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一种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属于振动冲击研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将构成打桩系统的各个部件构建3D模型并装配;前处理:将打桩系统的3D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依据物理模型设置各部件的材料属性并进行边界条件、接触类型、冲击载荷的设置;求解: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显式动力学求解;后处理:将所获得求解结果进行输出,本发明对大型海洋打桩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显示动力学进行计算,具有稳定性高、计算速度快等优势,并可以获得各部件和不同单元的动力学响应,可实现对打桩过程的模拟观测,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适合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4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183353.0

  • 申请日2022-09-27

  • 分类号G06F30/13(2020.01);G06F30/23(2020.01);G06F119/14(2020.01);

  • 代理机构南通和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08;

  • 代理人檀林清

  •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东路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1: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30/13 专利申请号:2022111833530 申请日:202209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冲击研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测最坏工 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桩基础工程的规模化发展和海洋工程的深水化发展,沉桩技术和施 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发展,作为主要的桩基础施工机械设备之一,海洋打桩 锤可以根据施工条件合理调节冲击力大小,适用性好,效率高,因此被广泛 应用于风电安装等大型海洋桩基工程项目中。

但随着海上风力发电需求的增大,桩基直径也逐渐增大,从而对于打桩 系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打桩的顺利进行,需要替打、替打环部件实现 缓冲效果的同时保证质量和传递效率的要求。

因海洋沉桩项目耗资巨大,实验较困难,所以可先进行仿真建模研究, 为具体工程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模拟数据的输出,反向指导打桩系统各部件 的在极端情况下的设计参数修改,能有效避免设计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 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测最坏工况 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对大型海洋打桩系统进行有限元建 模和仿真分析,采用显示动力学进行计算,具有稳定性高、计算速度快等优 势,并可以获得各部件和不同单元的动力学响应,如加速度、速度、位移、 冲击力、应力、应变等,从而可实现对打桩过程的模拟观测,为工程应用提 供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S1、预处理:根据现有打桩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各部件间的尺寸需求,将 构成打桩系统的各个部件(锤、替打、替打环、桩)构建3D模型,并进行装 配;

S2、前处理:将打桩系统的3D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依据物理模型设置各 部件的材料属性,并进行边界条件、接触类型、冲击载荷的设置;

S3、求解: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显式动力学求解;

S4、后处理:将所获得求解结果进行输出,以提取加速度、速度、位移、 力、应力、应变等相应参数,对打桩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反推计算。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为了简短有限元模型的求解时间,3D建模时锤 和替打直接接触,二者之间的距离为0。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采用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对于结构 简单的锤、替打环和桩,直接采用切分映射的方式划分,对于结构复杂的替 打结构,首先切分成可映射的两部分,然后对每一部分单独划分网格,先划 分面网格,再将面网格扫略,最后进行复制映射,各部分网格划分结束后, 进行整体连接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类型为六面体网格。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接触类型选择面面接触,共3个解除对,分别 为锤—替打接触对、替打—替打环接触对、替打环—桩接触对;为获得最坏 工况下各部件的动力学响应,边界条件设置为桩底端固定约束;初始条件根 据最大冲击能量3500KJ,根据动能公式直接换算为锤的初始速度为6.325m/s。

进一步的,所述锤的初始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所述反推方式为利用桩顶受压冲击后产生应力 波传递时域峰值间的时间差反推出桩体理论长度,并与桩体的实际长度进行 对比,所述反推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的,所述反推计算公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ρ为材料的密度, c为波速,Δt为桩顶受压冲击后产生应力波传递时域的两峰值间的时间差。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通过hypermesh软件对打桩系统的3D模型进 行网格划分。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所述显式动力学求解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求 解。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可对大型海洋打桩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显示动 力学进行计算,具有稳定性高、计算速度快等优势,并可以获得各部件和不 同单元的动力学响应,如加速度、速度、位移、冲击力、应力、应变等,从 而可实现对打桩过程的模拟观测,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动力学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流 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打桩系统的网格单元划分图;

图4为本发明打桩系统在0.0015986s时刻的应力云图;

图5为本发明各部件位移结果图;

图6为本发明各部件加速度结果图;

图7为本发明为桩顶测量点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桩顶测量点速度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 /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 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 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 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一种预测最坏工况下海洋打桩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具 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根据现有打桩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各部件间的尺寸需求,将 构成打桩系统的各个部件(锤、替打、替打环、桩)构建3D模型,其中桩径 按实体尺寸设置为8.8m,桩长按实体尺寸设置为70m,然后将各部件进行装 配;

S2、前处理: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打桩系统的3D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较复杂的结构需要先进行切分再进行映射操作;依据物理模型设置各部件的 材料属性,锤质量为175t,替打质量为250t,替打环质量为150t,桩质量为 2000t;根据最坏工况为桩的贯入度为0,设置边界条件为桩底部固定约束; 设置锤—替打、替打—替打环、替打环—桩三对面面接触;液压锤的最大冲 击能量为3500KJ,根据牛顿定律计算得

式中E为锤的最大冲击能量,m为锤的质量,所以赋予锤6.325m/s的初 始速度;另外全系统设置重力加速度;

S3、求解:在LS-DYNA中求解,根据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显式动力 学求解;

S4、后处理:将所获得求解结果进行输出,以提取加速度、速度、位移、 力、应力、应变等相应参数,对打桩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反推计算。

具体的,请参阅图4-8,分别提取了部件的加位移、加速度结果图、桩顶 单元的速度结果图以及打桩系统在0.0015986s的应力分布云图;

打桩过程中应力的传播符合波动理论,用波动方程法分析沉桩过程可以 得出桩单元的应力变化规律,桩受到周期性锤击后产生应力波,应力波在桩 的边界上发生反射,使应力波在桩内部继续传播,因此在桩内部不断有应力 波传递,桩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是下行波和上行波的叠加结果,同时应力波向 下传递并会在桩底和桩顶边界产生反射和透射,因此桩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呈 现拉压波动的状态,可根据以下公式对桩长进行计算,从而验证仿真结果的 准确性。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ρ为材料的密度,c为波速,Δt为图8所示两 峰值之间的时间差。

由图4-8可知和材料参数设置可知,E=200GPa, ρ=1471.8kg/m

具体的,请参阅图2-3,在步骤S1中,为了简短有限元模型的求解时间, 3D建模时锤和替打直接接触,二者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实现3D模型的构建;

具体的,在步骤S2中,采用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锤、替打环、 桩结构较简单,直接采用切分映射的方式划分;而替打结构较复杂,不可以 直接映射,首先切分成可映射的两部分,然后对每一部分单独划分网格,先 划分面网格,再将面网格扫略(map),最后进行复制映射(duplicate reflect), 各部分网格划分结束后,进行整体连接(equivalence)操作,网格类型为六面 体网格。

具体的,在步骤S3中,接触类型选择面面接触,共3个解除对,分别为 锤—替打接触对、替打—替打环接触对、替打环—桩接触对;为获得最坏工 况下各部件的动力学响应,边界条件设置为桩底端固定约束。

本发明可对大型海洋打桩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显示动 力学进行计算,具有稳定性高、计算速度快等优势,并可以获得各部件和不 同单元的动力学响应,如加速度、速度、位移、冲击力、应力、应变等,从 而可实现对打桩过程的模拟观测,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 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