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

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其包括穿刺针、管体和注射器,管体的一端与穿刺针连接,另一端与注射器连接;穿刺针包括针芯和夹持件,夹持件套设于针芯外壁;针芯的一端穿过夹持件并延伸至外,另一端穿设于管体内;针芯穿过夹持件并延伸至外的部分为穿刺部,针芯穿设于管体内的部分为连接部;夹持件的一端与管体连接;夹持件还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夹持件一体成型;其使用时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小,操作起来简单快捷,便于使用。该置管方法包括进针和置管两个步骤,其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D 1/00 专利申请号:2022105096734 申请日:2022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

背景技术

侧脑室置管是神经科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手段,目的是可多次侧脑室给药或抽取脑脊液。目前大、小鼠常用的进入侧脑室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用微量注射器直接穿刺进入侧脑室,该方法操作简单,但仅适合实时单次侧脑室给药或抽取脑脊液,不能延迟性侧脑室给药或抽取脑脊液,不能用于多次侧脑室给药或抽取脑脊液。另一种方法为侧脑室置管,而目前常用的置管设备穿刺时往往对脑组织损伤较大,容易造成炎症和胶质细胞增生堵塞针眼,且价格昂贵;对脑组织损伤较小的置管设备往往又会因难以夹持等多种原因而增加操作难度,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其使用时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小,操作起来简单快捷,便于使用。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进行,其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小。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其包括穿刺针、管体和注射器,上述管体的一端与上述穿刺针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注射器连接;上述穿刺针包括针芯和夹持件,上述夹持件套设于上述针芯外壁;上述针芯的一端穿过上述夹持件并延伸至外,另一端穿设于上述管体内;上述针芯穿过上述夹持件并延伸至外的部分为穿刺部,上述针芯穿设于上述管体内的部分为连接部;上述夹持件的一端与上述管体连接;上述夹持件还设置有固定件,上述固定件与上述夹持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针芯的外径为0.25-0.32mm;上述穿刺部长4.5-5.0mm或2.5-3.0mm。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持件外径3-5mm;上述夹持件靠近上述管体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凹槽,上述管体嵌入上述连接凹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进针:对实验鼠进行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然后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住上述夹持件,使上述穿刺部对准进针位点;通过立体定位仪将上述穿刺部从进针位点缓缓刺入实验鼠脑室;

固定:用骨蜡封住进针位点,用牙科水泥将上述固定件粘接在颅骨上,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上,然后于上述固定件上放置塑料垫圈,并用牙科水泥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针步骤中,暴露前囟后,于前囟后1mm,旁开中线1.5mm,或于前囟后0.58mm,旁开中线1.1mm处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针步骤中,上述穿刺部刺入深度为4.5mm或2mm。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步骤中,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3-4mm宽粘接在上述固定件上。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步骤中,所选用的塑料垫圈直径为5-9mm。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完成置管操作3天后进行正常给药或脑脊液采集操作。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行正常给药或脑脊液采集操作时,控制给药或采集速率至1μl/min。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针对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其包括穿刺针、管体和注射器,上述管体的一端与上述穿刺针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注射器连接;上述穿刺针包括针芯和夹持件,上述夹持件套设于上述针芯外壁;上述针芯的一端穿过上述夹持件并延伸至外,另一端穿设于上述管体内;上述针芯穿过上述夹持件并延伸至外的部分为穿刺部,上述针芯穿设于上述管体内的部分为连接部;上述夹持件的一端与上述管体连接;上述夹持件还设置有固定件,上述固定件与上述夹持件一体成型。

这样的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因为其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穿刺针、管体和注射器,且上述穿刺针又包括针芯和夹持件,上述夹持件还设置有固定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实验鼠麻醉,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并在该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然后通过工具夹持住上述夹持件,将上述针芯的穿刺部刺入脑室,然后再将刺入好的上述穿刺针粘接固定在颅骨上,并牵拉进针点两侧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上,再次对穿刺针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整个过程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较小,装置中的上述穿刺针可以直接制作得到也可以通过诺和针进行改制获得,装置的使用和准备都十分便捷,成本低廉;当需要采集脑脊液或注射给药时,可直接通过上述注射器和上述管体来进行采集或注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方便进行研究活动。

针对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进针:对实验鼠进行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然后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住上述夹持件,使上述穿刺部对准进针位点;通过立体定位仪将上述穿刺部从进针位点缓缓刺入实验鼠脑室;

固定:用骨蜡封住进针位点,用牙科水泥将上述固定件粘接在颅骨上,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上,然后于上述固定件上放置塑料垫圈,并用牙科水泥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

这样的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方法,其首先进行进针操作:对实验鼠进行麻醉,确保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缓解实验鼠的痛苦;然后将麻醉后的实验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实验鼠头皮并暴露前囟,然后对侧脑室进针位点进行定位,再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准备进针;通过使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上述夹持件,使上述穿刺针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然后缓缓将上述穿刺部从进针位点刺入实验鼠脑室,完成进针操作。进针完成后,用骨蜡连同上述穿刺针封堵钻开的进针位点,先用牙科水泥将上述固定件粘接在周边颅骨上,然后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上,并在其上方放置塑料垫圈,再用牙科水泥连同塑料垫圈一同固定粘接好,使穿刺好的整个上述穿刺针固定在实验鼠头部,完成置管操作,从而方便后续进行注射给药或采集脑脊液等实验操作。整个置管流程简单快捷,操作方便,在能够有效完成置管的同时,对实验鼠的脑组织损伤小,更有利于实验研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囟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实施例中进针位点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实施例中进针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实施例中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皮肤进行粘接的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塑料垫圈固定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试验例中蓝染试验结果图;

图9为本申请试验例中足迹比对结果图;

图10为本申请试验例中热刺痛试验结果图。

图标:1、穿刺针;11、针芯;111、穿刺部;112、连接部;12、夹持件;13、固定件;2、管体;3、注射器;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其包括穿刺针1、管体2和注射器3,上述管体2的一端与上述穿刺针1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注射器3连接;上述穿刺针1包括针芯11和夹持件12,上述夹持件12套设于上述针芯11外壁;上述针芯11的一端穿过上述夹持件12并延伸至外,另一端穿设于上述管体2内;上述针芯11穿过上述夹持件12并延伸至外的部分为穿刺部111,上述针芯11穿设于上述管体2内的部分为连接部112;上述夹持件12的一端与上述管体2连接;上述夹持件12还设置有固定件13,上述固定件13与上述夹持件1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其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穿刺针1、管体2和注射器3,且上述穿刺针1又包括针芯11和夹持件12,上述夹持件12还设置有固定件13,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实验鼠麻醉,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并在该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然后通过工具夹持住上述夹持件12,将上述针芯11的穿刺部111刺入脑室,然后再将刺入好的上述穿刺针1粘接固定在颅骨上,并牵拉进针点两侧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13上,再次对穿刺针1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整个过程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较小,装置中的上述穿刺针1可以直接制作得到也可以通过诺和针进行改制获得,装置的使用和准备都十分便捷,成本低廉;当需要采集脑脊液或注射给药时,可直接通过上述注射器3和上述管体2来进行采集或注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方便进行研究活动。

实施例2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针芯11的外径为0.25-0.32mm;上述穿刺部111长4.5-5.0mm或2.5-3.0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上述针芯11的外径和上述穿刺部111的长度进行控制,能够有效进行穿刺置管操作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降低对实验鼠脑组织的损伤,更有利于实验研究的进行。上述针芯11内径0.23-0.3mm。对于小鼠,上述针芯11内径优选0.23mm,外径优选0.25mm,上述穿刺部111长优选2.5-3.0mm;对于大鼠,上述针芯11内径优选0.3mm,外径优选0.32mm,上述穿刺部111长优选4.5-5.0mm。上述连接部112长度优选2mm。

实施例3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持件12外径3-5mm;上述夹持件12靠近上述管体2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凹槽,上述管体2嵌入上述连接凹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夹持件12外径进行控制,能够更加方便的通过器具来对上述穿刺针1进行夹持,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辅助对穿刺针1进行固定;通过在上述夹持件12设置上述连接凹槽,能够使上述夹持件12与上述管体2连接的更加紧密贴合,防止发生脱落、漏液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其中,对于小鼠,上述夹持件12外径优选3mm;对于大鼠,上述夹持件12外径优选5mm;上述连接凹槽深1.5mm。

实施例4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13直径5-8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上述固定件13的直接进行控制,能够更好的辅助对上述穿刺针1进行固定,也可以避免对实验鼠造成伤害。对于小鼠,上述固定件13直径优选5mm;对于大鼠,上述固定件13直径优选8mm。另外,上述固定件13厚度为0.5mm。

实施例5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针芯11的两端均为平头。

在本实施例中,两端均为平头的上述针芯11,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尖锐针头对实验鼠脑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可以防止尖锐针头对上述管体2造成破坏,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实施例6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管体2内径为0.28-0.38mm,外径为0.61-1.09mm。

在本实施例中,内径为0.28-0.38mm,外径为0.61-1.09mm的上述管体2能够更好的与外径为0.25-0.32mm的上述针芯11相互匹配,根据选用的上述针芯11尺寸的不同来选用相应合适尺寸的上述管体2,使上述针芯11能够更好的与上述管体2连接,防止出现脱落、漏液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使用起来更加稳定方便,更有利于实验研究的进行。其中,上述管体2的长度根据试验周期的长短进行调整保留。

实施例7

请参考图1和图2,上述管体2为PE管。

在本实施例中,PE管无臭无毒,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卫生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能够更好的完成置管操作,更有利于实验研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成本。

实施例8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管4,上述连接管4的一端与上述管体2远离上述穿刺针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注射器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述管体2与上述注射器3之间连接设置上述连接管4,能够更好地将上述管体2和上述注射器3进行匹配连接,能够按照不同的需求,匹配不同尺寸规格的上述注射器3和上述管体2,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9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管4长10-15mm;上述连接管4为玻璃微管。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准备不同规格的玻璃微管进行使用。其中,作为上述连接管4的玻璃微管长10-15mm,上述玻璃微管与上述管体2相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上述管体2的内径相匹配;与上述注射器3连接的一端与注射器3相匹配。玻璃微管的长度和两端直径可根据上述连接管4内径和上述注射器3的尺寸,用微电极拉制仪拉制,有助于节约成本,准备、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实施例10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进针:对实验鼠进行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然后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住所述夹持件12,使所述穿刺部111对准进针位点;通过立体定位仪将所述穿刺部111从进针位点缓缓刺入实验鼠脑室;

固定:用骨蜡封住进针位点,用牙科水泥将所述固定件13粘接在颅骨上,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所述固定件13上,然后于所述固定件13上放置塑料垫圈,并用牙科水泥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进行进针操作:对实验鼠进行麻醉,确保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缓解实验鼠的痛苦;然后将麻醉后的实验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实验鼠头皮并暴露前囟,然后对侧脑室进针位点进行定位,再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准备进针;通过使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上述夹持件12,使上述穿刺针1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然后缓缓将上述穿刺部111从进针位点刺入实验鼠脑室,完成进针操作。进针完成后,用骨蜡连同上述穿刺针1封堵钻开的进针位点,先用牙科水泥将上述固定件13粘接在周边颅骨上,然后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13上,并在其上方放置塑料垫圈,再用牙科水泥连同塑料垫圈一同固定粘接好,使穿刺好的整个上述穿刺针1固定在实验鼠头部,完成置管操作,从而方便后续进行注射给药或采集脑脊液等实验操作。整个置管流程简单快捷,操作方便,在能够有效完成置管的同时,对实验鼠的脑组织损伤小,更有利于实验研究。

实施例11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0,上述进针步骤中,暴露前囟后,于前囟后1mm,旁开中线1.5mm,或于前囟后0.58mm,旁开中线1.1mm处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

在本实施例中,前囟位置如图3中黑点所示,进针位点如图4所示。对于大鼠,于前囟后1mm,旁开中线1.5mm处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对于小鼠,于前囟后0.58mm,旁开中线1.1mm处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有助于准确进针刺入侧脑室。

实施例12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0,上述进针步骤中,上述穿刺部111刺入深度为4.5mm或2mm。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大鼠,刺入深度为4.5mm,对于小鼠,刺入深度为2mm。能够有效防止过度刺入使脑组织收到破坏。

实施例13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0,上述固定步骤中,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3-4mm宽粘接在上述固定件13上。更有利于固定。

实施例14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0,上述固定步骤中,所选用的塑料垫圈直径为5-9mm。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大鼠,选用直径为7-9mm的塑料垫圈;对于小鼠,选用直径为5-7mm的塑料垫圈。塑料垫圈厚0.5mm。塑料垫圈的添加及固定操作如图7所示。

实施例15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0,完成置管操作3天后进行正常给药或脑脊液采集操作。使固定好的上述穿刺针1趋于稳定,防止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脱落。

实施例16

请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5,进行正常给药或脑脊液采集操作时,控制给药或采集速率至1μl/min。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给药或采集速率,能够避免过度给药或脑脊液采集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另外,大鼠每天产生脑脊液的量约580μl,小鼠约为350μl,因此给药量或脑脊液采集量应控制在大鼠每次15μl-20μl,小鼠10μl,1次/天。

试验例

如图8所示,在置管操作完成后,注射蓝墨水后可见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蓝染,说明置管成功。

分别用本申请提供的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与传统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进行置管操作,为比较传统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与本申请提供的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在置管后3天通过运动足迹检测大鼠运动功能,结果如图9所示,其中图9a采用传统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图9b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图9c为正常大鼠运动的足迹;结果可见,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进行置管操作,对大鼠运动影响最小;传统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运动影响较大,其足迹明显较重。

通过热刺痛试验检测大鼠的感觉功能;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进行置管,作为新法组;使用传统置管装置和置管方法对大鼠进行置管,作为旧法组;另取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置管4天后,用热刺痛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感觉功能,结果如图10所示。可见,旧法组的热刺痛阈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法组的热刺痛阈值和正常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

综上,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鼠侧脑室置管装置及置管方法,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实验鼠麻醉,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定位侧脑室进针位点,并在该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然后通过工具夹持住上述夹持件12,将上述针芯11的穿刺部111刺入脑室,然后再将刺入好的上述穿刺针1粘接固定在颅骨上,并牵拉进针点两侧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13上,再次对穿刺针1进行固定,完成置管操作。整个过程对实验鼠脑组织损伤较小,装置中的上述穿刺针1可以直接制作得到也可以通过诺和针进行改制获得,装置的使用和准备都十分便捷,成本低廉;当需要采集脑脊液或注射给药时,可直接通过上述注射器3和上述管体2来进行采集或注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方便进行研究活动。

该置管方法首先进行进针操作:对实验鼠进行麻醉,确保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缓解实验鼠的痛苦;然后将麻醉后的实验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下,纵行切开实验鼠头皮并暴露前囟,然后对侧脑室进针位点进行定位,再用牙科钻于进针位点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外,准备进针;通过使用立体定位仪夹持上述夹持件12,使上述穿刺针1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然后缓缓将上述穿刺部111从进针位点刺入实验鼠脑室,完成进针操作。进针完成后,用骨蜡连同上述穿刺针1封堵钻开的进针位点,先用牙科水泥将上述固定件13粘接在周边颅骨上,然后牵拉进针位点两侧的皮肤粘接在上述固定件13上,并在其上方放置塑料垫圈,再用牙科水泥连同塑料垫圈一同固定粘接好,使穿刺好的整个上述穿刺针1固定在实验鼠头部,完成置管操作,从而方便后续进行注射给药或采集脑脊液等实验操作。整个置管流程简单快捷,操作方便,在能够有效完成置管的同时,对实验鼠的脑组织损伤小,更有利于实验研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