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涉及智能运维领域,通过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以及流量信息,基于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来确定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比较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从而保证负载均衡设备上闲置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自动的删除,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瘦身,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负载均衡设备运维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791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87670.X

  • 发明设计人 闫凡茜;朱选章;袁阳;李静晨;

    申请日2022-06-17

  • 分类号H04L67/1031(2022.01);H04L41/0823(2022.01);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谢层层;任默闻

  • 地址 100140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67/1031 专利申请号:202210687670X 申请日:2022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是使用网络设备来完成的,但随着数据处理量的增加,网络设备的负载也越来越重,一般需要负载均衡设备将全部的网络请求均衡地分布到其他服务器上,通过合理管理每天的网上数据流量来减轻单个服务器上的负担,力求达到使网络访问者享受最佳的联网体验。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虚拟服务也会越来越多,一般的,在日常使用中,一方面根据用户需求实施负载均衡变更,由于变更配置申请中的信息都由用户掌握,无法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性进行核验;另一方面随着应用系统的退出,有些负载均衡配置长久不会被使用。这样可能会导致负载均衡设备配置量一直在增长,对设备的管理性能消耗较大,使得设备运行在一个亚健康状态,对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现有技术中,对于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并没有很好的管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能够对负载均衡设备的负载均衡配置进行合理的管理,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实现了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生命周期内的管理,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

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

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告警级别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

配置删除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还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或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

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以及流量信息,基于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来确定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比较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从而保证负载均衡设备上闲置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自动的删除,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瘦身,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负载均衡设备运维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负载均衡设备则可以利用负载均衡技术进行各种灵活的分配计算将全部的网络请求均衡地分布到其他服务器上,通过合理管理每天的网上数据流量来减轻单个服务器上的负担。一般的,用户可以向负载均衡设备提交业务申请,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利用负载均衡技术为用户配置一个对应的虚拟服务,该虚拟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负载均衡服务。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那么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也会持续增加,巨大的配置量造成的管理性能消耗已严重影响日常运维页面操作效率。一般的,对于负载均衡设备的日常运维,只能根据用户需求增加负载均衡配置,没有对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进行有效的管控。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通过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以及流量信息,基于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来确定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比较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从而保证负载均衡设备上闲置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自动的删除,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负载均衡设备运维的效率。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部分合并后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或结构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装置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或模块结构。所述的方法或模块结构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服务器或终端产品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或模块结构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包括分布式处理、服务器集群的实施环境)。

具体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服务器、智能穿戴设备等设备终端,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虚拟服务是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虚拟IP(InternetProtocol)地址和端口,也就是客户端最终访问的负载地址,用来对外提供负载均衡服务。可以对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进行采集,可以设置采集频率,每隔一定时间采集一次,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可以理解为虚拟服务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是正在使用,还是离线未使用,或者是其他的状态。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可用状态(Available)、未知状态(Unknown)、离线状态(Offline)、禁用状态(Disabled)。流量信息可以理解为虚拟服务进出的数据包流量,可以包括访问到虚拟服务的数据包流量和从虚拟服务访问出去的数据包流量。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生成并展示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和/或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

根据采集到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流量信息,生成并展示各个虚拟服务的流量可视化图表和/或指定周期流量可视化图表。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采集到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绘制成可视化图表,并在用户交互界面上展示,以供运维人员查看。具体的,可以将数据库存储的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全部生成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图表的开始时间为该虚拟服务状态采集的最早时间,即负载均衡设备存量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的新增时间。通过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可以直观的看到各个虚拟服务从在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开始的服务状态的变化,运维人员可以基于展示的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对负载均衡的配置进行管理。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根据指定查询周期生成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该图表可以展示出在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的变化。其中,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的开始时间是指定查询周期和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的采集时间中较晚的一个,例如:指定查询周期是5月1日-30日,该虚拟服务从5月15日开始采集,这种情况下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的开始时间为5月15日,即虚拟服务的最早采集时间;比如指定查询周期为5月20日,虚拟服务从5月15日开始采集,这种情况下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的开始时间为5月20日,即指定查询周期的开始时间。

同样的,可以将数据库存储的虚拟服务的流量数据全部生成流量可视化图表,图表中可以包含input(访问到虚拟服务的数据包流量)和output(从虚拟服务访问出去的数据包流量)两条流量曲线,图表的开始时间为该虚拟服务流量采集的最早时间。此外,和服务状态信息相同,也可以基于用户需求,根据指定查询周期生成指定周期流量可视化图表,该图表的开始时间参考指定周期服务状态可视化图表,此处不再赘述。流量可视化图表可以展示各个虚拟服务从配置开始的流量数据情况,指定周期流量可视化图表可以展示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数据流量情况。

此外,可以每一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绘制一个可视化图表,也可以多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绘制在一个可视化图表以便于对比。同样的,可以每一个虚拟服务的流量绘制一个可视化图表,也可以多个虚拟服务的流量绘制在一个可视化图表以便于对比。

通过绘制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的可视化图表,并进行展示,可以为运维人员提供清晰可见的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服务状态以及流量的变化,进而能够了解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使用情况,实现了对负载均衡网络设备配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时监控,为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提供了直观的数据依据。

步骤104、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可以体现出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虚拟服务的工作情况,基于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可以确定虚拟服务是否长久不用,是否处于长期闲置状态,进而可以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告警虚拟服务可以理解为很大可能不会再被使用的闲置的需要进行告警的虚拟服务,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等级的告警级别,告警级别可以表征虚拟服务需要删除的程度,告警级别越高说明虚拟服务闲置的时间越长或闲置的概率越高,需要进行删除。可以预先统计历史数据中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与虚拟服务闲置之间的对应关系,配置出虚拟服务闲置资源规则,配置出服务状态和流量的取值与虚拟服务闲置以及告警级别之间的关系,如:预先设置不同等级的告警级别,并配置不同告警级别对应的服务状态和流量取值区间。具体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基于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可能不会被使用的告警虚拟服务及其对应的告警级别后,还可以将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存储在数据库中。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包括:

将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与告警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出各个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其中,所述告警规则包括:

若在第一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为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一告警级别;

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信息为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内所述虚拟服务的流量信息为0,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二告警级别,所述第一告警级别高于所述第二告警级别;

若在第二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为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所述第二告警级别,其中,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大于所述第二指定周期;

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信息为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且在所述第二指定周期内所述虚拟服务的流量信息为0,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三告警级别,所述第二告警级别高于所述第三告警级别。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配置了3个级别的告警级别按照告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告警级别0、第二告警级别1和第三告警级别2,并设置了告警规则即告警级别与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告警规则具体可以参考如下:

服务状态信息为Disabled(禁用状态)或者Offline(离线状态),且截至当前第一指定周期内一直为Disabled或者Offline,该虚拟服务告警级别设定为0;

服务状态信息为Available(可用状态)或者Unknown(未知状态),且截至当前第一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流量一直为0,该虚拟服务告警级别设定为1;

服务状态信息为Disabled(禁用状态)或者Offline(离线状态),且截至当前第二指定周期内一直为Disabled或者Offline,该虚拟服务告警级别设定为1;

服务状态信息为Available(可用状态)或者Unknown(未知状态),且截至当前第二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流量一直为0,该虚拟服务告警级别设定为2。

其中,第一指定周期和第二指定周期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第一指定周期要大于第二指定周期,如:第一指定周期可以为6个月,第二指定周期可以为3个月。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都是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则可以理解为该虚拟服务是闲置的,很大概率是不会再被使用,可以将该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设置为最高级别。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是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虚拟服务的流量一直为0,则可以认为该虚拟服务虽然可能是可用的,但很长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大概率也是不会被使用的,可以设置该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为较高级别。同样的,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都是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可以说明该虚拟服务闲置的时间不是很长,则该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可以设置该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较高级别。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是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流量为0,则说明该虚拟服务可能会被再次使用,可以该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设置该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最低级别。

当然,还有很多虚拟服务是正常使用的,这种情况下虚拟服务没有对应的告警级别,即不需要告警。

本说明书实施例基于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以及流量在不同周期内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告警规则,能够将虚拟服务基于不同闲置概率进行告警级别的划分,筛选出需要告警的告警虚拟服务,进而为不同告警级别的虚拟服务的配置进行不同的监控处理,提升了负载均衡配置管理的效率和合理性。

步骤106、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及其对应的告警级别后,可以将告警级别比较高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其中指定名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告警级别最高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删除,对于其他告警级别的告警虚拟服务可以配置不同的管理策略。如:上述实施例中告警级别为第二告警级别1的虚拟服务,可以人为介入做进一步确认来决定是否删除,第三告警级别2的虚拟服务可以作为待观察对象,观察后续该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和流量是否有变化。

其中,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端口信息、健康检查、负载均衡POOL、负载均衡虚地址等。负载均衡虚地址即虚拟服务对外服务的IP地址、负载均衡POOL为实际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组,健康检查是用来探测负载均衡POOL中的服务器组运行是否正常。

此外,对于不同级别的告警级别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在前端展示界面上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展示,如:第一告警级别0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以红色背景展示,第二告警级别1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以黄色背景展示,第一告警级别2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以绿色背景展示。运维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不同颜色就能够直接区分出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管控。并且,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各个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后,可以支持批量的对告警级别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进行删除操作。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及时更新调整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并依据新的告警级别,对告警级别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进行删除,及时将闲置的虚拟服务进行删除,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瘦身,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通过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以及流量信息,基于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来确定各个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比较高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从而保证负载均衡设备上闲置的配置信息可以及时自动的删除,对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瘦身,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提升负载均衡设备运维的效率。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处理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根据所述待处理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判断所述待处理虚拟服务是否属于告警虚拟服务,若是,则根据所述待处理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在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文件中查询所述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

逐层删除所述待处理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并将所述待处理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端口信息、告警级别以及删除时间保存到数据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个用户接口如:前端展示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展示窗口输入需要进行删除的待处理虚拟服务(即需要删除的虚拟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待处理虚拟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后,可以将IP地址和端口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存在告警级别的告警虚拟服务进行比较,判断该待处理虚拟服务是否属于告警虚拟服务,即判断该待处理虚拟服务是否存在告警级别。无论是高级别的告警级别还是低级别的告警级别,只要存在告警级别,就属于告警虚拟服务,则可以待处理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在负载均衡配置文件中查询虚拟服务的相关配置,逐层删除健康检查、负载均衡POOL和负载均衡虚地址等配置信息。若待处理虚拟服务不存在告警级别,即不属于告警虚拟服务,则可以认为待处理虚拟服务属于正常使用中,则不删除,避免将正常使用的配置删除。此外,逐层删除的信息如果被其他引用,则不进行删除。同时还可以将删除的虚拟服务IP、端口、告警级别、删除时间记录在数据库中。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将一些低级别的告警级别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从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用户可以对低告警级别的虚拟服务进行人工审核后,通过人工接口进行删除操作,实现对闲置的配置信息的全面管理,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在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文件中查询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

将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转换为可执行命令行;

接收到恢复已删除虚拟服务的恢复请求后,通过执行所述已删除虚拟服务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恢复所述已删除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确定出各个告警虚拟服务后,可以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IP和端口信息在负载均衡配置文件中查询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含负载均衡虚拟服务IP和端口、虚拟服务下引用的profile、irule等配置信息、虚拟服务下关联的负载均衡POOL、负载均衡POOL中配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健康检查等内容。根据查询到的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将配置信息转化成负载均衡设备通过命令行方式可实施的负载均衡配置,获得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可以将命令行内容以虚拟服务为一条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再对告警级别高的告警虚拟服务进行删除。

一些场景比如压测环境、生产补丁环境或者第三方某个项目联测环境,这些环境无压测需求、生产补丁或者第三方联测需求时是长期不会使用的,根据目前的删除规则这种场景下的配置会被删除,或者人为介入时判断错误或者因提供错误的虚拟IP和端口导致误删除的场景,这种场景下,可能需要对已删除的虚拟服务的配置进行恢复。若用户需要对删除的虚拟服务进行恢复,在接收到恢复已删除虚拟服务的恢复请求后,可以查询恢复请求中请求恢复的虚拟服务的IP和断口信息等,进而查询到该虚拟服务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通过执行该已删除虚拟服务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恢复已删除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支持已删除虚拟服务的批量恢复。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之后,在删除一些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之前,可以将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通过可执行命令行的形式进行备份,进而在需要对已删除的虚拟服务进行恢复操作时,可以直接执行可执行命令就可以将删除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恢复,不需要再重新配置,提升了负载均衡配置的效率。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的删除记录和恢复记录,计算在预设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量与删除数量的比率;

根据所述比率调整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和/或所述第二指定周期的取值。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参见上述实施例的记载,本申请还可以对已删除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进行恢复,其中恢复记录和删除记录均可以保存在数据库中。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对告警规则中涉及的计算周期进行动态学习调整,可以定期获取负载均衡设备中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的删除记录和恢复记录,计算在预设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量和删除数量的比率。基于该比率可以看出误删除需要恢复的配置的比例,进而可以评估告警级别的评估的准确性,对告警规则中的第一指定周期和/或第二指定周期的取值进行动态调整。其中,预设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可以基于第一指定周期和第二指定周期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为第一指定周期或第二指定周期,以计算在第一指定周期或第二指定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量与删除数量的比率,或设置为其他取值,本说明书不做具体限定。一般的,预设周期要大于或等于第二指定周期,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对基于告警规则确定的告警级别的准确性进行评估。通过对预设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量与删除数量的比率,来评估告警规则中的判定周期的准确性,对告警规则进行动态的调整,进而提升告警级别设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管理的准确性,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比率调整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和/或第二指定周期的取值,包括:

若所述比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比率,则将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增加第一预设时间;

若所述比率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比率,则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和所述第二指定周期不变;

若所述比率等于0,则将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和所述第二指定周期均减少第二预设时间。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预设比率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比率可以设置为5%。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的取值可以基于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取值或不同的取值,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1个月。例如:根据当前系统设定的告警级别0、1、2的判定周期计算截至当前至判断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删除数的比率,当比率大于等于5%时,在对应告警级别0的判定周期即第一指定周期上加1个月,当比率小于5%且大于0是,对应告警级别的判定周期保持不变;当比率等于0时,在对应告警级别的判定周期上减1个月即第一指定周期和第二指定周期均减少1个月。

基于告警规则对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进行管理,并基于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的处理数据,对告警级别的判断规则进行校准,确保告警级别判定的准确性。

此外,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用户界面将所述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流量信息、告警级别、删除记录、恢复记录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展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前端展示界面,通过前端展示界面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展示如: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流量信息、告警级别、删除记录、恢复记录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展示,以供运维人员可以直观的查看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管理情况。

图2是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系统可以包括:虚拟服务状态采集模块101、虚拟服务流量采集模块102、虚拟服务状态报表生成模块103、虚拟服务流量报表生成模块104、虚拟服务资源闲置告警模块105、配置批量生成模块106、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配置批量恢复模块108、告警规则判定周期动态学习模块109、前台展示模块110,其中:

虚拟服务状态采集模块101用来采集负载均衡设备虚拟服务状态,默认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状态采集,将采集的内容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采集频率可动态设置,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可以分为Available、Unknown、Offline和Disabled四种。四种状态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对应关系如下:Available——0,Offline——1,Disabled——2,Unknown——3。

虚拟服务流量采集模块102用来采集负载均衡设备虚拟服务input和output流量,input和output统计的是数据包的大小,默认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流量采集,将采集的流量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采集频率可动态设置。

虚拟服务状态报表生成模块103接收来自虚拟服务状态采集模块101采集的服务状态信息,默认将数据库存储的虚拟服务状态数据全部生成可视化图表,同时虚拟服务状态生成模块103支持根据指定查询周期生成周期内的可视化虚拟服务状态图表。

虚拟服务流量报表生成模块104接收来自虚拟服务流量采集模块102采集的流量信息,默认将数据库存储的虚拟服务流量数据全部生成可视化图表,图表中包含input和output两条流量曲线,同时虚拟服务流量生成模块104支持根据指定查询周期生成周期内的可视化虚拟服务流量图表。

虚拟服务资源闲置告警模块105接收来自虚拟服务状态采集模块101采集的状态信息和虚拟服务流量采集模块102采集的流量信息,通过设定的资源闲置告警规则计算出不同告警级别的所有虚拟服务IP和端口并记录在数据库,将告警级别为0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通知给配置批量生成模块106和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直接删除,同时将告警级别为0、1、2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通知给前台展示模块110。告警级别分为0、1、2,0表示告警级别最高,处于该告警级别的虚拟服务配置将直接删除,1和2级别逐次降低。告警级别越低表示该虚拟服务使用率低,但又不能直接删除,可能存在误删除的情况,展示出来,如果目前的设备配置影响了设备性能,需要人为介入从这些低级别虚拟服务中入手进行处理。如果目前设备性能良好,可不做处理,待这些低级别虚拟服务转入高级别后由系统自动处理。告警规则、告警级别对应触发的管理方式参考上述实施例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配置批量生成模块106接收虚拟服务资源闲置告警模块105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或者接收前台展示模块110中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根据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在负载均衡配置文件中查询虚拟服务的相关配置,包含负载均衡虚拟服务IP和端口、虚拟服务下引用的profile、irule等配置信息、虚拟服务下关联的负载均衡POOL、负载均衡POOL中配置的负载均衡算法、健康检查等内容;根据查询的虚拟服务配置项,转化成负载均衡设备通过命令行方式可实施的负载均衡配置,将命令行内容以虚拟服务为一条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接收虚拟服务资源闲置告警模块105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或者前台展示模块110中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根据虚拟服务资源闲置告警模块105在数据库中记录的不同级别告警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判断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是否在告警中,如果在,根据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在负载均衡配置文件中查询虚拟服务的相关配置,逐层删除健康检查、负载均衡POOL和负载均衡虚地址,如果不在,则不删除。逐层删除的信息如果被其他引用,则不进行删除。同时将删除的虚拟服务IP、端口、告警级别、删除时间记录在数据库中。

配置批量恢复模块108接收配置批量生成模块106中的虚拟服务配置相关命令行和前台展示模块110中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在负载均衡设备上实施虚拟服务相关的配置,可以执行配置批量生成模块106生成的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将已经删除的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恢复。同时将恢复的虚拟服务IP、端口、告警级别和恢复时间记录在数据库中。

告警规则判定周期动态学习模块109接收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输入的删除的虚拟服务记录和配置批量恢复模块108输入的恢复的虚拟服务记录,根据当前系统设定的告警级别0、1、2的判定周期计算截至当前至判断周期内恢复数/删除数的比率,当比率大于等于5%时,在对应告警级别0的判定周期上加1个月,当比率小于5%且大于0时,对应告警级别的判定周期保持不变;当比率等于0时,在对应告警级别的判定周期上减1个月。目前系统暂定告警级别判断周期每3个月、每6个月可能不准确,需要系统运行一段时间根据实际的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后对告警级别判断因素设定进行校准。

前台展示模块110要用于人机交互,虚拟服务状态图表的查询、告警级别的查看、虚拟服务的删除与恢复入口都是通过本模块来实现。本模块支持输出虚拟服务状态报表生成模块103生成的可视化状态图表;支持输出虚拟服务流量报表生成模块104生成的可视化流量图表;支持输入虚拟服务状态报表生成模块103和虚拟服务流量报表生成模块104的报表查询周期;支持输出虚拟服务闲置资源告警模块105生成的虚拟服务闲置资源;支持输入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和配置批量恢复模块108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支持输出配置批量删除模块107生成的已删除虚拟服务记录;支持输出告警规则判定周期学习模块109学习的判定周期。其中,前台展示模块110中输入的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前台展示页面在虚拟服务IP和端口输入框填入相关信息;另一种是将虚拟服务IP和端口信息记录在一个*.txt结尾文件中,通过上传文件的方式输入。*.txt文件内含有内容如下:

虚拟服务IP和虚拟服务端口两项内容,该两项信息依次排列,并列为一行,以@开头,以换行符结尾,之间以分隔符“|”分隔。IP格式支持单个,支持多个(以英文半角;分开),支持“-”连接符。端口格式支持单个,支持多个(以英文半角;分开),支持“-”连接符。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级负载均衡网络设备配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摒弃了以往负载均衡网络设备配置只增不减的运维方式,与传统运维方式相比,负载均衡设备配置可根据负载均衡设备上虚拟服务状态和流量数据批量删除或者恢复。负载均衡设备配置实现了动态管理,避免了设备配置随着时间一直在增长的情况,提高了运维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操作的效率,保障了设备的健康运行。并对负载均衡设备上虚拟服务状态和流量进行定时采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果也分了不同等级,即不同告警级别,对运维人员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展示和运维判断依据,可自动或者人工删除和恢复虚拟服务配置。实现了负载均衡设备配置的闭环管理,对配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回收无用或者错误配置。

本说明书中上述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考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考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基于上述所述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客户端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考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具体地,图3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说明书中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31,用于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告警级别计算模块32,用于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

配置删除模块33,用于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图4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恢复模块41,用于:

在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之后,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在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文件中查询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

将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转换为可执行命令行;

接收到恢复已删除虚拟服务的恢复请求后,通过执行所述已删除虚拟服务对应的可执行命令行恢复所述已删除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

所述服务状态信息包括:可用状态、未知状态、离线状态、禁用状态,所述告警级别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将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与告警规则进行匹配,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其中,所述告警规则包括:

若在第一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为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一告警级别;

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信息为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内所述虚拟服务的流量信息为0,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二告警级别,所述第一告警级别高于所述第二告警级别;

若在第二指定周期内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为禁用状态或离线状态,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所述第二告警级别,其中,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大于所述第二指定周期;

若虚拟服务当前的服务状态信息为可用状态或未知状态,且在所述第二指定周期内所述虚拟服务的流量信息为0,则所述虚拟服务为告警虚拟服务,所述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为第三告警级别,所述第二告警级别高于所述第三告警级别。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告警规则动态学习模块51,用于:

根据虚拟服务的配置信息的删除记录和恢复记录,计算在预设周期内配置信息的恢复数量与删除数量的比率;

根据所述比率调整所述第一指定周期和/或第二指定周期的取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通过定时采集虚拟服务状态和流量,根据采集的数据生成虚拟服务状态报表和虚拟服务流量报表,根据设定的虚拟服务闲置资源规则生成不同的告警级别,对高级别告警直接删除虚拟服务配置,同时对高、中、低级别告警在前台展示,作为运维人员删除配置的参考依据。同时将删除的配置生成可执行的命令进行存储,当有用户发现长期不使用的配置被删除时,向运维人员提供虚拟服务IP和端口,由运维人员进行恢复。该工具即对负载均衡网络设备配置(包含负载均衡虚地址、负载均衡POOL、健康检查配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时监控,也对一些无用或者错误配置进行了及时回收,及时对设备进行瘦身,完成对设备配置新增到回收的闭环管理,提高了运维人员的日常操作效率,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处理方法,如:

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告警级别;

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设备和装置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提供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多种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中。所述系统或服务器或终端或设备可以为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方法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系统或服务器或终端或设备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实际操作装置、逻辑门电路装置、量子计算机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终端装置。所述核对差异数据的检测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服务器上为例,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框图,该计算机终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服务器或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装置。如图6所示服务器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0(处理器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00、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30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服务器10还可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例如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处理硬件,如数据库或多级缓存、GPU,或者具有与图6所示不同的配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200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0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资源数据更新。非易失性存储器20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非易失性存储器20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300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模块300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提供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并记录在存储介质上,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方案的效果,如:

采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的各个虚拟服务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

根据各个虚拟服务在指定时间内的服务状态信息和流量信息,确定出告警虚拟服务以及所述告警虚拟服务对应各个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

根据各个告警虚拟服务的告警级别,将告警级别在指定名次内的告警虚拟服务对应的配置信息从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上删除。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负载均衡配置的管理方法或装置可以在计算机中由处理器执行相应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如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c++语言在PC端实现、linux系统实现,或其他例如使用android、iOS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在智能终端实现,以及基于量子计算机的处理逻辑实现等。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系统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对应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考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考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符合行业通信标准、标准计算机资源数据更新和数据存储规则或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存储、判断、处理方式等获取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资源数据更新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资源数据更新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资源数据更新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资源数据更新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资源数据更新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石墨烯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考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考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