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

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利用该组合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及显示装置,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和显示装置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和优异的光学物理性能。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

背景技术

通常,聚酰亚胺基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和热特性,因此应用于包括用于形成电路和装置的绝缘基材领域在内的各种领域,近年来,正在进行利用这些特性以聚合物材料来代替用于显示器的盖板玻璃的研究和开发。

为了将聚酰亚胺基树脂用于显示器,所需的主要物理性能是光学特性和机械特性。作为制备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聚酰亚胺的方法,已报道有将透明聚酰亚胺与二羰基化合物进行共聚,并且此时增加具有强的直线度和刚性的单体和二羰基化合物的比例以提高聚酰亚胺的机械强度的方法。然而,当具有强的直线度和刚性的单体的引入比例高时,溶液的处理性变差,因此存在工艺的难度增加或无法实现的问题,并且分子间间距变得密集,导致聚酰亚胺中的电荷转移复合物(Charge Transfer Complex,CTC)的形成增加,因此存在光学特性变差的问题。当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时,着色为褐色或黄色,导致在可见光区域中的透光率降低,因此存在难以应用于显示器材料的问题。此外,具有强刚性的单体的引入在高温干燥工艺中加速白浊化,导致光学物理性能变差,这需要降低干燥工艺温度,因此存在无法确保充分的生产性或增加工艺应用的难度的问题。

此外,作为使聚酰亚胺无色透明的方法,已知有通过使用脂环族二胺或脂肪族二胺作为二胺成分来抑制分子内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的方法。日本公开专利第2002-161136号中公开了通过将由均苯四甲酸二酐等芳香族酸二酐和反式-1,4-二氨基环己烷形成的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而获得的聚酰亚胺,虽然所述聚酰亚胺表现出高透明度,但存在机械物理性能降低的问题。

此外,作为将聚酰亚胺的黄色转变为无色透明的方法,尝试了使用各种官能单体的方法,但由于聚合时粘度急剧增加或难以精制等制备工艺方面的问题,难以实现,并且不足以解决在确保透明性的情况下聚酰亚胺固有的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降低的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针对聚酰亚胺的技术,所述聚酰亚胺具有卓越的光学特性且固有的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不会降低,因此可以应用于包括替代盖板玻璃的材料在内的各种显示器材料领域,特别是实现高模量,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与现有的聚酰胺酰亚胺相比,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光学物理性能。

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及包括该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显示装置。

技术方案

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或聚酰胺酰亚胺,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包含衍生自芳香族二胺的单元、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及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以及溶剂。

所述芳香族二胺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也称为AB-TFMB),所述芳香族二酐包含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BPAF),所述芳香族二酰氯包含对苯二甲酰氯(TPC)。

[化学式1]

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及包括该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及利用该组合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和优异的光学物理性能,因此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案可以变形为各种其它形式,因此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案。而且,在说明书全文中,除非另有相反的特别说明,否则描述“包含”或“包括”某构成要素是指还可以包含其它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其它构成要素。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具有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数值范围包括下限值和上限值以及该范围内的所有值、从定义的范围的形式和宽度逻辑推导出的增量、其中限定的所有值以及以彼此不同形式限定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作为一个实例,当组分的含量限定在10-80%或20-50%时,应解释为10-50%或50-80%的数值范围也记载于本说明书中。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可能由于实验误差或值的四舍五入而出现的数值范围之外的值也包括在定义的数值范围内。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它们的组合”可以是指组成物的混合或共聚。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A和/或B”可以是指同时包含A和B的情况,也可以是指选择A和B中的一种的情况。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聚合物”是指相对高分子量的分子,其结构可以包含衍生自低分子量的分子的单元的多次重复。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可以是交替(alternating)共聚物、嵌段(block)共聚物、无规(random)共聚物、接枝(graft)共聚物、梯度(gradient)共聚物、支化(branched)共聚物、交联(crosslinked)共聚物或包含它们全部的共聚物(例如,包含多于一种单体的聚合物)。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homopolymer)(例如,包含一种单体的聚合物)。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聚酰胺酸”是指包含具有酰胺酸(amicacid)部分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聚酰胺酰亚胺”可以是指包含具有酰胺部分和酰亚胺部分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聚酰胺酰亚胺膜可以是包含聚酰胺酰亚胺的膜,具体可以为通过使二胺化合物溶液与二酐化合物和二酰氯进行溶液聚合以制备聚酰胺酸后进行酰亚胺化而制备的高耐热性膜。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当描述层、膜、薄膜、区域、板等部分在另一部分“上面”或“之上”时,这不仅包括“直接”在另一部分“上面”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在其中间具有其它部分的情况。

以下,除非本说明书中另有特别定义,否则“取代”是指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例如,所述取代基可以选自氘、卤素原子(F、Br、Cl或I)、羟基、硝基、氰基、氨基、叠氮基、脒基、肼基、肼叉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硫醇基、酯基、羧基或其盐、磺酸基或其盐、磷酸或其盐、C

以下,对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进行说明。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包含衍生自芳香族二胺的单元、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及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以及溶剂,

所述芳香族二胺可以包含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AB-TFMB),所述芳香族二酐可以包含9,9-双(3,4-二羧基苯基)芴二酸酐(BPAF),所述芳香族二酰氯可以包含对苯二甲酰氯(TPC)。

[化学式1]

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可以是用于形成聚酰胺酰亚胺膜的组合物。

作为一个实例,通过组合使用作为芳香族二胺的AB-TFMB、作为芳香族二酰氯的TPC以及作为具有立体体积大(bulky)的结构的芴(fluorene)的芳香族二酐的BPAF,可以提供一种机械物理性能和光学物理性能均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具体地,同样使用所述AB-TFMB和TPC,但是组合使用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thalic anhydride,以下也称为6FDA)来代替包含立体体积大的芴结构的BPAF的情况下,在高温干燥工艺中加速白浊化,因此可能无法确保透明性。另一方面,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组合物通过包含所有AB-TFMB、BPAF及TPC,可以提供一种如下的聚酰胺酰亚胺膜,该聚酰胺酰亚胺膜在高温下干燥时也具有显著优异的透光率和透明性,并且由于黄色指数低,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而且具有显著优异的机械强度。

此时,虽然并不受特定理论的约束,但所述AB-TFMB的分子内可以包含多个酰胺键,并且根据所述AB-TFMB和TPC的反应,可以进一步衍生酰胺基。因此,由所述组合物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包含多个酰胺键,使酰胺键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和/或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加,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机械物理性能。

此外,虽然并不受特定理论的约束,但所述AB-TFMB、TPC及BPAF均包含芳环,因此可以增加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碳含量。因此,可以提供具有更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的同时具有充分的光学物理性能的膜。

所述芳香族二胺可以单独使用所述AB-TFMB,或者可以根据需要混合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芳香族二胺并使用。例如,除了AB-TFMB之外,还可以包含与AB-TFMB不同的第二芳香族二胺。所述第二芳香族二胺例如可以包含取代或未取代的C

所述第二芳香族二胺具体可以为例如选自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4BDAF)、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6FAP)、3,4'-二氨基二苯醚(ODA)、对苯二胺(pPDA)、间苯二胺(mPDA)、对二氨基二苯甲烷(pMDA)、间二苯氨基甲烷(mMDA)、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3APB)、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34APB)、1,4-双(4-氨基苯氧基)苯(144APB)、双(4-氨基苯基)砜(4DDS)、双(3-氨基苯基)砜(3DDS)、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6HMDA)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以上的芳香族二胺或它们的混合物,并且不必须限定于此。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芳香族二胺可以包含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

所述芳香族二胺可以单独使用AB-TFMB,或者可以混合使用AB-TFMB和第二芳香族二胺。当混合使用AB-TFMB和第二芳香族二胺时,虽然它们的混合比例不受限制,但以芳香族二胺(衍生自芳香族二胺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AB-TFMB(衍生自AB-TFMB的单元)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摩尔%以上、2摩尔%以上、5摩尔%以上、10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上、30摩尔%以上、40摩尔%以上、50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上或70摩尔%以上,并且例如可以为99摩尔%以下、98摩尔%以下、95摩尔%以下、90摩尔%以下、80摩尔%以下、75摩尔%以下、70摩尔%以下、65摩尔%以下、60摩尔%以下或50摩尔%以下,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还可以包含衍生自含有脂环的二酐的单元。所述含有脂环的二酐可以使用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含有脂环的二酐,并且不必须限定于种类。所述含有脂环的二酐是指包含至少一个脂环的二酐,所述脂环可以是单环,或者两个以上的脂环稠合的稠环,或者两个以上的脂环通过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

当进一步包含所述含有脂环的二酐时,其混合比例并不必须受限制,但例如,以所述芳香族二酰氯(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芳香族二酐(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和含有脂环的二酐(衍生自含有脂环的二酐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含有脂环的二酐(衍生自含有脂环的二酐的单元)的含量可以为1摩尔%以上、2摩尔%以上、5摩尔%以上、10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上、30摩尔%以上、40摩尔%以上、50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上或70摩尔%以上,并且可以为99摩尔%以下、98摩尔%以下、95摩尔%以下、90摩尔%以下、80摩尔%以下、75摩尔%以下、70摩尔%以下、65摩尔%以下、60摩尔%以下或50摩尔%以下。但是,并不必须限定于上述范围。

所述芳香族二酰氯可以单独使用TPC,或者可以混合使用TPC和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芳香族二酰氯。例如,可以使用选自间苯二甲酰氯(IPC)、1,1'-联苯-4,4'-二甲酰氯(BPC)、1,4-萘二甲酰氯(NPC)、2,6-萘二甲酰氯(NTC)、1,5-萘二甲酰氯(NEC)、4,4'-氧双(苯甲酰氯)(DEDC)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以上或它们的混合物,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当通过所述芳香族二酰氯在聚合物链中形成酰胺结构时,可以提高光学物理性能,特别是可以进一步改善模量等机械强度。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中,以芳香族二酐(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和芳香族二酰氯(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TPC(衍生自TPC的单元)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摩尔%以上、2摩尔%以上、5摩尔%以上、10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上、30摩尔%以上、40摩尔%以上、50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上或70摩尔%以上,并且例如可以为99摩尔%以下、95摩尔%以下、90摩尔%以下、80摩尔%以下、75摩尔%以下或70摩尔%以下,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包含TPC,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模量等机械物理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厚度方向的延迟的增加或光学物理性能的劣化,因此即使应用于显示装置等,也可以减少画面失真。

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BPAF具有立体体积大的芴结构,因此具有强刚性的前体组分在高温工艺中也可以抑制光学劣化(白浊化)。此时,BPAF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芳香族二酐混合使用。此时,所述芳香族二酐是指包含至少一个芳环的二酐,所述芳环可以为单环,或者两个以上的芳环稠合的稠环,或者两个以上的芳环通过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中,以芳香族二酐(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和芳香族二酰氯(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的总摩尔数为基准,所述BPAF(衍生自BPAF的单元)的含量可以为1摩尔%以上、2摩尔%以上、5摩尔%以上、10摩尔%以上、15摩尔%以上、20摩尔%以上、30摩尔%以上、40摩尔%以上、50摩尔%以上、55摩尔%以上、60摩尔%以上或70摩尔%以上,并且例如可以为99摩尔%以下、95摩尔%以下、90摩尔%以下、80摩尔%以下、75摩尔%以下、70摩尔%以下、60摩尔%以下、50摩尔%以下、45摩尔%以下或40摩尔%以下,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当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中进一步包含所述含有脂环的二酐时,所述芳香族二酰氯(衍生自芳香族二酰氯的单元)和芳香族二酐(衍生自芳香族二酐的单元)的总摩尔数与含有脂环的二酐(衍生自含有脂环的二酐的单元)的摩尔数之比可以为99:1至1:99、95:5至10:90、95:5至30:70、95:5至40:60、90:10至30:70、80:20至30:70、80:20至40:60、80:20至45:55或75:25至45:65,但并不必须限于此。此时,所述摩尔比可以是将芳香族二胺(衍生自芳香族二胺的单元)的摩尔数设为100时的摩尔比。

上述含量范围是为了满足期望的物理性能而例示的一个实例,可以根据单体的组成进行改变,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组合物可以包含通常使用的溶剂。所述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具体可以为极性溶剂,更具体可以为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丙酮、乙酸乙酯、间甲酚、γ-丁内酯(GBL)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但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组分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包含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可以是用于提高成膜、粘合性、光学物理性能、机械物理性能、阻燃性等的添加剂,例如可以是阻燃剂、增粘剂、无机颗粒、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剂和/或增塑剂,但并不限定于此。

所述组合物可以通过在包含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酐及芳香族二酰氯的所有单体的添加完成后进行沉淀的方法来制备,并且也可以通过将芳香族二胺和芳香族二酰氯进行混合之后先沉淀后再混合剩余单体的方法来制备。

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

此时,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根据ASTM D1003标准在400-700nm下测量的总透光率可以为87.0%以上、87.5%以上、88.0%以上、88.3%以上、88.5%以上、89.0%以上、89.5%以上或90.0%以上,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此外,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根据ASTM D1003标准测量的雾度可以为2.0%以下、1.5%以下、1.3%以下、1.2%以下、1.0%以下、0.9%以下、0.8%以下、0.7%以下、0.6%以下、0.5%以下或0.4%以下,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此外,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根据ASTM E313标准测量的黄色指数可以为7.0以下、6.5以下、6.0以下、5.8以下、5.5以下、5.0以下、4.5以下或4.0以下,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此外,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根据ASTM D882标准测量的模量可以为6.0GPa以上、6.5GPa以上、6.8GPa以上、7.0GPa以上、7.5GPa以上、8.0GPa以上或9.5GPa以上。

所述聚酰胺酰亚胺的物理性能值可以是通过测量在80-100℃、85-95℃或约90℃下经过干燥工艺的聚酰胺酰亚胺膜而获得的值,或者可以是通过测量在110-160℃、120-160℃、130-150℃或约140℃的高温下经过干燥工艺的聚酰胺酰亚胺膜而获得的值。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通过利用一个实施方案的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来制备,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包含衍生自AB-TFMB的单元、衍生自BPAF的单元及衍生自TPC的单元的组合,从而可以提供期望的同时满足透光率为87.0%以上、雾度为2.0%以下、黄色指数为7.0以下、模量为6.0GPa以上的物理性能的膜。

所述聚酰胺酰亚胺膜的厚度可以为1-500μm、10-250μm、10-100μm、20-100μm或20-80μm,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可以通过将上述一个实施方案的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以及溶剂的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后进行干燥和/或拉伸来制备,或者可以通过溶液流延方法制备。

更具体地,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来制备:将上述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前体和/或聚酰胺酰亚胺以及溶剂进行酰亚胺化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将使所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树脂组合物溶液进行涂布来制膜。

所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以为选自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丙酮、乙酸乙酯、间甲酚、γ-丁内酯(GBL)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极性溶剂,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所述酰亚胺化可以利用选自酰亚胺化催化剂和脱水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并通过化学酰亚胺化来进行。所述酰亚胺化催化剂可以使用选自吡啶(pyridine)、异喹啉(isoquinoline)及β-喹啉(β-quinoline)等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此外,脱水剂可以使用选自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及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等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酰亚胺化催化剂和脱水剂可以选择通常使用的酰亚胺化催化剂和脱水剂来使用,并不必须受限于上述种类。

此外,在制备所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步骤中,可以在所述聚酰胺酸溶液中混合阻燃剂、增粘剂、无机颗粒、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剂及增塑剂等添加剂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此外,在酰亚胺化后利用溶剂对树脂进行精制以获得固形物,并将该固形物溶解在溶剂中,从而可以获得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组合物。此时,溶剂例如可以包含DMAc等,但并不必须限定于此。

所述制膜步骤是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后进行热处理以成型为膜的步骤。基材可以使用例如玻璃、不锈钢或膜等,涂布可以通过模头涂布机、气刀涂布、反向辊涂布、喷涂、刮涂、流延、凹版涂布、旋涂等进行。

所述热处理例如可以分步进行。例如,可以通过在70-160℃下进行一次干燥1分钟至2小时并在150-450℃下进行二次干燥1分钟至2小时的分步热处理来进行。但是,并不必须限定于上述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例如,所述一次干燥可以在25-220℃、80-150℃、70-110℃、130-150℃、90℃、120℃或140℃下进行1-300分钟、10-150分钟、10-90分钟、20-60分钟或30分钟,所述二次干燥可以在200-500℃、200-300℃、220-300℃或250-300℃下进行1-300分钟、10-150分钟、10-90分钟、30-90分钟或40-80分钟。此时,分步热处理中在各步骤移动时优选可以在1-20℃/分钟的范围内进行升温。此外,热处理可以在单独的真空烘箱或填充有惰性气体的烘箱等中进行,并且不必须限定于此。此外,涂布可以利用涂布器(applicator)在支撑体上成型为膜。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膜中,在所述一次干燥时即使在约140℃的高温下进行干燥工艺,也具有抑制光学劣化(白浊化)的效果,因此可以确保足以大量生产的生产性。

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提供的聚酰胺酰亚胺膜。此外,可以利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聚酰胺酰亚胺制备各种形式的成型品。例如,优点在于,可以应用于包含保护膜或绝缘膜的印刷线路板、柔性电路板、可代替盖板玻璃的保护膜,并且在包括窗覆盖膜和柔性显示面板在内的各种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所述窗覆盖膜可以用作柔性显示装置的最外面的窗基板。柔性显示装置可以是常规的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场发射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提供的窗覆盖膜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显示质量优异,而且显著减少由光引起的失真现象,因此可以通过优异的可视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者的眼睛的疲劳。

以下,对实施例和实验例进行具体例示来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和实验例仅用于例示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不应解释为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受限于此。

<测量方法>

1.透光率(总透光率(Total Transmittance),Tt)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膜,根据ASTM D1003标准,利用透光率测量仪(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Denshoku),COH-5500),在400-700nm波长的整个区域中测量总透光率(%)。

2.雾度(Haze)

为了测量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膜的透明性,根据ASTM D1003标准,利用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COH-5500)测量雾度(%)值。

3.黄色指数(Yellow Index,YI)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膜,根据ASTM E313标准,利用分光光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COH-5500)测量黄色指数。

4.模量(Modulus)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长度为50mm且宽度为10mm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在25℃下以50mm/分钟进行拉伸的条件下,利用英斯特朗(Instron)公司的UTM 3365并根据ASTMD882标准测量模量(GPa)。

<实施例1>

在氮气气氛下,在反应器中加入DMAc、TFMB及AB-TFMB并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加入CBDA并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解。之后,加入BPAF和TPC并搅拌6小时以进行溶解和反应,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此时,二胺单体TFMB:AB-TFMB的摩尔比设为50:50,除此之外的单体TPC:BPAF:CBDA的摩尔比设为35:15:50。此外,固形物含量调节为11.0重量%,并且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40℃。

接着,在溶液中加入分别为CBDA和BPAF的2.5倍摩尔的吡啶和乙酸酐,并在60℃下搅拌6小时。之后,对于溶液利用过量的甲醇进行沉淀并过滤而获得固形物,将该固形物在80℃下真空干燥6小时以上,从而获得聚酰胺酰亚胺粉末。将12g的获得的聚酰胺酰亚胺粉末溶解在88g的DMAc中,并利用涂布器在玻璃基板上进行溶液流延。在25℃下利用博勒飞(Brookfield)粘度计测量的结果,最终溶液的粘度为25000cps。之后,利用对流烘箱在90℃和140℃的温度下分别进行一次干燥30分钟,然后在氮气条件下,在280℃的温度下进一步热处理1小时后冷却至常温,并从基板分离形成在玻璃基板上的膜,从而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

<实施例2至实施例7>

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实施例2至实施例7的聚酰胺酰亚胺膜,不同之处在于将单体TFMB:AB-TFMB、TPC:BPAF:CBDA的摩尔比设为下表1中记载的摩尔比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

<实施例8>

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不同之处在于在氮气气氛下,在反应器中加入DMAc和AB-TFMB并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加入BPAF和TPC并搅拌6小时以进行溶解和反应,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此时,将单体TPC:BPAF的摩尔比设为55:45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

<实施例9>

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不同之处在于在氮气气氛下,在反应器中加入DMAc和AB-TFMB并进行充分搅拌,然后加入CBDA并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解。之后,加入BPAF和TPC并搅拌6小时以进行溶解和反应,从而制备聚酰胺酸树脂组合物,此时,将单体TPC:BPAF:CBDA的摩尔比设为55:15:30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

<比较例1至比较例4>

通过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比较例1至比较例4的聚酰胺酰亚胺膜,不同之处在于作为芳香族二酐使用6FDA来代替BPAF,并将单体TFMB:AB-TFMB、TPC:6FDA:CBDA的摩尔比设为下表1中记载的摩尔比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膜。

<实验例1>成模性的评价

利用薄膜厚度测量仪(TESA公司的μ-hite),对所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厚度分别测量3次,并将其平均值记载于下表1中。从测量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1至实施例9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可以形成具有足以用作柔性窗覆盖膜的厚度的膜。

[表1]

<实验例2>聚酰胺酰亚胺膜的物理性能的分析

为了确认所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根据一次干燥温度(90℃、140℃)的物理性能,通过上述测量方法测量透光率、雾度、黄色指数及模量,并将其结果示于下表2中。

[表2]

参照所述表2,可知根据实施例的利用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和/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可以形成具有足以用作柔性窗覆盖膜的厚度的聚酰胺酰亚胺膜,并且不仅是在9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工艺的情况下,而且在140℃的高温下进行干燥工艺的情况下,透光率(Tt)均为88%以上,具有优异的透光率(Tt),并且在高温下有效地抑制了白浊化。此外,雾度为1.5%以下,透明性非常优异,并且黄色指数在140℃下也均为7以下。即,根据实施例的利用包含聚酰胺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和/或聚酰胺酰亚胺的组合物的膜中,与在90℃下进行干燥的情况进行比较时,即使在140℃下进行干燥,光学物理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也没有表现出大的差异,并且具有充分的厚度的同时光学特性和机械特性均保持优异,因此可以确认适合用作柔性窗覆盖膜。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至比较例4中,在140℃的高温下进行干燥工艺的情况下,透光率均为89%以下,与实施例的膜相比,透光率低,并且雾度为2.0以上,透明性非常低,而且除了比较例3之外,黄色指数也均为6以上,因此可知加速了光学劣化。

以上,通过实施例和实验例对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范围并不受限于特定实施例,应通过权利要求来进行解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