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垃圾破碎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分料孔,分料孔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分布,分料孔的开口大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增大,落料板底部位于分料孔右侧的位置上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分料板,分料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阻料装置,接触板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起到遮挡作用。使得体积较小且不需要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在沿分料板下滑并最终与阻料装置发生撞击,从而发生反弹且不再与撞击板发生撞击接触,并直接从主体外壳的下方排出,从而大大减小撞击板的工作载荷,延长了撞击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以及维护频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5713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郎爽;

    申请/专利号CN202310411574.7

  • 发明设计人 郎爽;邱凯林;汪陆超;

    申请日2023-04-18

  • 分类号B02C13/09(2006.01);B02C13/286(2006.01);B02C13/282(2006.01);B02C18/00(2006.01);B02C13/26(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30000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桦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21: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2C13/09 专利申请号:2023104115747 申请日:2023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1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破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传统设备会将建筑垃圾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在装料和卸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并且对于其中一些可回收再次利用的建筑垃圾,则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会再用破碎机对其中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并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也减轻了环境负担。

传统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由外壳,破碎板、动力设备,主轴和撞击板构成,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设备会驱动主轴进行高速转动,从而带动撞击板同步进行转动,此时将需要破碎的建筑垃圾从入料口投入到设备内部,建筑垃圾在于撞击板接触并发生撞击后会发生首次破碎,首次破碎后会快速朝向破碎板运动,并发生二次破碎,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会反弹并在此与高速转动的撞击板再次接触,从而循环往复,直至达到一定体积并离开设备,这种结构的破碎机是目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等优点。

虽然现有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建筑垃圾的体积不等,一些较小的体积在进入破碎腔也会与撞击板发生接触,而这些小体积的建筑垃圾已经符合要求,所以在设备内发生的多次撞击是无效作业,不光加快了撞击板与破碎板的损耗,同时也占用了其他需要破碎的建筑垃圾的运动空间,导致整体破碎作业的效率降低,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顶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外壳的背面通过伸缩配合的方式活动安装有落料装置,所述主体外壳内壁的两侧通过铣床开槽的方式开设有震动槽,落料装置与震动槽相配合,所述主体外壳内壁靠近顶部和正面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破碎板,破碎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破碎板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座,缓冲座贯穿主体外壳并延伸至主体外壳外侧,所述缓冲座位于主体外壳外侧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与主体外壳外壳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外壳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撞击装置,所述主体外壳外表面一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动力机,所述动力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的方式与撞击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板,所述落料板顶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的背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行程杆,所述行程杆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主体外壳的背面相连接,所述落料板的顶部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分料孔,所述落料板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行程块,行程块与震动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分料孔的数量为四个,分料孔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分料孔的开口大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增大,所述落料板底部位于分料孔右侧的位置上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阻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落料板的正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落料杆,落料杆沿落料板正面的延伸方向阵列分布,所述落料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

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条形刃。

进一步,所述震动槽处于水平状态,震动槽与行程块之间的配合存在余量。

进一步,所述阻料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分料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所述固定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接触板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起到遮挡作用。

进一步,所述撞击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撞击板,撞击板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贯穿主体外壳并延伸至主体外壳的外侧,所述连接轴一端位于主体外壳外侧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

进一步,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皮带轮相连接。

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料孔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分布,分料孔的开口大小沿落料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使得物料在沿落料板下落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会先通过分料孔掉落到分料板的上方,并继续下滑,并且体积越小的建筑垃圾通过分料孔落入分料板的时间越早,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则需要通过开口较大的分料孔才能落入分料板的上方,而体积更大的建筑垃圾则无法通过分料孔且一直沿落料板持续下滑,并且通过分料板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阻料装置,接触板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起到遮挡作用,使得体积较小且不需要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在沿分料板下滑并最终与阻料装置发生撞击,从而发生反弹且不再与撞击板发生撞击接触,并直接从主体外壳的下方排出,从而大大减小撞击板的工作载荷,延长了撞击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以及维护频率,此外,通过调节阻料装置的安装位置,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大时,可安装数量较多的阻料装置实现对多层分料板下落的建筑垃圾进行反弹并使其不再与撞击板发生撞击,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小时,可安装数量较少的阻料装置或不安装阻料装置使得更多的位于分料板上方的建筑垃圾能够与撞击板发生撞击,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对阻料装置进行安装,从而对与撞击板发生撞击的建筑垃圾的最小体积进行限制,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当未通过分料孔的建筑垃圾沿着落料板继续下滑,此时体积小于落料杆间距的建筑垃圾会从落料杆之间的空间下落,由于沿分料板上方下滑的小体积建筑垃圾会先于撞击板相接触,在发生撞击后向上方快速运动,并与从落料杆之间的空间中下落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从而使撞击发生瞬间,二者的相对速度更大,从而使破碎的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破碎效率。

3、当大体积的建筑垃圾无法通过落料杆之间的空间下落时,会留在落料杆的顶部,从而使得与撞击板接触的小体积建筑垃圾若未与下落状态下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便会与落料杆上方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并发生碎裂,碎裂后的建筑垃圾的体积小于落料杆之间的间距便会落下,从而进一步与与撞击板发生撞击后的建筑垃圾相撞击,进一步提高了破碎效率,并且位于落料杆上方的建筑垃圾会对位于顶部的破碎板起到遮挡作用,使得破碎板与建筑垃圾发生撞击的频率大大降低,从而延长了破碎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以及维护频率。

4、通过缓冲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条形刃,使得少数建筑垃圾在于撞击板发生撞击并向上方运动过程中,会与条形刃发生撞击,从而避免快速运动的建筑垃圾直接与落料杆发生撞击而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此外,由于条形刃的底部设置为尖锐凸起的形状,高速运动的建筑垃圾在于条形刃底部尖锐凸起发生撞击的过程中会发生破碎并会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发生进一步破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破碎效率。

5、当建筑垃圾在与撞击板发生接触向上运动并与缓冲装置发生撞击后,此时通过震动槽处于水平状态,震动槽与行程块之间的配合存在余量,使得缓冲装置在受到撞击时,自身会发生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在整个建筑垃圾破碎的过程中,缓冲装置会频繁受到来自建筑垃圾的撞击,从而是自身始终处于水平震动的状态,从而带动落料装置整体发生震动,在此震动的过程中,位于落料板上方以及位于分料板上方的建筑垃圾不断下滑,从而避免建筑垃圾在下滑的过程中出现阻塞造成破碎作业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图3中A-A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主体外壳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主体外壳前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图6中B-B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结构落料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结构落料装置前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结构图9中C-C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结构缓冲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结构缓冲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结构图12中D-D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结构阻料装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结构阻料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结构撞击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主体外壳;2、进料口;3、落料装置;31、落料板;32、端板;33、行程杆;34、复位弹簧;35、分料孔;36、侧板;37、行程块;38、分料板;39、阻料装置;391、固定板;392、接触板;301、落料杆;302、缓冲装置;3021、连接板;3022、缓冲杆;3023、条形刃;4、震动槽;5、破碎板;6、缓冲座;7、缓冲弹簧;8、撞击装置;81、主轴;82、撞击板;83、连接轴;84、从动皮带轮;9、安装板;10、动力机;11、主动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反击式破碎机,请参阅图1-图7,包括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顶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进料口2,主体外壳1的背面通过伸缩配合的方式活动安装有落料装置3,主体外壳1内壁的两侧通过铣床开槽的方式开设有震动槽4,落料装置3与震动槽4相配合,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顶部和正面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破碎板5,破碎板5的数量为三个,破碎板5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座6,缓冲座6贯穿主体外壳1并延伸至主体外壳1外侧,缓冲座6位于主体外壳1外侧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7,缓冲弹簧7与主体外壳1外壳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活动套接有撞击装置8,主体外壳1外表面一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动力机10,动力机10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主动皮带轮11,主动皮带轮11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的方式与撞击装置8相连接。

请参阅图1-图10,落料装置3包括落料板31,落料板31顶部靠近背面的位置上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端板32,端板32的背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行程杆33,行程杆33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一端通过卡接的方式与主体外壳1的背面相连接,落料板31的顶部通过钻床钻孔的方式开设有分料孔35,落料板31顶部靠近两侧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侧板36,侧板36的一侧通过整体铸造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行程块37,行程块37与震动槽4相配合。

请参阅图8-图10,分料孔35的数量为四个,分料孔35以线性阵列的方式沿落料板31的延伸方向分布,分料孔35的开口大小沿落料板31的延伸方向依次增大,落料板31底部位于分料孔35右侧的位置上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分料板38,使得物料在沿落料板31下落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会先通过分料孔35掉落到分料板38的上方,并继续下滑,并且体积越小的建筑垃圾通过分料孔35落入分料板38的时间越早,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则需要通过开口较大的分料孔35才能落入分料板38的上方,而体积更大的建筑垃圾则无法通过分料孔35且一直沿落料板31持续下滑,分料板38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阻料装置39,阻料装置39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在分料板38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

请参阅图1-图16,落料板31的正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落料杆301,落料杆301沿落料板31正面的延伸方向阵列分布,当未通过分料孔35的建筑垃圾沿着落料板31继续下滑,此时体积小于落料杆301间距的建筑垃圾会从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下落,由于沿分料板38上方下滑的小体积建筑垃圾会先于撞击板82相接触,在发生撞击后向上方快速运动,并与从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中下落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从而使撞击发生瞬间,二者的相对速度更大,从而使破碎的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破碎效率,当大体积的建筑垃圾无法通过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下落时,会留在落料杆301的顶部,从而使得与撞击板82接触的小体积建筑垃圾若未与下落状态下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便会与落料杆301上方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并发生碎裂,碎裂后的建筑垃圾的体积小于落料杆301之间的间距便会落下,从而进一步与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后的建筑垃圾相撞击,进一步提高了破碎效率,并且位于落料杆301上方的建筑垃圾会对位于顶部的破碎板5起到遮挡作用,使得破碎板5与建筑垃圾发生撞击的频率大大降低,从而延长了破碎板5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以及维护频率,落料杆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302。

请参阅图8-图16,缓冲装置302包括连接板3021,连接板302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缓冲杆3022,缓冲杆3022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条形刃3023,条形刃3023的底部设置为尖锐凸起的形状,通过缓冲杆3022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条形刃3023,使得少数建筑垃圾在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并向上方运动过程中,会与条形刃3023发生撞击,从而避免快速运动的建筑垃圾直接与落料杆301发生撞击而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此外,由于条形刃3023的底部设置为尖锐凸起的形状,高速运动的建筑垃圾在于条形刃3023底部尖锐凸起发生撞击的过程中会发生破碎并会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发生进一步破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破碎效率。

请参阅图1-图10,震动槽4处于水平状态,震动槽4与行程块37之间的配合存在余量,当建筑垃圾在与撞击板82发生接触向上运动并与缓冲装置302发生撞击后,此时通过震动槽4处于水平状态,震动槽4与行程块37之间的配合存在余量,使得缓冲装置302在受到撞击时,自身会发生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在整个建筑垃圾破碎的过程中,缓冲装置302会频繁受到来自建筑垃圾的撞击,从而是自身始终处于水平震动的状态,从而带动落料装置3整体发生震动,在此震动的过程中,位于落料板31上方以及位于分料板38上方的建筑垃圾不断下滑,从而避免建筑垃圾在下滑的过程中出现阻塞造成破碎作业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16,阻料装置39包括固定板391,固定板39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分料板38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板391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接触板392,接触板392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38起到遮挡作用,接触板392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38起到遮挡作用,使得体积较小且不需要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在沿分料板38下滑并最终与阻料装置39发生撞击,从而发生反弹且不再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接触,并直接从主体外壳1的下方排出,从而大大减小撞击板82的工作载荷,延长了撞击板82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以及维护频率,此外,通过调节阻料装置39的安装位置,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大时,可安装数量较多的阻料装置39实现对多层分料板38下落的建筑垃圾进行反弹并使其不再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小时,可安装数量较少的阻料装置39或不安装阻料装置39使得更多的位于分料板38上方的建筑垃圾能够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对阻料装置39进行安装,从而对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的建筑垃圾的最小体积进行限制,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图7和图16,撞击装置8包括主轴81,主轴81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撞击板82,撞击板82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主轴8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连接轴83,连接轴83贯穿主体外壳1并延伸至主体外壳1的外侧,连接轴83一端位于主体外壳1外侧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从动皮带轮84。

请参阅图1-图7和图16,主动皮带轮11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皮带轮84相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过程中,物料在沿落料板31下落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会先通过分料孔35掉落到分料板38的上方,并继续下滑,并且体积越小的建筑垃圾通过分料孔35落入分料板38的时间越早,而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则需要通过开口较大的分料孔35才能落入分料板38的上方,而体积更大的建筑垃圾则无法通过分料孔35且一直沿落料板31持续下滑,并且通过分料板38底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阻料装置39,接触板392可对位于下方的分料板38起到遮挡作用,使得体积较小且不需要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在沿分料板38下滑并最终与阻料装置39发生撞击,从而发生反弹且不再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接触,并直接从主体外壳1的下方排出,从而大大减小撞击板82的工作载荷。

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大时,可安装数量较多的阻料装置39实现对多层分料板38下落的建筑垃圾进行反弹并使其不再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当需要的成品体积较小时,可安装数量较少的阻料装置39或不安装阻料装置39使得更多的位于分料板38上方的建筑垃圾能够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对阻料装置39进行安装,从而对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的建筑垃圾的最小体积进行限制,当未通过分料孔35的建筑垃圾沿着落料板31继续下滑,此时体积小于落料杆301间距的建筑垃圾会从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下落,由于沿分料板38上方下滑的小体积建筑垃圾会先于撞击板82相接触,在发生撞击后向上方快速运动,并与从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中下落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从而使撞击发生瞬间,二者的相对速度更大,从而使破碎的效果更为明显。

当大体积的建筑垃圾无法通过落料杆301之间的空间下落时,会留在落料杆301的顶部,从而使得与撞击板82接触的小体积建筑垃圾若未与下落状态下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便会与落料杆301上方的建筑垃圾发生撞击并发生碎裂,碎裂后的建筑垃圾的体积小于落料杆301之间的间距便会落下,从而进一步与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后的建筑垃圾相撞击,进一步提高了破碎效率,并且位于落料杆301上方的建筑垃圾会对位于顶部的破碎板5起到遮挡作用,使得破碎板5与建筑垃圾发生撞击的频率大大降低,少数建筑垃圾在于撞击板82发生撞击并向上方运动过程中,会与条形刃3023发生撞击,由于条形刃3023的底部设置为尖锐凸起的形状,高速运动的建筑垃圾在于条形刃3023底部尖锐凸起发生撞击的过程中会发生破碎并会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发生进一步破碎。

当建筑垃圾在与撞击板82发生接触向上运动并与缓冲装置302发生撞击后,此时通过震动槽4处于水平状态,震动槽4与行程块37之间的配合存在余量,使得缓冲装置302在受到撞击时,自身会发生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在整个建筑垃圾破碎的过程中,缓冲装置302会频繁受到来自建筑垃圾的撞击,从而是自身始终处于水平震动的状态,从而带动落料装置3整体发生震动,在此震动的过程中,位于落料板31上方以及位于分料板38上方的建筑垃圾不断下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