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包括设于长条形的凹坑左侧的竖井,设于凹坑中的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层;碎石层中设有横向延伸的可透水的净化水管;所述竖井上端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个进水孔,竖井中设有雨水溢流管,所述净化水管左部伸入竖井中;本发明具有在雨水多的时候,绿地可以及时排出多余的雨水,在雨水少的时候,绿地可以缓慢的释放雨水或者停止释放雨水,使绿地始终保持良好的渗水、净化及排水功能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6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87658.5

  • 申请日2022-12-27

  • 分类号E03F5/04(2006.01);E03F5/10(2006.01);E03F5/14(2006.01);E03F7/02(2006.01);E03F3/04(2006.01);E03F1/00(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司敏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安吉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2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3F 5/04 专利申请号:2022116876585 申请日:2022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14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沉式绿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以此,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中一项常用的雨水收集和入渗的重要措施,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等;

但是,现有的下沉式绿地存在雨水少的时候可以起到正常的缓释和净化作用,雨水多的时候,绿地渗水功能变弱,绿地无法快速的渗水、排水,会导致绿地的植被被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沉式绿地在雨水多的时候无法快速的渗水、排水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包括设于长条形的凹坑左侧的竖井,设于凹坑中的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层;碎石层中设有横向延伸的可透水的净化水管;所述竖井上端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个进水孔,竖井中设有雨水溢流管;所述净化水管左部伸入竖井中,雨水溢流管上设有水输送管;所述水输送管上设有靠近雨水溢流管的水量调节机构和靠近净化水管左部的浮子机构;所述水量调节机构包括与水输送管固定连接的闸板壳体,设于水输送管上的闸板过孔,设于闸板壳体中的与水输送管的轴心线垂直的闸板;所述水输送管的横截面呈矩形,闸板下部设有过水孔,闸板的前侧面与水输送管内侧壁的前侧面接触,闸板的后侧面与水输送管内侧壁的后侧面接触;所述浮子机构包括下端与水输送管垂直连通的竖管,与竖管上端连通的筒体,设于筒体中的浮动板;筒体上设有开口,浮动板和闸板之间通过穿过开口的连杆连接,筒体的横截面积大于竖管的横截面积,连杆和筒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净化水管左部与水输送管右端连接。

开口和闸板壳体与连杆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

当雨水较少的时候,雨水落在植被、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层上,雨水逐层渗透及净化,经过净化的雨水进入净化水管及水输送管中,雨水经过闸板上的过水孔流入雨水溢流管中,然后雨水进入市政管网系统中。

当雨水较多的时候,由于过水孔较小,排水较慢,使水输送管中水压增大,水进入竖管、筒体并推动浮动板向上移动,连杆带动闸板向上移动,从而使闸板逐渐向上打开;水输送管中的流通面积变大,雨水快速通过水输送管并进入雨水溢流管中。

作为优选,盖板下方的竖井内侧壁上设有水平挡板,水平挡板上设有漏斗形导流口,净化水管左端设有若干个用于带动净化水管旋转的桨叶,所述桨叶可旋转至漏斗形导流口下方;

所述净化水管包括右端封闭的外管和设于外管中的内管,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内管和外管的周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口,内管外周壁上设有交错分布的钢丝刷;外管左端通过外法兰与竖井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内管左端设有内法兰,各个桨叶均与内法兰固定连接,内法兰分别与水输送管右端和外法兰转动连接。

当雨水较多的时候,绿地中的水饱和了,绿地中的各层渗水功能降低,但是,通过盖板进入竖井中的雨水量增大,水平挡板拦截雨水,漏斗形导流口引导雨水形成的水流冲击各个桨叶转动,各个桨叶带动净化水管旋转,转动的净化水管将其上堵塞的垃圾清除掉,保证净化水管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从而提高净化水管的透水性能及输送雨水的性能,反过来提高了绿地的渗水功能,使绿地仍然保持良好的渗水、净化和排水功能。

各个钢丝刷的设置,使在雨水的水流通过桨叶带动内管旋转的过程中,各个钢丝刷可以将内管和外管间隙的垃圾刷掉并流出,同时,也能将内管和外管的各个透水口疏通,保证了净化水管具有良好的透水、输送水的功能。

作为优选,内法兰上设有下链轮,竖井内侧壁上设有与下链轮对应的上链轮,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竖井中设有用于保护链条上部的挡板。

有的地区常年雨水量比较少,雨水无法经常推动各个桨叶带动内法兰及内管旋转,导致内管及外管上有很多垃圾阻塞,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拆掉挡板,用工具拉动链条,使链条带动内管旋转,各个钢丝刷可以将内管和外管间隙的垃圾刷掉并流出,保证内管和外管的各个透水口疏通。

作为优选,水输送管右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内法兰左端面上设有凸环,凸环伸入环形凹槽中,凸环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圈。

凸环、环形凹槽和密封圈的设置,使水输送管和内管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动密封。

内法兰和外法兰相对的侧面上也设有凸环和环形凹槽,凸环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凹坑的边缘设有坡度呈45°的边坡,边坡上端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盖板上表面所处位置的高度。

边坡和透水土工布的设置,用于防止种植土层流失堵塞碎石层,当绿地的植被底部水比较多的时候,边坡使水被围住不会外流,水只会向竖井中流,水流冲击各个桨叶快速旋转,使净化水管保持良好的透水及输送水的功能,绿地中的多余雨水可以快速排出。

作为优选,桨叶包括桨杆和与桨杆连接的桨板,桨板呈椭圆形,桨板向一侧弧形拱起;各个桨叶的桨板拱起的方向呈顺时针排列。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雨水多的时候,绿地可以及时排出多余的雨水,在雨水少的时候,绿地可以缓慢的释放雨水或者停止释放雨水,使绿地仍然保持良好的渗水、净化和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竖井和净化水管的一种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竖井和凹坑的一种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包括设于长条形的凹坑1左侧的竖井2,设于凹坑中的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种植土层10、中砂过滤层20、透水土工布30和碎石层40;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7。碎石层中设有横向延伸的可透水的净化水管41;竖井上端设有盖板11,盖板上设有多个进水孔,竖井中设有雨水溢流管15,净化水管左部伸入竖井中,雨水溢流管上设有水输送管151;水输送管上设有靠近雨水溢流管的水量调节机构和靠近净化水管左部的浮子机构;水量调节机构包括与水输送管固定连接的闸板壳体81,设于水输送管上的闸板过孔,设于闸板壳体中的与水输送管的轴心线垂直的闸板82;水输送管的横截面呈矩形,闸板下部设有过水孔83,闸板的前侧面与水输送管内侧壁的前侧面接触,闸板的后侧面与水输送管内侧壁的后侧面接触;浮子机构包括下端与水输送管垂直连通的竖管91,与竖管上端连通的筒体92,设于筒体中的浮动板93;筒体上设有开口,浮动板和闸板之间通过穿过开口的连杆80连接,筒体的横截面积大于竖管的横截面积,连杆和筒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0,净化水管左部与水输送管右端连接。

盖板下方的竖井内侧壁上设有水平挡板12,水平挡板上设有漏斗形导流口13,净化水管左部外周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带动净化水管旋转的桨叶16,所述桨叶可旋转至漏斗形导流口下方;

净化水管包括右端封闭的外管411和设于外管中的内管412,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内管和外管的周壁上均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透水口413,内管外周壁上设有交错分布的钢丝刷414;外管左端通过外法兰4111与竖井的右侧壁固定连接,内管左端设有内法兰4121,各个桨叶均与内法兰固定连接,内法兰分别与水输送管右端和外法兰转动连接。

内法兰上设有下链轮5,竖井内侧壁上设有与下链轮对应的上链轮51,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均通过链条52连接;竖井中设有用于保护链条上部的挡板53。

水输送管右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内法兰左端面上设有凸环,凸环伸入环形凹槽中,凸环和环形凹槽之间设有密封圈。

凹坑的边缘设有坡度呈45°的边坡6,边坡上端所处位置的高度高于盖板上表面所处位置的高度。

桨叶包括桨杆161和与桨杆连接的桨板162,桨板呈椭圆形,桨板向一侧弧形拱起;各个桨叶的桨板拱起的方向呈顺时针排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雨水较少的时候,雨水落在植被、种植土层、中砂过滤层、透水土工布和碎石层上,雨水逐层渗透及净化,经过净化的雨水进入净化水管及水输送管中,雨水经过闸板上的过水孔流入雨水溢流管中,然后雨水进入市政管网系统中。

当雨水较多的时候,经过逐层渗透及净化后进入净化水管中的水也较多,由于过水孔较小,排水较慢,使水输送管中水压增大,水进入竖管、筒体并推动浮动板向上移动,连杆带动闸板向上移动,从而使闸板逐渐向上打开;水输送管中的过水面积变大,经过净化的雨水快速进入净化水管及水输送管中,并进入雨水溢流管中。

同时,竖井中的水也进入雨水溢流管中排出。

其中,雨水比较多的时候,边坡使水被围住不会外流,水只会向竖井中流,经过盖板进入竖井中的雨水量增大,水平挡板拦截雨水,漏斗形导流口引导雨水形成的水流冲击各个桨叶快速转动,各个桨叶带动净化水管旋转,转动的净化水管将其上堵塞的垃圾清除掉,保证净化水管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提高了净化水管的透水性能及输送雨水的性能,提高了绿地的渗水功能,使绿地仍然保持良好的渗水、净化和排水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