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二胡琴声优化器

一种二胡琴声优化器

摘要

一种二胡琴声优化器,是在二胡琴托(6)正面的托沿(9)上加工两只圆孔装置的并为琴弦(4)所固定的优化器,本优化器由一只定位片和两根定位杆所组成,定位片为两端各有一圆孔的金属片,中间有两道琴弦槽(10),两端各固定一只定位螺母(11);定位杆为金属杆,下端为圆柱体(12),其上方依次为螺杆(13)和手柄(14);圆柱体(12)与托沿(9)上的圆孔滑动配合;定位螺母(11)与螺杆(13)相啮合。旋转定位杆通过定位螺母(11)操控定位片上升或下降,这时便可根据每把二胡的不同特性将靠近琴托(6)附近的琴弦(4)提升到所需要的高度以获得最佳音响效果。本优化器可取代目前流行的二胡滤音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3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丁德厚;

    申请/专利号CN202211277620.0

  • 发明设计人 丁德厚;

    申请日2022-10-19

  • 分类号G10D3/14;G10D1/04;

  • 代理机构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何梅生

  • 地址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祁门路388号金桂苑7幢1806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响传统乐器音响效果的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二胡琴声优化器。

本发明所称的二胡是指由有资质的乐器厂家按标准生产、销售的二胡,亦称传统二胡。如《上海民族乐器厂》生产的敦煌牌二胡等。

二、背景技术

二胡古称胡琴,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多用于民间戏曲、歌舞、说唱等伴奏。直到二十世纪初,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了改进,采用小提琴的钢丝弦作为二胡的内弦和外弦,并仿照小提琴的D弦和A弦定音,改进后的二胡开了二胡独奏的先河,从而使这一传统乐器登上了大雅之堂并大放异彩,涌现了许多名家,留下诸多名曲。

二胡的魅力在于其特有的韵味,该特有的韵味缘自琴码与琴膜的配合。

二胡的琴码,相当于小提琴共鸣箱内的音柱,小提琴共鸣箱内的音柱在制作时,就固定在共鸣箱内的最佳共振点上,不再移动。

二胡的琴膜是柔性的,其上也有一个最佳共振区,即振幅最大的区域,通常是位于琴膜中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其上放置琴码,演奏时琴弦的振动在琴膜上产生最大的振幅,通过琴筒共鸣扩音后传出的声音明显增大,高音区声音洪亮,低音区声音低沉,音色优美。振幅最大时其衰减的时间延长,一曲终了,会呈现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境,这正是演奏二胡特有的韵味所在。

二胡的琴膜通常由蟒蛇皮制备的。众所周知,蟒蛇皮是纯天然的生物材料,所以每张皮料的厚薄、松紧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张皮料其厚薄、松紧也是不均匀的。此外在蒙皮操作时不同师傅的把握也不尽一致,同时还要受到当时室内温度、湿度的影响,这就导致即使是同种型号的二胡其琴膜上的最佳共振区的大小也不完全相同,而且经调弦定音后最佳共振区在琴码的压迫下向内凹陷的深度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一琴一码,即每把二胡匹配的琴码是专一的,放置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的,在特定情况下需要位移时也不得超过0.5mm。申请人称该琴码为原配琴码。经调弦定音后的凹陷度称原始凹陷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二胡业内十分流行使用滤音垫,就是一小块软质垫片,通常放置在琴码下方靠近琴托附近的琴弦与琴膜之间。滤音垫顾名思义,就是滤去不需要的且有干扰作用的姑且称之为“杂音”的音,滤音垫对纯化二胡的音质、音色确有一定的作用。

申请人用千分卡尺对琴码压迫琴膜的凹陷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原始凹陷度是不均匀的,即琴码上方的凹陷浅一些,琴码下方的凹陷深一些,上下有约1.2mm 左右的差距。对使用滤音垫的凹陷度也进行了测量,并同原始凹陷度进行比较,琴码上方的凹陷变化不大,而琴码下方的凹陷有所减少,但上下仍有约1mm左右的差距。以上数据测自申请人拥有的由《上海民族乐器厂》生产的敦煌牌二胡得到的。

琴码下方凹陷度的减少显然是由于靠近琴托附近的琴弦被滤音垫抬高的缘故,因为抬高的琴弦扩大了琴弦与琴码之间的夹角,进而缓解了琴弦对琴码的压力,这才使琴码下方的凹陷有所减少。

原始凹陷度的不均匀是产生杂音的原因所在。因为申请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琴码上下方凹陷的差距≤0.6mm时,滤音效果最好,即音质纯正,音色柔润,艺术效果最佳,二胡特有的韵味更浓。

滤音垫虽然对纯化二胡的音质、音色有益处,但也存在以下缺陷:

1.众所周知,二胡的艺术效果得益于琴膜整体的振动,特别是余振均匀衰减所产生的韵味,而滤音垫被压在琴膜上,尽管只是很小的局部,也必然会抑制最大振幅、干扰整体振动,特别是阻碍余振衰减过程,其结果是影响了二胡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其特有的韵味。

2。由于滤音垫材质各异,大小不同,无论如何置放,其厚度是确定的,当事人只能根据自已的经验、喜好来选择,无法进行优化调整,即向着最佳滤音效果的方向调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二胡滤音垫所存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二胡琴声优化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优化器可以进行优化调整。

本优化器是在传统二胡基础上附加的一个装置,从而构成二胡结构的一部份。具体地说本优化器附加在琴托正面托沿的平面上。该托沿的平面上有两道琴弦槽。

琴托固定在琴筒的底部,有托住、保护琴筒之意。当然,还有其他作用,一方面两根琴弦的末端锚固在琴托的底面上,另一方面琴托起降低二胡重心的作用,以增强二胡的稳定性,特别是演奏时的稳定性。为此琴托大多厚重,材料密实。

本优化器由一只定位片和两根定位杆所组成。定位片为两端各有一圆孔的金属片,中间加工有两道琴弦槽,两端各固定一只螺母称定位螺母,如图2所示。定位螺母的中心线与圆孔的中心线重合。该定位螺母与定位杆上的外螺纹(即螺杆)相啮合;定位杆为金属杆,下端的一段为光滑的圆柱体,与琴托正面托沿上的圆孔滑动配合;圆柱体上方的一段为螺杆,与定位螺母相啮合;螺杆上方为旋转定位杆用的手柄。如图3所示。

将两根定位杆分别插入并穿过两只定位螺母后旋转定位杆使螺杆和定位螺母啮合便是优化器。如图4所示。

将本优化器安装到琴托正面的托沿上。先在托沿的平面上加工两只内壁光滑且与托沿平面垂直的圆孔,该圆孔与定位杆下端的圆柱体滑动配合,两只圆孔的中心距与两只定位螺母的中心距相等。放松琴弦,将定位片于琴弦下方置放到琴托正面托沿的平面上,将定位螺母与托沿上的圆孔一一对齐,插入定位杆并旋转使定位螺母与螺杆啮合,收紧琴弦,使两琴弦归位于定位片上的两道琴弦槽内,经调弦定音后便压紧定位片、固定优化器。

旋转定位杆操控定位螺母的进退,便可带动定位片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优化调节,即可根据每把二胡不同的特性将琴码下方靠近琴托附近的琴弦抬升到所需的高度以获得最佳音响效果。为防止定位螺母松动位移,可在其上附加弹簧垫圈和锁紧螺母。

本优化器可取代目前流行的滤音垫。

四、附图说明

图1、二胡结构示意图。

1、琴筒;2、琴杆;3、琴弓;4、琴弦;5、琴码;6、琴托;7、弦轴;8、千金;9、托沿。

图2、定位片结构示意图。A、主视图,B、俯视图

10、琴弦槽;11、定位螺母。

图3、定位杆结构示意图。

12、圆柱体;13、螺杆;14、手柄。

图4、优化器结构示意图。

15、弹簧垫圈;16、锁紧螺母。

五、具体实施方式

1.定位片的加工

取一片不锈钢片,长5cm,宽1.5cm,厚0.5cm。在中间加工两道琴弦槽10,两端各加工一圆孔,两圆孔中心距3.5cm。取两只方形螺母或六角螺母,将其固定在不锈钢片的两端,构成定位螺母11,定位螺母的中心线与圆孔的中心线重合。

2.定位杆的加工

取两根不锈钢杆,其下端加工呈圆柱体12的一段,圆柱长1cm,直径0.4cm,圆柱体12与琴托托沿9上的圆孔滑动配合;在圆柱体上方加工外螺纹构成螺杆 13,与定位螺母11相啮合,螺杆13上方为手柄14.

3.在二胡上装配优化器

现以《上海民族乐器厂》生产的敦煌牌二胡为例,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在琴托正面托沿9的平面上加工两只内壁光滑且与平面垂直的圆孔,圆孔的中心距3.5cm,该圆孔与定位杆上的圆柱体12滑动配合。

放松琴弦,将定位片于琴弦下方放置到琴托正面托沿9的平面上,使定位螺母的中心线与托沿9上圆孔的中心线重合,插入定位杆并旋转,使定位螺母 11和螺杆13啮合,收紧琴弦,使两琴弦归位于定位片上的两道琴弦槽10内,调弦定音以固定优化器。

需要滤音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定位杆,直到定位片被抬高到所需要的高度。对申请人拥有的敦皇牌二胡来说,定位片被抬高到5mm左右时效果最佳。

为防止定位螺母11松动位移,可用锁紧螺母16配合弹簧垫圈15以固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