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

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

摘要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本发明包括:海底管线;下设底板,用以支撑管线并架设固定杆组;固定杆组上分别设有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均与固定杆组铰接,固定杆组与第一缓冲装置之间和第二缓冲装置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海底管线的上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光感压力装置,能够监测装置表面异常压力的同时,通过光感装置将信号传输给管内信息系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能够进行常规自动化防护,并防止海底管线受到损伤,同时避免海底管线内的物体流入大海,造成经济损失。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0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印恒盛(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221199.X

  • 发明设计人 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日2023-03-09

  • 分类号F16L55/035(2006.01);F16L57/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11号3层311室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30: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管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一般的海底管线系统,是由钢管、保温层、配重层、加热系统、防腐系统组成的输油气、化学药剂的管路,用以联通平台、单点和陆上油库;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往来行驶的船锚割伤,耗损量增加,实际使用寿命少,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以往我国一般防锚割类管道保护工程,基本包括支撑部和横梁,以保护海底管线的结构件,在便于安装的同时,有施工便捷的优点;但该装置对海底管线的长期保护效果不佳,且容易受到船锚的损伤,应对意外情况缺乏手段;针对以上情况,在新型海底管道工程迫切需求一种新型防锚割保护装置的背景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其能够进行常规自动化防护,并防止海底管线受到损伤,同时避免海底管线内的物体流入大海,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包括海底管线,其特征在于:海底管线;下设底板,用以支撑管线并架设固定杆组;固定杆组上分别设有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均与固定杆组铰接,固定杆组与第一缓冲装置之间和第二缓冲装置之间设有扭转弹簧;海底管线的上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光感压力装置,能够监测装置表面异常压力的同时,通过光感装置将信号传输给管内信息系统;第一缓冲装置由第一转杆和第一顶板组成,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由第二转杆和第二顶板组成,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分别与一组所述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一滑孔设于所述第一顶板, 所述第二滑孔设于所述第二顶板;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呈拱顶,所述第二顶板上设有卸力凹槽,所述第一顶板设于所述凹槽内,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共同承担锚割过程;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下端设有扩散孔;第一顶板与所述凹槽的槽壁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载荷板;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顶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载荷板相固定;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缓冲装置之间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由杆套和套杆组成,所述杆套的内侧壁与所述套杆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杆套上设有通水孔;拱顶顶板内测装有光感压力装置,所述光感压力装置通过固定孔构合于顶板内侧,通过扩散孔完成收集任务;第一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缓冲装置上设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高于所述斜板的另一端,所述斜板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缓冲装置之间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防锚割警报装置形态示意图;图2是所述防锚割警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锚割的无人巡守警报装置,包括海底管线,海底管线的下侧设有底板,底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海底管线相匹配的圆弧状护板,护板与底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弧板和底板相接,护板使海底管线固定的更加牢靠;底板上设有固定杆组,固定杆组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面相接,固定杆组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组成,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设于海底管线的两侧,海底管线的侧壁与固定杆组的侧壁相接,固定杆组使海底管线固定的更加牢靠。

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杆上端设有第一缓冲装置,第二固定杆上端设有第二缓冲装置,第一缓冲装置由第一转杆和第一顶板组成,第二缓冲装置由第二转杆和第二顶板组成,第一固定杆的上端和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均设有第二转槽,第二转槽的槽壁与固定杆组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下端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组的侧壁相接,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一端与第一转杆相接,第二转杆的侧壁设有扭转弹簧,第二转槽的槽壁设有第一转槽,第一转杆的侧壁与第一转槽的槽壁转动连接,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杆和第一转槽的槽底相接,第二转槽便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转动,第一转杆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转动更加稳定,第二转杆使扭转弹簧的转动更加稳定,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通过扭转弹簧能够对放下的船锚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损伤到海底管线。

如图1所示,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下端设有扩散孔,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转动,海水会从扩散孔流过,流过的海水对船锚起到了向上的冲力,避免船锚损伤海底管线,扩散孔的下端半径比上端半径大两厘米,扩散孔使更多海水从通孔流过,提高通孔内海水的流速,加大对船锚向上的冲力;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上端面设有斜板,斜板的一端比斜板的另一端高三十厘米,斜板的一端设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的上方,斜板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斜板的下端面相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上端面相接,斜板利于落下的船锚滑落到海底管线的侧方。

如图2所示,光感压力装置的工作方式:当船锚下落与斜板撞击,船锚顺着斜板向海底管线的侧部滑落,此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转动,通水孔使杆套内注满海水,在这一过程中,光感压力装置及时捕捉光源变化,并根据锚割压力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内置管道传输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此时,连接杆将所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连接成一体,防止局部损坏对光感压力装置造成损伤,等待船锚滑落到海底,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通过扭转弹簧转回原来的位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