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控制领域,为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的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2,当静子可调叶片在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2范围内进行调整时,发动机叶片在切换过程中参数不会出现大幅摆动或者不收敛的现象;若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较大时,采用分段切换的方法进行切换,当每次切换完成后,通过持续Δts来稳定静子可调叶片的当前角度状态,因此可以保证在整个切换的过程中参数均不会出现大幅摆动或者不收敛的现象。不仅节约大量的试车/试飞资源,还可以规避控制参数调整带来的全包线范围内适用性的不确定性风险,能够有效的解决α2控制切换过程中参数摆动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6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72313.7

  • 申请日2022-03-18

  • 分类号F04D27/00;

  • 代理机构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高原

  • 地址 110015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47: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稳定裕度和性能能够满足不同使用条件的需要,某型发动机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简称α

由于该问题出现的时机不确定,很难在地面台架状态进行模拟再现(即使地面模拟再现也不一定能代表全包线范围的使用情况),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地面和空中)摸索,适应性调整控制参数来解决,该方式不仅排故周期长,而且需要大量的经费(台架试车,甚至高空台试车、试飞等),还会给控制参数在全包线范围内适用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如何实现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的稳定切换控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会出现参数剧烈摆动和参数震荡不收敛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的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优选地,在进行所述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的过程中,统计是否出现参数大幅摆动的情况,若出现,则将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角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量对静子叶片进行控制;角度切换单元,用于对可调静子叶片的角度进行切换;差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是否大于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优选地,还包括摆动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静子叶片角度切换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参数大幅摆动的情况;差值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最大可接收差值Δα

本申请的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的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整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确定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的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步骤S200,判断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是否大于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步骤S300,再次判断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是否大于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步骤S400,选择切换后的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控制计划值对叶片进行控制,进行最终切换。

通过设置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过程中的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优选地,在进行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切换的过程中,统计是否出现参数大幅摆动的情况,若出现,则将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在进行分段切换的过程中,由于每次切换均需要持续一定时间来进行稳定,在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较大时,会导致切换的时间的时间过长。基于此问题,在时间过长时,可以通过调整航空发动机其它部分来解决,如在可调范围内增大转子部件的功率等,先满足稳定裕度或性能的目标状态,而后随着可调静子叶片角度的逐步调节,逐渐减少转子部件功率的增大部分,直至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完成后,转子部件的功率恢复原状,这样不会因此可调静子叶片的调节时间过长而影响稳定裕度或性能的要求。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航空发动机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角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可调静子叶片角度调节量对静子叶片进行控制;角度切换单元,用于对可调静子叶片的角度进行切换;差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需要切换的前后可调静子叶片角度差值是否大于最大可接受差值Δα

优选地,还包括摆动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静子叶片角度切换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参数大幅摆动的情况;差值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最大可接收差值Δα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