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

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枕套,所述枕套中活动卡设有记忆枕,所述记忆枕中设有止鼾组件,所述止鼾组件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疏气软管,所述疏气软管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和止鼾组件配合使用的输气组件,本发明,输气组件和记忆枕处于分离状态,可一定程度减弱输气组件使用时噪音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配合使用止鼾组件,通过充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以及第三气囊从记忆枕内部顶起,并对记忆枕形成一端凸起,中部微凸,另一端不凸的状态,从而可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微微的转动,使使用者的头部出现侧倾状态,进而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物理止鼾,并防止使用者头部转动幅度力度过大导致叫醒。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30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老人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95019.5

  • 发明设计人 艾波;翁英萍;肖新星;刘小健;

    申请日2021-09-17

  • 分类号A61F5/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16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邓凌云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邓家湖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

背景技术

鼾症主要由咽喉部异常、肥胖、鼻部异常等原因引起,引发的因素非常复杂;它有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轻则影响睡眠质量,白天瞌睡;重则睡梦中常被憋醒,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痛等并发症,甚至猝死,根治缺乏有效手段。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千万人死于鼾症;另外,打鼾影响了邻睡的人的睡眠质量,导致他们白天工作学习的失误等;

研究表明,睡姿合适可不打鼾或打鼾轻微,为了防止睡眠者打鼾,通常会使用止鼾枕;现有止鼾枕工作原理,多数为枕芯内部加设气囊和多个传感部件以及注气组件,当使用者打鼾时,传感部件得到感应控制注气组件中的泵机向气囊中加注气流使气囊快速顶起枕芯,从而改变睡眠者头部的睡觉姿势,进而做到物理止鼾;

然而现有的止鼾枕,注气组件和枕芯大多数为一体式,在正常使用时,注气组件中的泵机会产生一些噪音,噪音离使用者较近,很容易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睡眠,其次,气囊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在进行注气时,气囊多数为快速顶起,很容易叫醒使用者,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正常睡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包括枕套,所述枕套中活动卡设有记忆枕,所述记忆枕中设有止鼾组件,所述止鼾组件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疏气软管,所述疏气软管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和止鼾组件配合使用的输气组件;

所述记忆枕远离疏气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颈枕,所述枕套远离疏气软管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和颈枕配合使用的颈套,且颈枕活动卡接在颈套中,所述枕套靠近疏气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

优选的,所述止鼾组件包括气囊组,所述气囊组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记忆枕中设有止鼾组件配合使用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呈U型结构,所述气囊组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呈L型分布结构,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固定卡接在收纳腔的一侧;

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中固定卡设有第一控气板,所述第二连接管中固定卡设有第二控气板,所述第一控气板、第二控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控气槽和第二控气槽,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子控气阀,所述电子控气阀远离第一气囊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三通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气槽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控气槽的内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远离电子控气阀的一侧穿过记忆枕、拉链并和疏气软管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输气组件包括底壳、顶壳和气泵,所述底壳、顶壳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所述底壳和顶壳的相对侧内壁均活动卡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吸音框,所述气泵活动卡接在吸音框之间,所述散热板和气泵的外壁接触,位于下方的所述散热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底壳的内壁开设有和导热片对应的延伸槽,且导热片活动卡接在延伸槽中,所述导热片的底部延伸出底壳的底端并垂直开设有疏风槽,所述底壳、顶壳靠近气泵输入端的一侧活动卡设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固定卡设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底壳、顶壳远离框体的一侧开设有和疏气软管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疏气软管远离止鼾组件的一侧穿过限位槽并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和限位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底壳、顶壳远离限位槽的一侧开设有和框体对应的卡槽,所述框体活动卡接在卡槽中,所述框体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所述卡槽的内壁开设有和限位凸对应的凹槽,且限位凸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吸音框中开设有多个吸音腔。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设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输气组件和记忆枕处于分离状态,可一定程度减弱输气组件使用时噪音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配合使用止鼾组件,通过充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以及第三气囊从记忆枕内部顶起,并对记忆枕形成一端凸起,中部微凸,另一端不凸的状态,从而可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微微的转动,使使用者的头部出现侧倾状态,进而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物理止鼾,并防止使用者头部转动幅度力度过大导致叫醒;

2.在气泵工作时,会产生一些噪音,噪音通过带有多个吸音腔的吸音框吸收降噪,并通过两侧的隔音板进行隔音降噪,有效实现对气泵产生出噪音的降噪,从而可有效防止噪音过大影响使用者睡眠,进而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3.在气泵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热量,通过散热板进行导热散出,且通过多个导热片对散热板进行导热,并通过多个疏风槽加速散热板的导热,从而有效对散热板进行导热散热,进而使散热板持续对气泵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了气泵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部分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记忆枕和止鼾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疏气软管和输气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疏气软管和气泵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枕套;2、记忆枕;3、止鼾组件;4、疏气软管;41、限位环;5、输气组件;6、颈枕;7、颈套;8、拉链;201、收纳腔;31、第一气囊;32、第二气囊;33、第三气囊;34、第一连接管;35、第二连接管;36、第一控气板;361、第一控气槽;37、第二控气板;371、第二控气槽;38、电子控气阀;39、三通管;51、底壳;511、限位槽;512、延伸槽;52、顶壳;521、卡槽;53、气泵;54、吸音框;541、吸音腔;55、隔音板;56、散热板;57、导热片;571、疏风槽;58、框体;581、限位凸;59、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包括枕套1,所述枕套1中活动卡设有记忆枕2,其中,记忆枕2呈倒S型,可有效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记忆,所述记忆枕2中设有止鼾组件3,所述止鼾组件3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疏气软管4,所述疏气软管4远离止鼾组件3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和止鼾组件3配合使用的输气组件5;

所述记忆枕2远离疏气软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颈枕6,通过设置颈枕6可对使用者颈部进行支撑,从而提升了使用者睡眠时的舒适效果,所述枕套1远离疏气软管4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和颈枕6配合使用的颈套7,且颈枕6活动卡接在颈套7中,所述枕套1靠近疏气软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8,其中,枕套1和颈套7均为抗菌面料材质,可有效进行抗菌,通过设置枕套1和颈套7对记忆枕2、颈枕6以及止鼾组件3进行外部防护,从而防止记忆枕2、颈枕6以及止鼾组件3受损,且通过设置拉链8,便于对记忆枕2、颈枕6和枕套1、颈套7进行拆卸清理。

所述止鼾组件3包括气囊组,所述气囊组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所述记忆枕2中设有止鼾组件3配合使用的收纳腔201,所述收纳腔201呈U型结构,所述气囊组包括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和第三气囊33,所述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和第三气囊33呈L型分布结构,两个所述气囊组中第一气囊31、第二气囊32和第三气囊33分别固定卡接在收纳腔201的一侧和另一侧;

所述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4,实现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一气囊31和第三气囊3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5,第一气囊31和第三气囊33之间的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4中固定卡设有第一控气板36,所述第二连接管35中固定卡设有第二控气板37,所述第一控气板36、第二控气板37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控气槽361和第二控气槽371,其中,所述第一控气槽361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控气槽371的内径尺寸;两个所述气囊组中第一气囊31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电子控气阀38,通过设置电子控气阀38,可单向控制某个气囊组中第一气囊31的进气,所述电子控气阀38远离第一气囊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三通管39,使用时,通过向三通管39中进气,并通过开通的电子控气阀38进入对应的第一气囊31中,第一气囊31中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大内径的第一控气槽361缓慢大流量进入第二气囊32中,另一部分通过小内径的第二控气槽371缓慢小流量进入第三气囊33中,从而通过充气的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以及第三气囊33从记忆枕2内部顶起,并对记忆枕2形成一端凸起,中部微凸,另一端不凸的状态,从而可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微微的转动,使使用者的头部出现侧倾状态,进而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物理止鼾,并防止使用者头部转动幅度力度过大导致叫醒。

所述三通管39远离电子控气阀38的一侧穿过记忆枕2、拉链8并和疏气软管4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所述输气组件5包括底壳51、顶壳52和气泵53,所述底壳51、顶壳5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方便进行底壳51、顶壳52之间的拆卸,从而方便对输气组件5进行拆卸,所述底壳51和顶壳52的相对侧内壁均活动卡设有散热板56,两个所述散热板56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隔音板55,隔音板55和底壳51、顶壳52的侧内壁接触,所述隔音板5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吸音框54,所述气泵53活动卡接在吸音框54之间,所述吸音框54中开设有多个吸音腔541,在气泵53工作时,会产生一些噪音,噪音通过带有多个吸音腔541的吸音框54吸收降噪,并通过两侧的隔音板55进行隔音降噪,有效实现对气泵53产生出噪音的降噪,从而可有效防止噪音过大影响使用者睡眠,进而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所述散热板56和气泵53的外壁接触,可有效对气泵5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导热散出,从而提升气泵53的使用效果,位于下方的所述散热板56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片57,所述导热片57设有呈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所述底壳51的内壁开设有和导热片57对应的延伸槽512,且导热片57活动卡接在延伸槽512中,所述导热片57的底部延伸出底壳51的底端并垂直开设有疏风槽571,通过设置多个延伸出底壳51底端的导热片57,使用时,导热片57端部和地面接触,对散热板56进行导热,并通过多个疏风槽571加速散热板56的导热,从而有效对散热板56进行导热散热,进而使散热板56持续对气泵53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了气泵53的使用效果;

所述底壳51、顶壳52靠近气泵53输入端的一侧活动卡设有框体58,所述框体58的中部固定卡设有防尘网59,气泵53在使用时,外部气流通过防尘网59过滤后,在通过输入端进入气泵53中,从而可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气泵53中影响使用。

所述底壳51、顶壳52远离框体58的一侧开设有和疏气软管4对应的限位槽511,所述疏气软管4远离止鼾组件3的一侧穿过限位槽511并固定套设有限位环41,通过设置限位环41对疏气软管4的端部进行限位固定,提高了疏气软管4端部的稳定性,所述气泵53的输出端和限位环4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实现气泵53输出端和疏气软管4的连通,通过开启气泵53,气流通过气泵53的输出端输入至疏气软管4中,并进入三通管39中。

所述底壳51、顶壳52远离限位槽511的一侧开设有和框体58对应的卡槽521,所述框体58活动卡接在卡槽521中,所述框体58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凸581,所述卡槽521的内壁开设有和限位凸581对应的凹槽,且限位凸581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凹槽中。

工作原理:本发明为一种智能止鼾枕的止鼾装置,其中,输气组件5和记忆枕2处于分离状态,可一定程度减弱输气组件5使用时噪音对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使用时,将输气组件5放置在地面上,使多个导热片57的端部和地面接触,,记忆枕2放置在床上,使用者头部置于记忆枕2上,并使使用者的颈部和颈枕6接触,对使用者颈部进行支撑,睡眠状态下,出现鼾声时,控制并开启气泵53,外部气流通过防尘网59过滤后,在通过输入端进入气泵53中,过滤后的气流通过气泵53的输出端输入至疏气软管4中,并进入三通管39中,进入三通管39中的气流通过其中一侧开通的电子控气阀38进入对应的第一气囊31中,第一气囊31中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大内径的第一控气槽361缓慢大流量进入第二气囊32中,另一部分通过小内径的第二控气槽371缓慢小流量进入第三气囊33中,从而通过充气的第一气囊31和第二气囊32以及第三气囊33从记忆枕2内部顶起,并对记忆枕2形成一端凸起,中部微凸,另一端不凸的状态,从而可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微微的转动,使使用者的头部出现侧倾状态,进而对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物理止鼾,并防止使用者头部转动幅度力度过大导致叫醒;

其中,在气泵53工作时,会产生一些噪音,噪音通过带有多个吸音腔541的吸音框54吸收降噪,并通过两侧的隔音板55进行隔音降噪,有效实现对气泵53产生出噪音的降噪,从而可有效防止噪音过大影响使用者睡眠,进而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且在气泵53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热量,通过散热板56进行导热散出,且通过多个导热片57对散热板56进行导热,并通过多个疏风槽571加速散热板56的导热,从而有效对散热板56进行导热散热,进而使散热板56持续对气泵53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了气泵53的使用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