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

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钢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具体为在速度v1下生产过渡料和品种钢,生产批次≥2次,记录各生产批次的温度跳变值并计算平均值ΔT,然后通过公式计算生产品种钢所需预留温度T,按照退火温度T1=品种钢目标温度T2‑预留温度T,控制过渡料退火。本发明通过对过渡材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品种钢在温度跳变后,达到设定温度附近,避免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从而影响产品性能波动的问题,同时降低带钢跑偏风险。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退、镀锌产线一般可以进行多品种带钢的生产,其中高强钢、超深冲钢等称为品种钢,DC01、DX51D+Z等冲压级低碳钢一般作为品种钢的过渡材。品种钢的退火温度一般与过渡材具有一定的温差,而过渡材具有较宽的退火温度控制范围,因此为了保障品种钢的退火温度满足控制范围的要求,会将过渡材的温度提前按照品种钢要求进行管控。

在产线采用单波长板温检测计检测板温时,会因为钢种成分的差异,导致过渡时温度产生跳变现象,例如过渡材控制到要求的800℃,在生产到某品种钢时,温度跳变到820℃,导致温度不合。而且此时板温显示为820℃,退火炉温度控制为800℃810℃,此时模型就会控制炉温急速下降,导致板温跟随下降,甚至俯冲过快降低至780℃,导致温度控制处于波动状态,而且板温下降过快,会增加带钢在炉内跑偏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连退、镀锌产线从过渡材生产到品种钢时,单波长板温检测计会产生温度跳变现象,进而导致出现工艺不合现象,品种钢退火温度波动较大,并在模型控制降温时产生跑偏风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通过对过渡材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品种钢在温度跳变后,达到设定温度附近,避免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从而影响产品性能波动的问题,同时降低带钢跑偏风险。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具体为在速度v

其中,d

h

d

h

n为系数;

v为实际生产速度,单位m/min。

进一步的,过渡料使用低碳钢,优选为DC01、DX51D+Z等冲压级低碳钢。

进一步的,过渡料的厚度d

进一步的,品种钢为高强钢或超深冲钢。

进一步的,品种钢成品的目标厚度d

进一步的,速度v

进一步的,系数n取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采用单波长板温检测计的连退、镀锌产线,根据具体的过渡排产信息,通过公式对过渡材的温度进行计算并按计算结果进行控制,使品种钢在温度跳变后,达到设定温度附近,从而应对退火温度跳变导致的工艺不合问题,减轻工艺波动,降低带钢跑偏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应对品种钢退火温度跳变导致工艺不合的方法,具体为在速度v

其中,d

h

d

h

n为系数;

v为实际生产速度,单位m/min。

实施例2

以厚度1.0mm、宽度1250mm的冲压级低碳钢DX51D+Z为过渡料生产厚度1.0mm、宽度1250mm的高强钢HC330/590DPD+Z。在100m/min速度下,进行三个批次的生产,目标退火温度为810℃,温度控制要求范围为810±10℃。记录各生产批次的温度跳变值并计算平均值ΔT=9.4℃。

(1)实际以厚度1.2mm、宽度1350mm宽的冲压级低碳钢DX51D+Z为过渡料生产厚度1.0mm、宽度1335mm宽的高强钢HC330/590DPD+Z时:

通过公式

根据预留温度计算实际生产中过渡料的退火温度,计算公式为退火温度T

按照求得的过渡料退火温度进行实际生产,单波长板温计温度跳变至807℃。

(2)实际以厚度1.4mm、宽度1400mm宽的冲压级低碳钢DX51D+Z为过渡料生产厚度1.6mm、宽度1405mm宽的高强钢HC330/590DPD+Z时:

通过公式

根据预留温度计算实际生产中过渡料的退火温度,计算公式为退火温度T

按照求得的过渡料退火温度进行实际生产,单波长板温计温度跳变至811℃。

跳变后的温度仍在目标范围内,避免了过渡料同温度810℃控制时,温度跳变至过高或过低,从而导致温度工艺不合的问题。且大大降低了过渡到品种钢时的温度波动,稳定的温度控制保障了产品的性能稳定,同时不会出现炉内跑偏风险。

尽管通过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