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

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针对现有的不便于对AMI数据数据进行自动分类汇总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AMI数据,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本发明可以完成对异常数据的自动分类,可以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管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B21/18 专利申请号:2021107950397 申请日:202107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smartpower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主要由4部分组成: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高级配电运行(advanceddistributionoperation,ADO)、高级输电运行(advancedtransmissionoperation,ATO)、高级资产管理(advancedassetmanagement,AAM),通过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

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AMI数据数据进行自动分类汇总,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AMI数据数据进行自动分类汇总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优选的,所述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

优选的,所述S7中,比重在30-4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20-30%,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10-2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30-60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30-60s再次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优选的,所述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7-14天。

优选的,所述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1-5%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优选的,所述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优选的,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可以完成对异常数据的自动分类;

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可以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管控;

本发明可以完成对异常数据的自动分类,可以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本实施例中,S7中,比重在3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20%,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1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30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30s再次进行收集,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中,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7天。

本实施例中,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1%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本实施例中,S7中,比重在32%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22%,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12%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40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40s再次进行收集,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中,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8天。

本实施例中,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2%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本实施例中,S7中,比重在34%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24%,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14%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45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45s再次进行收集,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中,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9天。

本实施例中,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3%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实施例四

参照图1,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本实施例中,S7中,比重在38%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28%,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18%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55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55s再次进行收集,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中,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12天。

本实施例中,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4%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实施例五

参照图1,基于AMI数据下异常计量点远程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MI数据,AMI数据包括用电量、用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对AMI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S2、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

S3、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

S4、远程后台根据标记对接收的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S5、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

S6、排序完成后对数据进行移存,进行下一周期的数据统计;

S7、对每个周期内出现异常数据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周期出现异常类型的比重。

本实施例中,S7中,比重在4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高级异常,比重在30%,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中级异常,比重在20%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低级异常,比重在10%以下时,将此异常类型定为微级异常,出现中、高级异常时,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S1中,对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进行设置,每次间隔60s,初次收集完成后,等待60s再次进行收集,初次完成收集后,将再次收集的数据与初次收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当两者数据一致时,则不再重复传输。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远程后台接收的数据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正比,当统计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启动备用接收通道,对数据进行分流。

本实施例中,S5中,定期对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并按照数据量大小进行排序,周期设置为14天。

本实施例中,S1中,将收集的AMI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当AMI数据与历史最大或最小数据偏差超过5%时,则视为异常数据。

本实施例中,S2中,对异常数据进行提取,并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数据标记,标记内容包括:异常类型、时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S3中,将标记后的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后台,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例如:用电量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量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用电功率异常数据则通过用电功率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实施例一至五周期设置时间如下表:

实施例一至五收集AMI数据的时间设置如下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