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评估端和系统端,其中评估端对用户进行认知评估,系统端用于存储评估端的认知评估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基于一级评估体系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若不存在,则评估结束;若存在,则基于二级评估体系获取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根据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对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分析,以获取影响用户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本发明通过多项指标,以多重机制算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以中医分型为特色,能够快速完成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和分类。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 5/00 专利申请号:2023102069602 申请日:2023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同时也涉及相应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属于医疗保健信息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痴呆症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健康和社会照护危机之一。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它的发生给社会、家庭和患者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是指个人存在主、客观的认知功能损害,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正常,是介于正常衰老和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被认为是延缓或阻止痴呆症发生的最佳时期。

现有研究证实,轻度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而且副作用多。因此,对轻度认知障碍群体早期进行认知筛查和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病情进行跟踪,为阿尔兹海默病提供一个最佳治疗时间窗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中医强调整体观念,《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脑主识神”、“胆主决断”、“肝主谋略”、“心主神明”;《类证治裁·健忘证治》记载:“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本草备要》记载:“人之记忆,皆在脑中,……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千金翼方·养性》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等。此皆强调了“神病”、“健忘”与五脏六腑、眼、耳、手、脑的关系,因此,在中医治未病和整体观念思想的指导下,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是对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也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背景。

目前,常规的认知障碍筛查手段费人力、物力,随访困难,数据不易保存且依靠人工填写在数据筛查和录入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准确性。并且,常规的筛查通常由单一量表或组合量表组成,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筛查手段,并且单一量表或组合量表的筛查手段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够,普遍未对用户进行中医证型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评估端和系统端,所述评估端对用户进行认知评估,所述系统端用于存储所述评估端的认知评估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评估端至少包括:

一级评估体系,所述一级评估体系包括基本信息模块和多个测评量表模块,所述基本信息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多个所述测评量表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认知测评,以获取所述用户的认知测评数据;

二级评估体系,所述二级评估体系包括中医证型模块和多个身心健康模块,所述中医证型模块基于中医理论对所述用户进行中医证型评估,以获取所述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多个所述身心健康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多方面的身心检测,以获取所述用户的身心健康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认知测评数据、中医证型评估数据以及身心健康数据共同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评估。

其中较优地,所述评估端还包括:

三级评估体系,所述三级评估体系包括热点生物学模块和影像学检查模块,所述热点生物学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热点生物学数据,所述影像学检查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影像学检查数据;

其中,所述热点生物学模块与所述影像学检查数据共同用于对所述用户进行痴呆判断。

其中较优地,所述系统端包括健康跟踪模块,所述健康跟踪模块与所述评估端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评估端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结果,并基于所述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结果对所述用户进行定期随访。

其中较优地,所述定期随访包括:

每6个月利用所述一级评估体系对所述用户进行一次一级评估,并利用所述二级评估体系对所述用户进行一次二级评估;

在随访开始前及结束时,利用所述三级评估体系对所述用户进行一次热点生物学指标评估,并在随访结束时对所述用户复测一次弥散张量成像指标;

其中,每次的随访数据均存储在所述系统端内,以用于数据交互或数据调用。

其中较优地,所述测评量表模块至少包括:

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以用于神经心理学评估;

缺血指数量表,以用于排除血管性痴呆及因抑郁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以用于日常生活评估。

其中较优地,多个所述身心健康模块至少包括: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以用于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以用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自定义问卷,以用于对健康“知-信-行”进行评估,其中,所述自定义问卷基于历史大数据确定。

其中较优地,所述热点生物学数据至少包括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ApoEε4;

所述影像学检查数据至少包括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感兴趣区各项异性分数值、表观扩散系数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一级评估体系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若不存在,则评估结束;

若存在,则基于二级评估体系获取所述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

根据所述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对所述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分析,以获取影响所述用户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其中较优地,所述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还包括:

基于三级评估体系获取所述用户的热点生物学数据和影像学检查数据;

根据所述热点生物学数据和影像学检查数据,对所述用户是否痴呆进行判断。

其中较优地,对特定用户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每次的随访数据,以对所述特定用户进行周性的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1.筛查手段创新:本发明将互联网运用到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及分类上,创新了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手段,通过系统提供的云计算能够系统、高效、安全、简便、准确的判断用户的认知状况和中医证型分类,并生成用户的诊断评估报告。同时设置自动检错程序,进行实时监测,提醒用户对遗漏的项目或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内容进行完善,以减少无效问卷。同时系统设置自动储存数据功能、核查与逻辑纠错程序,对所有数据再次进行全面审核。该系统操作简单、判断精准、便于数据储存和随访。

2.筛查内容创新:开发一套具有三级评估体系的筛查方法,一级评估体系主要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筛查;二级评估体系为中医证型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睡眠质量评估、健康“知-信-行”评估;三级评估体系为热点生物学指标评估及影像学指标评估。通过多项指标(神经心理学、患者结局报告、生物学及影像学指标),以多重机制算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以中医分型为特色,能够快速完成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和分类,同时进行数据记录和长期监测。

3.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平台提供的云计算,实现轻度认知障碍评估、分类、监测一体化,探讨新型的本土化、有效的、可推广的社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筛查模式。这种筛查模式可以提高筛查及早识别大量隐匿在社区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防止其向阿尔兹海默病转化,可以提高此类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社区和家庭的照护负担,具有重要的学术、社会和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评估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的细节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期随访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评估端10和系统端20。其中,评估端10对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认知评估,系统端20用于存储评估端10的认知评估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该评估系统以互联网为载体,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结构,通过网站即可登录中医健脑云平台。支持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登录,信息实时同步。通过互联网应用服务,突破研究者和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筛查、诊断和分类的时空限制,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协作。

首次登陆系统的用户,完成第一、二级评估体系,后台系统根据神经心理评估量表得分情况初筛出是否有认知能力减退,并结合中医证型辨证以及多项身心数据分析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在征求用户同意的基础上,可继续完成三级评估体系,进一步进行痴呆判断。所有评估完成后,将相关文本传送到系统端20,通过系统端20进行数据导出和监测,能够对测评结果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生成测评报告、导出测评数据、存储测评记录。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需要满足以下纳入标准:(1)符合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2)年龄≥60岁且≤80岁;(3)病程3个月以上;(4)在研究社区居住1年以上且在2年内无搬离计划;(5)有足够的视觉和听觉分辨力能接受神经心理学测试;(6)有可上网的私人电脑并具备简单的电脑操作和上网技能;(7)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此外,若用户满足以下排除标准,则需要对用户进行排除,该排除标准包括:(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以及资料不全者;(2)其他疾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者;(3)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4)不愿接受本研究或其他原因不能合作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该评估端10包括一级评估体系11、二级评估体系12和三级评估体系13。具体地,一级评估体系11包括基本信息模块111和多个测评量表模块112。其中,基本信息模块111用于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具体包括:是否主诉或有他人证实的记忆减退、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用药史、不良嗜好、饮食嗜好、运动情况等资料。多个测评量表模块112至少包括用于神经心理学评估的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用于排除血管性痴呆及因抑郁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缺血指数量表;用于日常生活评估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通过不同的测评量表能够对用户进行不同方面的认知测评,以获取用户的认知测评数据。由此,通过一级评估体系11即可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各个评估量表的得分情况初筛出是否存在认知能力减退。

若经过一级评估体系11判断出用户不存在认知能力减退,则评估流程结束;若判断出用户存在认知能力减退,则需要基于第二评估体系12确定影响用户认知能力的因素。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评估体系12包括中医证型模块121和多个身心健康模块122。其中,中医证型模块121基于中医理论,利用田金洲教授团队研制《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辨证量表》对用户进行中医证型评估,以获取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多个身心健康模块122至少包括用于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用于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用于对健康“知-信-行”进行评估的自定义问卷,其中,自定义问卷基于历史大数据确定,以通过量表和问卷对用户进行多方面的身心检测,从而获取用户的身心健康数据。由此,通过二级评估体系12即可根据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对用户进行认知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用户认知功能的因素。

当用户经过二级评估体系12进行认知评估后,在征得用户同意后,可继续对用户进行三级评估体系13的评估。具体地,该三级评估体系13包括热点生物学模块131和影像学检查模块132。其中,热点生物学模块131用于获取用户的热点生物学数据,具体包括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ApoEε4等;影像学检查模块132用于获取用户的影像学检查数据,具体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测量感兴趣区各项异性分数值、表观扩散系数值。由此,利用该用户的热点生物学数据与影像学检查数据共同用于对用户进行痴呆判断,若用户属于痴呆,则告知用户及时就医;若用户不属于痴呆,则进行定期随访,以对用户进行持续性健康跟踪。

在上述实施例中,系统端20还包括健康跟踪模块。该健康跟踪模块与评估端10通信连接,以获取用户在评估端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结果,并基于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结果对用户进行定期随访。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轻度认知障碍评估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S6:

S1:基于一级评估体系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首次登录系统,则在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评估之前,需要先对用户进行筛查,以判断用户是否符合纳入标准,若符合则开始评估,若不符合则流程结束。

若用户符合纳入标准,则登录系统并完成注册,从而进入评估端10。在该评估端10内,用户需要通过基本信息模块111填写个人信息,具体包括:是否主诉或有他人证实的记忆减退、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用药史、不良嗜好、饮食嗜好、运动情况等资料。并且,用户还需要通过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缺血指数量表排除血管性痴呆及因抑郁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完成日常生活评估,以利用多个测评量表模块112完成认知评估。

若用户为历史用户,则直接进入系统并调取上次评估记录,若距离上次评估满6个月,则再次通过第一评估体系11进行量表式评估;若距离上次评估未满6个月,则进入跟踪随访流程,直到满6个月后进行再次评估。

S2: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对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评估,若不存在,则评估结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认知测评数据,对用户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进行评估,若不存在,则评估结束,若存在则进入下一流程。

具体地,当用户基于第一评估体系11完成评估后,系统获取用户在各个测评量表中的得分数据,从而基于用户在各量表中的得分情况对用户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进行判断。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系统中预先设置有各量表的得分判断标准,例如: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得分异常(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初中或以上组≥24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26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0.5分。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Ischemic Score)≤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8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16分。

若用户完成一级评估后,系统判断用户不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则评估流程结束,若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则进入二级评估。

S3:若存在,基于二级评估体系获取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完成一级评估后,系统确认用户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则用户需要在评估端10继续完成二级评估。

具体地,用户进入二级评估体系12后,通过中医证型模块121的《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辨证量表》对用户进行中医证型评估,从而获取用户在该量表中的得分情况,作为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并且,用户还需要通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通过系统的自定义问卷(该自定义问卷基于历史大数据而定,并经前期试验测量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可信度)对健康“知-信-行”进行评估,从而利用多个身心健康模块122获取用户各方面的身心健康数据。

S4:根据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对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分析,以获取影响用户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具体地,当基于步骤S3获取用户的中医证型评估数据和身心健康数据后,基于用户在各量表中的得分情况,对用户进行轻度认知障碍分析,从而判断出哪些因素对用户的认知功能起到积极作用,哪些因素对用户的认知功能起到消极作用,以帮助用户清楚地了解自身,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地身心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完成二级评估后即可对自身的认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若用户想进一步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程度进行了解,可进入三级评估体系进行三级评估,若用户不想进入三级评估,则评估流程结束。

S5:对用户进行三级评估。

具体地,当用户进入三级评估体系13后,通过热点生物学模块131获取用户的热点生物学数据,具体包括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ApoEε4等。并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模块132获取用户的影像学检查数据,具体包括弥散张量成像测量感兴趣区各项异性分数值、表观扩散系数值。

根据该热点生物学数据和影像学检查数据,对用户是否痴呆进行判断,若用户属于痴呆,则告知用户及时就医;若用户不属于痴呆,则进行定期随访,以对用户进行持续性健康跟踪。

S6:对特定用户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每次的随访数据,以对特定用户进行周性的监测。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特定用户指的是进入三级评估的用户,当用户完成三级评估后,每6个月对用户进行一次随访。

其中,参照图5所示,该定期随访包括步骤S10~S30:

S10:每6个月利用一级评估体系11对用户进行一次一级评估,并利用二级评估体系12对用户进行一次二级评估;

S20:在随访开始前及结束时,利用三级评估体系13对用户进行一次热点生物学指标评估,并在随访结束时对用户复测一次弥散张量成像指标;

S30:将每次的随访数据均存储在系统端内,以用于数据交互或数据调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筛查手段创新:本发明将互联网运用到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及分类上,创新了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手段,通过系统提供的云计算能够系统、高效、安全、简便、准确的判断用户的认知状况和中医证型分类,并生成用户的诊断评估报告。同时设置自动检错程序,进行实时监测,提醒用户对遗漏的项目或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内容进行完善,以减少无效问卷。同时系统设置自动储存数据功能、核查与逻辑纠错程序,对所有数据再次进行全面审核。该系统操作简单、判断精准、便于数据储存和随访。

2.筛查内容创新:开发一套具有三级评估体系的筛查方法,一级评估体系主要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筛查;二级评估体系为中医证型评估、生活质量评估、睡眠质量评估、健康“知-信-行”评估;三级评估体系为热点生物学指标评估及影像学指标评估。通过多项指标(神经心理学、患者结局报告、生物学及影像学指标),以多重机制算法等关键技术为基础、以中医分型为特色,能够快速完成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诊断和分类,同时进行数据记录和长期监测。

3.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平台提供的云计算,实现轻度认知障碍评估、分类、监测一体化,探讨新型的本土化、有效的、可推广的社区轻度认知障碍人群筛查模式。这种筛查模式可以提高筛查及早识别大量隐匿在社区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防止其向阿尔兹海默病转化,可以提高此类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社区和家庭的照护负担,具有重要的学术、社会和经济意义。

上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中医证型的轻度认知障碍评估系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