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

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将南方鲜食玉米的生长过程划分为苗期、穗期、子粒形成期3个阶段,基于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规律在玉米生长发育全程实施由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各技术措施对草地贪夜蛾的协同控制作用,将草地贪夜蛾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有效减少了草地贪夜蛾防治农药的施用次数和使用剂量,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提高了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此外,通过实施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综合防控方法技术体系,达到了粮食无公害生产、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5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310440828.8

  • 申请日2023-04-23

  • 分类号A01G22/20(2018.01);A01G22/40(2018.01);A01G13/00(2006.01);A01C1/00(2006.01);A01C1/06(2006.01);A01M1/04(2006.01);A01M1/02(2006.01);

  • 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党村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6: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2/20 专利申请号:2023104408288 申请日:2023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1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我国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治、玉米绿色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科研领域。

背景技术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其规模种植效益显著。近年来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华南、西南等我国鲜食玉米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福建省是南方鲜食玉米种植的重要区域,年种植鲜食玉米面积40多万亩,年产值达40多亿元,鲜食玉米产业位居全国前列。鲜食玉米已成为我国南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和驱动区域现代特色农业及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草地贪夜蛾

在应对农业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的严重危害威胁中,我国现阶段通过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解决应急防控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时代要求农业必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此,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减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发展,实现低成本、绿色可持续控制的目标。因此,广大粮农十分迫切需求适合于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的技术和方法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家也十分重视农业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这势必要求建立草地贪夜蛾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而有关我国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法方面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综合防控方法,该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法包括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虫情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5种关键技术措施,经科学优化集成和组装,构建了农药减量使用的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南方鲜食玉米的生产实际之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方法,所述综合防控方法将南方鲜食玉米的生长过程划分为苗期、穗期、子粒形成期3个阶段,基于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规律在玉米生长发育全程实施由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法;

其中,所述农业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①选择抗耐虫玉米品种;

②实施健身栽培,科学测土配方施肥,以提高玉米抗病虫能力;

③于田埂四周种植草地贪夜蛾驱避植物,以减少田间虫量;

其中,所述物理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①于大面积连片种植的玉米地设置太阳能杀虫灯,以减少鳞翅目类害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和棉铃虫的发生量;

②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应用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诱杀的理化诱控措施,在集中连片种植区设置诱捕器,以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

其中,所述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①在集中连片种植区,在成虫交配高峰期应用性信息素迷向剂干扰草地贪夜蛾成虫交配产卵,以减少草地贪夜蛾的交配率和产卵量,并减少田间幼虫数量;

②结合田间监测,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低龄幼虫期及虫口数量较低时,喷雾施用生物源农药制剂或植物源农药制剂;

③结合田间监测,在田间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的始盛期,连片大量人工释放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以实施生物防治;

④间作或套种非禾本科植物,以保护农田生境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其中,所述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苗期

①播种前用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以预防控制玉米苗期害虫草地贪夜蛾、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的危害;

②在播种育苗期未采用种子包衣处理情况下,在玉米移栽前采用具有杀虫作用的化学药剂进行苗床淋洒或对玉米苗进行药剂浸渍处理的方法施药1次;

(2)穗期

①玉米的穗期阶段一般需全园喷雾施用对天敌昆虫安全性高的化学药剂2次;拔节期和小喇叭口期,对玉米植株全株均匀喷雾施药,为后期生殖生长提供充分营养物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扬花期,重点对玉米植株心叶、雄穗和雌穗部位喷雾施药,以有效保障玉米后续的扬花授粉率和结实率;全园喷雾施药时可另外添加10%吡丙醚1000~1500倍液,以抑制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大幅度降低田间幼虫数量;

②视田间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可酌情对危害严重的局部区域再喷雾施用对天敌昆虫安全性高的化学药剂1次,在玉米拔节期或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玉米植株受害率达防治指标时,重点对玉米植株心叶和植株中上部喷雾施药,以保护玉米生长点、茎杆和雌雄花穗,为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整个的玉米穗期阶段喷雾施药最多不超过3次;

(3)子粒形成期

①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量达5~10头以上时,喷雾施用生物源农药制剂或植物源农药制剂;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量百株玉米有虫量达10头以上时,喷雾施用对天敌昆虫安全性高的化学药剂;整个的子粒形成阶段最多喷雾施药1次,重点对雌穗花丝和玉米果穗部位施药,且需在玉米采摘前至少14天停止用药。

所述性信息素迷向剂选自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顺-9,10,11-十四碳烯醇乙酸酯。

所述生物源农药制剂选自金龟子绿僵菌100亿孢子/毫升悬浮剂、球孢白僵菌200亿孢子/克悬浮剂、苏云金杆菌8000IU/微升悬浮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毫升悬浮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0亿PIB/毫升悬浮剂、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亿PIB/毫升悬浮剂;所述植物源农药制剂选自0.5%印楝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

所述寄生性天敌选自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所述捕食性天敌选自瓢虫、草蛉、小花蝽。

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选自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

所述具有杀虫作用的化学药剂选自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呋虫胺、溴氰虫酰胺。

所述对天敌昆虫安全性高的化学药剂选自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15%茚虫威悬浮剂、25%乙基多杀菌素、5%虱螨脲悬浮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区的具体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但这些说明与描述并非对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限定,本领域范围内的相关人员应理解,对本发明内容所作的等同替换、均等变化与修饰或相应的改进等,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 虫情监测:采用有效积温法、期距法、物候期及性诱剂诱捕观测技术手段对草地贪夜蛾实施田间监测,根据田间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结合田间玉米植株受害率,预测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及发展趋势,发布适时防治预警。

2. 农业防治:

①选择较抗耐虫的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如万鲜甜6188、泰鲜甜1号、雪甜232等。

②用育苗盘集中统一培育健壮玉米苗,剔除病弱苗并在3叶期适时移栽,种植密度2500~3000株/亩,提高玉米的抗逆能力。

③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玉米品种,在田埂四周种植大豆等豆科植物作为隔离带,隔离带植物可按株间距30~50cm成行种植。

3. 物理防治:

①田间设置太阳能杀虫灯,每100亩设置1~2盏杀虫灯,有效减少草地贪夜蛾成虫的发生量。

②在成虫发生高峰期,应用开放式桶形昆虫诱捕器以及草地贪夜蛾专用高效性诱剂及草地贪夜蛾专用食诱剂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在集中连片种植区每亩设置1个开放式桶形昆虫诱捕器,苗期昆虫诱捕器距离地面1~1.2米,穗期、子粒形成期昆虫诱捕器高于植株顶部15~25厘米。在秋玉米生长期,每个诱捕器每日可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30~50头。根据不同性诱剂诱芯的持效期,一般每1个月更换一次,使用高效纳米性诱剂诱芯可2~3个月更换一次。

4. 生物防治:

①在集中连片种植区,在成虫交配高峰期应用性信息素迷向剂(选自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顺-9,10,11-十四碳烯醇乙酸酯等)干扰成虫交配产卵,每亩设置20~40根迷向丝,以有效减少草地贪夜蛾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对照区相比,应用迷向剂减少草地贪夜蛾田间卵量达30%以上,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减少达25%以上。

②结合田间监测,田间幼虫低龄幼虫期及虫口数量较低(百株玉米植株有5~10头1~2龄幼虫)时,喷雾施用生物源农药制剂(选自10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悬浮剂100~150克/亩,或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悬浮剂450~60克/亩,或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500~600克/亩,或10亿PIB/毫升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50~225克/亩,或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75克/亩,或10亿PIB/毫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20~150克/亩)或植物源农药制剂(选自0.5%印楝素乳油90~120克/亩或0.5%苦参碱水剂80~100克/亩)。生物源农药与天敌的相容性高,应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的玉米田天敌种类和数量与未防治区无显著差别,生物源农药防治区的天敌昆虫丰富度是化学农药防治区的1.5~2倍,但草地贪夜蛾发生量明显低于化学防治区,充分发挥了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③结合田间监测,在田间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的始盛期(百株玉米植株有2~3个卵块时),连片大量人工释放寄生性天敌(选自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和捕食性天敌(选自瓢虫、草蛉、小花蝽),寄生性天敌按每亩10000~2000头(分3~5个点)进行释放,捕食性天敌按每亩500~1000头(分5~10个点)进行投放,以实施生物防治。示范结果表明,天敌昆虫生物防治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化学防治区,突显出生物防治的绿色环保优势。

④在不同地块的玉米地之间间作或在玉米畦的两侧套种大豆等豆类等非禾本科植物,以保护农田生境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间作或套种豆类作物提高了玉米田天敌昆虫的丰富度达15%以上,草地贪夜蛾发生量减少1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生物防治效能。

5. 化学防治技术措施

(1)玉米苗期阶段(播种-移栽)

①播种前采用种子处理悬浮剂(选自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有效成分用量比例按2:1)、溴氰虫酰胺或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有效成分用量比例按1:1))按总有效成分150-250克/100公斤种子的用量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示范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对玉米苗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虫口防效达50~65%,对玉米苗受害率防效达60%以上,同时对玉米金针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效达80%。

②在播种育苗期未采用种子包衣处理施药情况下,在玉米移栽前采用化学防治药剂(选自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2500~4000倍液或20%呋虫胺2000~3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2500~4000倍液或20%呋虫胺2000~3000倍液)以每平方米使用药液量0.75~1.0升进行苗床淋洒或对玉米苗进行药剂浸渍处理的方法施药1次,以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预防控制作用。苗期药剂淋洒后移栽,对移栽后14天内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虫口防效达75%以上,玉米苗受害率下降50%以上,相较于移栽后草地贪夜蛾苗期大发生为害实施1次的田间喷雾施药处理,减少农药使用量50%~75%,人工成本降低了50%以上,同时减少了田间喷雾施药时的农药漂移及农药进入田间土壤造成污染等环境风险。

(2)玉米的穗期阶段(拔节-喇叭口期-抽雄-扬花-吐丝)

①玉米的穗期阶段一般需全园喷雾施药2次。在拔节期和小喇叭口期由于玉米植株处于营养生长期,需注意对玉米全株均匀喷雾施药,为后期生殖生长提供充分营养物质;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扬花期,需重点对喇叭口心叶、雄穗和雌穗部位喷雾施药,以有效保障玉米后续的扬花授粉率和结实率;其中,喷雾施药所选用的化学药剂选自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20克/亩,或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0~30克/亩,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40克/亩,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溶液10~15克/亩,或15%茚虫威悬浮剂15~20克/亩,或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10~15克/亩,或5%虱螨脲悬浮剂40~60克/亩。全园喷雾施药时可另外按每亩45升的药液量再添加10%吡丙醚1000~1500倍液,以有效抑制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达到大幅度降低田间幼虫数量的目的。

②在苗期预防控制的基础上,在玉米玉米穗期阶段加强田间监测,视田间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可酌情对危害严重的局部区域实施再点喷施药1次。在玉米拔节期植株受草地贪夜蛾的为害率达5%以上或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的玉米植株受害率达10%以上,田间喷雾施用化学防治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20克/亩,或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0~30克/亩,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40克/亩,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溶液10~15克/亩,或15%茚虫威悬浮剂15~20克/亩,或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10~15克/亩,或5%虱螨脲悬浮剂40~60克/亩),重点对心叶和植株中上部均匀施药,以保护玉米生长点、茎杆和雌雄花穗,为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上述化学药剂及施用剂量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在施药后3~7天的防效均达93%以上。整个的玉米穗期阶段喷雾施药最多不超过3次。

(3)玉米子粒形成阶段

①玉米完成授粉后进入子粒形成阶段,该阶段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最关键生长阶段,是草地贪夜蛾为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草地贪夜蛾钻蛀玉米果穗造成的损失,因此,需加强田间药剂防治工作,并注意科学选择防治药剂。当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量较大(百株玉米有虫量达10头以上)时可喷雾施用化学防治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选择方法同玉米穗期阶段,但适当降低了单位面积的药剂使用剂量,按药剂登记使用剂量的最低剂量施用;在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量较低但达到防治指标(百株玉米有虫量达5~10头以上)时,选择生物源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喷雾施药,药剂选择方法与前述相同。上述生物源或植物源农药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具有显著的田间控制效果。

②玉米的子粒形成阶段最多喷雾施药1次,并且需严格控制在玉米采摘前至少14天停止使用农药。该阶段喷雾施药尤其应注意重点对雌穗花丝和玉米果穗部位施药,以实现最佳防治效果和保护果穗的目的。

6. 一种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在明确鲜食玉米种植栽培过程中易受草地贪夜蛾侵染为害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生长期,优化组装 “虫情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5项关键防治技术措施。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经大面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本项技术发明可实现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农药减量使用达30%以上,同时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效达90%以上,达到了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农药减量使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7.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法,即在示范区内应用农药减量使用的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方法,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效果90%以上,与农民传统化学防治防治手段相比较,农药减量使用量达3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25%以上,对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效达90%以上,不但显著降低了鲜食玉米的生产成本,也显著提高了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性,达到了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南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