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

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其包括空预器组件,所述空预器组件包括换热仓、排渣管、连接管道、隔板和换热筒,所述排渣管和连接管道均与换热仓连通,所述换热筒设置于换热仓内,所述隔板设置于换热筒内壁;以及,混合加热模块,所述混合加热模块包括容置组件、混合组件、往复驱动组件、辅助混合组件和加热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液混合加热装置,对清洁过程中使用的反应溶液进行持续的混合加热,便于在清洗过程中持续的加入固态反应药剂与水混合,持续进行清洗冲刷,且通过循环加热装置,确保设备输出的反应药剂溶液温度维持在一定温度,确保清洗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预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网负荷原因,百万机组部分时段长时间维持低负荷运行,机组在长期低负荷运行时空预器易出现堵塞,需要定期对空预器进行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大都采用反应溶液对空预器内进行冲洗,使堵塞板结的颗粒溶解以及掉落,在冲洗过程中,需要频繁添加反应溶液,反应溶液温度较低,影响反应清洁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冲洗过程中,需要频繁添加反应溶液,反应溶液温度较低,影响反应清洁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其包括空预器组件,所述空预器组件包括换热仓、排渣管、连接管道、隔板和换热筒,所述排渣管和连接管道均与换热仓连通,所述换热筒设置于换热仓内,所述隔板设置于换热筒内壁;以及,混合加热模块,所述混合加热模块包括容置组件、混合组件、往复驱动组件、辅助混合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分别与混合组件和辅助混合组件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容置组件内。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组件包括容置仓、进料管、进料漏斗和进液管,所述容置仓设置于换热仓外壁,所述进料管两端分别与容置仓和进料漏斗连通,所述进液管一端与容置仓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杆、混合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容置仓外壁,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杆两端分别贯穿至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内腔,所述混合杆外壁连接有扰动板,所述第一转杆内壁通过弹簧与混合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驱动杆、曲杆和第一活动套,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容置仓内壁,所述驱动杆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曲杆固定连接,所述曲杆一端与容置仓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套套设于曲杆外壁,所述第一活动套外壁连接有往复顶杆,所述往复顶杆一端贯穿至第二转杆内腔并连接有挤压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第二活动套、隔板、扰动杆和扰动板,所述隔板设置于容置仓内壁,所述第二活动套套设于曲杆外壁,所述扰动杆一端与第二活动套连接,所述扰动杆一端贯穿隔板并与扰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仓、密封板、环形加热管和传输管,所述加热仓设置于容置仓内壁,两组所述密封板分别设置于加热仓内腔两侧,所述传输管两端均与密封板连通,所述加热管套设于传输管外侧,所述加热管外壁通过安装杆与加热仓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泵机、进水管和排出口,所述排出口设置于加热仓外壁,所述泵机设置于加热仓内壁,所述进水管一端贯穿加热仓并与泵机进水端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混合杆外壁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凸条,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凸条一端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联动模块,所述联动模块包括输出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和联动组件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清洁模块,所述清洁模块包括从动组件、挤压组件、释放组件和喷射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和联动组件之间通过从动组件联动,所述释放组件和喷射组件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液混合加热装置,对清洁过程中使用的反应溶液进行持续的混合加热,便于在清洗过程中持续的加入固态反应药剂与水混合,持续进行清洗冲刷,且通过循环加热装置,确保设备输出的反应药剂溶液温度维持在一定温度,确保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容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容置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混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换热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清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释放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5,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理百万机组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堵塞的装置,包括空预器组件100,空预器组件100包括换热仓101、排渣管102、连接管道103、隔板104和换热筒105,排渣管102和连接管道103均与换热仓101连通,换热筒105设置于换热仓101内,隔板104设置于换热筒105内壁。

在空预器使用过程中,通过多组连接管道103进行锅炉排烟余热空气以及外界燃烧进气的传输,并通过换热筒105进行热交换,换热筒105连接外界驱动组件,使其进行转动,从而使换热筒105接触高温废气以及外界燃烧进气,从而实现热交换。

通过隔板104将换热仓101分割为两个空间,一个为锅炉排烟余热空气流通空间,一个为燃烧进气空间,避免两者接触影响设备的进气燃烧。

在清洗过程中,将连接管道103闭合,通过排渣管102将清洗后的废渣以及污水排出,确保清洗效率。

混合加热模块200,混合加热模块200包括容置组件201、混合组件202、往复驱动组件203、辅助混合组件204和加热组件205,往复驱动组件203分别与混合组件202和辅助混合组件204连接,加热组件205设置于容置组件201内。

在对反应药液进行混合加热时,通过容置组件201对药液进行容置,通过混合组件202对水以及固态药液进行混合,现场配制现场使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往复驱动组件203启动带动辅助混合组件204进行往复运动,从而使混合作业的紊流效果更好,确保设备的作业混合效率,通过加热组件205进行持续的加热作业,使药液持续升温,有效提升其喷射清洗的清洁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2~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容置组件201包括容置仓201a、进料管201b、进料漏斗201c和进液管201d,容置仓201a设置于换热仓101外壁,进料管201b两端分别与容置仓201a和进料漏斗201c连通,进液管201d一端与容置仓201a连通。

在清洁作业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漏斗201c和进料管201b进行固态药剂的添加,通过进液管201d进行水的添加,水和药剂均处于容置仓201a内,为增加药剂的溶解效率,通过混合组件202进行混合作业,确保药剂快速溶解。

混合组件202包括第一电机202a、第一转杆202b、混合杆202c和第二转杆202e,第一电机202a设置于容置仓201a外壁,第一电机202a输出端与第一转杆202b固定连接,混合杆202c两端分别贯穿至第一转杆202b和第二转杆202e内腔,混合杆202c外壁连接有扰动板202d,第一转杆202b内壁通过弹簧与混合杆202c连接。

通过第一电机202a的启动带动第一转杆202b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转杆202b的转动带动混合杆202c和第二转杆202e进行转动,第二转杆202e一端与隔板204b活动连接,确保混合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混合杆202c的转动带动扰动板202d进行转动,通过扰动板202d的转动对水和药剂进行充分混合,使药剂快速溶解。

混合杆202c外壁两端均连接有限位凸条,第一转杆202b和第二转杆202e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凸条一端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限位凸条和限位滑槽的设置,能够确保混合杆202c在转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移动,确保设备联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往复驱动组件203包括第二电机203a、驱动杆203b、曲杆203c和第一活动套203d,第二电机203a设置于容置仓201a内壁,驱动杆203b一端与第二电机203a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杆203b一端与曲杆203c固定连接,曲杆203c一端与容置仓201a内壁活动连接,第一活动套203d套设于曲杆203c外壁,第一活动套203d外壁连接有往复顶杆203e,往复顶杆203e一端贯穿至第二转杆202e内腔并连接有挤压块。

通过第二电机203a的启动带动驱动杆203b进行转动,通过驱动杆203b的转动带动曲杆203c进行转动,通过曲杆203c的转动,输出往复驱动的传动力,通过曲杆203c的转动带动第一活动套203d进行往复移动,通过第一活动套203d的移动带动往复顶杆203e进行移动,通过往复顶杆203e的移动带动挤压块进行往复移动,挤压块移动接触混合杆202c一端,对其进行挤压,使混合杆202c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在混合杆202c移动时,其另一端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形变,当挤压块解除对混合杆202c的挤压限位时,通过弹簧的弹性使混合杆202c回位,混合杆202c进行往复运动与转动同步的运动,使扰动板202d的混合效果更好。

辅助混合组件204包括第二活动套204a、隔板204b、扰动杆204c和扰动板204d,隔板204b设置于容置仓201a内壁,第二活动套204a套设于曲杆203c外壁,扰动杆204c一端与第二活动套204a连接,扰动杆204c一端贯穿隔板204b并与扰动板204d固定连接。

通过曲杆203c的转动带动第二活动套204a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扰动杆204c和扰动板204d进行往复运动,扰动板204d往复运动对容置仓201a内的溶液进行扰动,使容置仓201a内的紊流效果更好,从而加快药剂与水的溶解效率。

加热组件205包括加热仓205a、密封板205b、环形加热管205c和传输管205d,加热仓205a设置于容置仓201a内壁,两组密封板205b分别设置于加热仓205a内腔两侧,传输管205d两端均与密封板205b连通,加热管205c套设于传输管205d外侧,加热管205c外壁通过安装杆与加热仓205a内壁连接。

加热组件205还包括泵机205e、进水管205f和排出口205g,排出口205g设置于加热仓205a外壁,泵机205e设置于加热仓205a内壁,进水管205f一端贯穿加热仓205a并与泵机205e进水端连通。

通过泵机205e的启动进行溶液的抽取工作,容置仓201a内的溶液通过进水管205f进入加热仓205a内,通过传输管205d进入两个密封板205b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此封闭空间内存储有导热油,通过环形加热管205c持续加热,使导热油保持高温,从而实现反应溶液与导热油的换热,反应溶液被加热后排出,通过排出口205g回到容置仓201a内。

随着加热组件205的持续作业,使反应溶液的温度快速提升,便于后续清洗作业中对设备进行冲洗,提升清洁效率。

实施例3

参照图2和图7,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两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联动模块300。

联动模块300包括输出组件301和联动组件302,输出组件301和联动组件302活动连接。

输出组件301包括涡轮泵301a、驱动转杆301b、抽水管301c和第三电机301d,第三电机301d通过安装杆与换热仓101外壁固定连接,第三电机301d输出端与驱动转杆301b固定连接,驱动转杆301b一端与涡轮泵301a动力输入端连接,涡轮泵301a进水端与抽水管301c连接,抽水管301c一端与容置仓201a连通,涡轮泵301a出水端连通排水管301e,排水管301e一端贯穿换热仓101连通出水横管301f。

在清洗作业时,通过第三电机301d的启动带动驱动转杆301b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转杆301b的转动带动涡轮泵301a进行转动作业,通过涡轮泵301a启动进行反应溶液的抽取,容置仓201a内的反应溶液通过抽水管301c和排水管301e流至出水横管301f内。

联动组件302包括传动链302a、联动杆302b、转动盘302c和主动锥齿302d,传动链302a两端分别与驱动转杆301b和转动盘302c转动连接,联动杆302b一端与转动盘302c连接,联动杆302b一端贯穿换热仓101并与主动锥齿302d连接。

通过驱动转杆301b的转动带动传动链302a进行转动,通过传动链302a的转动带动转动盘302c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盘302c的转动带动联动杆302b进行转动,通过联动杆302b的转动带动主动锥齿302d进行转动,从而将机械传动力传递至清洁模块400处。

实施例4

参照图6~9,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清洁模块400。

清洁模块400包括从动组件401、挤压组件402、释放组件403和喷射组件404,挤压组件402和联动组件302之间通过从动组件401联动,释放组件403和喷射组件404活动连接。

从动组件401包括从动锥齿401a、侧板401b、凸轮401c和输出杆401d,输出杆401d外壁与侧板401b活动连接,侧板401b一端与换热仓101内壁连接,凸轮401c设置于输出杆401d外壁,输出杆401d一端与从动锥齿401a连接,从动锥齿401a与主动锥齿302d啮合。

不少于一组凸轮401c在输出杆401d外壁阵列设置,且相邻两组凸轮401c的凸起端中心线存在夹角。

通过主动锥齿302d的转动带动从动锥齿401a进行转动,通过从动锥齿401a的转动带动输出杆401d进行转动,通过输出杆401d的转动带动凸轮401c进行转动,由于夹角的存在,从而使得多组凸轮401c凸起端面实时所处位置不同。

挤压组件402包括定位撑杆402a、活动板402b和释放杆402c,定位撑杆402a一端与换热仓101内壁连接,定位撑杆402a一端与活动板402b活动连接,释放杆402c一端与活动板402b活动连接。

通过凸轮401c的转动,其端面转动接触活动板402b,从而对活动板402b一端进行挤压使其发生转动,而活动板402b的中轴处活动连接定位撑杆402a,从而使活动板402b另一端发生摆动,使其带动释放杆402c进行移动。

释放组件403包括释放管403a、限位块403b和密封套403d,释放管403a一端与出水横管301f连通,密封套403d设置于释放管403a内,密封套403d外壁开设有释放孔403c,限位块403b设置于释放管403a内壁,释放杆402c一端贯穿释放管403a并与密封套403d活动连接。

出水横管301f内的水进入释放管403a的内腔,在水压的作用力下,密封套403d受力移动,其端面接触限位块403b后保持静止。

在释放杆402c的移动下,其对密封套403d进行挤压,使其克服水压发生移动,当释放孔403c与第二连接管404d平齐时,清洗液通过第二连接管404d排出。

多组喷射组件404和释放组件403阵列设置,通过多组不同安装角度的凸轮401c依次触发,从而使多组喷头404c依次喷出清洗液进行清理作业。

喷射组件404包括环形管404a、第一连接管404b、喷头404c和第二连接管404d,第二连接管404d两端分别与释放管403a和环形管404a连通,第一连接管404b两端分别与喷头404c和环形管404a连通。

清洗液通过第二连接管404d进入环形管404a内,最后通过第一连接管404b进入喷头404c内喷出,从而实现喷射清洁,对换热筒105内积累的灰尘以及杂质进行反应冲刷,最后通过排渣管102排出,完成清洁作业。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