,舌象、脉象不计分。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疗效按以下标准判定: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症状有好转,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前减少≥30%而<70%;无效:症状无好转,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

④安全性指标

血常规、肝肾功能: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的第2、8周进行,作为安全性评估指标。

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21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1)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于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药组收缩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于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在降舒张压的疗效方面更为显著(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mmHg)

注:组内比较

(2)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可以有效改善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肥胖情况

中药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BMI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腰围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对体重、腰围的治疗效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BMI的疗效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于降低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腰围和BMI均有良好的效果,其降低BMI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腰围、BMI比较

注:组内比较

(3)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改善血脂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药组患者的TC、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TG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可以降低LDL-C(P<0.05),而TC、TG、HDL-C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于降低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的TC、LDL-C具有良好的效果(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疗效比较

注: 组内比较

(4)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药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经χ

(5)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可显著降低中医主症单项证候积分

中药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头如裹、面赤、脘胁胀痛、口苦、肢体困重、大便溏而不爽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头如裹、肢体困重、大便溏而不爽中医证候减少,面赤、脘胁胀痛、 口苦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间主症积分比较, 中药组除眩晕、脘胁胀痛、大便溏而不爽外,其他主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见表5。

表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单项证候分比较

注:组内比较

(6)结论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在减轻肥胖程度、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能明显改善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头痛、头如裹、急躁易怒、面赤、口苦、肢体困重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效果例二

患者朱某,男,38岁,发现血压升高3年,伴头晕头痛2月余。3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血压达148/98mmHg,未服用降压药物。近2月余因工作劳累和精神紧张,逐渐出现头晕头胀痛不适,自觉肢体沉重,乏力困倦,口干口苦,头面多汗,胸脘痞满,食后腹胀,时有嗳气反酸,夜寐欠佳,大便黏腻不爽,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弦滑。服用本实施例二中药复方水煎剂2周后,头晕、头胀痛等症状有所缓解,2月后诸症皆消,血压恢复正常,苔转为白微腻。

效果例三

患者季某,男,37岁,阵发性头晕头胀1年余。1年前因工作压力较大、休息不佳情况下逐渐出现头晕头胀症状不适,自测血压157/98mmHg,心情愉悦或休息较好时症状减轻。刻诊:形体肥胖,头晕头胀较甚,时有头如裹之感,面红,急躁易怒,口干口苦明显,咽中如有痰滞,偶有耳鸣,无四肢麻木,失眠多梦,大便黏腻不爽,舌暗红,边有齿痕,苔黄厚偏腻,脉沉弦。患者自述平素经常进食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同时工作压力大,心情较差。嘱患者控制饮食,适当体育活动,同时服用本实施例三中药复方水煎剂。2周后复诊,头晕、头胀、口干口苦等症状有所缓解,苔黄厚腻明显减轻。3月后诸症皆消,自测体质量减轻5.2Kg。

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对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在减轻肥胖程度、改善血脂代谢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能明显改善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头痛、头如裹、急躁易怒、面赤、口苦、肢体困重等临床症状,治疗肥胖相关高血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风阳上扰证)疗效肯定,并且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