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野生植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外框,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内嵌在外框的内腔;地钉,两个所述地钉分别设置在外框的底端前后两侧;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外框的前后两侧;折叠帘,两个所述折叠帘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前后两侧的连接板的内侧;限位杆,三个所述限位杆插接在左侧外框上的连接板的左端。该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可实现将野生植物的四周进行围绕保护,防止被动物碰撞踩踏,并对野生植物的顶部进行保护防止被其他植物掉落砸到而损毁,确保野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存活,以便长期观察,同时该装置也可拆解并拢起来,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3264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27574.3

  • 申请日2023-05-11

  • 分类号A01G13/10(2006.01);A01G13/0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天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李伟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关正街233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3: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3/10 专利申请号:2023105275743 申请日:2023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2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植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植物,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在发现稀有野生植物后通常会对其进行长期观察,以便于了解其特性和特点,为保证野生植物的生长,通常需要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起来,现有的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利号为202021180516.6的专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设有矩形槽,所述底座与矩形槽对应侧面上端的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矩形槽的内部活动穿插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上侧设有防护板,防护板的下表面中部设有自动复位机构,自动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延长板固定连接,且固定轴的侧面中部设有内管,该专利虽然可以对野生植物进行防砸伤保护,但在深林中,也会有动物的存在,野生植物容易被动物碰撞踩踏而损毁,导致野生植物无法存活,不便于长期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以及方法,以解决现在技术中野生植物容易被动物碰撞踩踏而损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外框,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内嵌在外框的内腔;地钉,两个所述地钉分别设置在外框的底端前后两侧;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外框的前后两侧;折叠帘,两个所述折叠帘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前后两侧的连接板的内侧;限位杆,三个所述限位杆插接在左侧外框上的连接板的左端,且限位杆的另一端贯穿折叠帘延伸出右侧外框上的连接板的右端;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螺接在限位杆的左右两端,且螺母的内端贴紧在连接板的外壁;顶盖,所述顶盖坐落在两个外框的顶端;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外框的顶端前后两侧,且顶盖套在连接机构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所套在连接机构之处的内壁面前后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机构通过定位槽将顶盖固定在外框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还包括:透光窗,两个所述透光窗分别设置在顶盖的前后两侧;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顶盖的顶端左右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安装在外框的顶端前后两侧,所述顶盖的顶端四角套在连接柱的外壁;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柱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滑块,所述滑块内嵌在滑槽的内腔;圆杆,所述圆杆垂直安装在滑槽的内腔,且圆杆贯穿滑块;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圆杆的外壁,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滑块底端和滑槽的内壁底端;横板,所述横板安装在滑块的内侧;按钮,所述按钮安装在横板的顶端中心,且按钮的顶端延伸出连接柱;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安装在横板的底端前后两侧;推球,所述推球安装在连接杆的底端;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左右方向安装在连接柱的内腔中心;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顶部套紧在支撑杆的外壁,且弹簧片的两端延伸至连接柱的内腔底部;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弹簧片的前后两侧底端;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螺钉安装在卡槽的内腔,且其外端贯穿连接柱延伸至顶盖所套在连接柱之处内壁的定位槽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推球的外壁贴合在弹簧片的前后两侧上方。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和弹簧片的顶部内腔均呈相互匹配的矩形设置。

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分解折叠后的该装置重新组装起来,首先将限位杆从连接板穿入,贯穿折叠帘并延伸出另一侧的限位杆后,将螺母拧在限位杆的两端;

步骤二,向外侧拉动两个外框并带动连接板一同移动,将折叠帘沿着限位杆逐渐展开,直至连接板的外侧抵紧在螺母上;

步骤三,将顶盖的四角套在连接柱上,向下按压按钮,按钮带动横板、连接杆和推球向下移动,推球向内侧挤压弹簧片使其变形,弹簧片拉动定位杆向内侧移动,在定位杆缩入连接柱中后,顶盖完全坐落在外框上;

步骤四,松开按钮,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横板、按钮和推球向上移动复位,推球与弹簧片逐渐分离,弹簧片失去外力逐渐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弹簧片带动定位杆向外侧移动插入顶盖所套在连接柱之处的内壁面前后两侧开设的定位槽中,将顶盖连接固定在外框上;

步骤五,将外框和折叠帘形成的空间罩在需要保护的野生植物处,再将外框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外框、透光板和折叠帘将野生植物的四周进行围绕保护,防止被动物碰撞踩踏,顶盖对野生植物的顶部进行保护,防止被其他植物掉落砸到而损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外框透光板和折叠帘和相互配合,可将野生植物的四周进行围绕保护,防止被动物碰撞踩踏,通过顶盖对野生植物的顶部进行保护,可防止被其他植物掉落砸到而损毁,进而可确保野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存活,以便长期观察。

2、本发明通过向下按压按钮可带动横板、连接杆和推球向下移动,推球向内侧挤压弹簧片使其变形,弹簧片拉动定位杆向内侧移动缩入连接柱中与顶盖所套在连接柱之处的内壁面前后两侧开设的定位槽分离,向上抬动顶盖可将其重外框上的连接柱上拆卸下来,向内侧并拢两个外框,可将折叠帘折叠起来,两个外框并拢在一起后连接板将之间的折叠帘夹住,通过将螺母从限位杆上拧下后,可将限位杆从连接板和折叠帘中抽出,由此可实现顶盖的拆卸分离,并将两个外框并拢起来,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机构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2、透光板;3、地钉;4、连接板;5、折叠帘;6、限位杆;7、螺母;8、顶盖;81、透光窗;82、通孔;9、连接机构;91、连接柱;92、滑槽;93、滑块;94、圆杆;95、弹簧;96、横板;97、按钮;98、连接杆;99、推球;910、支撑杆;911、弹簧片;912、卡槽;913、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野生植物用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外框1、透光板2、地钉3、连接板4、折叠帘5、限位杆6、螺母7、顶盖8和连接机构9,透光板2内嵌在外框1的内腔;两个地钉3分别设置在外框1的底端前后两侧,通过地钉3可方便将外框1固定在地面上;两个连接板4分别安装在外框1的前后两侧;两个折叠帘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1前后两侧的连接板4的内侧,折叠帘5可选用透明的塑料帘,通过折叠帘5一方面可方便两个外框1折叠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其展开时,可对围绕的野生植物进行保护,避免动物踏入损毁野生植物;三个限位杆6插接在左侧外框1上的连接板4的左端,且限位杆6的另一端贯穿折叠帘5延伸出右侧外框1上的连接板4的右端;两个螺母7分别螺接在限位杆6的左右两端,且螺母7的内端贴紧在连接板4的外壁,通过限位杆6和螺母7的配合,可对折叠帘5进行限位,方便折叠起来,避免在折叠时前后凸出散开;顶盖8坐落在两个外框1的顶端;两个连接机构9分别安装在外框1的顶端前后两侧,且顶盖8套在连接机构9上,通过连接机构9可将顶盖8固定在外框1上。

具体实施时,为方便对顶盖8的连接固定,顶盖8所套在连接机构9之处的内壁面前后两侧开设有定位槽,连接机构9通过定位槽将顶盖8固定在外框1上。

分解折叠后的两个外框1重新展开:将限位杆6从连接板4穿入,贯穿折叠帘5并延伸出另一侧的限位杆6后,将螺母7拧在限位杆6的两端,向外侧拉动两个外框1并带动连接板4一同移动,将折叠帘5沿着限位杆6逐渐展开,直至连接板4的外侧抵紧在螺母7上。

具体实施时,顶盖8还包括:透光窗81和通孔82,两个透光窗81分别设置在顶盖8的前后两侧,通过透光窗81可方便阳光的照射,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若干个通孔82均匀分布在顶盖8的顶端左右两侧,通过通孔82可方便空气流动、阳光照射以及雨水的浇灌,以便野生植物的长期生长。

具体实施时,连接机构9包括:连接柱91、滑槽92、滑块93、圆杆94、弹簧95、横板96、按钮97、连接杆98、推球99、支撑杆910、弹簧片911、卡槽912和定位杆913,两个连接柱91分别安装在外框1的顶端前后两侧,顶盖8的顶端四角套在连接柱91的外壁;两个滑槽92分别开设在连接柱91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滑块93内嵌在滑槽92的内腔;圆杆94垂直安装在滑槽92的内腔,且圆杆94贯穿滑块93;弹簧95套接在圆杆94的外壁,且弹簧95的上下两端分别卡接在滑块93底端和滑槽92的内壁底端;横板96安装在滑块93的内侧;按钮97安装在横板96的顶端中心,且按钮97的顶端延伸出连接柱91;两个连接杆98分别安装在横板96的底端前后两侧;推球99安装在连接杆98的底端,通过向下按压按钮97可带动横板96、滑块93和推球99向下移动,滑块93将弹簧95挤压变形,当松开按钮97使弹簧95失去外力时,通过弹簧95的弹力作用,可带动横板96、按钮97以及推球99向上移动进行复位;

支撑杆910沿左右方向安装在连接柱91的内腔中心;弹簧片911的顶部套紧在支撑杆910的外壁,且弹簧片911的两端延伸至连接柱91的内腔底部,推球99的外壁贴合在弹簧片911的前后两侧上方,支撑杆910和弹簧片911的顶部内腔均呈相互匹配的矩形设置;两个卡槽912分别开设在弹簧片911的前后两侧底端;定位杆913通过螺钉安装在卡槽912的内腔,且其外端贯穿连接柱91延伸至顶盖8所套在连接柱91之处内壁的定位槽中,通过定位杆913可将顶盖8连接固定在外框1上,通过推球99可对弹簧片11挤压变形,使弹簧片911拉动定位杆913向内侧移动。

顶盖8的安装固定:将顶盖8的四角套在连接柱91上,向下按压按钮97,按钮97带动横板96、连接杆98和推球99向下移动,推球99向内侧挤压弹簧片911使其变形,弹簧片911拉动定位杆913向内侧移动,在定位杆913缩入连接柱91中后,顶盖8完全坐落在外框1上,松开按钮97,在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横板96、按钮97和推球99向上移动复位,推球99与弹簧片11逐渐分离,弹簧片11失去外力逐渐恢复初始状态,同时弹簧片11带动定位杆913向外侧移动插入顶盖8所套在连接柱91之处的内壁面前后两侧开设的定位槽中,将顶盖8连接固定在外框1上。

完全重新组装后的该装置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将外框1和折叠帘5形成的空间罩在需要保护的野生植物处,再将外框1通过地钉3固定在地面上,外框1、透光板2和折叠帘5将野生植物的四周进行围绕保护,防止被动物踩踏,顶盖8对野生植物的顶部进行保护,防止被其他植物掉落砸到而损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