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

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端面的立方体结构,立方体结构由四个板面组成,顶部开口;底座由多根长筒状硬质管支撑,硬质管下端切有曲面形弯口;硬质管管壁开有用于通过麻绳在硬质管内部悬挂由可溶性材料制成的藻类孢子营养袋的小口;立方体结构的空间内设有斜板,用于在立方体结构的底部形成为软体动物提供休眠和栖息地的三角形空间;立方体结构中两面对立的板面上各设有大小不一的两个孔;底座中心设有开口。本发明适于投放在浅海湿地淤泥软底质的海域,投放简单,稳固性好,不会发生倾覆移位,可抗风浪,有利于海洋生物的附着生长,可适于海洋生物栖息尤其适宜海参的栖息生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6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于国旭;

    申请/专利号CN202210010681.4

  • 申请日2022-01-06

  • 分类号A01G33/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汇智一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2;

  • 代理人王君昌

  • 地址 265800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南长山街道长山路23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4: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33/00 专利申请号:2022100106814 申请日:2022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浅海湿地生态修复和资源增殖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

背景技术

浅海湿地位于大陆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是公认的自然之肾和生物超市,其中海藻场是浅海湿地典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海岸、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汇固碳、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海藻场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由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物种入侵等人类活动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海藻场面积正处于严重退化之中。在浅海湿地实施生态藻礁,营造海底森林,既可以修复海藻、海草等海底植被,又养护鱼、虾、蟹、贝、参等海洋生物,从而构成一个自我发育和自我维持的海底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藻礁群建设,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将有效保护水生生物,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恢复。而且,礁体附着生物可消耗掉海水富营养物质,大量浮游植物、定植的藻类可吸收海水氮磷,从而减轻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净化水质,减少赤潮发生,有效缓解近海养殖污染,辐射优化周边海区养殖环境,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目前为保证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抗淤性,人工鱼礁投放均选择较硬、泥质淤积少的底质。山东黄渤海海域是主要的渔业资源区,历史上近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长期过度捕捞和海域污染的影响,近海资源急剧衰退,许多优质品种己基本上形不成鱼汛,急需海洋牧场的建设以达到恢复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的目的。但在黄渤海区急需海洋牧场建设的海域存在较深的淤泥层和流速大的细沙底质等问题,目前人工鱼礁主要为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框架礁和石块等,容易在海流和风浪作用下滚动、易被风浪冲走或泥沙埋没等。基于上述问题,目前黄渤海淤泥底粉质粘土海底海域生态修复,基本只是依赖人工种植海草实现。因此,提高人工鱼礁的稳定性,解决易被风浪冲走或泥沙埋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可为藻类生长的提供适宜的附着环境,这是人工鱼礁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难点,也是渔业增殖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适于投放在浅海湿地淤泥软底质的海域,投放简单,稳固性好,不会发生倾覆移位,可抗风浪,有利于海洋生物的附着生长,可适于海洋生物栖息尤其适宜海参的栖息生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包括底座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立方体结构,所述立方体结构由四个板面组成,顶部开口;

所述底座由多根长筒状硬质管支撑,所述硬质管下端切有曲面形弯口;

所述硬质管管壁开有用于通过麻绳在硬质管内部悬挂由可溶性材料制成的藻类孢子营养袋的小口;

所述立方体结构的空间内设有斜板,用于在所述立方体结构的底部形成为软体动物提供休眠和栖息地的三角形空间;

所述立方体结构中两面对立的板面上各设有大小不一的两个孔,其中,小孔位于三角形空间内,用于通过海流冲洗三角形空间内的海洋生物排泄物,大孔位于三角形空间上方,用于抵御风浪,减小海水流速;另两面对立的板面上各设有一个圆孔,开孔位置不同,用于鱼虾蟹贝参进出口;

所述底座中心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立方体结构空间内,用于通过与淤泥层接触,便于生物觅食。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管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硬质管的弯口分4组相互对应,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端面为正方形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立方体结构的四个板面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板面进行混凝土灰浆粗糙处理,以便于藻类附着生长。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适于投放在浅海湿地淤泥软底质的海域,投放简单,稳固性好,不会发生倾覆移位,可抗风浪,有利于大量藻类快速的附着生长,可为刺参以及恋礁鱼类等隐匿生物提供安全可靠的栖息地和饵料场,在海底形成一个小型海底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浅海湿地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增值工程建设中,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立体图二;

图3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顶视图;

图5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底视图;

图6是本发明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立面图。

图中标号:

1-底座;11-开口;

2-硬质管;21-弯口;22-小口;

3-立方体结构;31-小孔;32-大孔;33-圆孔;

4-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适合浅海湿地淤泥质粉质粘土海底的生态藻礁,考虑了人工藻礁本身的沉降性及海洋生物附着特点,人工藻礁呈立体结构,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抗风浪和适宜藻类生长的优点。该结构组装简单、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人工藻礁底座设计充分考虑淤泥软低质沉降等各种因素、不易被泥沙堵塞,稳定性强,具有抗风浪的能力。

参图1至图6所示,该生态藻礁包括底座1及固定于底座1上端面的立方体结构3,立方体结构3由四个板面组成,顶部开口。

底座1由多根长筒状硬质管2支撑,如板凳状,便于下沉到淤泥中和抵御风浪冲击,起到稳固鱼礁的作用。硬质管的管壁厚度、直径大小以及高度根据投放鱼礁海域的风浪情况、海底淤泥层厚度以及地质承载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本实施例中,底座1由八根硬质管2作为支架,八个长筒状硬质管80-120mm深。硬质管2下端的两个方向切40-50mm米深的曲面形弯口21,直径40mm,八个硬质管2的弯口分4组相互对应,错位布置,增加抗风浪能力和礁体的稳定性。

硬质管2管壁开有用于通过麻绳在硬质管内部悬挂由可溶性材料制成的藻类孢子营养袋(含营养土和藻类孢子)的小口22,藻礁投放后,藻类孢子随营养袋下沉,与海底的淤泥质粘土自动结合,自发生长(已经考虑藻类孢子适宜的生长深度)。本实施例中,小口22在距管底80mm处开设,小口22直径为40mm。

通过在硬质管切割弯口21,一方面有利于礁体的沉降,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切割弯口后,海藻根部向下生长时可以及早在礁体下向外延伸,有利于提高礁体下粘土的硬度,大大增强了礁体的支撑力,解决了礁体投放多年后逐步下淤问题。

立方体结构3的空间内设有斜板4,用于在立方体结构3的底部形成避免海浪冲击,为海参等软体动物提供休眠和栖息地的黑暗的三角形空间;

立方体结构3中两面对立的板面上各设有大小不一的两个孔,其中,两个小孔31(本实施例直径为50mm)位于三角形空间内,主要用于通过海流冲洗三角形空间内的海洋生物排泄物,两个大孔32位于三角形空间上方;另两面对立的板面上各设有一个圆孔33(本实施例直径为110mm),开孔位置不同,两个圆孔33可用于鱼虾蟹贝参进出口;另外,板面上孔的设计还可有效抵御风浪,减小海水流速。

底座中心设有开口11,开口11位于立方体结构3空间内,用于通过与淤泥层接触,便于海参等生物觅食。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端面为正方形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长度为800mm-1200mm,厚度为60-80mm,根据所投放海域的风浪、地质承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长度和厚度,以增加礁体的稳固性。该设计底座长度和厚度以及硬质管支撑力,充分考虑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考虑了渔民施工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经过多次的实践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立方体结构3的四个板面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长度为540mm,板面进行混凝土灰浆粗糙处理,便于藻类附着生长。

该礁体呈立体结构表面,整个人工藻礁的通透性好,促进内外部水交换,底部空间有利于海洋生物的附着生长,特别是海参的附着生长。整个藻礁重量在100-150公斤左右,不用专业工程船施工,渔民自己的渔船都能操作施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该人工藻礁在海底设置后,因其自重的作用其底部会陷入海底,这时四个板面和八个硬质管支撑形成的空间结构,可防止藻礁的沉陷、滑移、倾倒,投放于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底质海区,可改善周边海洋环境,可以为海参生长提供理想的栖息地,可为藻类定植提供理想的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