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

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包括承载索、第一绝缘撑杆和第二绝缘撑杆,第一绝缘撑杆和第二绝缘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滑轮圈,第一绝缘撑杆和第二绝缘撑杆之间还连接有固定绳,固定绳之间设置有绝缘绳网,固定绳的外侧壁也设置有多组调节滑轮圈,调节滑轮圈活动套接于承载索的外侧壁,第一绝缘撑杆和第二绝缘撑杆的外部还连接有与承载索呈相同方向设置的调节牵引绳;调节滑轮圈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本发明,实现了在调节绳网工作开始时自动对润滑油液进行填充,保证了绳网调节的稳定有序进行,保证了承托装置中的滑轮机构的实时润滑,减少了大量维护和运营工作,保证了导线跨越架设工作的稳定进行。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导线跨越架设是针对跨越电力线路,铁路,等必须采用停电落线或搭设跨越架的施工方法,由于搭设跨越架时间长,跨越电力线路时,电力线路停电协调难度大,采用带电搭设跨越架跨越方式,施工难度大,存在人员触电安全隐患及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因此研究带电跨越施工装置,在张力架线时,采用绳网跨越装置在新建输电线路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困难,减少传统带电跨越施工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节约破坏农田用地的补偿费用,降低跨越施工的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导线跨越架设一般属于高空作业,通过绳索调节和安装绳网时,在缺少润滑的状态下,承托绳网的滑轮装置容易发生卡涩,在高空作业时又难以对滑轮组进行实时维护,容易导致工程出现障碍,导致工作出现延误,因此,保证绳网的快速稳定安装是及其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包括承载索、第一绝缘撑杆和第二绝缘撑杆,所述第一绝缘撑杆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滑轮圈,所述第一绝缘撑杆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之间还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之间设置有绝缘绳网,所述固定绳的外侧壁也设置有多组调节滑轮圈,所述调节滑轮圈活动套接于所述承载索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绝缘撑杆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的外部还连接有与所述承载索呈相同方向设置的调节牵引绳;

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多组环状分布的转动辊,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侧壁底部设置有回收辊,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侧壁还开设有导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撑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辊,所述第一活动辊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内腔与所述固定绳和所述储油槽相连通;

所述第二绝缘撑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活动辊,所述第二活动辊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连通腔的内侧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所述连通腔与所述固定绳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绳包括所述绝缘绳,所述绝缘绳的内腔设置有输油管,所述绝缘绳的内部和所述输油管的外部之间设置有保护螺旋,且所述保护螺旋与所述绝缘绳的内侧壁和所述输油管的外侧壁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调节滑轮圈和所述固定绳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且所述储油槽和所述输油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且所述输油管与所述储油腔和所述连通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环形分布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套筒,且所述转动套筒的表面开设有多组呈弧形设置的出油槽,且所述调节滑轮圈内侧壁顶部设置的所述转动辊表面开设的所述出油槽的数量大于侧面所述转动辊表面开设的所述出油槽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连通孔,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套筒相匹配的注油槽。

优选地,所述注油槽的一端与所述储油槽相连通,所述注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套筒接触,所述注油槽通过所述转动套筒与外部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且所述出油槽的弧形长度小于所述注油槽位于所述调节滑轮圈内侧壁的一端沿所述注油槽内侧壁运动至所述调节滑轮圈内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回收辊包括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滑轮圈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凸轴,所述凸轴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从动辊。

优选地,所述导油槽的底部开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与所述回收槽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回收槽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槽相连通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凸轴为凸轮设计,所述驱动滑块的顶部为与所述凸轴相匹配的半球形设计,所述驱动滑块和所述回收槽的内侧壁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实现了在调节绳网工作开始时自动对润滑油液进行填充,保证了绳网调节的稳定有序进行,保证了承托装置中的滑轮机构的实时润滑,

同时在调节运行时通过转动辊的转动可以进行有效润滑,实现了对滑轮转动机构进行自动润滑效果,有效避免了调节滑轮圈出现卡涩现象,有效提高了导线架设工作的稳定性,方便了对绳网的安装和调节减少了大量维护和运营工作,保证了导线跨越架设工作的稳定进行。

2、完成对润滑油液的循环回收,在保证了导线架设工作的稳定性开展的前提下,及时对多余的润滑油液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有效防止了油液低落污染环境,也避免了油液的浪费,减少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第一绝缘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第二绝缘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固定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调节滑轮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转动辊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回收辊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的出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索;2、调节牵引绳;3、第一绝缘撑杆;4、第二绝缘撑杆;5、调节滑轮圈;6、固定绳;7、绝缘绳网;8、连接管;31、第一调节辊;32、第一活动辊;33、第一螺纹杆;34、储油腔;41、第二调节辊;42、第二活动辊;43、第二螺纹杆;44、密封活塞;45、连通腔;51、储油槽;52、转动辊;53、导油槽;54、回收辊;55、注油槽;61、绝缘绳;62、输油管;63、保护螺旋;521、第一转动轴;522、支撑板;523、转动套筒;524、出油槽;541、第二转动轴;542、从动辊;543、回收槽;545、压缩弹簧;544、驱动滑块;546、单向阀;547、凸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导线跨越架设的一种绳网承托装置,包括承载索1、第一绝缘撑杆3和第二绝缘撑杆4,所述第一绝缘撑杆3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滑轮圈5,所述第一绝缘撑杆3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4之间还连接有固定绳6,所述固定绳6之间设置有绝缘绳网7,所述固定绳6的外侧壁也设置有多组调节滑轮圈5,所述调节滑轮圈5活动套接于所述承载索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绝缘撑杆3和所述第二绝缘撑杆4的外部还连接有与所述承载索1呈相同方向设置的调节牵引绳2;

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部开设有储油槽51,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侧壁还设置有多组环状分布的转动辊52,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侧壁底部设置有回收辊54,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侧壁还开设有导油槽53;

具体的,在承载索1架设前,可以首先将调节滑轮圈5套接于承载索1的外部,且承载索1为绝缘材质构建,承载索1的两端通过现有技术固定在地锚上。

如图2-3,所述第一绝缘撑杆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螺纹杆33,所述第一螺纹杆3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辊32,所述第一活动辊32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34,所述储油腔34的内腔与所述固定绳6和所述储油槽51相连通;

所述第二绝缘撑杆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螺纹杆43,所述第二螺纹杆4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活动辊42,所述第二活动辊4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45,所述第二螺纹杆4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活塞44,所述密封活塞44与所述连通腔45的内侧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所述连通腔45与所述固定绳6相连通;

具体的,首先对第二活动辊42稍加压力,转动第二调节辊41通过第二螺纹杆43的螺纹带动第二活动辊42朝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辊41的方向移动,调节第二绝缘撑杆4整体的长度直至与绝缘绳网7相适配,同时通过相同的操作将第一绝缘撑杆3调长至与绝缘绳网7的宽度匹配,在第二活动辊42远离第二调节辊41的同时,通过密封活塞44在连通腔45内侧壁的相对运动,连通腔45内部的压强变低,通过输油管62将储油腔34内部的润滑油吸出并随着润滑油在输油管62内部流动时对沿途的调节滑轮圈5内部储油槽51填充入润滑油,实现了在调节绳网工作开始时自动对润滑油液进行填充;

同时储油腔34与外部之间还设置有一组单向气阀,在储油腔34内部油液被抽走时,通过此组单向气阀对储油腔34的内部补充空气,以保持压力平衡,同时连通腔45和储油腔34的端部均与调节滑轮圈5连通。

如图4,所述固定绳6包括所述绝缘绳61,所述绝缘绳61的内腔设置有输油管62,所述绝缘绳61的内部和所述输油管62的外部之间设置有保护螺旋63,且所述保护螺旋63与所述绝缘绳61的内侧壁和所述输油管62的外侧壁相贴合;

具体的,保护螺旋63可以有效保持固定绳6整体的弯曲度,防止固定绳6打结缠绕,而且可以防止输油管62发生弯折导致堵塞。

如图5,所述调节滑轮圈5和所述固定绳6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管8,且所述储油槽51和所述输油管6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8相连通,且所述输油管62与所述储油腔34和所述连通腔45相连通。

如图6,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21,所述第一转动轴52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环形分布的支撑板522,所述支撑板5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套筒523,所述转动套筒523的表面开设有多组呈弧形设置的出油槽524,且所述调节滑轮圈5内侧壁顶部设置的所述转动辊52表面开设的所述出油槽524的数量大于侧面所述转动辊52表面开设的所述出油槽524的数量;

具体的,通过顶部转动辊52和侧面的转动辊52表面开设的出油槽524数量不同,顶部转动辊52流出的润滑液可以对调节滑轮圈5内侧和底部的装置起到润滑效果,因此减少侧面转动辊52开设的出油槽524数量可以有效减少润滑液的浪费。

如图6,所述支撑板522的表面开设有多组连通孔,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套筒523相匹配的注油槽55。

如图6,所述注油槽55的一端与所述储油槽51相连通,所述注油槽55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套筒523接触,所述注油槽55通过所述转动套筒523与外部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且所述出油槽524的弧形长度小于所述注油槽55位于所述调节滑轮圈5内侧壁的一端沿所述注油槽55内侧壁运动至所述调节滑轮圈5内部的距离;

具体的,可以保证在静止状态时,无法通过出油槽524使注油槽55与外部相连通,防止油液在静止状态下的泄漏。

如图7,所述回收辊54包括所述第二转动轴541,所述第二转动轴5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滑轮圈5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轴54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凸轴547,所述凸轴547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41的外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从动辊542。

如图7,所述导油槽53的底部开设有回收槽543,所述回收槽543的内侧活动套接有驱动滑块544,所述驱动滑块544与所述回收槽543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545,所述回收槽543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槽51相连通的单向阀546。

如图7,所述凸轴547为凸轮设计,所述驱动滑块544的顶部为与所述凸轴547相匹配的半球形设计,驱动滑块544和回收槽543的内侧壁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的,当凸轴547的凸起一侧朝调节滑轮圈5的底部转动时,凸轴547的凸起将驱动滑块544朝回收槽543的内部推动,带动驱动滑块544对回收槽543内部积累的油液进行压缩,将油液通过单向阀546推动至储油槽51的内部,随着从动辊542的持续转动,完成对润滑油液的循环回收。

本发明中,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对第二活动辊42稍加压力,转动第二调节辊41通过第二螺纹杆43的螺纹带动第二活动辊42朝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辊41的方向移动,调节第二绝缘撑杆4整体的长度直至与绝缘绳网7相适配,同时通过相同的操作将第一绝缘撑杆3调长至与绝缘绳网7的宽度匹配,在第二活动辊42远离第二调节辊41的同时,通过密封活塞44在连通腔45内侧壁的相对运动,连通腔45内部的压强变低,通过输油管62将储油腔34内部的润滑油吸出并随着润滑油在输油管62内部流动时对沿途的调节滑轮圈5内部储油槽51填充入润滑油,实现了在调节绳网工作开始时自动对润滑油液进行填充,保证了绳网调节的稳定有序进行,避免了忘记填充润滑油的情况,保证了接下来工作的稳定进行;

调节好第一绝缘撑杆3和第二绝缘撑杆4的展开距离后,可以通过拉动调节牵引绳2,通过调节滑轮圈5在承载索1外部的滑动,带动绝缘绳网7至指定位置,调节滑轮圈5在承载索1的外部滑动时,通过转动套筒523绕着第一转动轴521转动,通过多组环形分布的转动辊52,可以起到良好的滑动效果,同时在转动套筒523带动出油槽524转动至注油槽55区域时,润滑油从储油槽51的内部通过注油槽55和出油槽524填充入转动套筒523的内部,当出油槽524转动至与承载索1接触时,润滑油从出油槽524渗出,对转动辊52与承载索1接触部分并随着润滑油沿调节滑轮圈5内侧壁的流动,对转动辊52的转动部分进行有效润滑,实现了对滑轮转动机构进行自动润滑效果,有效避免了调节滑轮圈5出现卡涩现象,有效提高了导线架设工作的稳定性,方便了对绳网的安装和调节;

同时通过顶部转动辊52和侧面的转动辊52表面开设的出油槽524数量不同,顶部转动辊52流出的润滑液可以对调节滑轮圈5内侧和底部的装置起到润滑效果,因此减少侧面转动辊52开设的出油槽524数量可以有效减少润滑液的浪费;

通过出油槽524流出的润滑液在调节滑轮圈5的内侧壁流动至导油槽53,最终通过导油槽53流至回收槽543的内部,当装置整体在承载索1的表面移动时,通过承载索1与从动辊542接触带动从动辊542转动,进而带动凸轴547转动,当凸轴547的凸起一侧朝调节滑轮圈5的底部转动时,凸轴547的凸起将驱动滑块544朝回收槽543的内部推动,带动驱动滑块544对回收槽543内部积累的油液进行压缩,将油液通过单向阀546推动至储油槽51的内部,随着从动辊542的持续转动,完成对润滑油液的循环回收,在保证了导线架设工作的稳定性开展的前提下,及时对多余的润滑油液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有效防止了油液低落污染环境,也避免了油液的浪费,减少了运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