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其应用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其最佳配比为9.6:1。本发明是申请人基于前期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鉴定临床有效验方“肾衰Ⅱ号方”有效成分基础上,筛选了肾衰Ⅱ号方中已知的5种(淫羊藿苷、迷迭香酸、阿魏酸、苦杏仁苷、大黄素)抗肾纤维化有效单体成分,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进行了有效成分复方的研究和探索。动物实验表明,本复方按9.6:1配比(淫羊藿苷20mg/kg/d+迷迭香酸2.1mg/kg/d)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所述效果优于西药阳性对照组和单用的效果,与临床验方“肾衰Ⅱ号方”效果相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5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1286717.8

  • 发明设计人 王蒙;王琛;叶朝阳;

    申请日2022-10-20

  • 分类号A61K31/7048(2006.01);A61P13/12(2006.01);A61K31/216(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周春洪

  • 地址 200021 上海市黄浦区普安路18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29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3-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1/7048 专利申请号:2022112867178 申请日:2022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2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研究开发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影响着我国超过10.8%的人口,是全国范围内与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相关且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最初的病因如何,不同类型的CKD通过相同的肾纤维化病理过程持续进展,造成肾功能的进行性丧失和肾实质的破坏。然而,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特异性药物。传统中医药复方因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作用特点在防治CKD方面已彰显独特的优势和疗效,故针对临床有效验方挖掘其主要药效物质组分的研究,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肾衰竭(Renalfailure)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现在又称“急性肾损伤”,是指以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肾衰竭通过及时的治疗一般大部分肾功能可得以恢复。狭义的ARF是指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缺血和(或)肾毒性损伤。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 failure,CRF)是指慢性肾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体内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综合征。

肾纤维化(Renalfibrosis)是慢性肾脏疾病最终导致终末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肾脏由于受到创伤、感染、炎症、血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刺激下,其固有的细胞受损,发展到后期出现大量胶原沉积和积聚,造成肾实质逐渐硬化,形成瘢痕,直至肾脏完全丧失脏器功能。肾脏内固有细胞纤维化、硬化的过程也就是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中国专利文献CN:202110306164.7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的中药组合物,由制大黄、金雀根、积雪草、莪术、丹参、土茯苓、红花、虎杖、鹿衔草、灵芝、黄芪和枳壳组成。该中药组合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尿、血尿,缓解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展,降低血肌酐,改善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2):15-18.公开了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予自拟方肾衰Ⅱ号方(党参15g,淫羊藿15g,丹参15g,制大黄15g,紫苏叶15g,黄连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等),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对照组为3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中医杂志,2018,59(9):1480-1484.公开了肾衰Ⅱ号方联合西药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功能及肾血流灌注影响的临床研究。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肾衰Ⅱ号方。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92%,高于对照组的60.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由两种中药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组成,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的配比为(7~10):(0.3~1)。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的配比为9.6:1。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为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或口服液。

优选地,所述的慢性肾脏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药有效成分在制备预防/治疗慢性肾脏病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慢性肾脏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复方按9.6:1配比(淫羊藿苷20mg/kg/d+迷迭香酸2.1mg/kg/d)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所述效果优于西药阳性对照组和单用的效果,与临床验方“肾衰Ⅱ号方”效果相当。

2.本复方可提高抗肾纤维化的作用,能有效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慢性肾损伤等病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各药物体内或体外干预对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注:与假手术组或Control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动物实验(筛选出有效的药效成分和最佳药物成分配比方案)

1.实验材料

1.1动物

SPF级SD雄性大鼠120只(筛选实验75只,验证实验45只),体重190~210g,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沪)2017-0005],经检验合格后饲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环境温度(22±2)℃,相对湿度55%±2%,12h光照,自由饮食和摄水。

1.2药物

(1)淫羊藿苷、大黄素、迷迭香酸、苦杏仁苷和阿魏酸均购于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均>98%。

(2)肾衰Ⅱ号方饮片(淫羊藿、当归、丹参、川芎、桃仁、紫苏叶、制大黄等)购于上海康桥中药饮片公司,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制剂科制作。

(3)氯沙坦钾片(科素亚,100mg/片)来源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2.方法

2.1造模

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取70只大鼠按5/6(ablationand infarction,A/I)法制备慢性肾衰大鼠模型。2%戊巴比妥钠(0.2mL/100g)腹腔注射麻醉,于左肋弓下0.5cm处切开一1.5cm的切口,长棉签选取左肾,分离肾脏包膜和肾上腺,暴露肾动静脉,镊子轻轻分离肾脏动静脉并将动脉2/3分支结扎。1周后,相同方法暴露右肾并摘除。另取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除左肾结扎和右肾摘除操作外,其余同前。4周后,目内眦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水平,剔除造模失败和死亡大鼠外,造模成功45只。

2.2均匀设计方案

选用均匀设计方案U9(9

表1均匀设计给药方案及各组配方用量(mg/kg/d)

2.3动物分组与给药

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将造模成功的45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均匀设计组1-组8,每组5只大鼠,共9组,使分组后各组肌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均匀设计方案确定每组X1-X5给药剂量(表1),按3mL/kg进行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连续干预8周。

3.结果

如表2所示,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组大鼠Scr水平明显升高(P<0.001),提示造模成功。而模型组和组1-组8各组之间比较,Sc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组3-组8的Scr水平降低(P<0.05或P<0.01),尤以组8效果最为明显。在此基础之上,以均匀设计各组(组1-组8)大鼠Scr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Y=88.381-0.539X1-0.473X2+0.01X1X2,提示淫羊藿苷(X1)和迷迭香酸(X2)特定量比组合时对Scr的降低作用最佳,根据方程得出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的最优配比为48(mg/kg):5(mg/kg)=9.6:1。

表2各组干预前后Scr水平的比较

注:与假手术组同期比较,

实施例2(药效学验证实验)

所用的材料、造模方法如实施例1中所述。

1.分组及给药

运用筛选实验中的5/6(A/I)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建模成功(40只大鼠造模,造模失败或死亡的大鼠15只)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氯沙坦钾)、肾衰Ⅱ号方组、淫羊藿苷组、“有效成分配方”组,每组5只大鼠,另取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根据前期研究,肾衰Ⅱ号方和西药氯沙坦钾按成人标准体重(60kg)的20倍给药,有效成分配方剂量:淫羊藿苷20mg/kg/d+迷迭香酸2.1mg/kg/d,淫羊藿苷组给药量20mg/kg/d,连续干预8周。

2.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干预结束后,大鼠12h禁水和禁食,次日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4000rpm/min离心10min取血清,送曙光医院检验科通过Beckman CoulterAU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取左肾,横切为二,一块放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包埋后制成4μm切片行Masson染色;一块冻于-80℃冰箱行Westernblot检测。

3.细胞培养

大鼠近端肾小管细胞(NRK-52E)和肾成纤维细胞(NRK-49E)购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细胞在DMEM培养基(10%FBS和1%青霉素-链霉素)中长至90%左右融合度时,0.25%胰酶消化细胞,将细胞均匀铺于6孔板中,待长至70%融合度时饥饿12h。采用TGF-β1刺激的方法构建肾小管损伤和肾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同时药物干预24h后收取细胞行Westernblot检测。

4.Westernblot检测

组织或细胞样品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RIPA中裂解,4℃13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BCA法测定蛋白浓度。蛋白样品在SDS-PAGE凝胶中120V电泳,恒压100V湿转法转膜120min,5%脱脂奶牛封闭,一抗Fn(1:3000)、Col-Ⅰ(1:3000)、CTGF(1:3000)孵育过夜,HRP标记山羊抗兔或抗小鼠IgG室温孵育1h,ECL发光液显影,采用ImageJ软件量化条带灰度值。

5.结果

如表3所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和BUN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Ⅱ号方组和有效成分配方组Scr和BUN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并且效果相当,而西药组和淫羊藿苷组Scr呈下降趋势,BUN水平降低(P<0.05);与西药组或淫羊藿苷组相比,有效成分配方组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较优。

表3各组干预后Scr和BUN水平的比较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

如图1所示:

(1)Masson染色结果提示,假手术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结构正常,无间质纤维化;模型组肾小管间质结构损伤,肾间质纤维化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药物组病理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有效成分配方组和肾衰Ⅱ号方组最佳。

(2)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残肾纤维化标志蛋白FN和Col-Ⅰ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肾组织FN和Col-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或P<0.001),尤以有效成分配方组最佳;与淫羊藿苷组相比,有效成分配方组FN、Col-Ⅰ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

(3)体外实验结果提示,淫羊藿苷(ICA)联合迷迭香酸(RA)干预可明显降低TGF-β1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和肾成纤维细胞FN、Col-Ⅰ和CTGF蛋白表达(P<0.05,P<0.01或P<0.001),其作用优于淫羊藿苷或迷迭香酸单独干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