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其分为3个模块:预处理模块,超体素生成模块,超体素融合模块。预处理模块对3D点云数据进行背景去除及降噪。超体素生成模块利用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超体素分割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分割成优化超体素块。超体素融合模块,通过超体素邻接关系图,相邻体素根据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进行增长融合,得到最终实例分割结果。本发明方法结合移动最小二乘法,有效去除工业环境下的点云粘连,提高了分割准确率,同时对点云的数据简化效果减少了后续配准等操作时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723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68716.6

  • 申请日2022-05-24

  • 分类号G06T7/11(2017.01);G06T17/00(2006.01);

  • 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林燕玲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T 7/11 专利申请号:2022105687166 申请日:2022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点云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此外,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化分拣、装配、焊接、磨削等。视觉系统在机器人应用中的作用则是测量、识别及定位目标物体,为工业机器人提供目标物体的类型及位姿信息。三维视觉系统由于其能获取更多目标物的位姿,深度或物体表面点云等信息,逐渐被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中。

三维分割作为三维视觉系统的一部分,其分割结果将影响到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精度。三维点云分割方法包括传统点级聚类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而三维标注数据的获取远比二维数据耗费人力,不适合在工程中应用。工程多采用点级聚类方法,包括欧式聚类、区域生长分割算法等,但对于大数据量的点云,这些方法计算消耗大,效率较低。且对于工业应用中易出现的点云粘连现象容易造成分割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中,由于场景复杂性,多个相似物体杂乱堆叠、三维相机拍摄角度导致的点云粘连,而点云粘连会导致点云分割结果不稳定,不准确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和装置,有效去除点云粘连现象,提高分割准确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应用于去除工业机器人中的点云粘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工业机器人提供的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

步骤2:对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背景去除及去除明显离群点;

步骤3:通过八叉树对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分成大小相同的体素,以最接近预设超体素分辨率网格中心的体素作为种子体素,并筛除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根据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进行区域生长,形成初始超体素,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重新分配种子点,二次聚类,形成最终的优化超体素;

步骤4:以超体素为基本单元,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根据特征距离阈值判断是否进行融合,融合特征距离小于阈值的相邻超体素,最终完成点云实例分割并输出实例分割结果。

优选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2.1:使用RANSAC平面分割算法去除点云数据的平面背景;

步骤2.2:使用统计滤波器对点云数据进行显著离群点去除。

优选的,步骤3中,分成的所述体素为立方体体素,边长为R

其中n为体素V中包含点个数。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是指该种子体素周围的体素不足,即在给定搜索范围内,该种子体素没有足够的体素包围;设定种子体素分辨率为R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具体为

R

S

优选的,步骤3中,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具体步骤为:

首先,对拟合范围r的点p

E=∑w(‖p

其中,w(‖p

其次,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拟合该局部区域,拟合方程为:

l(x,y)=[1,x,y,x

其中,x,y为拟合曲面方程点的空间位置,l(x,y)为拟合函数的基函数,l

J=∑w(‖p

可得移动最小二乘拟合曲面上p

P

最后,将拟合范围内所有的点替换成其拟合曲面上的点p

优选的,步骤4中,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距离,具体步骤为:

假设两个相邻超体素p

δ

结合凹凸性判断对几何特征距离进行修正,若超体素面片经判断为有效凸性连接,则几何特征距离减半,即

再进行归一化处理:

δ(p

其中T

T

T

由此可得两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距离δ(p

优选的,两相邻超体素的凹凸性判断具体步骤为:

假设α

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业机器人提供的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背景去除及去除明显离群点

超体素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八叉树对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分成大小相同的体素,以最接近预设超体素分辨率网格中心的体素作为种子体素,并筛除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根据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进行区域生长,形成初始超体素,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重新分配种子点,二次聚类,形成最终的优化超体素;

超体素融合模块,用于以超体素为基本单元,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根据特征距离阈值判断是否进行融合,融合特征距离小于阈值的相邻超体素,最终完成点云实例分割。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过分割过程,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曲面拟合来优化生成的超体素块,有效去除点云粘连现象,提高分割准确率。

2)本发明基于超体素的实例分割算法,对点云数据有简化效果,在工业应用中能节省点云后续配准、位姿估计等操作的计算、时间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使示范例经过预处理后的效果图;

图3是凹凸性判断准则说明图;

图4是点云粘连去除范例;

图5是点云实例分割结果范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去除工业机器人应用中,由于场景复杂性,多个相似物体杂乱堆叠及三维相机拍摄角度导致的点云粘连。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工业机器人提供的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其可包括目标物的位姿,深度或物体表面点云等信息。

步骤2:对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背景去除及去除明显离群点。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2.1:使用RANSAC平面分割算法去除点云数据的平面背景;

步骤2.2:使用统计滤波器对点云数据进行显著离群点去除。

经过该步骤处理后的效果图如图2所示。

步骤3:通过八叉树对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分成大小相同的体素,以最接近预设超体素分辨率网格中心的体素作为种子体素,并筛除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根据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进行区域生长,形成初始超体素,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重新分配种子点,二次聚类,形成最终的优化超体素。

该步骤中,通过八叉树分成的体素为立方体体素,边长为R

其中n为体素V中包含点个数。

其中,对于筛除不合格的种子体素,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是指该种子体素周围的体素不足,即在给定搜索范围内,该种子体素没有足够的体素包围;设定种子体素分辨率为R

只有在搜索范围内,包围体素数量符合n>min_n的种子体素被保留下来成为初始种子体素。

进一步的,计算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根据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进行区域生长,形成初始超体素。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为:

R

S

即对空间距离特征和法向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到体素间特征相似性即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

进一步的,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具体步骤为:

首先,对拟合范围r的点p

E=∑w(‖p

其中,w(‖p

其次,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拟合该局部区域,拟合方程为:

l(x,y)=[1,x,y,x

其中,x,y为拟合曲面方程点的空间位置,l(x,y)为拟合函数的基函数,l

J=∑w(‖p

可得移动最小二乘拟合曲面上p

P

最后,将拟合范围内所有的点替换成其拟合曲面上的点P

步骤4,以超体素为基本单元,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根据特征距离阈值判断是否进行融合,融合特征距离小于阈值的相邻超体素,最终完成点云实例分割并输出实例分割结果。

该步骤中,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距离,具体步骤为:

假设两个相邻超体素p

δ

考虑到基于凹凸性分割算法中,两相邻面片为凸性连接时,为同一物体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结合凹凸性判断对几何特征距离进行修正,参见图3,两相邻超体素的凹凸性判断具体步骤为:

假设α

判断两向量超体素是否为有效凸连接,若超体素面片经判断为有效凸性连接,则几何特征距离减半,即

对两个特征距离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两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距离δ(p

δ(p

其中T

T

T

由此可得两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距离v(p

该步骤中,根据特征距离阈值判断是否进行融合,融合特征距离小于阈值的相邻超体素,最终完成点云实例分割。如图4为点云粘连去除范例,图5是三种工件点云实例分割结果范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装置,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与超体素的3D点云分割方法,包括如下: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业机器人提供的目标物体的点云数据;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点云数据进行点云背景去除及去除明显离群点

超体素生成模块,用于通过八叉树对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体素化处理,分成大小相同的体素,以最接近预设超体素分辨率网格中心的体素作为种子体素,并筛除不合格的种子体素,根据体素间的特征距离S进行区域生长,形成初始超体素,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每个初始超体素进行曲面拟合投影优化,重新分配种子点,二次聚类,形成最终的优化超体素;

超体素融合模块,用于以超体素为基本单元,计算相邻超体素的自适应融合多特征相似性,根据特征距离阈值判断是否进行融合,融合特征距离小于阈值的相邻超体素,最终完成点云实例分割并输出实例分割结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