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

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址地区地质勘测信息获取、选址地区土层相关信息处理、选址地区施工地质符合度分析、选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选址地区气象危险指数评估和最优选址地区筛选,本发明通过从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承载、施工难度、地质灾害和气象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筛选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不仅减少工程建造的成本,还进一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找到最适合建设输变电工程的地区,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9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3 专利申请号:2023108413976 申请日:2023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8-0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涉及到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输变电工程是指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用户的电力输送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中,地质勘测是重要的前期工作之一,其目的是为电力工程的建设提供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以便进行合理的选址、设计和施工,而地质勘测数据处理则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在当前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测数据处理逐渐采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人工处理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数据误差的不足,但数据处理技术的更新仅仅是制定科学全面的工程建设规划的基础,当前地质勘测数据处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1、当前地质勘测数据处理多针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承载能力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难度分析的关注度不高,一味追求高地质承载能力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可能出现无法及时发现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存在困难施工地质环境的问题,进而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耽误施工进度,耗费额外的建造成本,难以达到施工预期结果。

当前地质勘测数据处理缺乏针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全面性的分析,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或者仅仅针对某一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展开,导致各输变电工程选址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不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导致后续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产生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前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未考虑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的气象因素对后续建成的变电站、输电线等输变电设备的影响,导致无法保障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进而导致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1)选址地区地质勘测信息获取:获取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勘测信息,其包括土层相关信息、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和历史气象信息。

(2)选址地区土层相关信息处理: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土层相关信息,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

(3)选址地区施工地质符合度分析: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进而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4)选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

(5)选址地区气象危险指数评估: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气象信息,评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

(6)最优选址地区筛选: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据此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并通过智能显示终端进行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土层相关信息包括各土层的土壤的类型、抗压强度、密实度和含水量。

所述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包括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各次发生的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面积。

所述历史气象信息包括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其具体过程如下:

(21)从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土层相关信息中提取各土层的土壤的类型、抗压强度

(22)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内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的硬度评估指标相减,得到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的硬度评估指标变化量,记为各相邻土层硬度评估指标变化量

(23)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变化评估系数,其公式为:

(24)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各土层的土壤的含水量,获取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其具体过程包括:

(31)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其公式为:

(32)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的变化评估系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难度指数

(33)从WEB云端提取由输变电工程历史建设数据所得的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的标准承载能力指数和标准施工难度指数,记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难度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其具体分析过程为:根据历史地质灾害信息中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类型地质灾害各次发生的灾害等级,从WEB云端提取其对应地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

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其具体过程包括:从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气象信息中提取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构建以单位年限为横轴、单位温度为纵轴的年限-温度曲线图,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代入年限-温度曲线图中,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设定时间段内的最高温度曲线函数

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最高温度,将其作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当前年限的最高温度

由公式

同理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未来设定年限的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

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当前年限和未来设定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进行比对,筛选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的最大值,分别记为

由公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其具体过程包括: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的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进而针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和施工难度进行定量评估,为输变电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本发明通过结合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向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靠齐,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筛选奠定坚实的基础。

(3)本发明通过全面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为输变电工程的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使其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后续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的错误率。

(4)本发明通过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充分考虑到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后选址地区的气象因素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影响,确保输变电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寿命,同时也为后续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筛选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5)本发明通过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匹配度、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气象危险指数结合,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据此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不仅减少了工程建造的成本,还进一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找到最适合建设输变电工程的地区,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实施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1)选址地区地质勘测信息获取:获取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勘测信息,其包括土层相关信息、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和历史气象信息。

具体地,所述土层相关信息包括各土层的土壤的类型、抗压强度、密实度和含水量。

所述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包括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各次发生的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面积。

所述历史气象信息包括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历史设定时间段是根据输变电设备使用寿命来设定的,示例性地,变电站的使用寿命为20年,则将历史设定时间段设定为过去20年。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选址地区地质勘测信息是通过在地质勘测数据档案室输入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编号,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勘测报告,从地质勘测报告获取其对应的地质勘测信息。

(2)选址地区土层相关信息处理: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土层相关信息,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

具体地,所述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其具体过程如下:

(21)从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土层相关信息中提取各土层的土壤的类型、抗压强度

(22)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内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的硬度评估指标相减,得到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硬度评估指标变化量,记为各相邻土层硬度评估指标变化量

(23)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变化评估系数,其公式为:

(24)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各土层的土壤的含水量,获取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

需要解释的是,上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的获取过程为: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内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的含水量相减,得到各土层与其相邻土层的含水量变化量,记为各相邻土层含水量变化量

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其公式为:

(3)选址地区施工地质符合度分析: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进而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

具体地,所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其具体过程包括:

(31)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其公式为:

(32)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硬度、含水量的变化评估系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难度指数

(33)从WEB云端提取由输变电工程历史建设数据所得的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的标准承载能力指数和标准施工难度指数,记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计算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符合度,向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靠齐,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筛选奠定坚实的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输变电工程历史建设数据包括各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的施工工作时长、施工成本以及各设定监测时间点变电站的倾斜度和地基沉降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的标准承载能力指数和标准施工难度指数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331)从输变电工程历史建设数据提取各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各设定监测时间点变电站的倾斜度和地基沉降深度,记为

(332)从输变电工程历史建设数据中提取各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的施工工作时长、施工成本,记为

(333)将各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的施工地质条件适配系数进行比对,筛选出施工地质条件适配系数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作为最适配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从地质勘测数据档案室获取最适配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的的土层相关信息,同上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一致得到最适配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的承载能力指数和施工难度指数,将其作为最适配施工理想地质条件的标准承载能力指数和标准施工难度指数。

具体地,所述上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难度指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相邻土层的硬度、含水量变化评估系数,进而针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承载能力和施工难度进行定量评估,为输变电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4)选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地质灾害信息,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

具体地,所述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其具体分析过程为:根据历史地质灾害信息中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类型地质灾害各次发生的灾害等级,从WEB云端提取其对应地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类型地质灾害各次发生的灾害等级对应地域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

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全面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指数,为输变电工程的选址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使其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后续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的错误率。

(5)选址地区气象危险指数评估:根据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气象信息,评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

具体地,所述评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其具体过程包括:从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气象信息中提取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构建以单位年限为横轴、单位温度为纵轴的年限-温度曲线图,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代入年限-温度曲线图中,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历史设定时间段内的最高温度曲线函数

对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温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历史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最高温度,将其作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当前年限的最高温度

由公式

同理得到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未来设定年限的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

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当前年限和未来设定年限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进行比对,筛选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力强度和总降雨量的最大值,分别记为

由公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气象危险指数,充分考虑到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后选址地区的气象因素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影响,确保输变电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寿命,同时也为后续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筛选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6)最优选址地区筛选: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据此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并通过智能显示终端进行反馈。

具体地,所述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其具体过程包括:构建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本发明通过将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施工地质匹配度、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气象危险指数结合,分析各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的工程建设合理性评价系数,据此筛选出最优输变电工程选址地区,不仅减少了工程建造的成本,还进一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找到最适合建设输变电工程的地区,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发明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