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

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该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文件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一一对应;步骤2,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步骤3,记录文档相应定密信息;步骤4,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通过比对搜索对泄密流失文档进行追踪定位。该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保护商业秘密数据的安全可控,通过统计分析、追踪溯源,解决油田内部商业秘密数据的安全保密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业秘密信息保护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胜利油田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类商业秘密已成为企业重要数据资产组成部分,并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伴随企业国际化改革管理高度并轨以及国家对知识产权高度重视等外界因素影响,以及保密工作自上至下日益规范强化,胜利油田各单位,特别是经常性接触和产生科技类商业秘密的单位,已经普遍意识到商业秘密保护的极端重要性与迫切性。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无论保密部门或是科技管理部门,均难以做到泄密快速定位追责,对个人及企业合法权益带来损害,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稳定。其根本原因在于近万人的勘探开发科研人员分布胜利油田的各行各业及各个单位,日常的技术交流及资料传递极其频繁,出现问题无法追踪文件传输路径。因此,基于类似胜利油田这种规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围绕商业秘密管理“如何追踪泄密路径”的核心问题,油田内部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保护技术尚未完善,对于油田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泄密,即便发现也无法有效定位溯源以及依法追究经济责任。

在申请号:CN201710499579.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加密文档基因追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编码规则将获取机器序列号和当前登录用户信息,进行编码,定位四点坐标,由四个坐标点构成矩形;

2)对四个坐标点的数字或/和字符进行编码,转换时把数字的个数转成二进制;设定统一标志位0001代表数字编码,0010为字符编码,3)对字符进行编码,字符编码时将每一组转成11bits的二进制:设定统一标志位0010,0010代表字符编码;4)生成补齐码;5)生成加密图片,根据打印文档的尺寸自动缩放比例,初始化图片位置,将四个坐标原点固定在相对位置上,保持正方形状态;6)对数据码进行分组,进行纠错;7)结构化数据定位。

在申请号:CN200810110012.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追踪文档的关联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允许在文档被修改的情况下跟踪与文档相关联的关联信息。该方法包括步骤:抽出被编辑后的文档中的文档块的至少一个特征;计算至少一个特征和事先存储的关联信息所对应的特征之间的距离;以及基于所计算的距离更新与所述关联信息相对应的特征。

在申请号:CN201710326397.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数据追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抓取访问者的数据流,并获取所述数据流中携带的目标数据文件和所述访问者的身份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文件做附加所述身份信息的处理,并将附加了所述身份信息的最终目标数据文件发送给所述访问者;取出被泄露的最终目标数据文件中被附加的身份信息,以确定对应的恶意访问者。

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油田内部商业秘密数据的安全保密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该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包括:

步骤1,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文件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一一对应;

步骤2,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

步骤3,记录文档相应定密信息;

步骤4,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通过比对搜索对泄密流失文档进行追踪定位。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对油田商业秘密文件定密,确定不同文件的密级;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电子文档一一对应,通过文档标识码找到对应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

在步骤2中,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保证文档和标识码的一一对应关系,唯一标识码在文件传输中不会丢失也不允许人为篡改。

在步骤3中,记录的文档相应定密信息包括文档名称、存储位置、文档密级、文档ID即文档唯一标识码、操作人、所属部门、操作类别、操作日期。

在步骤3中,文档ID基于当前时间、硬件标识和文件指纹这些数据计算生成,保证ID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唯一性。

在步骤3中,可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中的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

在步骤4中,利用增加文档活动日志记录的方式,通过对文档名称,文档ID进行反查,可以显示出相同文档ID的改名记录。

在步骤4中,通过对文档名称,文档ID进行反查,可以显示相同文档名称,不同文档ID的修改记录,并可增加文档版本的记录。

步骤4还包括,针对企业内部的敏感数据泄密进行事后追踪,根据敏感数据的特征信息,包括文档ID,文件名,文件作者,时间,使用特征信息进行历史轨迹的溯源。

在步骤4中,使用特征信息进行历史轨迹的溯源时,包括了以下步骤:

1)对敏感数据的特征信息发布给各个终端,匹配各个终端操作文件记录的特征信息;

2)对符合特征的敏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信息做数据处理;

3)根据敏感数据泄露时间,探查企业内部与敏感数据相关的操作信息,包括事件发生前和事件发生后的敏感数据的相关操作人,以确定相关数据泄露的轨迹。

本发明中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具有较强便捷性,具有商业秘密泄密追踪的技术应用而生。解决方案(设计理念)在于,对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进行追踪管理,保护商业秘密数据的安全可控,通过统计分析、追踪溯源,解决油田内部商业秘密数据的安全保密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发明中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定密与保护的方法,通过引入将唯一标识码与保密文档相结合,确保对文档的所有操作都可以被记录,为油田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将保密制度、科研业务流程以及法律支撑保障“三要素”相结合,将人防、技防以及岗位制度管理“三环节”相融合,利于科研,便于保密,最终实现“依规管密,依技防密,依法治密”,全力助推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针对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使用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电子文档一一对应,可通过文档标识码找到对应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保证文档的唯一性。

2)本发明满足了商业秘密载体的传播过程实施监管,确保秘密载体泄露时,实现追踪溯源,为油田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

3)本发明采用唯一标识码唯一标识文档,提供给保密管理人员使用,减少管理人员因为泄密调查所占用的成本资源,辅助管理人员有效定位溯源,依法追究经济责任,为企业及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实现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行为统计、管理与分析功能,对泄密隐患进行追踪溯源与取证。针对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发生泄露时,如何根据外流文档进行追踪溯源的问题。该专利通过文档唯一标识码与系统日志记录,实现了对商业秘密文档的追踪溯源,为泄密事件造成的损失纠纷问题提供法律支撑保障。该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包括:

步骤1,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文件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一一对应;

步骤2,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唯一标识码在文件传输中不会丢失也不允许人为篡改;

步骤3,系统后台自动记录文档相应定密信息,包括文档名称、存储位置、文档密级、文档ID(文档唯一标识码)、操作人、所属部门、操作类别、操作日期等重要信息;

步骤4,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通过比对搜索对泄密流失文档进行追踪定位。

在步骤3、4中,将电子商业秘密文档与唯一文档标识码相结合,实现对商业秘密数据系统自动。

该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可为油田内部泄密事件或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将保密制度、科研业务流程以及法律支撑保障相结合,将人防、技防以及岗位制度管理相融合,不仅可以提高科研效率,对于保密工作也更加规范,最终实现“依规管密,依技防密,依法治密”,全力助推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应用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对油田商业秘密文件定密,确定不同文件的密级;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文档标识码与电子文档一一对应,可通过文档标识码找到对应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

步骤102,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保证文档的唯一性;唯一标识码在文件传输中不会丢失也不允许人为篡改。

步骤103,系统后台自动记录文档相应定密信息,包括文档名称、存储位置、文档密级、文档ID(文档唯一标识码)、操作人、所属部门、操作类别、操作日期等重要信息;后台具备查询功能,可根据其中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

步骤104,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通过对比分析,实现追踪溯源,为企业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

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对初始加密文档使用标识码生成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之后可对该文档的所有操作实现监管,保证了文档的可追踪性。

实施例2:

在应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2中,包括了以下步骤:

1)对定密后的商业秘密电子文档通过文档标识码规则生成唯一标识码:

1-1)对文档使用定密工具,确定不同文件的密级;

1-2)使用文档标识码规则,对保密文档生成唯一标识码;

2)在文档属性中添加文档标识码,唯一标识码在文件传输中不会丢失也不允许人为篡改:

2-1)在文档的属性界面添加文档标识码,保证文档和标识码的一一对应关系;

2-2)保证文档标识码在文档传输中不会丢失,也不允许人为篡改。

3)系统后台自动记录文档相应定密信息:

3-1)文档相应定密信息包括文档名称、存储位置、文档密级、文档ID(文档唯一标识码)、操作人、所属部门、操作类别、操作日期等重要信息;

3-2)后台具备查询功能,可根据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

4)根据文档相应定密信息任意一个维度进行搜索,通过比对搜索对泄密流失文档进行追踪定位:

4-1)利用商业秘密电子文档后台增加文档活动日志记录的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实现追踪溯源,为企业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

4-2)通过上面的比对搜索,完全可以对泄密流失文档进行追踪定位,溯源纠则,为油田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将保密制度、科研业务流程以及法律支撑保障相结合,将人防、技防以及岗位制度管理相融合,利于科研,便于保密,最终实现“依规管密,依技防密,依法治密”,全力助推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施例3:

在应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中,针对企业内部的敏感数据泄密进行事后追踪。根据敏感数据的特征信息,包括文档ID,文件名,文件作者,时间等,使用特征信息进行历史轨迹的溯源。

1)对敏感数据的特征信息发布给各个终端,匹配各个终端操作文件记录的特征信息。

2)对符合特征的敏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信息做数据处理。

3)根据敏感数据泄露时间,探查企业内部与敏感数据相关的操作信息,包括事件发生前和事件发生后的敏感数据的相关操作人,以确定相关数据泄露的轨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标识码生成规则对商业秘密数据生成唯一标识码,实现商业秘密数据的唯一标识。使用后台监管商业秘密电子文档的所有操作,实现对商业秘密文档的传输监管。利用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活动日志记录的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实现追踪溯源,为企业内部泄密事件或者外部恶意窃取油田商业秘密文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支撑,解决责任不能定位的难题。系统针对油田现有需求,场景操作上简单方便。确定标识码即具有定位功能,可作为法律支撑的保障,可供保密管理工作中使用。

本发明中的基于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的方法,解决企业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泄密追踪技术不完善;不能有效监管商业秘密外泄;外围竞争企业采取非法手段故意窃取数据;即便发现也无法有效定位溯源,依法追究经济责任问题。商业秘密电子文档数据泄密追踪方法,能有效追踪商业秘密数据的传播过程,将商业秘密电子文档与唯一标识码相结合,从源头上追踪泄密路径。结合油田当前保密工作,需要有此类保密追踪方法提供给管理人员投入到工作中使用,减少管理人员因为泄密调查所占用的成本资源,辅助管理人员有效定位溯源,依法追究经济责任,为企业及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