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属于控螺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友好型低碳农业技术领域。植物材料水笔仔为华南地区常见植物,获取容易,操作简单,便于农民在田间操作,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水笔仔叶片提取物能抑制福寿螺;二,能杀灭福寿螺;三,可以降低土壤(尤其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具有“一举三得”(抑螺、杀螺、减排)的效果。通过水笔仔叶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0.20~1.20g/L)范围下,不仅可有效防治福寿螺,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达到消灭入侵动物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出一种环保低碳的农业技术,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0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310249183.X

  • 申请日2023-03-15

  • 分类号A01N65/08(2009.01);A01P9/00(2006.01);C09K17/14(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崔红丽

  • 地址 510303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7: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65/08 专利申请号:202310249183X 申请日:2023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2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螺植物资源利用的环境友好型低碳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尤其稻田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具体应用方法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提取物能抑制福寿螺;第二方面,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提取物能杀灭福寿螺;第三方面,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提取物可以降低土壤(尤其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

背景技术

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是当前倍受关注的两个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生物入侵尤其是动物入侵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巨大的危害。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也是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食性广泛、食量大,在我国很多省份爆发,导致农作物水稻、茭白、莲藕等水生作物减产,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不可逆转的侵害。福寿螺还携带管圆线虫,严重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带来危害。

甲烷(CH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生物抑螺、杀螺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环境污染效应相对较小等特点。目前,我国防治福寿螺的方法主要是化学药剂,其存在价格高、刺激性和毒性大、污染环境等问题,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正常流动。

水笔仔Kandelia obovata是红树林中常见的种类,水笔仔每年有大量的凋落叶,但是针对红树资源利用仍较少。水笔仔叶片中含有的醇类、醌类物质使其具有杀菌等药理特性,据研究,水笔仔凋落物每公顷年产量为6188kg,这些叶片不能得到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已有研究发现水笔仔树叶片中的甾醇、三萜、醌类、黄酮、有机酸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但目前还没有水笔仔用于控制福寿螺,降低土壤中甲烷排放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该提取物的应用效果“一举三得”,即“抑螺、杀螺、减排”。

本发明利用水笔仔植物来控制福寿螺,最终发现水笔仔提取物浓度在0.20~1.20g/L范围下,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福寿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达到消灭入侵动物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出一种环保低碳的农业技术,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水笔仔提取物在控螺和/或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笔仔提取物为水笔仔叶片提取物;

进一步的,所述水笔仔叶片提取物的终浓度为0.20~1.20g/L。

进一步的,所述水笔仔叶片提取物为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1:2。

进一步的,所述螺为福寿螺;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为稻田土壤。

优选的,所述应用为:

(1)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或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在抑制福寿螺中的应用;和/或

(2)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在杀灭福寿螺中的应用;和/或

(3)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或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在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应用。

优选地,水笔仔叶片提取物在降低土壤甲烷排放中的用量为0.20~1.20g/L,进一步为1.20g/L。

所述应用包括步骤:

将水笔仔叶片提取物投加于含有福寿螺的水体,其中水笔仔叶片提取物的用量为0.20~1.20g/L;

所述水笔仔叶片提取物包括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1:2。

优选的,所述水体为稻田水体。

方案中所述的水笔仔叶片即Kandelia obovata,隶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秋茄属(Kandelia)。福寿螺行为响应包括抑制和正常两种状态,抑制状态包括闭厣、觅食、逃逸等行为,半抑制包括附壁、逃逸行为,正常行为水底连续运动。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采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测定,排放速率明显降低。实验表明,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的用量大小影响福寿螺行为响应,剂量>=0.20g/L福寿螺行为产生响应,福寿螺处于抑制和半抑制状态,无法觅食,且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显著降低,乙醇提取物存在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过程的负效应和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过程的正效应。而<0.20g/L对福寿螺的正常觅食活动影响不明显,体内生理代谢的防御足够应对提取物的干扰,对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影响不明显。优选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的用量为1.2g/L,在该用量下对福寿螺的抑制效果明显,且可以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

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用量直接影响抑制福寿螺的效果,正丁醇提取物有效剂量>=0.20g/L福寿螺开始受到抑制,随着浓度升高,抑制率提高。0.20g/L以下对福寿螺的存活影响不明显,低于该用量对福寿螺无法起到抑制作用。优选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用量为0.2~1.0g/L,在该用量下对福寿螺的抑制效果明显,达到100%抑制福寿螺的时间是1h。

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混合的用量影响杀灭福寿螺和降低甲烷排放的效果,福寿螺死亡表征为腹足脱出,不再收回,轻拉后,福寿螺发生壳肉分离现象。混合提取物有效剂量>=0.20g/L福寿螺开始死亡,随着浓度升高,死亡率提高。稻田土壤的甲烷排放显著降低,混合提取物对稻田土壤产甲烷过程表现负效应,对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过程表现为正效应。0.20g/L以下对福寿螺的存活影响不明显,存在福寿螺的器官组织部分损伤,福寿螺通过自我修复机制保持正常生长繁殖,经实验证明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混合的用量下限为0.20g/L,低于该用量对福寿螺无法起到毒杀作用。因此,乙醇提取物粉末和正丁醇提取物粉末的质量比为1:1~1:2,浓度为0.20~1.20g/L,在此范围内,混合提取物可以同时达到杀螺和降低甲烷排放的双重效应。优选地,水笔仔叶片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5,用量为1.0g/L,在该用量下可以100%杀灭福寿螺,时间大约是72h。

所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水笔仔叶片,洗净,干燥,粉碎成粉末,过40~70目筛,得到水笔仔叶片粉末;然后用乙醇水溶液浸泡,超声提取,过滤后再提取1~2次固体残留物,合并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为先100~108℃烘1小时,在70~80℃烘干到恒重;

优选的,所述水笔仔叶片粉末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5~20;进一步为1:18。

优选的,所述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5~75%;进一步为70%。

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2~26h;进一步为24h;

优选的,所述浸泡是在室温下浸泡,室温是指23~27℃;

优选的,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28~33min;进一步为30min;

水笔仔叶片的形态尤其是粉末的颗粒大小也会影响提取效果以及抑制福寿螺行为的效率,如果超过40目筛和70目筛的范围,则很难获得植物提取物或者是有效抑制福寿螺效果。优选的,所述的过40~70目筛为过60目筛;该大小的水笔仔叶片粉末更容易用于获得提取物,且能最有效地抑制福寿螺。

所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溶于水,加入正丁醇萃取,重复萃取至上层液正丁醇颜色无变化,合并萃取液,旋蒸、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与水的质量比为2.5~3.5:1;进一步为3:1。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植物材料水笔仔为华南地区常见植物,获取容易,操作简单,便于农民在田间操作,节约成本,降低污染;

(2)为有害入侵动物的控制提供新思路,对于入侵生态学及生物入侵控制技术的研究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3)通过水笔仔叶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0.20~1.20g/L)下可有效控制福寿螺,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稻田土壤甲烷的排放,达到避污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浓度为0.2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行为的影响。

图2是浓度为0.4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

图3是浓度为1.2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

图4是浓度为0.2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5是浓度为0.4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6是浓度为1.20g/L时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7是不同浓度下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对稻田土壤产甲烷量的影响。

图8是浓度为0.2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

图9是浓度为0.8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

图10是浓度为1.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行为影响。

图11是浓度为0.2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12是浓度为0.8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13是浓度为1.0g/L时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图14是不同浓度下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对稻田土壤产甲烷量的影响。

图15是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在0.2g/L、0.8g/L和1.0g/L浓度下的杀螺效果。

图16是水笔仔混合提取物在0.2g/L、0.8g/L、1.0g/L浓度下和对照组的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对比。

图17是不同浓度下水笔仔混合提取物对稻田土壤产甲烷量的影响以及96h的杀螺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实验条件或按照制造厂所建议的实验条件。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抑制稻田福寿螺活动,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将植物材料洗干净,鼓风干燥箱105℃,烘1小时,75℃烘到恒重,然后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

2.取200g粉末状的植物材料在室温下以1:18(质量:体积)的比例在70%的乙醇中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30min,过滤样品,再提取两次固体残留物,合并三份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3.使用时,称取一定量的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用超声波分散或溶解提取物,以制备所需浓度的悬浮液10g/L,分别取10mL、20mL、40mL至1L容量瓶定容得到0.20g/L、0.40g/L、1.2g/L浓度,在塑料盆中放入10只福寿螺,加入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三组平行试验,一组对照,对照组用去氯水,来检测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的抑螺效果。

结果表明,0.20g/L处理福寿螺6h后,受抑制的福寿螺占90%,其中逃出水面的占10%,闭厣的福寿螺占80%;72h后,抑制率达到100%(图1),0.40g/L处理福寿螺24h的抑制率达到100%(图2),1.2g/L处理福寿螺30min的抑制率达到80%,6h的抑制率达到100%(图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抑制福寿螺,降低稻田土壤排放,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将植物材料洗干净,鼓风干燥箱105℃,烘1小时,75℃烘到恒重,然后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

2.取200g粉末状的植物材料在室温下以1:18(质量:体积)的比例在70%的乙醇中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30min,过滤样品,再提取两次固体残留物,合并三份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3.测定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对照组在密闭装置中先加入5cm的稻田土壤,再加入5cm水层(500mL),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试验组用针管抽出100mL清水,分别将0.1g、0.2g和0.6g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溶于100mL清水后再打入。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0.20g/L、0.40g/L和1.20g/L三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的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试验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浓度为0.20g/L、0.40g/L和1.20g/L的乙醇提取物处理稻田土壤后,其在0.20g/L浓度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66ppbv/min,是对照组的16.4%;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67ppbv/min,是对照组的16.3%;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65ppbv/min,是对照组的16.5%(图4);其在0.40g/L浓度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62ppbv/min,是对照组的15.4%;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63ppbv/min,是对照组的15.4%;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61ppbv/min,是对照组的15.3%(图5);其在1.20g/L浓度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55ppbv/min,是对照组的13.5%;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55ppbv/min,是对照组的13.5%;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54ppbv/min,是对照组的13.6%(图6);

在0.2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83mg,是对照组的76.1%;在0.4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15mg,是对照组的13.7%;在1.2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11mg,是对照组的10.7%(图7)。加入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的甲烷速率明显降低,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不但可以抑制福寿螺,而且可以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利用不同浓度的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控制稻田福寿螺,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将植物材料洗干净,鼓风干燥箱105℃,烘1小时,75℃烘到恒重烘干,然后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

2.取200g粉末状的植物材料在室温下以1:18(质量:体积)的比例在70%的乙醇中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30min,过滤样品,再提取两次固体残留物,合并三份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3.用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溶于水,比例为3:1,加入正丁醇萃取,重复萃取直至上层液正丁醇颜色无变化,萃取液混合旋蒸、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取适量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配制成0.20g/L、0.80g/L、1.0g/L的浓度,在塑料盆中放入10只福寿螺,加入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三组平行试验,一组对照,对照组用去氯水,检测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抑制福寿螺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0.20g/L处理福寿螺6h的抑制率达到100%(图8),0.80g/L处理福寿螺1h的抑制率达到100%(图9),1.0g/L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福寿螺1h的抑制率达到100%(图1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降低稻田土壤排放,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将植物材料洗干净,鼓风干燥箱105℃,烘1小时,75℃烘到恒重,然后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

2.取200g粉末状的植物材料在室温下以1:18(质量:体积)的比例在70%的乙醇中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30min,过滤样品,再提取两次固体残留物,合并三份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3.用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溶于水,比例为3:1,加入正丁醇萃取,重复萃取直至上层液正丁醇颜色无变化,萃取液混合旋蒸、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

4.测定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对照组:在密闭装置中先加入5cm的稻田土壤,再加入5cm水层(500mL),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检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试验组:测定完对照组后,分别将0.1g、0.4g和0.5g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溶于100mL清水后再打入。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0.20g/L、0.80g/L和1.00g/L三种不同浓度的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试验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浓度为0.20g/L、0.80g/L和1.00g/L的正丁醇提取物处理稻田土壤后,其在0.20g/L浓度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2.42ppbv/min,是对照组的60%;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2.48ppbv/min,是对照组的61%;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2.33ppbv/min,是对照组的58.3%(图11);

其在0.80g/L浓度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1.56ppbv/min,是对照组的38.7%;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1.61ppbv/min,是对照组的40%;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1.53ppbv/min,是对照组的38.4%(图12);

其在1.00g/L浓度下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对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影响试验结果如下,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1.17ppbv/min,是对照组的29.0%;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1.21ppbv/min,是对照组的29.5%;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1.16ppbv/min,是对照组的29.0%(图13);

在0.2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72mg,是对照组的66%;在0.8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55mg,是对照组的50.4%;在1.00g/L浓度下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23mg,是对照组的21.1%(图14)。加入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甲烷速率明显降低,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不但可以抑制福寿螺,而且可以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研究利用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混合杀灭稻田福寿螺,降低稻田土壤排放甲烷,具体步骤包括:

1.采集红树植物水笔仔叶片,将植物材料洗干净,鼓风干燥箱105℃,烘1小时,75℃烘到恒重,粉碎成粉末,过60目筛;

2.取200g粉末状的植物材料在室温下以1:18(质量:体积)的比例在70%的乙醇中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30min,过滤样品,再提取两次固体残留物,合并三份滤液,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

3.用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溶于水,比例为3:1,加入正丁醇萃取,重复萃取直至上层液正丁醇颜色无变化,萃取液混合旋蒸、烘干,得到水笔仔叶片正丁醇提取物。

4.将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的粉末混合(质量比为1:1.5),得到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取适量分别配制成0.2g/L、0.8g/L、1.0g/L的浓度。在塑料盆中放入10只福寿螺,加入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三组平行试验,一组对照,对照组用去氯水,检测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效果。

5.测定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对照组:在密闭装置中先加入5cm的稻田土壤,再加入5cm水层(500mL),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试验组:测定完对照组后,将按质量比1:1.5混合的水笔仔叶片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分别取0.1g、0.4g、0.5g溶于500mL清水后(即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的浓度分别为0.2g/L、0.8g/L、1.0g/L),直接倒入无水土壤中。最后在22.5℃下,用LI-7810便携式温室气体测定仪连续检测稻田土壤甲烷排放速率。

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的浓度为0.20g/L,在毒杀72h后,福寿螺死亡率为65%,96h后,福寿螺死亡率达到100%;当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的浓度为0.80g/L,在毒杀72h后,福寿螺死亡率为70%,96h后,福寿螺死亡率达到100%;当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的浓度为1.00g/L,在毒杀48h后,福寿螺死亡率为90%,72h后,福寿螺死亡率达到100%(图15)。

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在0.20g/L时的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72ppbv/min,是对照组的17.8%;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73ppbv/min,是对照组的17.8%;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71ppbv/min,是对照组的17.8%;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在0.80g/L时的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54ppbv/min,是对照组的13.4%;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55ppbv/min,是对照组的13.4%;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53ppbv/min,是对照组的13.3%;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在1.00g/L时的甲烷排放平均速率为0.32ppbv/min,是对照组的7.9%;甲烷排放最大速率为0.33ppbv/min,是对照组的8.0%;甲烷排放最小速率为0.31ppbv/min,是对照组的7.8%(图16);

整体上,混合提取物在0.20g/L时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160mg,是对照组的14.7%,福寿螺死亡率在96h时达到100%;在0.80g/L时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100mg,是对照组的9.2%,福寿螺死亡率在96h时达到100%;在1.00g/L时每立方厘米的甲烷排放累积量为0.082mg,是对照组的7.5%,福寿螺死亡率在96h时达到100%(图17)。在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试验中,水笔仔叶片混合提取物不仅可以杀灭福寿螺,而且可以降低稻田土壤甲烷排放。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