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发射端发射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以使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唤醒信号是周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于单频率信号,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更短,故而唤醒的速度会更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1934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586031.0

  • 发明设计人 屈代明;张皓;汪志冰;何辉;

    申请日2022-12-08

  • 分类号H04W24/02(2009.01);H04W52/02(2009.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皇庆路333号4幢五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40: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2 专利申请号:2022115860310 申请日:2022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5-3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功耗广域物联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是为物联网应用中的M2M(Man to Man,Man to Machine,Machine to Machine)通信场景优化的,由电池供电的,低速率、超低功耗、低占空比的,支持单节点最大覆盖可达100公里的蜂窝汇聚网关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未来必将有海量低功耗物联网终端的接入网络,大规模部署的LPWAN网络需要能同时满足高负荷、高容量、高可靠、远覆盖、低开销、低延迟和低功耗要求。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低功耗物联网终端接入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终端的功耗控制将尤为重要。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中的终端,需要支持电池的长时间续航,因此终端大部分时间必须处于休眠状态才能降低功耗。如果有终端要发起通信,其在与目标终端进行通信之前,必须对目标终端实施唤醒,然后才能进行有效通信。目前的唤醒方法有三种:一是,发射载波,终端测试接收到的载波信号强度,超过门限则被唤醒,否则继续休眠;二是,发射01010101……比特流,终端计数接收到的01或10的个数,超过设定的门限则被唤醒,否则继续休眠;三是,重复发射一个数据包,终端接收到完整的其中一个数据包则被唤醒,否则继续休眠。

方法一和二的缺点是不能识别非法信号,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误唤醒,并且误唤醒的概率无法计算和评估,从而导致系统可靠性大幅降低,并且唤醒信号的分组少,不能做到唤醒信号的多样性。方法三的最大缺点是功耗大,为了可靠接收到数据包的帧同步信号,接收窗口的时间至少是数据包总发射长度的2倍,从而导致功耗增大,同时也会导致终端从休眠到唤醒的过程变慢。

专利《CN 114143861 A》中,针对上述方法提出了一种方案虽然可以降低误唤醒的概率,但是由于发射唤醒信号时间较长,造成唤醒效率较慢,同时由于发射的是单频信号,容易受到其他的干扰。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包括:

发射端发射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以使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苏醒周期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第二休眠状态下苏醒周期小于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二休眠状态下,预设次数苏醒均未检测到第二唤醒信号,则重新回到第一休眠状态。

其中,所述唤醒信号包括N段周期性信号,N>2,其中第n段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系统,包括:

发射端,用于发射第一唤醒信号和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

接收端,用于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及系统,唤醒信号是周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于单频率信号,减少了第二唤醒信号的长度和在第二休眠状态下的苏醒周期,从使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更短,故而唤醒的速度会更快。每段唤醒信号可以有不同频率和周期,从而有效避免被空中的干扰信号或者其它唤醒信号误唤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信号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休眠状态转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101、发射端发射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以使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

102、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

103、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信号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时序上本发明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检测第一唤醒信号,第二阶段是在第二休眠状态下检测第二唤醒信号。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休眠状态转移图,具体的转移过程如图3所示,通过两次休眠状态的唤醒信号检测来确定是否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发射端发射唤醒信号是与接收端接收窗口对应的,具体的,发射端发射唤醒信号,唤醒信号包含2段信号,2段信号都是周期信号,其中第一段信号(第一唤醒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休眠状态下苏醒周期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第二休眠状态下苏醒周期小于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端每个状态下的接收也是有所限制的,具体的,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中周期性短暂苏醒,复苏的周期小于T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二休眠状态下,预设次数苏醒均未检测到第二唤醒信号,则重新回到第一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会存在在第二休眠状态下未成功唤醒的场景,那么如果在第二休眠状态中,K次苏醒都没有检测到第二唤醒信号,则返回第一休眠状态,在第一休眠状态中周期性短暂苏醒,复苏的周期小于T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唤醒信号包括N段周期性信号,其中第n段信号(唤醒信号n)的中心频率为f

扩展说明,唤醒信号可以有大于两段的方式发送,当为N段时,N段信号都是周期信号,N>2,其中第n段信号(唤醒信号n)的中心频率为f

一个具体的实例如下:

发射端发射唤醒信号,唤醒信号包含2段信号,2段信号都是周期信号,其中第一段信号(第一唤醒信号)的中心频率为f

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中周期性短暂苏醒,复苏的周期900毫秒,苏醒后打开一个长度为20毫秒的窗口接收信号,并对唤醒信号进行采样,然后对苏醒窗口采样后的信号检测其中是否有第一唤醒信号,且频率在f

在第二休眠状态中接收端周期性短暂苏醒,复苏的周期100毫秒,苏醒后打开一个长度为20毫秒的窗口接收信号,然后对苏醒窗口采样后的信号检测其中是否有第二唤醒信号,且频率在f

在检测到第二唤醒信号情况下,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开始收发数据;如果在第二休眠状态中,11次苏醒都没有检测到唤醒信号2,则返回第一休眠状态,在第一休眠状态中周期性短暂苏醒,复苏的周期900毫秒,苏醒后打开一个长度为20毫秒的窗口接收信号,检测其中是否有第一唤醒信号。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发射端401和接收端402,其中:

发射端401用于发射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

接收端402用于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具体的如何通过发射端401和接收端402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唤醒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发射端发射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以使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发射端发射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和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小于第一唤醒信号的时间长度,以使接收端在第一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则进入第二休眠状态,在所述第二休眠状态下周期性苏醒,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则唤醒成功,进入持续苏醒状态。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每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