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及拉挤生产工艺

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及拉挤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及拉挤生产工艺,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拉挤模具的内壁粘上树脂时难以去除,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通过固化成型后的拉挤产品的外表面,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光洁无凹坑或者无划痕,则继续生产,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者划痕,则进行下一步;步骤二,在所述拉挤产品上套上清理套,所述拉挤产品带动所述清理套从所述拉挤模具内部通过,所述清理套将所述模具内壁残留的树脂带出;步骤三,当所述清理套通过所述模具后,执行步骤一,不需要生产中停机的情况下完成清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1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高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412557.7

  • 发明设计人 马娟;陈杰;朱永飞;乔闯;

    申请日2022-11-11

  • 分类号B29C70/54(2006.01);B29C70/52(2006.01);B29C33/72(2006.01);B29C37/00(2006.01);

  • 代理机构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殷兴旺;王俊超

  • 地址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柴米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14: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70/54 专利申请号:2022114125577 申请日:2022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0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及拉挤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编织-拉挤工艺是在传统的拉挤工艺中引入编织工艺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传统的拉挤成型的纱线在轴向方向处于紧绷状态,使得制品轴向拉伸能力强。同时制备的管件无类似于环箍的结构的编织纱线,管件在承压能力方面不足,易产生径向裂纹。因此利用编织-拉挤工艺生产的管件力学性能相对优异。拉挤产品具有强度高、抗冲击能力、环向刚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拉挤产品主要由编织层、缠绕层及0度铺层机构构成。拉挤成型的工艺特点是模具加热固化产品而连续成型,模具长期处于受热状态,在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及产品更换时需要拆卸模具进行清理,所以到目前为止,拉挤模具一般都是由几块模具拼装组合而成,就是为了方便拆卸清理。在模具设计时正确选择分型面,不仅能保证模具的顺利制作,而且能满足拉挤制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当部件表面有固化树脂颗粒从模中出来时,这种现象称为剥落或脱落,这个主要是拉挤模具的内壁粘上树脂,固化后遗留在内壁,对制品表面产生凹坑。纠正的措施有很多,比如:提高入口端模的温度,使树脂更快固化,降低线速度使树脂更早固化,停线清理;增加低温引发剂的浓度等方式。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拉挤模具的内壁粘上树脂,再加上分模的接缝处产生树脂粘附、堵塞,最终都会对制品表面产生影响,影响表观质量。这些多余的树脂的量累计到一定程度,靠简单的工艺参数微调解决不了问题时,生产就会进行不下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暂停编织生产,牵引15秒左右,看能否把内壁黏住的树脂通过拉挤牵引带出来,如果可以带出,即可继续生产,但若带不出来,即需要人为干预,即拆模清理,这就费时费力,同时拆模次数多对模具有损伤,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拉挤模具的内壁粘上树脂时难以去除,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一种模具内壁清理装置,所述模具内壁清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清理套,所述清理套的内表面和拉挤产品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清理套的外表面和所述拉挤模具的内壁相匹配,所述清理套能够套在拉挤产品上,并随着所述拉挤产品拉挤进入到所述拉挤模具中,所述清理套的硬度大于树脂固化后的硬度,所述清理套的硬度小于所述拉挤模具的内壁的硬度;防止所述清理套刮伤所述拉挤模具的内壁,同时能够将所述拉挤模具中残留的树脂刮除。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通过固化成型后的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光洁无凹坑或者无划痕,则继续生产,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者划痕,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在所述拉挤产品固化成型前套上所述清理套,所述拉挤产品带动所述清理套从所述拉挤模具内部通过,所述清理套将所述模具内壁残留的树脂带出;

步骤三,当所述清理套通过所述模具后,执行步骤一。

在不停止所述拉挤产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理套将所述拉挤模具中粘附的残留树脂清除,且不会划伤模具,省时省力,不会因多次拆模、重启调试,导致浪费太多原材料,且不需要生产中停机,不影响生产效率,这样处理无需拆模,从长远来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可选地,所述清理套由金属丝缠绕而成,成本低,只要找到符合要求的金属丝,缠绕即可,操作方便。

可选地,所述清理套的材质为紫铜,紫铜硬度适合,紫铜的布氏硬度在35~45之间,紫铜硬度低于所述拉挤模具的硬度,且比固化后的树脂硬度高,在不刮伤所述拉挤模具的内壁,同时刮除附着的树脂。

可选地,所述清理套的宽度为10毫米,所述清理套如果宽度太窄,清理效果不佳。

可选地,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25毫米,能够保证所述金属丝绕成的清理套能够随着所述拉挤产品进入到所述拉挤模具中,同时能够与所述拉挤模具之间具有足够的挤压力,以便于将所述拉挤模具内壁的树脂刮除。

可选地,所述模具内壁清理装置还包括丝线缠绕机构,所述丝线缠绕机构包括安装架、缠绕电机、旋转架和线轮;

所述旋转架和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的旋转中心上开设有管线通孔,所述拉挤产品从所述管线通孔中穿过,所述缠绕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缠绕电机和所述旋转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线轮和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线轮的旋转中心线和所述旋转架的旋转中心线平行。

通过缠绕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架旋转,所述旋转架带动所述线轮旋转,所述线轮一边绕着所述旋转架的旋转中心公转,一边绕着自身旋转中心自转,所述线轮旋转的时候将其上金属丝饶在所述拉挤产品上。

可选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缠绕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互相啮合。

通过所述缠绕电机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旋转,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旋转架一起旋转。

可选地,所述丝线缠绕机构还包括导线件,所述导线件和所述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件上开设有导向孔。在缠绕所述金属丝的时候,所述金属丝穿过所述导向孔,防止金属丝在缠绕的时候沿着所述拉挤产品的轴向摆动,从而导致缠绕成的清理套的质量。

可选地,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还包括清理套缠绕制作步骤:将穿过所述导线件的金属丝线头贴在所述拉挤产品上,启动所述缠绕电机,所述线轮旋转过程中将所述线轮上的金属丝缠绕在所述拉挤产品,当缠绕的所述金属丝达到要求宽度后,停止所述缠绕电机的运行,剪断所述金属丝,将剪断后的所述金属丝线头压贴在所述拉挤产品的表面

一种拉挤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拉挤产品的模芯上缠绕编织等距离的交叉排列纤维层;

S2、将编织有纤维层的所述拉挤产品通入树脂材料中进行浸胶处理;

S3、浸胶后的所述拉挤产品进入到拉挤模具中加热固化成型;

S4、通过自动检测装置检测通过固化成型的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光洁无凹坑或者无划痕,则进入S6,若所述拉挤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者划痕,则进入下一步S5;

S5、在所述拉挤产品固化成型前套上清理套,所述拉挤产品带动所述清理套从所述拉挤模具内部通过,所述清理套将所述拉挤模具内壁残留的树脂带出,当所述清理套通过所述模具后,执行S4;

S6、按照需求长度切割成成品。

所述拉挤产品的拉挤生产工艺流程清晰,生产效率高,在不停止所述拉挤产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理套将所述拉挤模具中残留粘附的树脂清除,且不会划伤模具,省时省力,不会因多次拆模、重启调试,导致浪费太多原材料,且不需要生产中停机,不影响生产效率,这样处理无需拆模,从长远来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可选地,所述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相机、处理器和报警器,通过所述拉挤模具的所述拉挤产品在所述检测相机的拍摄范围内,至少两台所述检测相机环绕在所述拉挤产品周边,所述检测相机和所述报警器均和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相机定时拍摄所述拉挤产品的照片照片,所述照片传送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照片处理后,判断出所述拉挤产品的表面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所述处理器将信号传递到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启动示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拉挤生产工艺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清理套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丝线缠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拉挤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拉挤模具中带出粘附在内壁树脂的方法的实施例,所述方法使用一种模具内壁清理装置,所述模具内壁清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清理套8,所述清理套8的内表面和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相匹配,所述清理套8的外表面和所述拉挤模具4的内壁相匹配,所述清理套8能够套在拉挤产品10,并随着所述拉挤产品10拉挤进入到所述拉挤模具4中,所述清理套8的硬度大于树脂固化后的硬度,所述清理套8的硬度小于所述拉挤模具4的内壁的硬度;防止所述清理套刮伤所述拉挤模具4的内壁,同时能够将所述拉挤模具4中残留的树脂刮除。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通过固化成型后的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若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光洁无凹坑或者无划痕,则继续生产,若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者划痕,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在所述拉挤产品10拉挤固化成型前套上所述清理套8,所述拉挤产品10带动所述清理套8从所述拉挤模具4内部通过,所述清理套8将所述模具内壁残留的树脂带出;

步骤三,当所述清理套8通过所述模具后,执行步骤一。

在不停止所述拉挤产品10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理套8将所述拉挤模具4中粘附的残留树脂9清除,且不会划伤模具,省时省力,不会因多次拆模、重启调试,导致浪费太多原材料,且不需要生产中停机,不影响生产效率,这样处理无需拆模,从长远来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所述清理套8由金属丝801缠绕而成,成本低,只要找到符合要求的金属丝801,缠绕即可,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清理套8的材质为紫铜,紫铜硬度适合,紫铜的布氏硬度在35~45之间,紫铜硬度低于所述拉挤模具4的硬度,且比固化后的树脂硬度高,不刮伤所述拉挤模具4的内壁的情形下,同时刮除附着的树脂。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清理套8的宽度为10毫米,清理套8如果宽度太窄,清理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金属丝801的直径为0.25毫米,能够保证所述金属丝801绕成的清理套8能够随着所述拉挤产品10进入到所述拉挤模具4中,同时能够与所述拉挤模具4之间具有足够的挤压力,以便于将所述拉挤模具4内壁的树脂刮除。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模具内壁清理装置还包括丝线缠绕机构3,所述丝线缠绕机构3包括安装架301、缠绕电机302、旋转架303和线轮304;

所述旋转架303和所述安装架30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303的旋转中心上开设有管线通孔,所述拉挤产品10从所述管线通孔中穿过,所述缠绕电机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01上,所述缠绕电机302和所述旋转架303通过传动组件305传动连接,所述线轮304和所述旋转架303转动连接,所述线轮304的旋转中心线和所述旋转架303的旋转中心线平行。

通过缠绕电机302带动所述旋转架303旋转,所述旋转架303带动所述线轮304旋转,所述线轮304一边绕着所述旋转架303的旋转中心公转,一边绕着自身旋转中心自转,所述线轮304旋转的时候将其上金属丝801饶在所述拉挤产品10上。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传动组件305包括主动齿轮3051和从动齿轮3052,所述从动齿轮3052和所述旋转架303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051和所述缠绕电机3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051和所述从动齿轮3052互相啮合。

通过所述缠绕电机302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051旋转,所述主动齿轮3051带动所述从动齿轮3052旋转,所述从动齿轮3052带动所述旋转架303一起旋转。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丝线缠绕机构3还包括导线件306,所述导线件306和所述旋转架303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件306上开设有导向孔。在缠绕所述金属丝801的时候,所述金属丝801穿过所述导向孔,防止金属丝801在缠绕的时候沿着所述拉挤产品10的轴向摆动,从而导致缠绕成的清理套8的质量。

所述清理套的缠绕制作步骤如下:

操作人员将穿过所述导线件306的金属丝801线头贴在所述拉挤产品10上,启动所述缠绕电机302,所述线轮304旋转过程中,将所述线轮304上的金属丝801缠绕在所述拉挤产品10,当缠绕的所述金属丝801达到要求宽度后,停止所述缠绕电机302的运行,剪断所述金属丝801,将剪断后的所述金属丝801压贴在所述拉挤产品10。

一种拉挤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缠绕机1在拉挤产品10的模芯上缠绕编织等距离的交叉排列纤维层;

S2、将编织有纤维层的所述拉挤产品10通入到浸胶槽2中,所述浸胶槽2中设置有树脂材料,所述拉挤产品10在树脂材料中进行浸胶处理;

S3、浸胶后的所述拉挤产品10进入到拉挤模具4中加热固化成型;

S4、通过自动检测装置5检测通过固化成型的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若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光洁无凹坑或者无划痕,则进入S6,若所述拉挤产品10的外表面出现凹坑或者划痕,则进入下一步S5;

S5、在所述拉挤产品10固化成型前套上清理套8,所述拉挤产品10带动所述清理套8从所述拉挤模具4内部通过,所述清理套8将所述拉挤模具4内壁残留的树脂带出,当所述清理套8通过所述模具后,执行S4;

S6、通过管道切割机器7将拉挤加热固化后的所述拉挤产品10按照需求长度切割成成品。

所述拉挤产品10的拉挤生产工艺流程清晰,生产效率高,拉挤产品10的模芯上缠绕编织等距离的交叉排列纤维层,在通过浸胶和拉挤加热固化处理后,形成了强度高、抗冲击能力、环向刚度高的拉挤产品10,具有生产效率高、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所述拉挤产品10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牵引设备6牵引,使得所述拉挤产品10能够顺利的从所述拉挤磨具中经过。同时在不停止所述拉挤产品10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清理套8将所述拉挤模具4中残留粘附的树脂清除,且不会划伤模具,省时省力,不会因多次拆模、重启调试,导致浪费太多原材料,且不需要生产中停机,不影响生产效率,这样处理无需拆模,从长远来看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自动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相机、处理器和报警器,通过所述拉挤模具4的所述拉挤产品10在所述检测相机的拍摄范围内,至少两台所述检测相机环绕在所述拉挤产品10周边,所述检测相机和所述报警器均和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相机定时拍摄所述拉挤产品10的照片照片,所述照片传送到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照片处理后,判断出所述拉挤产品10的表面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所述处理器将信号传递到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启动示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