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

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信息采集端、信息汇总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用户,所述信息采集端与信息汇总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所述信息汇总端与信息处理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通过操作信息采集端使得农田的传感器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库采集与农业种植问题相关的案例数据,同时信息处理端的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对采集农业种植作物数据计算加工的结果传输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中,资深农业专家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分析,最终筛选制定解决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得获取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更加的高效和准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8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1362483.0

  • 发明设计人 郑家民;车柏达;周亦鹏;闫可;

    申请日2022-11-02

  • 分类号G06Q50/02;G06Q30/02;G06F16/953;G06F16/35;

  • 代理机构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疏亚雅

  •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规划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主要思想是:对周围环境进行认识与分析,根据预定实现的目标,对若干可供选择的动作及所提供的资源限制和相关约束进行推理,综合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动作序列。

智能规划可以为农业种植制定标准化、高效、精确的农业知识获取流程,目前的农业种植依靠种植者的经验以及一些简单的作物种植指导,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种植者无法获取问题作物的准确数据,且不能依据获取的问题作物数据进行科学可靠的分析并获取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导致农业种植的品质和产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目前的农业种植依靠种植者的经验以及一些简单的作物种植指导,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种植者无法获取问题作物的准确数据,且不能依据获取的问题作物数据进行科学可靠的分析并获取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导致农业种植的品质和产量的问题,实现以上精确获取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信息采集端、信息汇总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用户,所述信息采集端与信息汇总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所述信息汇总端与信息处理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所述信息处理端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所述信息采集端包括传感器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库采集,所述传感器采集,使用各种传感器进行影响农业种植的因素数据监测采集,所述空间信息技术采集,使用遥感定位系统对农业种植的生长状态、地形进行监测数据采集,所述数据库采集,直接调用现有的农业种植存储的数据库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端包括专家系统、虚拟农业模拟系统,所述专家系统,是采用程序计算和农业专家咨询的方式对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所述虚拟农业模拟系统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获取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种植方案;

所述信息采集端进行农业种植的信息采集获取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汇总后经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进行对应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分析计算和制定,对策结果通过信息加工结构显示端传递给用户和存储在数据库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采集对象包括农业种植的灌溉方式、农作物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信息技术采集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所述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农作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采集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汇总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均可采用移动客户端和固定客户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专家系统包括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所述信息技术专家系统采用程序计算分析出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对策,所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基于资深农业专家团队线上对于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种植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包括大豆病害诊断专家系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小麦生产和综合管理专家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小麦、玉米、桑蚕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农业气象专家系统。

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操作信息采集端使得农田的传感器采集获取农业种植的灌溉方式、农作物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数据,通过空间信息技术采集获取农业种植的位置、生长分布状态、生长的地形环境数据进行采集获取,通过数据库采集与农业种植相关的案例数据;

步骤二、信息采集端获取农业种植数据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进行分类汇总;

步骤三、信息汇总端接收汇总的农业种植信息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首先依据不同农业种植问题采用对应的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模拟系统,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分别导入汇总信息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模拟并得出结果和对策;

步骤四、依据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模拟系统计算加工的结果传输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中,资深农业专家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分析,最终筛选制定解决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

步骤五、信息处理端将农业种植对策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显示给用户,同时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将本次农业种植数据以及分析对策存储进入数据库采集模块中,用户依据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的对策结果指导解决农业种植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操作信息采集端使得农田的传感器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库采集可以进行标准化的获取准确可靠获取农业种植作物的灌溉方式、农作物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数据,农业种植的位置、生长分布状态、生长的地形环境数据,数据库采集与农业种植问题相关的案例数据,同时信息处理端的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对采集农业种植作物数据计算加工的结果传输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中,资深农业专家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分析,最终筛选制定解决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得获取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更加的高效和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的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传感器采集的构成图;

图3为本发明空间信息技术采集的构成图;

图4为本发明专家系统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4,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信息采集端、信息汇总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用户,信息采集端与信息汇总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信息汇总端与信息处理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信息处理端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信息采集端包括传感器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库采集,传感器采集,使用各种传感器进行影响农业种植的因素数据监测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使用遥感定位系统对农业种植的生长状态、地形进行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库采集,直接调用现有的农业种植存储的数据库数据;

信息处理端包括专家系统、虚拟农业模拟系统,专家系统,是采用程序计算和农业专家咨询的方式对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虚拟农业模拟系统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获取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种植方案;

信息采集端进行农业种植的信息采集获取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汇总后经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进行对应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分析计算和制定,对策结果通过信息加工结构显示端传递给用户和存储在数据库采集。

传感器采集对象包括农业种植的灌溉方式、农作物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

空间信息技术采集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农作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数据库采集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信息汇总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均可采用移动客户端和固定客户端设备。

专家系统包括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技术专家系统采用程序计算分析出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对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基于资深农业专家团队线上对于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种植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

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包括大豆病害诊断专家系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小麦生产和综合管理专家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小麦、玉米、桑蚕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农业气象专家系统。

水稻种植病虫害农业防治知识获取案例;

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操作信息采集端使得农田的传感器采集获取水稻种植的灌溉方式、水稻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数据,通过空间信息技术采集获取水稻种植的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水稻生长分布状态、生长的地形环境数据进行采集获取,通过数据库采集与水稻种植病虫害相似的案例数据;

步骤二、信息采集端获取水稻种植数据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进行分类汇总;

步骤三、信息汇总端接收汇总的水稻种植信息数据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系统首先依据水稻种植病虫害问题采用对应的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和水稻虚拟农业模拟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和水稻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分别导入汇总水稻种植信息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模拟并得出水稻发生病虫害原因和对策;

步骤四、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和水稻虚拟农业模拟系统计算加工的水稻发生病虫害原因和对策传输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中,资深农业专家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分析,最终筛选制定解决水稻发生病虫害问题的对策;

步骤五、信息处理端将农业种植对策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显示给用户,同时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将本次水稻种植数据以及水稻病虫害原因和对策存储进入数据库采集模块中,用户依据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对策结果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4,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信息采集端、信息汇总端、信息处理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用户,信息采集端与信息汇总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信息汇总端与信息处理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信息处理端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信息采集端包括传感器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库采集,传感器采集,使用各种传感器进行影响农业种植的因素数据监测采集,空间信息技术采集,使用遥感定位系统对农业种植的生长状态、地形进行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库采集,直接调用现有的农业种植存储的数据库数据;

信息处理端包括专家系统、虚拟农业模拟系统,专家系统,是采用程序计算和农业专家咨询的方式对农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虚拟农业模拟系统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获取不同条件下农作物的种植方案;

信息采集端进行农业种植的信息采集获取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汇总后经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进行对应农业种植问题的对策分析计算和制定,对策结果通过信息加工结构显示端传递给用户和存储在数据库采集。

传感器采集对象包括农业种植的灌溉方式、农作物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

空间信息技术采集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农作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数据库采集与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连接。

信息汇总端、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均可采用移动客户端和固定客户端设备。

专家系统包括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技术专家系统采用程序计算分析出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对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基于资深农业专家团队线上对于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种植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对策。

信息技术专家系统包括大豆病害诊断专家系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小麦生产和综合管理专家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小麦、玉米、桑蚕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农业气象专家系统。

小麦种植施肥农业知识获取案例;

一种基于智能规划的农业知识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操作信息采集端使得农田的传感器采集获取小麦种植的灌溉方式、小麦种类、地形特征、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种类、土壤温度数据,通过空间信息技术采集获取小麦种植的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小麦生长分布状态、生长的地形环境数据进行采集获取,通过数据库采集与小麦种植施肥相关的案例数据;

步骤二、信息采集端获取小麦种植数据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汇总端进行分类汇总;

步骤三、信息汇总端接收汇总的小麦种植信息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端,系统首先依据小麦种植施肥问题采用对应的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和小麦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和小麦虚拟农业模拟系统分别导入汇总信息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模拟并得出小麦施肥对策;

步骤四、依据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和小麦虚拟农业模拟系统计算加工的结果传输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中,资深农业专家与用户进行在线咨询分析,最终筛选制定解决小麦种植施肥问题的对策;

步骤五、信息处理端将小麦种植施肥对策经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显示给用户,同时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通过移动网络将本次小麦种植数据以及小麦种植施肥分析对策存储进入数据库采集模块中,用户依据信息加工结果显示端的小麦施肥对策结果指导进行小麦的施肥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