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学习管理领域,其中包括:获取学习用户和考核进度信息;根据考核进度信息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并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当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若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当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现有工人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学习效果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交互持续地进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达到了提高安全教育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5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311102320.3

  • 申请日2023-08-30

  • 分类号G06Q50/20(2012.01);G06Q50/08(2012.01);G06Q50/26(2012.01);G06T13/00(2011.01);G06F16/432(2019.01);G06F16/44(2019.01);G06F16/483(2019.01);G06F16/332(2019.01);G06F18/22(2023.01);

  • 代理机构南通国鑫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6;

  • 代理人章雯

  • 地址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高新区新世纪大道999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30: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学习管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日趋复杂,潜在的职业安全隐患也在增加,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建筑工人安全教育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难以发挥显著教育效果,无法针对建筑工人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工人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学习效果低下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其中,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根据考核进度信息,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对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其中,任意一个教学动画素材具有时长约束,时长约束小于或等于6分钟;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当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当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根据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其中,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第二学习进度模块,用于根据考核进度信息,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对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学习内容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其中,任意一个教学动画素材具有时长约束,时长约束小于或等于6分钟;第一交互式问答模块,用于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用户增强教育模块,用于当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第三学习进度模块,用于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考核进度更新模块,用于当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根据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取登陆用户的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为学习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根据考核进度信息对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更新学习进度信息,实现学习的针对性教学;根据更新后的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并对教学动画素材进行时长约束,实现学习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提供交互检测内容;当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实现对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进行检测;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学习进度信息,获取下一阶段学习进度,实现根据阈值设定控制学习进度;当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完成一轮系统化的学习和管理流程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工人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学习效果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交互持续地进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教育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中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中匹配关联事故集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系统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基础信息获取模块11,第二学习进度模块12,学习内容匹配模块13,第一交互式问答模块14,用户增强教育模块15,第三学习进度模块16,考核进度更新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教学动画的应用以及交互式问答手段的采用,实现了建筑工人安全教育针对性强的交互培训体验。

首先获取用户的学习和考核进度信息,作为后续学习和管理的基础。然后,根据考核进度获取用户未掌握的知识点,调整学习内容,匹配相关的教学动画及知识点进行学习。随后,在教学动画学习结束后,生成交互式问答对学习内容进行检测,若正确率达标,则更新学习进度。在学习进度达到预设考核要求后,根据考核范围生成新一轮交互式问答对用户进行考核,并记录考核结果,更新用户的考核进度信息。

通过分步骤的学习管理机制,实现了对建筑工人安全教育进行系统化、针对性和持续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增强建筑工人的安全素养与风险意识。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应用于移动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其中,所述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

具体而言,通过移动端APP获取登陆用户的基础信息,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反映用户在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中的实际学习和对知识掌握情况。其中,第一学习进度信息指用户登录移动端时在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中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用户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学习内容等信息。考核进度信息指用户在安全教育培训课程中的考核进展情况,包括用户已经完成的考核、通过的考核内容和标准等信息。在用户登陆交互式培训管理系统时,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查询出该用户的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同步至用户移动端,实现对登陆用户基础信息的获取。

通过获取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这两方面信息,为后续的交互式培训提供信息基础,进而根据学习进度和考核进度对用户进行针对性强的知识点提炼和强化,实现个性化的安全教育管理。

步骤S200:根据所述考核进度信息,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对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具体而言,考核进度信息反映用户整体的考核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用户未掌握和需要继续强化的教育章节。通过设定各教育章节对应的考核标准,当用户的考核进度不能满足某教育章节的考核标准或未完成章节考核时,判定该用户未掌握该教育章节。

在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后,对用户的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得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由于第一学习进度信息是用户登录移动端时学习进展的总体情况,为用户原有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点情况,所以在判断出未掌握教育章节后,对第一学习进度信息的学习内容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通过分析用户的考核进度信息,判断用户未掌握的教育章节,并在学习进度信息中进行相应调整,获得第二学习进度信息,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定制化匹配和交互式问答检测提供基础,实现针对用户实际学习情况更新学习进度。

步骤S300:根据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教学动画素材具有时长约束,所述时长约束小于或等于6分钟;

具体而言,第二学习进度信息中包含了用户未掌握的教育章节和相应的学习进度,根据该信息匹配对应的教学动画素材进行学习强化。在数据库中存储教育章节与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用户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包含的未掌握的教育章节,在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学习进度匹配的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

同时保证匹配的教学动画素材满足一定的时长约束,时长小于或等于6分钟。该时长约束的目的是避免匹配出的教学动画素材时间过长,影响用户的学习体验,优选的6分钟为比较适宜的最长学习时长,可以保证教学动画素材在具备完整的知识点和内容的同时,不会过于冗长。

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调用数据库,匹配对应的教学动画素材及其关联知识点,同时考虑教学动画素材的时长属性,实现对用户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学习,提高安全教育的教育效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

具体而言,动画关联知识点是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到的教学动画素材对应的知识点。历史事故集存储了安全教育领域的典型事故案例,与相关知识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且其对应关系不断更新。结合动画关联知识点和历史事故集对应关系,以动画关联知识点为中心,选择对应的历史事故案例,构建交互式问答语句。

构建交互式问答语句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动画关联知识点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进行知识点巩固,实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性,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看图题、视频互动等各种方式,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和相关历史事故案例的对应关系进行构建。

通过调用动画关联知识点和历史事故集,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提供针对性强的知识点巩固基础,为对建筑工人针对性强化教育提供支持。

步骤S500:当所述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所述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

具体而言,教学动画素材是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到的,用于针对用户的未掌握的章节进行教学的动画素材。用户浏览完教学动画素材后,调用构建的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将相关问题与选项通过移动端的界面展现给用户,用户选择正确的选项或输入对应的答案,系统评估用户的回答结果,判断知识点是否掌握。如果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可以视为知识点掌握,否则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实现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其中,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的内容覆盖教学动画素材对应的所有动画关联知识点,用以评估用户对这些知识点掌握度,用户的回答结果也是判断下一步教学内容的依据。

通过在用户浏览完教学动画素材后,调用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通过移动端展现,用户进行回答,并根据回答结果评估知识点掌握情况,为进行后续定制化教育提供依据,对提高教育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步骤S600: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

具体而言,增强教育正确率指用户在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中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是判断用户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和更新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预先设置一个正确率阈值,如果用户的增强教育正确率达到或超过这个阈值,为用户对相关知识点和内容已经掌握,更新学习进度。

第二学习进度信息是根据考核进度信息调整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得到的,它包含了用户尚未掌握的教育章节和学习内容。如果用户在增强教育中达到正确率阈值,说明相关章节和内容已经学习和掌握,需要在第二学习进度信息中进行更新,删除或修改未掌握的学习内容,得到第三学习进度。

第三学习进度是在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基础上,根据增强教育结果进行更新后得到的最新学习进度,更加准确地反映用户的当前学习状况,为后续的交互式培训提供依据。如果某些知识点仍未达到正确率阈值,第三学习进度中仍需要包含这些内容,以便继续强化。

通过增强教育正确率判断知识点掌握情况,如果达到预定阈值,更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得到第三学习进度,为后续培训的针对性和定制化提供了支持,实现了用户学习进度的实时动态调整。

步骤S700:当所述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根据所述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所述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所述考核进度信息。

具体恶言,如果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的考核进度,根据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用户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在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中,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

第三学习进度是根据用户通过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增强教育后的实际学习情况获得的最新学习进度,如果达到预设的考核进度,说明用户的学习已到达某一个规定阶段,对该考核进度对应的考核范围进行考核评估。预设考核进度包含考核进度中各学习章节对应的考核要求,据此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预设考核范围规定了每一预设考核进度对应的考核知识点或内容,根据这一范围选择相关知识点构建考核的问答语句。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的内容和形式参考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同时根据用户的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增强正确率进行针对性设定问答语句。用户的回答结果存储在考核历史记录中,为后续学习调整和进度评估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用户的考核进度信息进行更新,如用户考核未通过,维持考核进度,如果考核通过,则更新至下一学习阶段的考核进度。

通过在用户学习达到一定阶段后,根据学习进度和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更新相关信息,实现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调控,为后续定制化学习管理提供基础,同时存储的考核历史记录也为学习效果分析提供了依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210:判断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的第一解锁章节与所述考核进度信息的第二解锁章节是否具有一致性;

步骤S220:若不具有,当所述第一解锁章节包含于所述第二解锁章节,不对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S230:当所述第一解锁章节包含所述第二解锁章节,将所述第一解锁章节调整至与所述第二解锁章节一致,获取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具体而言,判断第一学习进度信息中的第一解锁章节与考核进度信息中的第二解锁章节是否一致。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分别反映用户登陆移动端时的学习进度和考核进度。第一解锁章节为学习进度信息中的已学习并且掌握的章节,第二解锁章节包含用户未考核或未掌握的章节。在用户学习过程中,这两个解锁章节的内容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进行判断。

如果第一解锁章节与第二解锁章节不具有一致性,判断第一解锁章节是否包含第二解锁章节。如果第二解锁章节包含第一解锁章节,则表明登陆用户尚有未掌握或未考核的任务,无需对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如果第一解锁章节包含第二解锁章节内,则表明用户已完成学习进度中任务对应的考核进度中的考核任务,对第一解锁章节添加未掌握章节,将第一解锁章节调整至与第二解锁章节一致,得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通过判断和比较第一解锁章节与第二解锁章节,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对学习进度信息进行相应调整,以学习进度与考核进度保持一致为原则,获得第二学习进度信息,确保了交互式培训的连贯性,进而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410:遍历所述历史事故集,提取事故诱发因子集;

步骤S420:基于所述事故诱发因子集对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关联事故集,其中,所述关联事故集包括关联诱发因子和事故安全级别;

步骤S430:以所述关联诱发因子为第一标准答案,基于所述关联事故构建第一案例问句;

步骤S440:以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为第二标准答案,基于所述关联诱发因子构建第二案例问句;

步骤S450:将所述第一案例问句和所述第二案例问句按照顺序排列,设为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交互式问答子句;

步骤S460:根据所述事故安全级别和交互子句数量阈值遍历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子句数量分布,获取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子句数量分布结果;

步骤S470:根据所述子句数量分布结果扩充所述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交互式问答子句,添加进所述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

具体而言,历史事故集存储了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这些案例的发生都有其诱发因子,遍历整个历史事故集,提取每一个案例的诱发因子,归纳为事故诱发因子集,如未戴安全帽、高空施工安全防范不到位、施工人员未注意安全等,为与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关联分析提供了依据。

基于事故诱发因子集中的各因子,判断其与动画关联知识点中的哪些知识点存在关联,如未戴安全帽与工地必须佩戴安全帽相关。同时判断引发的事故案例对应的安全级别,如高空坠物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构成关联事故集。其中,安全级别按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如级别1:轻伤,如皮外伤、轻度擦伤等;级别2:重伤,如骨折、脑震荡等,需要住院治疗;级别3:较重伤,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康复;级别4:严重伤害,如高位截瘫、丧失生理功能等;级别5:死亡伤害。则根据不同事故导致的伤害可将安全级别确定为:高空坠物导致丧失生理功能,安全级别为4;机械挤压导致截肢,安全级别为3;触电导致死亡,安全级别为5。在构建交互式问答语句时,根据安全级别设置不同的子句数量,级别越高子句越多,以强化重要和高危知识点。

以关联诱发因子第一标准答案,基于相关事故案例构建第一案例问句,如“张三早上出工赶时间,未戴安全帽,被工程楼下坠物砸伤,住院治疗。造成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选项为相关诱发因素,正确选项为关联诱发因子。以动画关联知识点为第二标准答案,基于关联诱发因子构建第二案例问句,如“如果你是张三,会怎么做?”,选项中戴安全帽为第二标准答案。以关联诱发因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从两方面分别考查用户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将第一案例问句和第二案例问句按顺序排列,设为某动画关联知识点的交互式问答子句,每个知识点对应多个子句。

遍历动画关联知识点,将其对应的关联事故的安全级别加和,获得总的安全级别。例如,“高空坠物”“必须佩戴安全帽”“建筑设备归位”对应的事故安全级别分别为:级别4、级别3、级别2,加和得到总的安全级别为9。然后,计算各个事故安全级别与总的安全级别的占比,如级别4占4/9=44.4%,级别3占3/9=33.3%,级别2占2/9=22.2%。再根据这些占比和预设子句数量,得到各个事故安全级别对应的子句数量。例如,预设子句数量为20,则“高空坠物”对应的子句数量为44.4%*20=9个,“必须佩戴安全帽”对应的子句数量为33.3%*20=7个,“建筑设备归位”对应的子句数量为22.2%*20=4个,得到各个关联知识点的子句数量。

通过提取历史事故集中的诱发因子,与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关联分析,构建相应的问答子句,并根据事故安全级别和子句数量阈值控制各知识点子句的数量,最终构成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实现了知识点与典型事故案例的有效对应,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421:将任意一个所述事故诱发因子集和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输入诱发概率分析模型,获取诱发概率评估结果;

步骤S422:当所述诱发概率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诱发概率阈值,将事故诱发因子对应的历史事故,添加进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所述关联事故集。

具体而言,诱发概率分析模型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如多层感知器模型、LSTM模型、GRU模型等。通过设置包括学习率、迭代次数、节点数、层数等模型超参数,利用大量包括事故诱发因子、动画关联知识点和二者是否实际引发过相关事故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学习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模型获得评估事故诱发因子与知识点是否存在潜在关联的能力,以利用诱发概率分析模型评估事故诱发因子与动画关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

在新数据上运行训练得到的模型,输入事故诱发因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获得两者关联概率作为输出结果,为诱发概率评估结果。如向模型中输入任意一个事故诱发因子集,如高空作业、设备故障,以及任意一个动画关联知识点,如必须检查设备。模型利用训练得到的权重和阈值判断两者是否存在潜在关联,如果存在,输出诱发概率评估结果,如诱发概率为85%,表明该事故诱发因子与知识点有较高概率引起相关事故。如果诱发概率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诱发概率阈值,如80%,则将事故诱发因子对应的历史事故,添加进动画关联知识点的关联事故集。否则,判定两者关系较弱,不添加相关事故。

通过构建诱发概率分析模型,利用模型评估事故诱发因子与动画关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两者关联较强,将相关历史事故添加至关联事故集,实现了知识点与典型案例的自动对应,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定制化和提高教育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710:根据所述预设考核进度,获取考核知识点集;

步骤S720:根据所述考核知识点集,生成所述关联事故集和知识点掌握度;

步骤S730:根据所述知识点掌握度对所述考核知识点集进行题量分布,获取题量分布结果;

步骤S740:基于所述题量分布结果和所述关联事故集,构建所述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

具体而言,根据预设的考核进度,确定本次考核对应的知识点集。预设考核进度可以按照时间或者知识点数量确定,规定本次考核需要覆盖的知识点范围。根据考核进度可以锁定对应的知识点集,为生成关联事故集和计算知识点掌握度提供依据。针对确定的考核知识点集,生成关联事故集和计算各知识点的掌握度。其中,关联事故集中包含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典型事故案例,是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生成,为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提供支持。知识点掌握度反映不同用户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为题量分布提供参考。

根据得到的知识点掌握度,对考核知识点集进行题量分布,即为每个知识点分配一定数量的题目或问题。其中,题量的大小根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确定,掌握度较低的知识点分配更多题目,掌握度较高的知识点题目较少,为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提供直接指导。根据获取的题量分布结果和生成的关联事故集,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其中,第二问答语句针对考核知识点集中的每个知识点,包含与之相关联的一定数量的题目或问题,问题的数量基于该知识点的题量分布结果确定。

通过计算知识点掌握度和进行题量分布,实现了针对不同掌握水平的知识点设置不同量不同难度的题目,实现了交互式问答语句定制化,有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721:遍历所述考核知识点集,获取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和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

步骤S722:为所述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分布第一权重,为所述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分布第二权重,其中,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和为一;

步骤S723: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和所述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求取加权均值,获取所述知识点掌握度;

步骤S724:遍历所述考核知识点集,匹配所述关联事故集。

具体而言,遍历考核知识点集,其中每个知识点对应一定数量的考核记录,反映用户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每一个知识点,提取其中最新的考核记录,计算记录中的正确率,获得该知识点的增强教育正确率。同时,计算该知识点的所有历史考核记录的正确率,获得历史考核正确率。为增强教育正确率分配第一权重,为历史考核正确率分配第二权重,且两权重之和为1。权重的设置根据实际教育目的进行定制,如若更重视最新教育效果,将第一权重设置较大,如0.7,第二权重为0.3。

根据确定的权重,计算增强教育正确率与历史考核正确率的加权均值,为用为对知识点集中提取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作为知识点掌握度。加权均值体现最新教育效果和历史水平的综合掌握度,全面反映用户对知识点掌握状况,避免造成对用户掌握度的单一判断。遍历各考核知识点,并在关联事故集中查找与之对应的典型事故案例,为针对为用户生成教育内容提供支持。

通过计算每一个知识点的增强教育正确率和历史考核正确率,并综合考虑两者信息计算知识点掌握度,准确评估每个用户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针对不同用户进行针对性差异化出题,实现定制化教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741:获取所述关联事故集的选用频率参数和间隔时长参数;

步骤S742:为所述选用频率参数分布第三权重,为所述间隔时长参数分布第四权重,其中,所述第三权重和所述第四权重之和等于一;

步骤S743:基于所述第三权重对所述选用频率参数的倒数赋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一选用优先系数;

步骤S744:基于所述第四权重对所述间隔时长参数赋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选用优先系数;

步骤S745:将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系数和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系数加和,根据优先系数加和结果对所述关联事故集进行排序,获取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

步骤S746:基于所述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依次选用关联事故,构建所述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

具体而言,获取关联事故集中每一个事故案例的选用频率参数和间隔时长参数。选用频率参数反映某事故案例在历史交互式问答语句中被选用的次数,间隔时长参数表示该事故案例上一次被选用到当前的时间间隔。为选用频率参数分配第三权重,为间隔时长参数分配第四权重,两权重之和为1。权重的设置根据避免重复率高的原则确定,如可将第三权重设置较大,如0.7。

根据设置的第三权重,对选用频率参数的倒数进行赋权,并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一选用优先系数。选用频率参数的倒数与该事故案例被选用的概率成反比,因此倒数较大的事故案例被选用概率较小,应优先选用。根据设置的第四权重,对间隔时长参数进行赋权,并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二选用优先系数。间隔时长较长的事故案例被选用的间隔时间较早,应优先选用。

将第一选用优先系数和第二选用优先系数加和,根据加和结果对关联事故集进行排序,优先系数加和结果高的事故案例排序较前,作为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按照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依次选用关联事故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选用优先系数高的事故案例被优先选入语句,避免或减少重复案例的选用,提高语句的新颖性。

通过根据事故案例被选用的参数,计算其选用优先级,并据此进行排序,在构建交互式问答语句时优先选用排序较前的事故案例,避免重复案例被过于频繁选用,维持语句的新颖性,提高用户体验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获取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其中,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为后续学习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根据考核进度信息,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对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针对用户学习进度调整学习内容,获取更新后的学习进度信息,实现学习的针对性;根据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其中,任意一个教学动画素材具有时长约束,时长约束小于或等于6分钟,采用直观的动画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并且限制时长以保持用户学习兴趣;根据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以检测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当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实现用户学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实现针对用户实际学习情况更新学习信息;当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根据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考核进度信息,完成一轮系统化的学习和管理流程,实现交互持续地进行建筑工人安全教育,达到了提高安全教育学习效果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建筑工人安全教育的交互式培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础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其中,所述登陆用户基础信息包括第一学习进度信息和考核进度信息;

第二学习进度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考核进度信息,获取未掌握教育章节,对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获取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学习内容匹配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匹配教学动画素材和动画关联知识点,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教学动画素材具有时长约束,所述时长约束小于或等于6分钟;

第一交互式问答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结合历史事故集,构建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

用户增强教育模块15,用于当所述教学动画素材浏览完成时,调取所述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对登陆用户进行增强教育;

第三学习进度模块16,用于若增强教育正确率满足正确率阈值,更新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获取第三学习进度;

考核进度更新模块17,用于当所述第三学习进度满足预设考核进度,根据所述预设考核进度的预设考核范围,构建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储于所述登陆用户的考核历史记录,并更新所述考核进度信息。

进一步的,第二学习进度模块12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的第一解锁章节与所述考核进度信息的第二解锁章节是否具有一致性;

若不具有,当所述第一解锁章节包含于所述第二解锁章节,不对所述第一学习进度信息进行调整;

当所述第一解锁章节包含所述第二解锁章节,将所述第一解锁章节调整至与所述第二解锁章节一致,获取所述第二学习进度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交互式问答模块14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遍历所述历史事故集,提取事故诱发因子集;

基于所述事故诱发因子集对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关联性分析,获取关联事故集,其中,所述关联事故集包括关联诱发因子和事故安全级别;

以所述关联诱发因子为第一标准答案,基于所述关联事故构建第一案例问句;

以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为第二标准答案,基于所述关联诱发因子构建第二案例问句;

将所述第一案例问句和所述第二案例问句按照顺序排列,设为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交互式问答子句;

根据所述事故安全级别和交互子句数量阈值遍历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进行子句数量分布,获取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子句数量分布结果;

根据所述子句数量分布结果扩充所述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交互式问答子句,添加进所述第一交互式问答语句。

进一步的,第一交互式问答模块14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将任意一个所述事故诱发因子集和任意一个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输入诱发概率分析模型,获取诱发概率评估结果;

当所述诱发概率评估结果大于或等于诱发概率阈值,将事故诱发因子对应的历史事故,添加进所述动画关联知识点的所述关联事故集。

进一步的,考核进度更新模块17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预设考核进度,获取考核知识点集;

根据所述考核知识点集,生成所述关联事故集和知识点掌握度;

根据所述知识点掌握度对所述考核知识点集进行题量分布,获取题量分布结果;

基于所述题量分布结果和所述关联事故集,构建所述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

进一步的,考核进度更新模块17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遍历所述考核知识点集,获取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和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

为所述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分布第一权重,为所述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分布第二权重,其中,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和为一;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对所述第i知识点增强教育正确率和所述第i知识点历史考核正确率求取加权均值,获取所述知识点掌握度;

遍历所述考核知识点集,匹配所述关联事故集。

进一步的,考核进度更新模块17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所述关联事故集的选用频率参数和间隔时长参数;

为所述选用频率参数分布第三权重,为所述间隔时长参数分布第四权重,其中,所述第三权重和所述第四权重之和等于一;

基于所述第三权重对所述选用频率参数的倒数赋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一选用优先系数;

基于所述第四权重对所述间隔时长参数赋权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选用优先系数;

将所述第一选用优先系数和所述第二选用优先系数加和,根据优先系数加和结果对所述关联事故集进行排序,获取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事故集排序结果依次选用关联事故,构建所述第二交互式问答语句。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