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及其手术方法

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及其手术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及其手术方法,包括固定架和两组箍板,两组箍板对称设置于固定架前部上下两侧,两组箍板前侧均设置有定位框,且两组定位框相对侧对称固定有两组压杆,两组箍板之间设置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上方的所述定位框内部横向滑动设置有裁切组件;所述固定架上下侧分别与两组所述箍板相铰接,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定位框的滑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约束杆配合两组箍板对输尿管进行支撑,将输尿管多余部分置于两组压杆之间,并调整定位框与约束杆间距,以对应调整输尿管需要切除的宽度,能够根据需要对不同裁切宽度的输尿管进行稳定支撑,确保裁切宽度的均匀性,降低手术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503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玉荣;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39610.8

  • 发明设计人 李玉荣;

    申请日2023-05-15

  • 分类号A61B90/17(2016.01);A61B17/3205(2006.01);A61B17/00(2006.01);A61B17/04(2006.01);A61B17/94(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范福涛

  • 地址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凯旋南路292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3: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90/17 专利申请号:2023105396108 申请日:2023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泌尿外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及其手术方法。

背景技术

巨输尿管就是输尿管壁增宽、扩张、变大的一种疾病,具体是指输尿管末端由于肌肉结构的发育异常,导致的输尿管全程的扩张,甚至导致肾积水(如图10所示),其是一类病因,很多种疾病导致的一个现象,巨输尿管的治疗取决于输尿管扩张和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如果输尿管扩张明显,然而肾积水不明显的患者,能够施行输尿管剪裁整形后膀胱再植术,裁剪时需要切出输尿管下段外侧壁,长度相当于输尿管全长的三分之一,但是不能超过二分之一,避免发生缺血坏死,严重时需要先行肾造瘘引流,在输尿管剪裁整形过程中,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完全依靠操刀医生手动控制,由于输尿管扩张后其不同位置的扩张宽度不一,需要将扩张的不同部分裁切到大致相等的粗细程度,对于剪裁操作经验以及手部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另外在裁切后切口缝合时,输尿管结构较为柔软,且裁切后的正常输尿管直径在3-6mm范围内,完全依靠手部控制针头在切口两侧交错缝合,操作难度极大,容易造成缝合宽度不均匀,缝合过宽时难以保持两侧切口对齐,且容易刺穿远离切口一侧的输尿管壁,缝合过窄时难以保证切口缝合密封性,容易造成输尿管感染甚至坏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及其手术方法,通过约束杆配合两组箍板对输尿管进行支撑,将输尿管多余部分置于两组压杆之间,并调整定位框与约束杆间距,以对应调整输尿管需要切除的宽度,能够根据需要对不同裁切宽度的输尿管进行稳定支撑,确保裁切宽度的均匀性,降低手术难度,提高切刀切断输尿管多余部分的顺畅性,使用更加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包括固定架和两组箍板,两组箍板对称设置于固定架前部上下两侧,两组箍板前侧均设置有定位框,且两组定位框相对侧对称固定有两组压杆,两组箍板之间设置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上方的所述定位框内部横向滑动设置有裁切组件;

所述固定架上下侧分别与两组所述箍板相铰接,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横向滑动配合所述定位框的滑块,所述滑块内部竖向滑动配合有切刀。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前侧固定有支撑两组箍板的限位片,所述箍板前侧竖向贯穿有容纳定位框纵向滑移的容纳槽。

作为优选,所述箍板后侧固定有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架的转轴,所述箍板前部纵向贯穿有调节孔,所述定位框前侧设置有纵向贯穿所述调节孔并与该调节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杆。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定位框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所述定位框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切刀顶侧固定有传动框,所述传动框为开口朝下的C形结构,该传动框与所述切刀顶侧组成矩形框体。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顶部后侧固定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顶部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纵向延伸的纵轴,该纵轴前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外部偏心处固定有纵向延伸到所述传动框内的传动杆,该传动杆与所述传动框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纵轴后端部固定有啮合所述齿条的齿轮,所述约束杆一端前侧固定有纵向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前端部固定有握把,上下两组所述压杆均为横向延伸的长条结构,所述压杆靠近所述握把一端竖向固定于所述定位框外侧,所述压杆中部设置有用以抵紧安装杆外圆周侧的弧形的辅助槽。

作为优选,所述箍板靠近所述固定架一侧中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转轴横向贯穿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内侧的所述转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紧所述箍板外侧,且所述扭簧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固定架后侧。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压杆前侧设置有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设置于两组定位框之间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后侧横向贯通有两组用以穿设两组压杆的插孔,所述转动座中部间隙配合有旋钮,所述旋钮靠近所述裁切组件一侧固定有螺旋状的缝合针。

作为优选,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旋钮一端固定有锥尖状针头,所述针头中部纵向贯穿有穿线孔,所述约束杆远离所述安装杆一端为圆头结构。

所述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的手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腹腔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腹腔镜下沿输尿管跨骼血管处向上游离至输尿管管径正常处,向下游离至输尿管入膀胱入口,排空气腹后将游离的扩张输尿管经骼嵴上操作孔牵出体外;

b、在需要剪裁整形位置将输尿管沿其长度方向切出刀口,并沿刀口将约束杆的圆头一端伸入输尿管内,通过约束杆对输尿管进行支撑定位,之后在固定架支撑下撑开两组箍板,以将两组箍板前侧的两组定位框向彼此分离方向张开,利用两组箍板撑开形成的开口,将固定架以及两组箍板围设箍紧到支撑状态的输尿管外侧;

c、通过扭簧抵紧支撑两组箍板到限位片外侧,以将两组箍板形成的带有前侧开口的筒形结构围设到输尿管外侧,从而将肥大部分的输尿管置于箍板与约束杆之间,并将需要切除剪裁的输尿管部分向前拉动并沿两组箍板前侧向外伸出,同时旋转调节杆调整两组定位框以及压杆的前后位置,改变压杆在输尿管前侧压紧重叠部分的位置,根据需要切除的输尿管部分宽度,调节压杆使其移动到所需裁切部位边沿;

d、完成压杆在输尿管重叠压紧处的位置调节后,横向推动滑块以利用滑块内侧的切刀将两组压杆之间压紧的输尿管多余部分沿输尿管长度方向逐渐裁切分离,在滑块沿定位框横向滑移的同时,利用齿条支撑齿轮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转盘外偏心处的传动杆驱动传动框以及切刀在横移的同时持续上下往复摆动,进而提高切刀裁切输尿管多余部分的顺畅性;

e、输尿管裁切完毕后,将裁切组件横移到靠近安装杆位置,将缝合线穿过针头的穿线孔,将针头与缝合线连接,之后转动旋钮带动缝合针沿重叠状态的切口一端向另一端旋转缝合,从而通过针头牵引缝合线在压杆的压紧定位导向作用下实现快速缝合,当缝合线将远离安装杆一侧的切口缝合完毕后,解开缝合线与针头的连接位置,并反向旋转缝合针以将缝合针退出缝合后的输尿管,并张开两组箍板,且从安装杆位置的输尿管切口处将支撑输尿管的约束杆抽出,对余留的小部分切口进行手动缝合收口,完成输尿管整形剪裁以及缝合过程。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支撑输尿管对其宽大部分进行裁切整形的约束杆,通过约束杆配合两组箍板对输尿管进行支撑,将输尿管多余部分置于两组压杆之间,并调整定位框与约束杆间距,以对应调整输尿管需要切除的宽度,能够根据需要对不同裁切宽度的输尿管进行稳定支撑,确保裁切宽度的均匀性,降低手术难度;

裁切时通过横向牵拉裁切组件整体结构,以利用切刀将两组压杆前侧支撑定位状态的多余输尿管部分切下,同时在切刀横移过程中能够通过齿轮支撑转盘转动,进而带动切刀持续上下往复摆动,提高切刀切断输尿管多余部分的顺畅性;

另外在两组定位框之间的压杆外侧设置能够跟随压杆前后移动的缝合组件,进而在压杆外侧输尿管的多余部分切除后,通过缝合针旋转刺入输尿管切口两侧,进而利用缝合针带动缝合线均匀穿入切口两侧,实现快速缝合,确保不同针眼处缝合宽度相一致,且避免手动缝合的不稳定性以及柔性的输尿管难以进行直线缝合的弊端,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箍板与定位框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裁切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缝合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缝合针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正常导尿管与巨输尿管的结构对比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架;101、限位片;2、箍板;201、转轴;202、容纳槽;203、扭簧;204、定位槽;205、调节孔;3、约束杆;301、安装杆;302、握把;4、定位框;401、调节杆;402、调节钮;5、压杆;501、辅助槽;6、缝合组件;601、转动座;602、插孔;603、旋钮;604、缝合针;604a、针头;604b、穿线孔;7、裁切组件;701、滑块;702、切刀;703、传动框;704、转动架;705、纵轴;706、转盘;707、传动杆;708、齿轮;8、齿条;9、输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巨输尿管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包括固定架1和两组箍板2,两组箍板2对称设置于固定架1前部上下两侧,两组箍板2前侧均设置有定位框4,且两组定位框4相对侧对称固定有两组作为输尿管9裁切部分定位压紧结构的压杆5,两组箍板2之间设置有用以沿切口伸入输尿管9内部对其进行支撑的约束杆3,约束杆3上方的定位框4内部横向滑动设置有作为输尿管9多余部分裁切结构的裁切组件7;

固定架1上下侧分别与两组箍板2相铰接,裁切组件7包括横向滑动配合定位框4的滑块701,滑块701内部竖向滑动配合有用以裁切输尿管9多余部分的切刀702。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架1前侧固定有支撑两组箍板2的限位片101,箍板2前侧竖向贯穿有容纳定位框4纵向滑移实现位置调整的容纳槽202,箍板2后侧固定有转动配合固定架1的转轴201,箍板2前部纵向贯穿有调节孔205,定位框4前侧设置有纵向贯穿调节孔205并与该调节孔205螺纹配合的调节杆401,调节杆401与定位框4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调节杆401前端固定有调节钮402,从而能够通过旋转调节钮402带动调节杆401转动,以改变后方定位框4在定位槽204内的前后位置,进而适配不同裁切宽度的要求,定位框4顶部后侧固定有横向延伸的齿条8,切刀702顶侧固定有传动框703,传动框703为开口朝下的C形结构,该传动框703与切刀702顶侧组成矩形框体;

滑块701顶部后侧固定有转动座601,转动座601顶部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纵向延伸的纵轴705,该纵轴705前端固定有转盘706,转盘706外部偏心处固定有纵向延伸到传动框703内的传动杆707,该传动杆707与传动框703间隙配合,纵轴705后端部固定有啮合齿条8的齿轮708,进而在裁切组件7横移时,通过齿条8支撑齿轮708转动,利用齿轮708带动前方转盘706以及传动杆707转动,利用传动杆707驱动传动框703带动切刀702上下往复滑移,提高切刀702对输尿管9多余部分切除的顺畅性,约束杆3一端前侧固定有纵向延伸的安装杆301,安装杆301前端部固定有握把302,上下两组压杆5均为横向延伸的长条结构,压杆5靠近握把302一端竖向固定于定位框4外侧,压杆5中部设置有用以抵紧安装杆301外圆周侧的弧形的辅助槽501,进而在两组箍板2抵紧限位片101时,能够通过将压杆5的辅助槽501抵紧到安装杆301外侧,从而实现约束杆3与箍板2的定位;

箍板2靠近固定架1一侧中部设置有容纳槽202,转轴201横向贯穿容纳槽202,且容纳槽202内侧的转轴201外部套设有扭簧203,扭簧203一端抵紧箍板2外侧,且扭簧203另一端抵紧于固定架1后侧,通过两组扭簧203保持两组箍板2抵紧到限位片101外侧,两组压杆5前侧设置有缝合组件6,缝合组件6包括设置于两组定位框4之间的转动座601,转动座601后侧横向贯通有两组用以穿设两组压杆5的插孔602,压杆5与插孔602横向间隙配合,确保缝合组件6对两组压杆5进行连接的同时,能够在压杆5外侧横向滑移,转动座601中部间隙配合有旋钮603,旋钮603靠近裁切组件7一侧固定有螺旋状的缝合针604,缝合针604远离旋钮603一端固定有锥尖状针头604a,针头604a中部纵向贯穿有用以穿过缝合线实现引导作用的穿线孔604b,约束杆3远离安装杆301一端为圆头结构,提高安装杆301沿切口伸入输尿管9内部的顺畅性。

巨输尿管9症手术剪裁整形装置的手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经腹腔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腹腔镜下沿输尿管9跨骼血管处向上游离至输尿管9管径正常处,向下游离至输尿管9入膀胱入口,排空气腹后将游离的扩张输尿管9经骼嵴上操作孔牵出体外;

b、在需要剪裁整形位置将输尿管9沿其长度方向切出刀口,并沿刀口将约束杆3的圆头一端伸入输尿管9内,通过约束杆3对输尿管9进行支撑定位,之后在固定架1支撑下撑开两组箍板2,以将两组箍板2前侧的两组定位框4向彼此分离方向张开,利用两组箍板2撑开形成的开口,将固定架1以及两组箍板2围设箍紧到支撑状态的输尿管9外侧;

c、通过扭簧203抵紧支撑两组箍板2到限位片101外侧,以将两组箍板2形成的带有前侧开口的筒形结构围设到输尿管9外侧,从而将肥大部分的输尿管9置于箍板2与约束杆3之间,并将需要切除剪裁的输尿管9部分向前拉动并沿两组箍板2前侧向外伸出,同时旋转调节杆401调整两组定位框4以及压杆5的前后位置,改变压杆5在输尿管9前侧压紧重叠部分的位置,根据需要切除的输尿管9部分宽度,调节压杆5使其移动到所需裁切部位边沿;

d、完成压杆5在输尿管9重叠压紧处的位置调节后,横向推动滑块701以利用滑块701内侧的切刀702将两组压杆5之间压紧的输尿管9多余部分沿输尿管9长度方向逐渐裁切分离,在滑块701沿定位框4横向滑移的同时,利用齿条8支撑齿轮708持续转动,进而通过转盘706外偏心处的传动杆707驱动传动框703以及切刀702在横移的同时持续上下往复摆动,进而提高切刀702裁切输尿管9多余部分的顺畅性;

e、输尿管9裁切完毕后,将裁切组件7横移到靠近安装杆301位置,将缝合线穿过针头604a的穿线孔604b,将针头604a与缝合线连接,之后转动旋钮603带动缝合针604沿重叠状态的切口一端向另一端旋转缝合,从而通过针头604a牵引缝合线在压杆5的压紧定位导向作用下实现快速缝合,当缝合线将远离安装杆301一侧的切口缝合完毕后,解开缝合线与针头604a的连接位置,并反向旋转缝合针604以将缝合针604退出缝合后的输尿管9,并张开两组箍板2,且从安装杆301位置的输尿管9切口处将支撑输尿管9的约束杆3抽出,对余留的小部分切口进行手动缝合收口,完成输尿管9整形剪裁以及缝合过程。

通过设置能够支撑输尿管9对其宽大部分进行裁切整形的约束杆3,通过约束杆3配合两组箍板2对输尿管9进行支撑,将输尿管9多余部分置于两组压杆5之间,并调整定位框4与约束杆3间距,以对应调整输尿管9需要切除的宽度,能够根据需要对不同裁切宽度的输尿管9进行稳定支撑,确保裁切宽度的均匀性,降低手术难度;

裁切时通过横向牵拉裁切组件7整体结构,以利用切刀702将两组压杆5前侧支撑定位状态的多余输尿管9部分切下,同时在切刀702横移过程中能够通过齿轮708支撑转盘706转动,进而带动切刀702持续上下往复摆动,提高切刀702切断输尿管9多余部分的顺畅性;

另外在两组定位框4之间的压杆5外侧设置能够跟随压杆5前后移动的缝合组件6,进而在压杆5外侧输尿管9的多余部分切除后,通过缝合针604旋转刺入输尿管9切口两侧,进而利用缝合针604带动缝合线均匀穿入切口两侧,实现快速缝合,确保不同针眼处缝合宽度相一致,且避免手动缝合的不稳定性以及柔性的输尿管9难以进行直线缝合的弊端,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