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

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稀土电解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由铜管绕制而成;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线圈沿横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线圈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线圈沿斜向往复移动;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更换虹吸管,提高了更换的便利性和节省了时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3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包头普立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270312.3

  • 发明设计人 宁东杰;

    申请日2023-03-17

  • 分类号C25C7/06(2006.01);C25C3/34(2006.01);

  • 代理机构重庆嘉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302;

  • 代理人李阳

  • 地址 01400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九原工业园区纬三路以北、经九路以西、经八路以东、纬二路以南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3: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5C 7/06 专利申请号:2023102703123 申请日:202303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真空虹吸出炉工艺技术已在10kA级以上大型稀土电解槽实际生产中采用,且常用钛材质制成的虹吸管来吸取稀土金属液。虹吸管包括竖直段、倾斜段和水平段,竖直段用于伸入到电解槽中吸取稀土金属液,倾斜段和水平段由于距离电解槽较远,为避免金属液在其中因降温冷却而堵塞管道,通常需要在倾斜段和水平段加装加热设施。加热设施通常是电磁感应加热器,因此,倾斜段和水平段上都缠绕有线圈。由于稀土金属液和高温熔融氟化物熔盐对虹吸管的腐蚀,以及高温环境下虹吸管的氧化作用,通常单根虹吸管每使用50次左右就需要更换。

由于虹吸管外缠绕有线圈,因此在更换虹吸管时,需要先将线圈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部分断开连接,然后逐圈解开缠绕的线圈,接着换上新的虹吸管,然后逐圈缠绕上线圈,最后将线圈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连接。因此,目前在更换虹吸管时存在更换不便且费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以提高更换虹吸管的便利性、减少更换所需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由铜管绕制而成;第二线圈,由铜管绕制而成;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线圈沿横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线圈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线圈沿斜向往复移动;第一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可变,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管体、以及多个沿横向可相互拼接或与所述第一管体拼接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壁上开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管体的壁上开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多个所述第二通槽可相互连通或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整体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可被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管体内;第一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第一卷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导向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内;第一传动带,一端与所述第一卷筒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导向辊后可伸出至所述第一管体外;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所述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卷筒转动;以及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带上,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可在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滑槽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管体的壁、且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套管,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移动,一端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压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外,用于使所述套管的所述一端具有向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移动的趋势;以及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外壁,用于阻挡所述套管完全伸出至所述第二管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带轮的端面上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阻挡所述第一传动带从所述第一带轮上脱离;以及固定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内壁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沿横向延伸,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挡板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方向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套管顶出所述第一安装孔的顶推组件,所述顶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外壁上的安装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顶块,所述顶块可移动到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顶块螺纹连接的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壁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整体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的上端;第二转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第三带轮,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外;第二传动带,套设在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三带轮外;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三通槽内,用于将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带轮的下方;以及吊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配重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结构还包括:沿纵向设置的第四管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的第五管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管体外壁上的导向槽;所述第二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第四管体中、且可沿纵向移动,所述吊绳的下端经过所述导向槽的导向后伸入到所述第四管体中、并与所述第二配重块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通过设置由铜管绕制而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用于对虹吸管的水平段和倾斜段进行加热,且第二线圈与用于驱动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方便快速的更换虹吸管,提高了更换的便利性和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的一个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除去虹吸管后的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有第二管体和第一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有第二管体、牵拉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有第二管体、牵拉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顶推组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有第二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和第二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可移动小车;101、升降装置;102、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3、真空储液包;

200、虹吸管;201、水平段;202、倾斜段;203、竖直段;

301、第一线圈;302、第二线圈;

401、第一转轴;402、第一带轮;403、第一卷筒;404、导向辊;405、第一传动带;406、第一配重块;407、第一连接块;408、套管;409、压簧;410、阻挡件;411、第一挡板;412、第二挡板;413、顶推组件;414、安装座;415、顶块;416、限位部;417、螺杆;418、第一电机;

501、第二带轮;502、第二转轴;503、第三带轮;504、第二传动带;505、第二电机;501、第二连接块;507、第二配重块;508、吊绳;509、导向槽;

600、第一安装结构;610、第一部分;620、第一管体;621、第一通槽;630、第二管体;631、第二通槽;632、第一滑槽;633、第一安装孔;634、卡槽;640、壳体;

700、第二安装结构;710、第三管体;711、第三通槽;712、第二安装孔;720、第四管体;730、第五管体;740、第六管体;

800、牵拉件;801、牵拉部;802、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包括可移动小车100、升降装置101、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2、真空储液包103、虹吸管200、第一线圈301、第二线圈302、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安装结构600和第二安装结构700。

可移动小车100可以是手推式,也可以是电驱式。升降装置101和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2安装在可移动小车100上,真空储液包103安装在升降装置101的顶部的升降台上,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的一端与真空储液包103内部连通、另一端则与倾斜段202的上端连通,虹吸管200的倾斜段202的下端则与竖直段203的上端连通。

第一线圈301和第二线圈302都由铜管绕制而成,且绕制成型后虹吸管200可以从第一线圈301和第二线圈302所绕制而成的螺旋结构中穿过。第一线圈301和第二线圈302可以是各自与一个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2通过导线(附图未示出)实现电连接,也可以是与同一个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2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第一线圈301用于通电后对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进行加热,第二线圈302用于通电后对虹吸管200的倾斜段202进行加热。

第一线圈301与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且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横向往复移动,即沿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往复移动。第二线圈302与第二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且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斜向往复移动,即沿虹吸管200的倾斜段202往复移动。第一安装结构600用于安装第一驱动装置,且第一安装结构600安装在升降台上,第二安装结构700用于将安装第二驱动装置,第二安装结构700可以直接安装在升降台上,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6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更换虹吸管200时,先将第二线圈302与第二驱动装置分离,此时第二线圈302仍可以通过导线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主体102保持电连接,然后将第二线圈302沿着虹吸管200的倾斜段202向上移动,并移动到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接着将虹吸管200与真空储液包103分离,分离后的虹吸管200从第一线圈301和第二线圈302中退出。接着将新的虹吸管200依次穿过第二线圈302和第一线圈301,然后连接真空储液包103,接着将第二线圈302从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移动到倾斜段202,最后将第二线圈302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稀土金属虹吸出炉装置,在更换虹吸管200时,不仅方便而且节省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600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部分610,所述第一部分610的长度可变。所述第一部分610的长度改变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伸缩改变,也可以是通过改变可以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拼接的单元的数量来实现。且无论第一部分610的长度如何改变,在第一部分610中至少有一个组成部分的长度是固定的,而其余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是可以活动的或者改变位置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上,具体地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至少与所述第一部分610中的长度固定的组成部分连接,且第一驱动装置的往复驱动行程能够与所述第一部分610的长度改变范围相适应。所述第二安装结构700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的端部,即将第二安装结构700安装在第一安装结构600上,且即使第一安装结构600中第一部分610的长度可变,第二安装结构700也可以通过拆卸后再次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与第一安装结构600的连接。

当虹吸管200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解槽时,虹吸管200的尺寸也会存在差异,即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倾斜段202和竖直段203的长度都会发生改变,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安装结构600的长度,从而第一安装结构600能够适应虹吸管200的水平段201的长度变化,通过将第二安装结构700设置在第一安装结构600的端部,且第二安装结构700可以预设成具有较大的长度值,这样在一定的长度变化范围内,第二安装结构700能够适应虹吸管200的倾斜段202的长度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610包括第一管体620、以及多个沿横向可相互拼接或与所述第一管体620拼接的第二管体630,拼接的方式包括卡接、套接、螺栓连接等。第一管体620可以是圆管或者方管,优选为方管。第二管体630与第一管体620相适应,同样优选为方管。改变第二管体630的拼接个数,即可改变第一部分610的长度。

所述第一管体620的壁上开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通槽621,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壁上开有第二通槽631,所述第二通槽631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多个所述第二通槽631可相互连通或与所述第一通槽621连通。所述第一通槽621可以沿横向方向完全贯穿第一管体620,也可以是从第一管体620上用于与第二管体630拼接的一个端面向另一个端面所在方向延伸一定长度。所述第一通槽621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一管体620,所述第二通槽631沿壁厚方向贯穿第二管体630。当第二管体630与第一管体620沿正确方向拼接后,第一通槽621和第二通槽631连通,优选第一通槽621和第二通槽631的槽宽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整体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610的内部,即将第一驱动装置的整体或部分结构隐藏在第一管体620内,从而在外形上更加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401、第一带轮402、第一卷筒403、导向辊404、第一传动带405、第一配重块406、第一电机418和第一连接块407。

第一转轴401可被安装在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管体630内,第一带轮402套设在第一转轴401上。当第一转轴401与第二管体630转动连接时,第一带轮402与第一转轴401固定连接;当第一转轴401与第二管体630固定连接或者被安装在第二管体630内且保持不动时,第一带轮402与第一转轴401转动连接。第一卷筒403转动设置在第一管体620上,且位于第一管体620的远离第二管体630的一端,其中,第一卷筒403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管体620内,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管体620外。在第二管体630的上述一端,同时还设置有导向辊404。

第一传动带405不是一条闭合的呈环形的带,而是一条开放的带,且一端与第一卷筒403固定连接,另一端则绕过所述第一带轮402和所述导向辊404后可伸出至所述第一管体620外。第一配重块406与所述第一传动带405的所述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配重块406可以整体或部分的进入到第一管体620内,同时还可以在第一管体620外做升降运动。优选第一安装结构600还包括与第一管体620连通的沿纵向设置的壳体640,第一配重块406位于壳体640内。当第一卷筒403设置在第一管体620外时,优选第一卷筒403被壳体640收纳在其内。第一电机418用于驱动第一卷筒403转动,第一电机418可以安装在壳体640外。

第一传动带40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07,第一连接块407穿过第一通槽621和/或第二通槽631后与第一线圈301连接。在第一传动带405的带动下,第一连接块407可在所述第一通槽621和所述第二通槽631中来回移动。

优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体630之间或者第二管体630与第一管体620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拼接在一起,且第二管体630之间的配合部位或者第二管体630与第一管体620之间的配合部位存在一定的间隙,即相互间间隙配合,从而便于插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当改变第二管体630的安装个数后,将第一转轴401安装到对应的距离第一管体620最远的一个第二管体630中,然后在第一配重块406对第一传动带405的牵拉作用下,第一传动带405始终保持张紧,通过第一电机418驱动第一卷筒403收卷或者释放第一传动带405,从而第一连接块407随第一传动带405来回移动,并带动第一线圈301沿横向往复移动。且张紧的第一传动带405也会对第一转轴401向靠近第一管体620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从而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拼接在一起的第一管体620和第二管体630能够保持可靠的固定效果,不需要额外设置螺栓或者相对复杂的卡扣结构来实现可靠的固定连接,进而能够使得第一管体620和第二管体630的结构简单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内壁开有第一滑槽632和第一安装孔633,所述第一滑槽632沿横向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所述第一安装孔633贯穿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壁、且与所述第一滑槽632连通,优选在第二管体630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滑槽632,同理第一安装孔633对应设置有两个,且优选第一安装孔633设置在第二管体630的远离第一管体620的一端。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套管408、压簧409和阻挡件410。其中,套管408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01外,即套管408可以沿第一转轴401的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在第一转轴4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套管408。套管408位于第一滑槽632中、且可在第一滑槽632中移动,套管408的一端可伸入到所述第一安装孔633中。压簧409对应设置有两根,且每根压簧409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401外,并且用于使所述套管408的所述一端具有向所述第一安装孔633中移动的趋势。阻挡件410设置在所述套管408的外壁,用于阻挡所述套管408完全伸出至所述第二管体630外,优选阻挡件410与套管408一体连接,且呈环状,阻挡件410的外径大于第一滑槽632的宽度,从而起到阻挡作用。

此外,第一安装孔633优选为腰形孔,腰形孔的长轴方向与第一滑槽632的延伸方向一致。因为若是第一安装孔633的孔径与套管408的外径相同,则当套管408以较快的速度经过第一安装孔633时,即使在压簧409的作用下,套管408也有可能来不及伸入到第一安装孔633中,套管408一旦与第一安装孔633错位,则进入第一安装孔633失败。而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在第一滑槽632中移动的套管408更容易在压簧409的作用下滑入到第一安装孔633中。

在本实施例中,当多个第二管体630拼接在一起后,每个第二管体630中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滑槽632可以连通。当套管408伸入到第一安装孔633后,第一转轴401及其上套设的第一带轮402被安装在一个第二管体630中。当需要改变第一部分610的长度时,将套管408从第一安装孔633中顶出,从而套管408可以沿第一滑槽632移动,直到移动到下一个需要伸入的第一安装孔633处。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地将第一转轴401及其上套设的第一带轮402安装在任意一个需要安装的第二管体63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411和第二挡板412。其中,第一挡板4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带轮402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挡板411用于阻挡所述第一传动带405从所述第一带轮402上脱离,由于第一带轮402具有两个端面,因此,第一挡板411对应设置有两块。第二挡板412则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630内壁上,所述第二挡板412沿横向延伸,即第二挡板4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槽63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挡板412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二管体630的长度,第二挡板41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挡板411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633的方向的移动距离。

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转轴401外活动套设有套管408,第一转轴401工作时,第一转轴401及其上的第一带轮402可能会沿轴向发生偏离,因此,通过设置第二挡板412来防止第一带轮402跑偏。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挡板411来防止第一传动带405跑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套管408顶出所述第一安装孔633的顶推组件413,由于每个第二管体63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633,因此,顶推组件413也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顶推组件413包括安装座414、顶块415和螺杆417。其中,安装座414固定设置在第二管体630的外壁上,顶块415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414上,具体地,顶块415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安装孔633的方向滑动,顶块415可移动到所述第一安装孔633中,且当顶块415移动到第一安装孔633后,顶块415与套管408抵接,并可将套管408从第一安装孔633中顶出,优选顶块415的横截面的形状与第一安装孔633相适应。螺杆417转动设置在安装座414上,且与所述顶块415螺纹连接。通过拧动螺杆417,可以使顶块415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安装孔633,便于操作。

优选在顶块415上设置有限位部416,限位部416用于限制顶块415伸入到第一安装孔633的深度。限位部416为顶块415上凸起的一个结构,与顶块415一体成形,当限位部416与第二管体630的外壁抵接时,顶块415的伸入第一安装孔633的一端的端面刚好与第一滑槽632的槽底平面共面,便于套管408平顺地从第一安装孔633处滑过。

当减少第二管体630的数量时,只需要将套管408从第一安装孔633中顶出,然后第一电机418控制第一卷筒403释放第一传动带405的速度,张紧的第一传动带405就会将第一转轴401向靠近第一管体620的方向拉动。然而,当增加第二管体630的数量时,若是第二管体630的内部轮廓尺寸较大,允许操作人员的手通过,则可以方便地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地将第一转轴401拉动到新拼接上的一个第二管体630内;若是第二管体630的内部轮廓尺寸较小,不需要操作人员的手通过,则此时需要借助其他装置才能方便地移动第一转轴401。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630内壁的牵拉件800,所述牵拉件800包括长度可调的牵拉部801和钩部802,在所述第二管体630的内壁上设置有具有一定长度的卡槽634,所述牵拉部801可卡入到所述卡槽634中,所述牵拉部801包括至少两个套设在一起的套筒,牵拉部801的结构类似于钓鱼竿,所述牵拉部801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二管体630的长度。在牵拉部801的一个端部固定设置有所述钩部802,所述钩部802与所述套管408接触后可对所述套管408施加使所述套管408远离所述第一管体620的作用力。使用时,将牵拉件800从卡槽634中取下,然后向远离第一管体620的方向移动牵拉件800,使牵拉件800的钩部802与套管408接触,并使得套管408被向远离第一管体620的方向拉动。当套管408移动到下一个第一安装孔633处后,将牵拉部801的长度缩短后,再将牵拉部801卡入到第二管体630内壁上的卡槽634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700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三管体710,所述第三管体710的壁上开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通槽71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整体或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710的内部,即将第二驱动装置的整体或部分结构隐藏在第三管体710内,从而在外形上更加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体71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孔712,第二安装孔712优选为腰形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带轮501、第二转轴502、第三带轮503、第二传动带504、第二电机505、第二连接块501、第二配重块507和吊绳508。

第二带轮50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710的上端,第二转轴502则滑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孔712内,第三带轮503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502外,第二传动带504套设在第二带轮501和第三带轮503外,第二电机505安装在第三管体710外、且用来驱动第二带轮501转动。第二连接块501位于所述第三通槽711内,用于将所述第二线圈302和所述第二传动带504连接。第二配重块507设置在所述第三带轮503的下方,吊绳5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502和所述第二配重块507连接,即通过吊绳508将第二配重块507悬挂在第二转轴502上,从而利用第二配重块507的重力来使第二传动带504张紧。

第三管体710的长度只要预设得较长,就可以满足多种规格的虹吸管200的使用需求。采用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紧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结构700还包括第四管体720、第五管体730、第六管体740和导向槽509。第四管体720沿纵向设置,且通过第五管体730与第三管体710连接,即第五管体7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体710的下端和第四管体720的上端连接。优选第三管体710的上端通过第六管体740与第二管体630可拆卸连接。第五管体730和第六管体740都具有一定的弧度。导向槽509固定设置在第五管体730外壁上,优选导向槽509呈弧形。第二配重块507设置在所述第四管体720中、且可沿纵向移动,吊绳508的下端经过所述导向槽509的导向后伸入到所述第四管体720中、并与所述第二配重块507连接。优选第二安装孔712为通孔,且第二转轴502的端部伸出至第二安装孔712外,且第四管体720的上端的端面的一部分位于第五管体730外,且在该一部分上开有沿纵向贯穿的导向孔,吊绳508穿过该导向孔。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将吊绳508与第二转轴502和第二配重块507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