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

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均设置有撑开板,相邻撑开板之间交叉布置且相互铰接;撑开板远离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尖端,尖端均位于撑开板底部;尖端底部均设置有分离端,分离端均与尖端铰接;撑开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杆,第一杆的一端均贯穿撑开板顶部;第一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撑开板内,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撑开板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第二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贯穿撑开板底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三杆,第三杆位于分离端内,第三杆与分离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1960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1595348.0

  • 发明设计人 林俊豪;许庆家;朱磊;闵香;

    申请日2022-12-13

  • 分类号A61B17/16(2006.01);A61B17/17(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赵红霞

  • 地址 250063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59: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6 专利申请号:2022115953480 申请日:2022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0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

背景技术

拇外翻是临床常见的前足畸形,是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足部畸形,影响了这类人群的穿鞋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手术治疗是拇外翻主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拇外翻微创手术因有诸多优势,如切口小、皮肤美观、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等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同时也再次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217406U提出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保护装置,包括:手柄、纵杆、横杆、尖端,所述手柄的右端与所述纵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纵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纵杆以及所述横杆在同一平面内组成Z字形,所述尖端的左端与所述横杆的右端连接;所述纵杆上设有第一截骨槽,所述横杆上设有第二截骨槽。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截骨前,需要通过横杆定位,再借助骨膜分离器沿横杆对骨膜进行分离,并没有将装置与骨膜分离器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对骨膜分离器进行取放时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中便于对骨膜进行分离的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均设置有撑开板,相邻撑开板之间交叉布置且相互铰接;撑开板远离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尖端,尖端均位于撑开板底部;尖端底部均设置有分离端,分离端均与尖端铰接;撑开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杆,第一杆的一端均贯穿撑开板顶部;第一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位于撑开板内,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撑开板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第二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贯穿撑开板底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三杆,第三杆位于分离端内,第三杆与分离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以跖骨头远端横V形截骨为例,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脚尖向上,跖骨头侧方中心置入一枚定位克氏针,此点为V形截骨的顶点,经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针的位置准确后,从此点向近端做长横切口;然后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由于相邻撑开板之间铰接,使用者可以根据的切口大小,通过左右移动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从而调节相邻撑开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好距离后,将尖端和分离端放入切口内,使用者左右拨动撑开板上的第一杆,由于第一杆与第二杆固定连接,第一杆在左右移动时,第二杆可以跟随第一杆左右移动,由于第二杆与第三杆固定连接,第三杆可以跟随第二杆左右移动;由于第三杆位于分离端内并且与分离端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三杆左右移动时,分离端跟随第三杆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对软组织钝性分离至骨膜的效果。本发明无需借助骨膜分离器对骨膜进行分离,通过拨动第一杆带动分离端便可以直接对骨膜进行分离,使整个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均设置有指槽。

有益效果: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在指槽中,增大使用者手与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整个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第一握持部靠近第二握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片,第一卡合片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第二握持部靠近第一握持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片,第二卡合片上设置有若干与小孔配合的限位球。

有益效果:调节好距离后,将第二卡合片上对应的限位球卡合到第一卡合片上的小孔内,由此来固定相邻撑开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位于第二握持部的撑开板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固定柱可拆卸连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若干连接杆,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均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第一板上设置有若干直定位槽,第二板上设置有若干斜定位槽;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心处均设置有与固定柱卡合的通孔。

有益效果:使用者确定背侧截骨线后,将定位装置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上的通孔卡合在固定柱上,从而将定位装置安装在撑开板上;并且设置有直定位槽和斜定位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截骨。

进一步,直定位槽和斜定位槽上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片通过限位板均与直定位槽和斜定位槽可拆卸连接;限位片上设置有截骨槽。

有益效果:使用者可以根据截骨线的角度,将限位片上的限位板卡合在直定位槽或斜定位槽中,如果截骨线的角度是九十度,可以将限位板卡合在直定位槽中,如果截骨线的角度是六十度,可以将限位板卡合在斜定位槽中;确定好限位片的角度后,使用者可以将微型摆锯放置在截骨槽中进行截骨即可。

进一步,直定位槽和斜定位槽上还设置有固定片,固定片均与直定位槽和斜定位槽可拆卸连接,固定片顶部设置有弧形板和推杆,弧形板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推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推杆贯穿弧形板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弧形板横向转动配合。

有益效果:截骨完成后,根据截骨的位置和角度,将固定片卡合在直定位槽或斜定位槽中,然后使用者握住推杆的一端,向前转动推杆,使推杆与截骨抵合,然后再次向前转动推杆,直至将截骨推动至合适位置。

进一步,推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盘。

有益效果:圆盘可以增大推杆与截骨的接触面积,在推动时更加稳定和省力。

进一步,推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橡胶套。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橡胶套,可以增大使用者手与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更加的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撑开板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撑开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定位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片和推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限位片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握持部101、第二握持部102、撑开板103、弹簧104、第一卡合片105、第二卡合片106、固定柱107、定位装置2、第一板201、第二板202、直定位槽203、斜定位槽204、通孔205、限位片206、限位板207、截骨槽208、尖端3、分离端4、第一杆5、第二杆6、第三杆7、固定片8、弧形板9、推杆10、圆盘11、指槽12、连接杆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6所示:

一种拇外翻微创截骨装置,包括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上均设置有撑开板103,相邻撑开板103之间交叉布置且相互铰接;撑开板103远离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尖端3,尖端3均位于撑开板103底部;尖端3底部均设置有分离端4,分离端4均与尖端3铰接;撑开板103上均设置有第一杆5,第一杆5的一端均贯穿撑开板103顶部;第一杆5上设置有弹簧104,弹簧104位于撑开板103内,弹簧104的一端与第一杆5固定连接,弹簧104的另一端与撑开板103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杆6,第二杆6远离第一杆5的一端贯穿撑开板103底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三杆7,第三杆7位于分离端4内,第三杆7与分离端4内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上均设置有指槽12;第一握持部101靠近第二握持部1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合片105,第一卡合片105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第二握持部102靠近第一握持部10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合片106,第二卡合片106上设置有若干与小孔配合的限位球。

位于第二握持部102的撑开板103上设置有固定柱107,固定柱107上设置有定位装置2,定位装置2与固定柱107可拆卸连接;定位装置2包括第一板201、第二板202和若干连接杆13,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通过连接杆13连接,连接杆13均位于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之间;第一板201上设置有若干直定位槽203,第二板202上设置有若干斜定位槽204;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的中心处均设置有与固定柱107卡合的通孔205。

直定位槽203和斜定位槽204上设置有限位片206,限位片206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207,限位片206通过限位板207均与直定位槽203和斜定位槽204可拆卸连接;限位片206上设置有截骨槽208。

直定位槽203和斜定位槽204上还设置有固定片8,固定片8均与直定位槽203和斜定位槽204可拆卸连接,固定片8顶部设置有弧形板9和推杆10,弧形板9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推杆10上设置有外螺纹,推杆10贯穿弧形板9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与弧形板9横向转动配合;推杆10的一端设置有圆盘11;推杆10的另一端套设有橡胶套。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以跖骨头远端横V形截骨为例,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脚尖向上,跖骨头侧方中心置入一枚定位克氏针,此点为V形截骨的顶点,经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针的位置准确后,从此点向近端做长横切口。

然后使用者通过指槽12握住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由于相邻撑开板103之间铰接,使用者可以根据的切口大小,通过左右移动第一握持部101和第二握持部102,从而调节相邻撑开板103之间的距离;调节好距离后,将第二卡合片106上对应的限位球卡合到第一卡合片105上的小孔内,由此来固定相邻撑开板103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尖端3和分离端4放入切口内,使用者左右拨动撑开板103上的第一杆5,由于第一杆5与第二杆6固定连接,第一杆5在左右移动时,第二杆6可以跟随第一杆5左右移动,由于第二杆6与第三杆7固定连接,第三杆7可以跟随第二杆6左右移动;由于第三杆7位于分离端4内并且与分离端4固定连接,所以当第三杆7左右移动时,分离端4跟随第三杆7左右移动,从而达到对软组织钝性分离至骨膜的效果。

然后使用者确定背侧截骨线,将定位装置2通过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上的通孔205卡合在固定柱107上,从而将定位装置2安装在撑开板103上;使用者再根据截骨线的角度,将限位片206上的限位板207卡合在直定位槽203或斜定位槽204中,如果截骨线的角度是九十度,可以将限位板207卡合在直定位槽203中,如果截骨线的角度是六十度,可以将限位板207卡合在斜定位槽204中;确定好限位片206的角度后,使用者可以将微型摆锯放置在截骨槽208中进行截骨即可。

截骨完成后,根据截骨的位置和角度,将固定片8卡合在直定位槽203或斜定位槽204中;然后使用者握住推杆10设有橡胶层的一端,向前转动推杆10,使圆盘11与截骨抵合,然后再次向前转动推杆10,直至将截骨推动至合适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