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

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一组具有不同直径且发射波长不相同的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对作为基准物的每种荧光小球作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将作为基准物的一组荧光小球均匀分散在水中,配制成每种荧光小球的质量浓度为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3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81501.4

  • 申请日2021-02-09

  • 分类号B01D65/10(2006.01);G01N15/08(2006.01);

  • 代理机构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何葆芳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3: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19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65/10 专利申请号:2021101815014 申请日:20210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属于滤膜表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是影响滤膜的重要性能,因此对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准确测试具有极其重要性。

目前,国内外对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可以分为两类:1)直接法:主要为电子显微镜法,常用的主要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2)间接法:利用与孔径相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测出相应的物理参数,再假设孔径为均匀直通圆孔的假设条件下,计算得到膜的等效孔径,主要有泡点法、压汞法、氮气吸附法、液液置换法、气体渗透法、截留分子量法、悬浮液过滤法等。电镜法虽然比较直观,但属于破坏性检测,且观察范围小,测定信息的代表性不强。而泡压法只局限于测定膜孔中的最大孔径,用于小孔径超滤膜的测定时所需压力远高于膜的使用压力,故一般认定为只适用于微滤膜的测定。压汞法所测出的孔为空隙孔,不全是贯穿膜的“活性孔”,且所需测试的压力大,容易引起试样变形而使测定结果失真,因此,压汞法不适用于超滤膜孔径的测定。液液置换法能测定平均孔径小于0.02μM膜的超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相对误差<10%),但正丁醇和水对膜材料有影响,即使改换液液体系的溶液,其他体系也可能对膜材料有影响。截留分子量法适合测定孔径较小的超滤膜,但是选择不同的基准物检测的结果会有差别。

悬浮液过滤法能够直接测得膜的分离性能,具有测试结果较准确、测试孔径范围广的优点,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107174.1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测定超微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悬浮液过滤法测定超微滤膜孔径,通过选择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作为基准物,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每种粒径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在紫外可见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并在最大吸收波长下作该粒径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标准曲线;再选取单一粒径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配成质量浓度为C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操作简单、测定周期短,而且测定准确性高、测定成本低的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一组具有不同直径且发射波长不相同的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b)对作为基准物的每种荧光小球作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

c)将作为基准物的一组荧光小球均匀分散在水中,配制成每种荧光小球的质量浓度均为C

d)利用待测滤膜对步骤c)配制的混合悬浮液进行一次性过滤,然后对得到的滤液进行荧光检测,并依据步骤b)得到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滤液中各种荧光小球的浓度C

R=(1-C

计算得到待测滤膜对每种荧光小球的截留率R;

e)根据得到的一组荧光小球直径和截留率R,计算该待测滤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荧光小球选用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一种实施方案,步骤a)选取如下一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直径为20nm、发射波长为488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77nm、发射波长为69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100nm、发射波长为460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200nm、发射波长为61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另一种实施方案,步骤a)选取如下一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直径为20nm、发射波长为488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100nm、发射波长为460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200nm、发射波长为61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300nm、发射波长为69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另一种实施方案,步骤a)选取如下一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直径为77nm、发射波长为69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100nm、发射波长为460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200nm、发射波长为61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500nm、发射波长为488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另一种实施方案,步骤a)选取如下一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直径为100nm、发射波长为460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200nm、发射波长为61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300nm、发射波长为695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直径为500nm、发射波长为488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

一种优选方案,步骤c)中所述的C

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c)中所述的C

一种实施方案,步骤d)中所述的过滤采用针头式过滤器,用于过滤操作的混合悬浮液的用量为2~4mL。

一种实施方案,步骤d)中所述的荧光检测,是指对得到的滤液在混合悬浮液中各组成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下依次进行荧光检测。

一种实施方案,步骤e)先采用origin软件制作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然后由拟合曲线得到孔径d

计算出孔径分布f(d)并画出孔径分布图,式中:d为孔径,π为圆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性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方法,只需通过选取合适直径范围的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即可实现各种规格的滤膜孔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测定,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操作简单,仅需直接配制混合悬浮液和一次性过滤,测定周期非常短,完成滤膜孔径的整个测定过程只需1~5分钟,相对现有技术的5~6小时,具有显著性进步;

另外,本发明方法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只需损耗一片滤膜样品(而现有技术至少需要3片滤膜样品),且所需基准物的溶液浓度只需0.1~2.0μg/mL(而现有技术需要25μg/mL),过滤操作所需溶液的用量总计只要2~4mL(而现有技术至少需要几百毫升),因此,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也可使检测损耗和检测成本均得到显著降低;

总之,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仅产生了显著性进步,而且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实施例1中4种荧光小球间荧光信号互不干扰的荧光发射图谱;

图2是显示实施例1中4种荧光小球分别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其中:A图为1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B图为2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C图为3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D图为4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

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

图4为实施例1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5为实施例2中5号荧光小球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

图6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

图7为实施例2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8为实施例3中6号荧光小球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

图9为实施例3中所述的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

图10为实施例3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11为实施例4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12为实施例5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13为实施例6所获得的孔径分布图;

图14为对比实验1所获得的紫外检测图谱;

图15为对比实验2所获得的紫外检测图谱;

图16为对比实验2所获得的荧光检测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如下一组具有不同直径且发射波长均不相同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由图1所示可见,所选取的4种荧光小球之间,荧光信号互不干扰,可作为基准物;

b)对作为基准物的上述4种荧光小球分别作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详见图2所示,其中:A图为1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B图为2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C图为3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D图为4号荧光小球的标准曲线;

c)将作为基准物的1~4号荧光小球均匀分散在水中,配制成1~3号荧光小球的质量浓度C

d)取上述混合悬浮液2mL,采用针头式过滤器用直径为25mm的圆形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1μm的PVDF滤膜)进行过滤,然后取1mL滤液依次进行在1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88nm下的荧光检测、在2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95nm下的荧光检测、在3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60nm下的荧光检测、在4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15nm下的荧光检测;然后依据图2所示的4个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出滤液中4种荧光小球的浓度C

R=(1-C

分别计算得到待测滤膜对4种荧光小球的截留率R,详见下表所示:

e)根据上表得到的4种荧光小球直径和截留率R,采用origin软件制作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详阅图3所示),然后由该拟合曲线即可得到孔径d

即可计算出孔径分布f(d)并画出孔径分布图(详阅图4所示),式中:d为孔径,π为圆周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如下一组具有不同直径且发射波长均不相同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b)对作为基准物的上述4种荧光小球分别作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详见图2和图5所示;

c)将作为基准物的1、3、4、5号荧光小球均匀分散在水中,配制成1、3、5号荧光小球的质量浓度C

d)取上述混合悬浮液2mL,采用针头式过滤器用直径为25mm的圆形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22μm的PVDF滤膜)进行过滤,然后取1mL滤液依次进行在1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88nm下的荧光检测、在3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60nm下的荧光检测、在4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15nm下的荧光检测、在5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95nm下的荧光检测;然后依据图2和图5所示的相应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出滤液中4种荧光小球的浓度C

R=(1-C

分别计算得到待测滤膜对4种荧光小球的截留率R,详见下表所示:

e)根据上表得到的4种荧光小球直径和截留率R,采用origin软件制作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详阅图6所示),然后由该拟合曲线即可得到孔径d

即可计算出孔径分布f(d)并画出孔径分布图(详阅图7所示),式中:d为孔径,π为圆周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定滤膜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如下一组具有不同直径且发射波长均不相同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作为基准物:

b)对作为基准物的上述4种荧光小球分别作在其发射波长下的浓度与荧光强度间的标准曲线,详见图2和图8所示;

c)将作为基准物的3~6号荧光小球均匀分散在水中,配制成3、5、6号荧光小球的质量浓度C

d)取上述混合悬浮液2mL,采用针头式过滤器用直径为25mm的圆形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45μm的PVDF滤膜)进行过滤,然后取1mL滤液依次进行在3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60nm下的荧光检测、在4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15nm下的荧光检测、在5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695nm下的荧光检测、在6号荧光小球所对应的发射波长488nm下的荧光检测;然后依据图2和图8所示的相应标准曲线分别计算出滤液中4种荧光小球的浓度C

R=(1-C

分别计算得到待测滤膜对4种荧光小球的截留率R,详见下表所示:

e)根据上表得到的4种荧光小球直径和截留率R,采用origin软件制作荧光小球直径与截留率R之间的非线性拟合曲线(详阅图9所示),然后由该拟合曲线即可得到孔径d

即可计算出孔径分布f(d)并画出孔径分布图(详阅图10所示),式中:d为孔径,π为圆周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22μm的PES滤膜,其余内容均同实施例2中所述。

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得到的孔径分布图。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2μm的碳化硅无机陶瓷膜,其余内容均同实施例2中所述。

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得到的孔径分布图。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滤膜片为市购的商品化0.1μm的氧化铝无机陶瓷膜,其余内容均同实施例1中所述。

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得到的孔径分布图。

对比实验1

选择如下3种不同粒径的普通聚苯乙烯粒子:

分别用水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单一粒子的悬浮液和三种粒子的混合悬浮液,然后分别进行紫外检测,检测图谱详见图14所示;由图14可见:虽然不同粒径但同浓度的聚苯乙烯粒子在检测波长220nm处的吸光度会有不同,但是紫外吸收峰基本一致,因此无法区分是因为浓度变化导致的吸光度不同还是粒径变化导致的吸光度不同,由此可证明:申请号为201710107174.1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紫外检测方法,一次截留实验只能检测一种粒径,不同粒径要重复进行截留实验操作。

对比实验2

分别选取20nm的普通聚苯乙烯粒子和20nm的聚苯乙烯荧光小球,并分别用水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悬浮液,然后对由20nm普通聚苯乙烯粒子形成的悬浮液重复进行3次紫外扫描检测,对由20nm聚苯乙烯荧光小球形成的悬浮液重复进行3次荧光扫描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分别见图15和图16所示;结合图15和图16可见:由普通聚苯乙烯粒子形成的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悬浮液的紫外吸收非常弱,已接近仪器检测限,且信号不稳定,而由聚苯乙烯荧光小球形成的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悬浮液的荧光信号仍旧较强且很稳定;由此可证明,本发明采用荧光检测的方法可实现质量浓度为0.1μg/mL,而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710107174.1的中国专利)将无法实现,说明本发明不仅产生了出乎意料的技术效果,而且产生了显著性进步,可使基准物损耗得到显著降低。

最后需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