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小麦冻害抗性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小麦冻害抗性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冻害抗性基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1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16191.6

  • 申请日2023-05-09

  • 分类号C07K14/415(2006.01);C12N15/29(2006.01);C12N15/11(2006.01);C12N15/84(2006.01);A01H6/46(2018.01);A01H5/00(2018.01);

  • 代理机构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栗丹

  • 地址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218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4: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4/415 专利申请号:2023105161916 申请日:2023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全世界35%以上人口的主食为小麦。近年来气候多变,异常天气频繁发生,低温、高热、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低温胁迫是一种对小麦生长和农业生产力有不利影响的非生物胁迫。低温胁迫会干扰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的稳定性,从而使代谢调节受到干扰。低温胁迫还会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对作物的产量造成间接影响,除此之外,ROS以及过氧化氢(H

小麦抗寒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它可能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目前在小麦中鉴定到两个主要的与小麦抗寒性相关的QTL,Fr-1(Frost Resistance-1)和Fr-2(FrostResistance-2),由于Fr-1与Vrn-1的物理位置接近,所以被认为是Vrn-1的多效性效应,Fr-2可能是CBF基因的拷贝数变异(Würschum T,Longin CF,Hahn V,Tucker MR,Leiser WL.(2017)Copy number variations of CBF genes at the Fr-A2 locus are essentialcomponents of winter hardiness in wheat.Plant J.89(4):764-773.)。除此之外,TaDREB3、TaCBF5L被鉴定响应冻害胁迫(Yang Y,Al-Baidhani HHJ,Harris J,Riboni M,LiY,Mazonka I,Bazanova N,Chirkova L,Sarfraz Hussain S,Hrmova M,Haefele S,LopatoS,Kovalchuk N.(2020)DREB/CBF expression in wheat and barley using the stress-inducible promoters of HD-Zip Igenes:impact on plant development,stresstolerance and yield.Plant Biotechnol J.18(3):829-844.)。ICE-CBF途径是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参与冻害胁迫响应的过程,在小麦中,TaICE41和TaICE87与TaCBFIVd-B9启动子中的MYC元件结合并激活TaCBFIVd-B9的表达,进而使植物产生抗冻性(Badawi M,ReddyYV,Agharbaoui Z,Tominaga Y,Danyluk J,Sarhan F,Houde M.(2008)Structure andfunctional analysis of wheat 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genes.Plant CellPhysiol.49(8),1237-1249.)。

由于小麦基因组的复杂性,且冻害受复杂的遗传背景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中冻害相关基因挖掘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发掘和利用优良抗寒基因,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遗传机制,探究抗寒基因参与的调控途径,实现基因聚合利用,对小麦抗寒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旨在解决小麦冻害抗性基因缺乏的技术问题,为小麦抗逆育种提供更多的选择。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筛选得到一种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其长度为4828bp,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TaCOCO1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长度为1512bp;TaCOCO1基因的CDS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为序列SEQ ID NO.2中自5'末端第28~1197位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并编码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的个数为39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增上述基因TaCOCO1的引物对,该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TaCOCO1-1F:5’-TAGATCAGCTACGCCAGCCTC-3’;

TaCOCO1-1R:5’-CACCCACACAAGGCCATCAG-3’;

TaCOCO1-2F:5’-ATGACGCTCCTGGGTTGGAT-3’;

TaCOCO1-2R:5’-CTATAATTCCAGTACCAGGT-3’。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基因组序列;

以小麦的c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cDNA序列;

以TaCOCO1基因的cDNA序列为模板,用TaCOCO1-2F和TaCOCO1-2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CDS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或TaCOCO1基因的CDS的植物表达载体,例如将上述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或TaCOCO1基因的CDS插入LGY-OE3植物过表达载体中而成的。使用基因TaCOCO1或TaCOCO1基因的CDS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时,在其转录起始核苷酸(ATG)前可加上任何一种增强启动子或者诱导型启动子;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使用的载体进行加工,比如加入植物可选择性标记(GUS基因、荧光素酶基因等)或具有抗性的抗生物素标记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上述植物表达载体的重组菌。

本发明还将上述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TaCOCO1基因的CDS、基因TaCOCO1所编码的蛋白、植物表达载体或所述重组菌应用在小麦抗逆(具体为抗冻害)育种当中或提高小麦抗冻性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小麦抗冻害的方法,具体的,在小麦中过表达所述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操作方式为:将包含小麦冻害抗性基因TaCOCO1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小麦的未成熟胚中,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公开、并确认了一种新的小麦冻害抗性相关基因TaCOCO1,该基因位于小麦6B染色体上,其表达的蛋白可调控小麦冻害抗性;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携带有基因TaCOCO1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小麦幼胚,与野生型Fielder相比,过表达阳性植株的抗冻性明显增强,且其相对电导率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相对含水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升高,表明TaCOCO1为小麦冻害抗性基因。

本申请TaCOCO1基因有助于揭示小麦冻害抗性的分子遗传基础,能够为小麦抗逆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培育提供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野生型Kronos和TaCOCO1突变体(K2716和K4061)在低温处理后的表型比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野生型Kronos和TaCOCO1突变体(K2716和K4061)在低温处理后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的含量比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LGY-OE3载体质粒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TaCOCO1在其过表达株系(OE-1、OE-2和OE-3)与对照野生型Fielder中的相对表达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过表达株系(OE-1、OE-2和OE-3)与对照野生型Fielder低温处理后的表型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过表达株系(OE-1、OE-2和OE-3)与对照野生型Fielder低温处理后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的含量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但并不用于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试剂、载体等试验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产品;所涉及的试验方法、检测方法等,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引物合成及测序工作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实施例所涉及的小麦材料:

由黄淮麦区有代表性的243份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详见表1),采用覆盖全基因组的660K SNP芯片(SunC,DongZ,ZhaoL,RenY,ZhangN,ChenF.(2020)The Wheat660KSNP array demonstrates great potential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polyploid wheat.Plant Biotechnol J.18(6):1354-1360.)进行基因分型,此群体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表1.黄淮麦区有代表性的243份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

四倍体小麦Kronos突变体:野生型Kronos,K2716和K4061(均为B基因组中TaCOCO1基因的提前终止类型)突变体材料,用于比对TaCOCO1基因效应;两种突变体材料购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上述材料由该校的Jorge Dubcovsky小组使用EMS诱变产生。

Fielder材料:野生型Fielder。

实施例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进行小麦冻害抗性基因的挖掘,具体如下:

1.群体种植

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243份小麦品种,于2017~2018和2020~2021年种植于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教园区,群体每年种植两次重复,每次重复进行两次表型调查,表型调查于小麦苗期进行,在每年的3月和4月份进行调查。每个品种分两行种植,每行15株,行间和行内植株间距分别为20cm和10cm。试验田按照标准进行管理,整个生长期间无干旱及病虫害的发生。

2.表型调查

参照Zhang等(Zhang N,Huo W,Zhang L,Chen F,Cui D.(2016)Identificationof Winter-Responsive Proteins in Bread Wheat Using Proteomics Analysis and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Mol Cell Proteomics.15,2954-2969.)的方法,将冻害等级分为四级(3,2,1,0)。其中3级为敏感、2级为中度敏感、1级为中抗、0级为抗。

3.小麦冻害抗性基因挖掘

将调查得到的表型数据与群体660K SNP芯片基因型进行结合(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控后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与小麦冻害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利用这些SNP位点,参照EnsemblPlants数据库中的中国春基因组数据信息进行BLAST,发现这些SNP位点锁定区段位于小麦6B染色体的712.2~720.9Mb间。进一步结合转录组进行分析,显示候选区间内的110个基因中有10个受到低温诱导表达;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显示其中有7个基因在叶片、茎以及根中特异性表达。为了进一步确定候选基因,对上述7个基因进行测序,将基因多态性位点插入660K SNP芯片重新进行GWAS分析,发现区段内有一个注释为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like protein的基因,其启动子区的一个变异位点在多个环境被显著检测到,因此将该基因预测为小麦冻害性状相关基因。

在已公布的中国春参考序列基础上,对小麦中国春中的TaCOCO1进行克隆,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具体步骤如下:

①DNA的提取:利用SLS法提取中国春苗期的DNA。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取苗期小麦叶片放入2mL含有钢珠的离心管中,放入液氮中速冻,随后用研磨机进行研磨,加入800μL SLS,摇20min,使其充分混匀;所述SLS含288mMNaCl,200mM Tris-HCl,25mM EDTA,0.5% SDS。

(2)随后加入等体积的三合一(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

(3)摇10min,使其充分混匀。

(4)12,000rpm离心15min,移上清至另一新的2mL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预冷的异丙醇进行DNA的抽提。静置10min。

(5)12,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加入0.5mL 75%(体积百分含量)乙醇水溶液,静置5min。

(6)12,000离心5min,弃上清,得沉淀。真空干燥后加入100μLTE溶解沉淀,即得为小麦叶片基因组DNA。

②总RNA提取及反转录: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小麦品种中国春的总RNA。取2μLRNA在2%琼脂糖上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发现提取的总RNA具有基本清晰的28S和18S的主带;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OD

③TaCOCO1基因的克隆以及序列分析

设计巢式PCR引物,TaCOCO1-1F和TaCOCO1-1R分别设计在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G两端;TaCOCO1-2F和TaCOCO1-2R分别设计在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G的位置,分别如下:

TaCOCO1-1F:5’-TAGATCAGCTACGCCAGCCTC-3’;

TaCOCO1-1R:5’-CACCCACACAAGGCCATCAG-3’;

TaCOCO1-2F:5’-ATGACGCTCCTGGGTTGGAT-3’;

TaCOCO1-2R:5’-CTATAATTCCAGTACCAGGT-3’。

以中国春的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体系见表2,PCR扩增程序见表3。

表2.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对TaCOCO1基因的PCR扩增体系

表3.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对TaCOCO1基因PCR扩增程序

PCR产物进行1%琼脂糖胶电泳,回收后连接到pMD-18T载体(Takara),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

用上述类似的方法再以中国春的c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以PCR产物为模板,用TaCOCO1-2F和TaCOCO1-2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巢式PCR扩增,电泳,回收后连接到回收后连接到pMD-18T载体(Takara),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PCR反应体系同上述方法。PCR参数:95℃5min,95℃30s,60℃30s,72℃1.2min,35个循环。

测序结果表明,以中国春的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长度为4828bp,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以中国春的cDNA为模板,用TaCOCO1-1F和TaCOCO1-1R组成的引物对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长度为1512bp;以TaCOCO1基因的cDNA序列为模板,用TaCOCO1-2F和TaCOCO1-2R组成的引物对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的DNA片段为TaCOCO1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长度为1170bp,为序列SEQ ID NO.2自5'末端第28~1197位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并编码如序列表SEQ ID NO.4所示的蛋白,该蛋白的氨基酸的个数为390。

实施例二:TaCOCO1的突变体表型鉴定及生理指标测定

将四倍体小麦Kronos(野生型)的EMS诱变突变体经过3代自交和表型性状观察,调查农艺性状,待单株表型稳定后,形成基因型纯合的突变体系。经过对突变体库的筛选,发现两个TaCOCO1提前终止的类型,并命名为K2716(G-585A)、K4061(C-596T)。

将纯合突变的株系与野生型Kronos种植于温室中,待长到两叶一心期,进行低温处理。如图1所示,在低温处理前,野生型和突变体生长状态并无明显差异,经低温处理后,野生型表现出比突变体更耐冻的表型。相关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和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参照Zhang等(Zhang N,Huo W,Zhang L,Chen F,Cui D.(2016)Identification of Winter-Responsive Proteins in Bread Wheat Using Proteomics Analysis and 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Mol Cell Proteomics.15,2954-2969.)的方法。相对电导率采用抽气法进行测定,具体步骤如下:取大小相当的植物叶片(0.5g左右,尽量保证叶片的完整性,少含茎节),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净表面水分。避开主脉将叶片切割成大小一致的叶块,混合均匀,称量0.1g放入装有6mL去离子水的离心管中,利用真空泵进行不断抽气放气,直至叶片完全沉入水底,将抽真空后的叶片在离子水中处理3h,用电导仪测定浸提液电导(R1),然后沸水浴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后摇匀,再次测定浸提液电导(R2),重复三次。相对电导率=R1/R2×100%。三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如图2A所示,与野生相比,在冻害处理后,突变体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上升。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用烘干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取大小相当的植物叶片,将叶片切割成大小相当的叶块,称取鲜重。随后将叶块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去离子水,放置一夜,让叶片充分吸水,第二天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取饱和重;随后将叶块重新放入培养皿中,封口,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待完全烘干后,称取干重。相对含水量的计算公式为:相对含水量=(鲜重-干重)/(饱和重-干重)×100%。三次重复,结果取平均值。如图2B所示,与野生相比,在冻害处理后,突变体的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

实施例三:TaCOCO1转基因小麦的获取

1.TaCOCO1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根据实施例一中克隆得到的TaCOCO1的全长cDNA序列设计保护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BamH I和Sac I识别位点及保护碱基,引物序列如下:

TaCOCO1-3F:5’-GGATTCATGACGCTCCTGGGTTGGAT-3’;

TaCOCO1-3R:5’-GAGCTCCTATAATTCCAGTACCAGGT-3’。

表达载体选择LGY-OE3,其携带有玉米的泛素启动子(Ubiquitin),载体图谱如图3所示。

将实施例一中的1170bp的DNA片段(TaCOCO1基因的CDS序列)克隆入植物表达载体LGY-OE3的酶切位点BamH I和Sac I之间,得到含有小麦TaCOCO1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LGY-OE3-TaCOCO1。

2.TaCOCO1转基因小麦的获得

将LGY-OE3-TaCOCO1用农杆菌侵染法转化小麦野生型Fielder的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预分化、分化得到转基因小麦植株。

3.转基因小麦的阳性鉴定

首先利用潮霉素标签引物(Hyg)引物Hyg-F和Hyg-R引物对T

Hyg-F:5’-TCTGCACCATCGTCAACCAC-3’;

Hyg-R:5’-AAACCCACGTCATGCCAGTT-3’。

共获得15个转基因阳性植株,经过室内加代,得到了T

4.转基因株系的表达量鉴定

利用TaCOCO1-4F和TaCOCO1-4R引物,序列如下:

TaCOCO1-4F:5’-AGTGGAGGGTGAAGGATGAG-3’;

TaCOCO1-4R:5’-TTGCGGTTCTTCTTGGTCAG-3’。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TaCOCO1在T

实施例四:TaCOCO1转基因小麦的冻害处理后表型鉴定以及生理指标测定

将实施例三得到的T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述小麦冻害响应基因TaCOCO1可以增强小麦的抗冻性。可用于进一步研究TaCOCO1在小麦响应冻害方面的分子机制,在小麦抗逆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