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

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房搬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机房搬迁包括数据完整性、业务连续性、验证全覆盖和应急有预案四个部分,数据完整性需要在整个机房搬迁过程中,对所有搬迁主机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配置进行备份,或搭建备机环境,保证数据在搬迁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仍能不丢失、不缺失,业务连续性需要在合理设计搬迁方案,最大限度保障运行连续性。该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通过对搬迁周期的控制,实现重要生产系统分布两地机房的时间压缩到三个月以内,以降低两地运维和分散运行的风险,合理规划,压缩搬迁的批次和业务停机时间,提高搬迁实施的效率,进一步保障生产系统运行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9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11306394.4

  • 发明设计人 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日2022-10-25

  • 分类号G06Q10/10(2023.01);G06Q10/083(2023.01);G06F11/1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胡成忠

  • 地址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金湖路5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房搬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机房承载的信息系统也随之快速增长,为保证各信息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数据中心机房实施了多次改造,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仍存在一些无法整改的问题,主要有机房承重不足、UPS电源和空调无法再次扩容、机房空间资源紧缺等,而新建机房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的情况下,因此决定租赁运营商IDC机房,并对数据中心机房实施整体物理搬迁。

本次搬迁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为确保机房搬迁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尽量减少对业务经营的影响,圆满完成机房搬迁任务,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具备保证机房搬迁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尽量减少对业务经营的影响,圆满完成机房搬迁任务等优点,解决了机房承重不足、UPS电源和空调无法再次扩容、机房空间资源紧缺等,而新建机房无法在短期内完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机房搬迁包括数据完整性、业务连续性、验证全覆盖和应急有预案四个部分,数据完整性需要在整个机房搬迁过程中,对所有搬迁主机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配置进行备份,或搭建备机环境,保证数据在搬迁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仍能不丢失、不缺失,业务连续性需要在合理设计搬迁方案,最大限度保障运行连续性,验证全覆盖需要在每次搬迁完成后,进行关联系统的业务测试验证,做到验证业务类型全覆盖,以保证对外开放服务后的运行平稳和正常,应急有预案则需要做好机房搬迁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处置有组织、有流程、有方案,对于每个搬迁环节,都有针对性应急回退方案,所述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步骤如下:

S1、进行搬迁准备工作;

S2、进行搬迁项目组织管理;

S3、进行搬迁项目实施计划;

S4、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S5、制定搬迁实施方案;

S6、制定设备物流方案。

优选的,搬迁准备工作包括机房环境准备、网络通讯环境准备、资源准备和设备资源准备,根据不同的准备工作进行不同的搬迁措施,进而可以有效的实现机房整体搬迁。

优选的,搬迁项目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组织架构,通过项目组织架构成立机房搬迁项目组,机房搬迁涉及到机房环境、网络、系统、设备等各个方面,牵连到与应用有关的各个部门、上下级行、外联单位、线路运营商以及客户,项目组织架构由领导小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办公室、技术组、业务组、保障组组成,因机房搬迁项目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进而根据各部门的分工操作,可以顺利推进机房搬迁项目实施。

优选的,搬迁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搬迁准备阶段、搬迁实施阶段和搬迁收尾阶段,在搬迁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搬迁前期调研、搬迁规划计划和搬迁环境准备,在搬迁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网络设备迁移、主机设备迁移和应用系统迁移,搬迁前期调研包括机房环境调研、现网架构调研和应用系统现在调研,搬迁规划计划包括新机房设备部署设计、搬迁方案设计和技术方案设计,根据搬迁项目计划的不同阶段实现对机房进行搬迁,使得机房搬迁更具有合理化,稳定实施,不易慌乱。

优选的,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和应急流程,应急流程可以分为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项目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和值班与特保安排,进而可以降低机房搬迁的风险,并根据风险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损失情况。

优选的,搬迁实施方案包括网络搬迁方案、系统搬迁方案、应用搬迁方案、业务验证和新机房特护,根据机房内部的不同设备结构实施不同的搬迁方案,且可以在搬迁完成后加强运维保障,减小发生故障和性能问题的概率。

优选的,设备物流方案包括搬迁地址、搬迁路线、物流规划、设备下架打包、搬运装车、途中运输、设备卸货拆箱、清点设备和设备上架前的环境监测及机柜电源改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通过对搬迁周期的控制,实现重要生产系统分布两地机房的时间压缩到三个月以内,以降低两地运维和分散运行的风险,合理规划,压缩搬迁的批次和业务停机时间,提高搬迁实施的效率,进一步保障生产系统运行安全。

2、该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通过提出搬迁风险管理,保证搬迁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确保在预定时间窗口完成各批次搬迁,以降低搬迁对业务的影响,且风险管理体现在搬迁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各阶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应急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内部报告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外部报告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机房搬迁包括数据完整性、业务连续性、验证全覆盖和应急有预案四个部分,数据完整性需要在整个机房搬迁过程中,对所有搬迁主机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设备配置进行备份,或搭建备机环境,保证数据在搬迁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数据仍能不丢失、不缺失,业务连续性需要在合理设计搬迁方案,最大限度保障运行连续性,验证全覆盖需要在每次搬迁完成后,进行关联系统的业务测试验证,做到验证业务类型全覆盖,以保证对外开放服务后的运行平稳和正常,应急有预案则需要做好机房搬迁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处置有组织、有流程、有方案,对于每个搬迁环节,都有针对性应急回退方案,所述银行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法步骤如下:

S1、进行搬迁准备工作;

S2、进行搬迁项目组织管理;

S3、进行搬迁项目实施计划;

S4、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S5、制定搬迁实施方案;

S6、制定设备物流方案。

搬迁准备工作包括机房环境准备、网络通讯环境准备、资源准备和设备资源准备,上述网络通讯环境准备工作内容为,在应用系统搬迁之前,网络层面计划在分行旧机房和新机房之间通过租用多对裸光纤建立高速通道,实现网络互联,分步迁移,利用设备倒换完成新机房各功能分区的建设,实现两个机房间路由互通,其中分区与各功能区域的分布层之间构造为矩形连接,核心层设备与分布层设备运行动态路由协议,以保证分布层设备与核心层设备连接没有故障点,上述资源准备工作内容为,搬迁工程原则上将现机房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等设备整体搬迁至新机房,为实现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网络互通,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同时为降低搬迁的风险以及搬迁的难度,准备部分搬迁网络设备和主机设备,上述设备资源准备工作内容为,为降低搬迁的风险以及搬迁的难度,需在新机房放置多台网络设备。

搬迁项目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组织架构,通过项目组织架构成立机房搬迁项目组,机房搬迁涉及到机房环境、网络、系统、设备等各个方面,牵连到与应用有关的各个部门、上下级行、外联单位、线路运营商以及客户,由于设备的拆装、包装、搬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整个搬迁工程需要引进了专业的搬迁集成公司,由其统筹规划、安排,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搬迁集成公司的项目管理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农行现有组织架构,项目组织架构由领导小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办公室、技术组、业务组、保障组组成,项目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由区分行指挥中心、区分行指挥中心办公室、区分行技术实施组、区分行业务验证组、区分行支撑保障组和总行支持组,区分行技术实施组包括网络搬迁小组、系统搬迁小组、应用保障小组、机房设备与环境小组、标签线缆小组和设备搬运小组。

搬迁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搬迁准备阶段、搬迁实施阶段和搬迁收尾阶段,搬迁收尾阶段主要在搬迁主体完成后,系统进入特护期,对新、旧机房进行整理,达到安全运行要求,在搬迁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搬迁前期调研、搬迁规划计划和搬迁环境准备,在搬迁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网络设备迁移、主机设备迁移和应用系统迁移,网络设备迁移需要保证主机设备达到可迁移状态,主机设备迁移需要实施生产系统设备的搬迁工作,应用系统迁移需要迁移应用系统至新机房系统设备,搬迁前期调研包括机房环境调研、现网架构调研和应用系统现在调研,机房环境调研内容:调研旧机房机柜摆放位置及机柜内设备类型、数量,对旧机房设备(包括设备,线缆)进行清点与核实,对新机房环境进行调研,实地勘察机房基础环境,基础架构及线路准备情况,以及新旧机房的运输路线勘察工作,包括机房通道、运输路线、包装区域等;现网架构调研内容:对现有机房内设备详细清单和搬迁所需设备信息、现有设备安装部署情况、当前机柜拓扑图,线缆以及端口映射关系,设备拓扑连接关系、系统架构、网络架构、系统保护状态,以及备份、桌面管理系统、AD域、防病毒等共享支撑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应用系统现状调研内容:通过对信息技术部门、主要职能部门的访谈,问卷调研等手段,结合收集到的文档研究以及和运维组同事的共同讨论对各应用系统的应用关联情况。

搬迁规划计划包括新机房设备部署设计、搬迁方案设计和技术方案设计,新机房设备部署设计内容:进行新机房系统部署详细规划,项目组将根据现场勘查后的目标架构,新机房电力、空调、综合布线等情况,针对性的形成具体的数据中心整体方案,研究规划新机房设备布局,确定相关设备间连接关系、环境需求,包括:设备摆放规划、新数据中心物理连线规划及详细设计、新数据中心的设备及连线标签设计;搬迁方案设计内容:项目组基于确定的搬迁策略和批次,设计详细的搬迁细化方案,从事件(任务)、过程(批次详细划分和各批次规划)、资源(人员、设备和材料)和规范(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等维度进行详细设计,确保达到充分准备、万无一失,以及各种搬迁规范设计,如包装规范,人员操作规范等;技术方案设计内容:根据调研的业务系统特点,针对性的制定保障方案,包含需要提前准备的备用环境,备机,备件,以及按照数据等级制定的数据备份及恢复验证方案;上述搬迁环境准备则需要确保具备搬迁条件,检查新机房的基础设施、新机房布线、配电、外联链路等已就绪,检查新采购设备和临时周转设备的安装、配置和测试;并根据调研结果及规划方案对新机房的完整性提出建议,并根据调研和规划结果作机房环境准备。

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和应急流程,应急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与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相同,应急流程可以分为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项目风险分析与应急措施和值班与特保安排,响应启动时,需要现场监测人员(如值班人员、技术人员等)发现五级(含)以上生产故障事件后,应立即报告本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本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本行技术应急人员、业务应急人员、支持保障人员迅速赶赴五楼应急指挥中心准备处置,并组织技术、业务应急人员收集突发事件信息,评估突发事件业务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事件定位,向总行数据中心和区分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值班与特保安排的具体操作有,每个数据中心至少需要一名系统管理员在场;提高服务供应商服务等级,如响应时间、现场备件及有必要时现场待命;加强搬迁期间值班人员安排,落实值班长和值班人员职责;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报告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内部报告是事发单位为报告事件情况、请求资源和技术支持、总结分析事件处置情况、积累应急处置经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向上级单位提交的报告;外部报告是在内部报告基础上汇总整理的,符合农业银行相关规定及外部监管机构要求,经授权向外部监管机构提交的报告,以及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农业银行形象向社会披露生产故障事件情况的报告,根据项目风险分析保证搬迁过程中的数据安全、确保在预定时间窗口完成各批次搬迁,以降低搬迁对业务的影响。

搬迁实施方案包括网络搬迁方案、系统搬迁方案、应用搬迁方案、业务验证和新机房特护,网络迁移方案包括网络迁移方式、网络迁移整体工作步骤、高速通道搭建和网络搬迁批次,网络迁移方式包括高速通道和二层延伸方式,高速通道是在新老机房之间搭建一个二层高速传输通道,为新老机房设备提供二层互联链路,二层高速传输通道采用裸光纤与交换设备构建,为保证可靠性,使用运营商提供的裸光纤资源;二层延伸方式则是在各分区通过在新机房部署分区分布层交换机,老机房接入层交换机二层延伸至新机房,新机房接入层交换机直连,新老机房分布层交换机切换完成,其中核心区迁移通过新老机房各分区分布层设备和核心区设备三层互连方式进行(通过高速通道提供互联链路),除外联区外,各分区防火墙与分区分布层设备同时迁移,外联区采用单边迁移,老机房接入路由器二层延伸方式进行;网络迁移整体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迁移准备,包括线路资源、设备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阶段二,新老机房互联,搭建二层高速传输通道;阶段三,各功能分区迁移;高速通道搭接使用祼光纤与交换设备构建,所有通过高速通道互联的线路,采用跨设备的链路聚合技术进行链路捆绑,加强链路健壮性,为保证高速通道不造成环路,在高速通道互联设备运行多实例二层防环协议。

系统搬迁方案包括系统设备搬迁方式、关键技术、新机房周转设备安装和系统搬迁批次,系统设备搬迁采取逻辑迁移与物理搬迁相结合的方式,逻辑迁移是指在两地机房互联网络带宽可保障的情况下,对系统上承载的应用和数据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部署和启动应用方案,对于高保障等级应用系统、迁移资源充足的情况下,选择逻辑迁移可以提前验证,切换如有异常具备回退条件,大大降低切换风险,迁移需要在新机房提前部署和现有环境相当的基础软硬件环境,具有准备工作复杂、风险小、停机时间短的特点;物理搬迁是指对设备、其上承载的应用数据以及其关联的资源环境进行整体搬迁的方法,物理搬迁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移动、搬运、冷热变化、重新加电等原因导致的设备和数据损坏风险,可通过备份以及应急环境等措施减少该类风险引发的损失,具有操作简单、需要较长时间停机、存在一定风险的特点;搬迁总体思路:一是利用PC服务器在新机房搭建新的虚拟化资源池,生产PC服务器虚拟机分批采用逻辑迁移方式迁移至新的资源池,腾挪后的PC服务器搬迁至新机房加入资源池,承接下一批虚拟机,实现滚动式搬迁;二是开发测试PC服务器直接物理搬迁;关键技术包括虚拟机迁移、SAN网的搬迁和NAS存储的搬迁,目前我行大量应用运行在PC服务器虚拟机架构,迁移方式为在两地机房搭建互联高速网络,在新机房建立新的PC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通过vSphere Vmotion和RFQlication技术,将虚拟机迁移到新机房,在实际迁移中,为控制风险,所有虚拟机在迁移前必须做好备份,同一集群内的各虚拟机应在不同批次分开迁移,为避免操作系统需重新激活,windows虚拟机原则上通过VMware vMotion的方式迁移,linux虚拟机则两种方式均可;SAN存储数据迁移涉及的技术有:逻辑迁移,通过SYBASE、VMware等软件自身的功能把数据库、虚拟机等复制或迁移到新存储,原存储上的空间释放;存储虚拟化,通过控制器带虚拟化功能的存储设备实现异构存储之间的数据迁移、镜像或者存储池化功能;NAS存储保存了我行最大规模的IT数据,以影像、电子档案类非结构化数据最多,这类数据特点是文件小、数量大达到数十亿个海量规模,搬迁前需要专门备份方案实施较长周期的备份;在进行新机房周转设备安装时,需要进行新机房验收并投产使用,新购设备及搬迁周转设备到货后,在新机房完成网络功能区的搭建,完成PC服务器、SAN存储安装及连线,对新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利用PC服务器组成多个虚拟化高可用集群,连接新购置的2台华为存储使用共享容量,迁移过来的单点虚拟机全部纳入虚拟化高可用集群,使用了F5集群功能的虚拟机则部署在本地硬盘,腾挪后的PC服务器搬迁至新机房加入资源。

新机房特护是在搬迁工作完成后,由于设备经过物理搬运以及全新的机房和网络运行环境,因此发生故障和性能问题的概率比较高,需要特别加强运维保障,在特护期因采取如下措施:

一、要求设备及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等级,如响应时间、现场备件等;

二、增加运维人手和加强系统监控,及时发现系统、网络和机房等异常;

三、做好数据备份,妥善保管备份及系统安装介质;

四、根据新的运行环境,更新完善运维流程、制度和必要的技术工具;

五、严格安保管理,杜绝物理安全漏洞。

设备物流方案包括搬迁地址、搬迁路线、物流规划、设备下架打包、搬运装车、途中运输、设备卸货拆箱、清点设备和设备上架前的环境监测及机柜电源改造,对下架的设备放置在操作区域,按包含类型分别打包,给设备粘贴搬迁临时标签,在设备工程师指导下,按搬迁设备,卸下设备固定螺丝,在设备两边各一人同时将设备从机架滑条上取出,并运送到打包区;设备包装,首先,第一层采用薄膜包裹防止机房室内外温差而产生水气,第二层采用珍珠棉或者气泡材料包裹设备,起防尘防震作用,第三层,下架设备采用一定厚度的纸箱进行打包,整柜搬迁设备采用打木架的方式进行打包,防止设备运输过程中挤压变形,中间填入泡沫塑料起到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设备晃动,打包完毕后在包装箱正面贴上设备标签;对存储设备和小型机的装箱,禁止超过2层的叠加,不允许倾斜倒置,同时对存储设备打托盘时托盘和设备之间要垫2.5厘米厚的泡沫塑料,起到防震作用,显示器必须在屏幕表面包裹汽泡垫,以免运输中直接碰撞屏幕造成损坏,电源线、螺丝等零件单独用收纳袋封好后和导轨放在包装厢内侧面随设备一同封箱,包装完成以后,运输到暂存区,设备服务商、分行人员、物流公司对装车清单核对,检查包装箱标签,共同签字确认,说明:针对整机或机柜,使用珍珠棉或者气泡薄膜包括后,进行打木架包装,将设备平移到电梯口(在平移过程中有专人指挥),在楼板与电梯之间垫上丁字形铁板,将设备推入电梯,电梯到达底层后在楼板与电梯之间垫上丁字形铁板,将设备推出,底层与装车地有十级台阶需要搭建平台,对150公斤以上的设备采用定制的托盘搭平台,用手动液压手将设备平移到地面,对150公斤以下的设备采用人工搬运的方法,多名搬运工协同搬运,控制倾斜角度及勘视四周环境,将设备平移到地面后摆放在托碰上,用捆扎带固定,采用升降尾板将设备平移上车摆放在车辆前端,再用捆扎带与车厢内绳勾固定,防止在运输途中倾斜受损。

在进行搬运装车时,需要将打包完毕后的设备,按着搬运路线,用橡胶轮拖车平移到电梯内,电梯进口要放入工字形铁板,防止设备过电梯入口时有震动,在平移过程中仔细观察走廊的宽度、弯点、门高、地面等情况,防止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碰擦受损,设备移动到装车点后用液压升降尾板将设备平移上车,整齐摆放在车厢内,在所有设备和车厢地面之间垫一层3厘米的泡沫塑料,确保设备在运输途中万无一失;在进行途中运输时,为保障运输途中的安全及按计划执行,将安排专人进行押车,运输车辆按照预先计划好的线路,在符合交通法规及搬迁设备运输需求的前提下,将设备运送到指定位置,运输期间车辆在经过隔离带及路面塌陷或突起时要放缓车速、缓缓通过,保证车内设备不会有强烈的震荡,安全运输至目的地,设备运输到新数据中心后,物流搬放设备到指定暂存操作区域,根据运输清单,设备服务商、分行人员、物流公司进行设备清点,确认无误后开始拆箱,拆箱清点无误后,各方签字确认,搬运到设备标签所标明的机柜实施上架操作,设备上架前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测确认,包括:电源电压、接地电压、机房温湿度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