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

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无法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加热和加湿。本发明由气体加热机构和气体打散机构、限位机构、混合机构组成。该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通过气缸与凸块配合带动空心螺旋槽杆旋转上移时,自转带动圆筒、摩擦块同时旋转,通过摩擦块与摩擦筒的内壁摩擦生热,对空心螺旋槽杆带动密封盘上移产生负压,并通过进气单向阀将氧气罐内的氧气吸入到摩擦筒内并对其进行加热,保证后续患者将氧气吸入到体内的舒适度、通过空心螺旋槽杆带动圆筒转动上移时,通过T形环状密封块在T形切面环槽的内部转动,增加密封盘与圆筒之间的密封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1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607622.5

  • 发明设计人 任珂珂;张真真;李丹丹;

    申请日2022-05-31

  • 分类号A61M16/00(2006.01);A61M16/10(2006.01);A61M16/16(2006.01);A61M15/00(2006.01);

  • 代理机构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程先萍

  •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2: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16/00 专利申请号:2022106076225 申请日:2022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

背景技术

心脏病患者不管是在治疗还是在护理阶段,很多重症患者会出现心肺功能暂停,尤其是呼吸衰竭等症状,长时间的机体缺氧将会造成很多身体细胞组织不可修复性的损伤,这就需要用到辅助呼吸器,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

现有的部分医疗呼吸设备在帮助重症患者呼吸时,患者吸入的气体为干冷气体,并无法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加热和加湿,从而提高了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和提高患者呼吸道热量和水分的流失,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容易产生痰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对患者吸入的气体进加热和加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包括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壁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体加热机构,所述气体加热机构与氧气罐的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水箱内壁底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气体打散机构,所述水箱右侧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呼吸罩,所述水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并与气体加热机构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体加热机构包括摩擦筒,所述摩擦筒的底面与水箱内壁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顶面的边缘处固定插接有进气单向阀,且进气单向阀的上端与氧气罐的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盘的底面开设有T形切面环槽,所述T形切面环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其配合密封的T形环状密封块,所述T形环状密封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侧面活动穿插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一侧与摩擦筒的内壁抵触;

所述摩擦块的一端延伸至圆筒的内部并铰接有防止摩擦块逆向移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侧面抵触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面与摩擦筒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侧面搭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空心螺旋槽杆,且空心螺旋槽杆的顶端与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螺旋槽杆的底端与密封盘的顶面转动连接,且空心螺旋槽杆的底端穿过密封盘并与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盘的底面与圆筒的顶面搭接,所述空心螺旋槽杆在限位机构的外侧;

所述摩擦筒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气体混合的混合机构,且混合机构的顶端与圆筒的底面抵触,所述摩擦筒的侧面倾斜固定插接有排气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螺旋簧,且螺旋簧的一端与空心螺旋槽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顶端对称铰接有两个T形折叠板,所述T形折叠板的竖杆的底端与空心螺旋槽杆的顶面铰接,所述T形折叠板的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底端与固定盘的顶面抵触;

所述圆杆的侧面开设有环槽,所述圆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在其侧面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环槽内壁贴合的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与环槽的侧面抵触,所述卡块远离环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一端与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滑板左右的两侧均铰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侧面固定插接有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C形连接杆,且C形连接杆的两端均与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合页远离滑板的一侧与摩擦块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摩擦管,所述摩擦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摩擦管等距离呈环状固定在摩擦筒内壁的底面上,所述摩擦管的侧面开设有倾斜的排气槽;

所述摩擦管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所述复位簧的顶端抵触有摩擦杆,所述摩擦杆的侧面与摩擦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摩擦管的顶端通过复位簧的复位力与圆筒的底面抵触。

优选的,所述气体打散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与水箱内壁底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阻隔气流的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在排气单向阀的右侧,所述弧形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分割气流的分割板;

所述转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块,且多个倾斜块等距离呈螺旋状固定在转杆的侧面上,多个所述倾斜块两两之间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摩擦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限位条,且摩擦筒的内壁与矩形限位条的侧面均与密封盘的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挡板的数量为九个,且九个弧形挡板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转杆的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气缸与凸块配合带动空心螺旋槽杆旋转上移时,自转带动圆筒、摩擦块同时旋转,通过摩擦块与摩擦筒的内壁摩擦生热,对空心螺旋槽杆带动密封盘上移产生负压,并通过进气单向阀将氧气罐内的氧气吸入到摩擦筒内并对其进行加热,保证后续患者将氧气吸入到体内的舒适度。

本发明中,通过空心螺旋槽杆带动圆筒转动上移时,通过T形环状密封块在T形切面环槽的内部转动,增加密封盘与圆筒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中,通过空心螺旋槽杆带动圆筒转动上移时,在复位簧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得摩擦杆在摩擦管的内壁上摩擦并上移,并通过排气槽将摩擦筒内部加热后的氧气,吸入到摩擦管内,促使氧气对摩擦杆与摩擦管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且加强装置对空气加热的效果和均匀性。

本发明中,通过气缸与凸块配合带动空心螺旋槽杆下移旋转时,再次带动摩擦块转动与摩擦筒的内壁摩擦生热,使得摩擦块与摩擦筒的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部分传递到水箱内的水中,保证水箱内水的恒温。

本发明中,通过排气单向阀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水箱内的水中,并对弧形挡板进行冲击,通过分割板对气流分割成多个气泡,且使得气泡向倾斜块的下侧聚集,最后通过倾斜块转动将气体打散,保证装置气泡更好的与水箱内的温水接触对氧气进行加湿,增加后续患者吸氧时的舒适度。

本发明中,通过弹簧伸缩杆的底端与固定盘的顶面抵触,使得圆杆具有向下的力,并配合环槽下移挤压卡块带动合页偏转,此时单向轴承的外圈转动,且带动合页的下侧板偏转挤压摩擦块,保证摩擦块与摩擦筒内壁之间一直处于抵触状态,进而保证摩擦块与摩擦筒之间摩擦生热效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体打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合机构与气体加热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气体加热机构的立体展开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环槽与滑板等结构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氧气罐;2、水箱;3、气体加热机构;31、摩擦筒;32、密封盘;33、密封盘;34、T形切面环槽;35、T形环状密封块;36、圆筒;37、摩擦块;38、凸块;39、空心螺旋槽杆;310、排气单向阀;311、固定盘;4、气体打散机构;41、转杆;42、弧形挡板;43、分割板;44、倾斜块;5、呼吸罩;6、限位机构;601、圆杆;602、T形折叠板;603、弹簧伸缩杆;604、环槽;605、滑板;606、通槽;607、卡块;608、弹簧减震器;609、合页;610、单向轴承;611、C形连接杆;612、螺旋簧;7、混合机构;71、摩擦管;72、排气槽;73、复位簧;74、摩擦杆;8、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包括氧气罐1,氧气罐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内壁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体加热机构3,气体加热机构3与氧气罐1的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水箱2内壁底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气体打散机构4,水箱2右侧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呼吸罩5,水箱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缸8,气缸8的底端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并与气体加热机构3的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气体加热机构3包括摩擦筒31,摩擦筒31的底面与水箱2内壁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摩擦筒3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盘32,密封盘32顶面的边缘处固定插接有进气单向阀33,且进气单向阀33的上端与氧气罐1的输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密封盘32的底面开设有T形切面环槽34,T形切面环槽3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其配合密封的T形环状密封块35,T形环状密封块3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圆筒36,圆筒36的侧面活动穿插有摩擦块37,摩擦块37的一侧与摩擦筒31的内壁抵触;

摩擦块37的一端延伸至圆筒36的内部并铰接有防止摩擦块37逆向移动的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的侧面抵触有固定盘311,固定盘311的侧面与摩擦筒31内壁的上侧固定连接,固定盘3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凸块38,凸块38的侧面搭接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空心螺旋槽杆39,且空心螺旋槽杆39的顶端与气缸8的底端固定连接,空心螺旋槽杆39的底端与密封盘32的顶面转动连接,且空心螺旋槽杆39的底端穿过密封盘32并与圆筒36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盘32的底面与圆筒36的顶面搭接,空心螺旋槽杆39在限位机构6的外侧;

摩擦筒3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对气体混合的混合机构7,且混合机构7的顶端与圆筒36的底面抵触,摩擦筒31的侧面倾斜固定插接有排气单向阀310。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7所示,限位机构6包括圆杆601,圆杆60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螺旋簧612,且螺旋簧612的一端与空心螺旋槽杆39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杆601的顶端对称铰接有两个T形折叠板602,T形折叠板602的竖杆的底端与空心螺旋槽杆39的顶面铰接,T形折叠板602的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603,弹簧伸缩杆603的底端与固定盘311的顶面抵触;

圆杆601的侧面开设有环槽604,圆杆601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在其侧面滑动的滑板605,滑板605的侧面开设有通槽606,通槽60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环槽604内壁贴合的卡块607,卡块607的一侧与环槽604的侧面抵触,卡块607远离环槽6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减震器608,弹簧减震器608的一端与通槽606的内壁固定连接;

滑板605左右的两侧均铰接有合页609,合页609的侧面固定插接有单向轴承610,单向轴承6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C形连接杆611,且C形连接杆611的两端均与圆筒36的内壁固定连接,合页609远离滑板605的一侧与摩擦块37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混合机构7包括摩擦管71,摩擦管7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摩擦管71等距离呈环状固定在摩擦筒31内壁的底面上,摩擦管71的侧面开设有倾斜的排气槽72;

摩擦管71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73,复位簧73的顶端抵触有摩擦杆74,摩擦杆74的侧面与摩擦管71的内壁滑动连接,摩擦管71的顶端通过复位簧73的复位力与圆筒36的底面抵触。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气体打散机构4包括转杆41,转杆41的底端与水箱2内壁底面的右侧转动连接,转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阻隔气流的弧形挡板42,且弧形挡板42在排气单向阀310的右侧,弧形挡板4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分割气流的分割板43;

转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倾斜块44,且多个倾斜块44等距离呈螺旋状固定在转杆41的侧面上,多个倾斜块44两两之间不接触。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摩擦筒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限位条,且摩擦筒31的内壁与矩形限位条的侧面均与密封盘32的侧面滑动连接,通过矩形限位条与密封盘32侧面的凹槽配合,保证密封盘32稳定的在摩擦筒31的内部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弧形挡板42的数量为九个,且九个弧形挡板42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转杆41的侧面上,通过排气单向阀310吹出的气体对弧形挡板42进行吹送,使得弧形挡板42转动,然后配合分割板43对气流分割成多个气泡,便于后续倾斜块44转动将气体打散,保证装置更好的对气流进行加湿。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杆41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通过环形槽保证弧形挡板42与分割板43组成的空腔内的空腔更好的向环形槽内聚集,保证气体流动到倾斜块44的下侧,通过倾斜块44转动将气体打散,更好的对气体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一种心脏病患者辅助呼吸器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通过向水箱2内添加30℃左右的温水,便于快速的使水箱2内结构的温度上升,进而便于后续装置对气体进行快速加热,然后通过气缸8收缩带动空心螺旋槽杆39上移,且在凸块38对空心螺旋槽杆39侧面螺旋槽的限位下,使得空心螺旋槽杆39上移时旋转自转带动圆筒36、摩擦块37同时旋转,通过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的内壁摩擦生热,对空心螺旋槽杆39带动密封盘32上移产生负压,并通过进气单向阀33将氧气罐1内的氧气吸入到摩擦筒31内并对其进行加热,保证后续患者将氧气吸入到体内的舒适度;

且空心螺旋槽杆39带动圆筒36转动上移时,通过T形环状密封块35在T形切面环槽34的内部转动,增加密封盘32与圆筒36之间的密封性;

空心螺旋槽杆39带动圆筒36转动上移时,在复位簧73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得摩擦杆74在摩擦管71的内壁上摩擦并上移,并通过排气槽72将摩擦筒31内部加热后的氧气,吸入到摩擦管71内,促使氧气对摩擦杆74与摩擦管71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且加强装置对空气加热的效果和均匀性;

然后通过气缸8与凸块38配合带动空心螺旋槽杆39下移旋转时,再次带动摩擦块37转动与摩擦筒31的内壁摩擦生热,使得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的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部分传递到水箱2内的水中,保证水箱2内水的恒温;

且空心螺旋槽杆39旋转下移时带动密封盘32下移,对摩擦筒31内的氧气进行挤压,且同时使得摩擦杆74将摩擦管71内的氧气排出,此时进气单向阀33封闭,排气单向阀310打开,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水箱2内的水中,对弧形挡板42进行冲击,带动弧形挡板42转动,然后配合分割板43对气流分割成多个气泡,且使得气泡向倾斜块44的下侧聚集,最后通过倾斜块44转动将气体打散,保证装置气泡更好的与水箱2内的温水接触对氧气进行加湿;

当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的内壁摩擦一定时间产生间隙时,在气缸8收缩带动空心螺旋槽杆39下移,使得空心螺旋槽杆39的顶端下移到与固定盘311顶面平齐后,弹簧伸缩杆603的底端与固定盘311的顶面抵触,此时弹簧伸缩杆603压缩并将一部分力输送到圆杆601上,使得圆杆601具有向下的力,进而通过环槽604下移挤压卡块607,促使卡块607下移带动合页609偏转,此时单向轴承610的外圈转动,且带动合页609的下侧板偏转挤压摩擦块37,保证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内壁之间一直处于抵触状态;

然后在气缸8带动空心螺旋槽杆39上移时,通过螺旋簧612带动圆杆601复位,由于环槽604内壁切面为四分之一圆形,所以在圆杆601复位时,卡块607带动弹簧减震器608压缩,保证圆杆601复位的稳定性和顺畅性,且圆杆601复位时在单向轴承610对合页609的限制下,合页609不偏转,保证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内壁之间一直处于抵触状态,进而保证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之间摩擦生热的效率,当摩擦块37与摩擦筒31的内壁之间不存在间隙时,通过弹簧伸缩杆603压缩后复位,对其自身受到的压力进行释放,不带动圆杆601下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